APP下载

论中国共产党早期纲领的发展变化与中心工作的第一次转变

2012-08-15周延江

关键词:国民革命民主革命纲领

周延江

(1.东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吉林 长春130024;2.吉林师范大学 政法学院,吉林 四平136000)

论中国共产党早期纲领的发展变化与中心工作的第一次转变

周延江1,2

(1.东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吉林 长春130024;2.吉林师范大学 政法学院,吉林 四平136000)

1921年党的“一大”至1923年党的“三大”期间,中国共产党的中心工作经历了由工人运动到国民革命的转变,这个转变从根本上说是由中国共产党的基本纲领的发展变化决定的。本文试从中国共产党早期纲领发展变化的角度阐述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对中心工作问题认识的第一次转变。

中国共产党;早期纲领;中心工作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为中国的独立和富强不断奋斗的过程中,始终都有自己鲜明的纲领,它规定了党的奋斗目标,体现了党的性质,决定着党的政治路线和各方面的具体工作,是党的一面公开树立起来的旗帜。1921年党的“一大”至1923年党的“三大”期间,中国共产党的中心工作经历了由工人运动到国民革命的转变,这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对中心工作问题认识的第一次转变,这个认识上的转变从根本上说是由中国共产党的基本纲领的发展变化决定的。

一、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规定了党的中心工作是工人运动

十月革命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五四运动又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李大钊、陈独秀等,经过反复的鉴别、研究和比较,最终选择马克思主义做为救国救民于水火的理论利器,积极宣传并组织工人开展斗争,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在思想上、组织上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创立中国共产党的时机已经成熟。1921年7月下旬,在上海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本次大会上,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和《关于当前实际工作的决议》。对党的奋斗目标在党纲中做了明确规定:通过组织工人阶级和领导工人运动,以革命的暴力手段推翻资产阶级专治统治,消灭剥削制度,建立劳苦大众的国家,实行无产阶级专政,直至消灭阶级。根据这一纲领所确定的奋斗目标,这次大会还认真讨论了实际工作计划,决定以工人运动作为党的中心工作,并且明确写入了《关于当前实际工作的决议》,在决议中特别强调:“党的基本任务是成立产业工会”,“党在工会里要灌输阶级斗争的精神”,目前组织工会的首要工作是工人学校。工人学校的基本方针是“提高工人的觉悟,使他们认识到成立工会的必要。”[1](P3)中国共产党制定了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行动纲领,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组织工人阶级和领导工人运动。根据党的第一个纲领的基本精神和第一个决议的具体规定,“一大”之后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成立了公开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的机关——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并在各地建立工人补习学校和产业工会,领导和发动工人阶级同国内外资本家的斗争,形成了1922年1月到1923年2月持续13个月之久的中国工人运动高潮。

显然,党的第一个决议对工人运动这一中心工作的规定以及党成立后主要集中精力于组织工人阶级和领导工人运动,都是为实现党的第一个纲领即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纲领而斗争的具体举措,是由党的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纲领决定的。但是,由于当时对中国国情还缺乏深刻的了解,还不善于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中国共产党对于在中国这样落后的东方大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具体步骤和基本策略的认识还不成熟,还没有认清中国革命发展的基本规律,不懂得在当时中国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打倒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完成民主革命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革命的基本前提,所以党的“一大”把组织工人阶级和领导工人运动作为自己的中心工作,但是“一大”以后为实现这一中心工作而进行的直接斗争,并没有切中当时中国革命的要害。陈独秀后来在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中做了检讨并指出:“以前,我们党的政策是唯心主义的,不切合实际的,以后我们便更多地注意了中国社会的现状,并开始参加现实的运动。”[2](P101)这种认识上的不成熟和不切合实际表明,随之而来的中国共产党对中心工作认识所发生的重大转变既是必要的,也是必然的。

二、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为党的中心工作转变奠定了基础

在领导工人阶级的政治斗争和经济斗争的具体实践中,由于对中国的具体国情有了初步了解,加上共产国际的理论指导,中国共产党进一步认识到当前中国必须进行民主革命,并在党的“二大”上制定了民主革命纲领。党的“一大”后,中国共产党在实际斗争中逐步认识到必须要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国情相结合,并且在实践中开始有意识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初步分析中国的现实,指明中国处于封建统治和帝国主义压迫之下,强调在这种现实条件下,“我们当信共产主义的真理和阶级革命与无产阶级专政两大原则,而实行的手段则当因时制宜。”[3](P372)1922年1月,在莫斯科召开的远东各国共产党及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使中国共产党又对中国革命的民主主义性质和反帝反封建的任务获得了新的认识,与会后中国共产党进一步以列宁关于民族和殖民地问题的理论以及这次代表大会精神为指导,结合中国的革命实际,探索中国民族民主革命问题。在此基础上,1922年7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对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进行了正确的分析,阐明了中国革命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性质,认清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对象,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是中国革命的基本动力。并以此为根据制定了新的革命纲领,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无产阶级政党。他的目的是要组织无产阶级用阶级斗争的手段,建立劳农专政的政权,铲除私有财产制度,渐次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的社会。中国共产党为工人和贫农的目前利益计,引导工人们帮助民主主义的革命运动,使工人和贫农与小资产阶级建立民主主义的联合战线。中国共产党为工人和贫农的利益在这个联合战线里奋斗的目标是:1.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2.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3.统一中国本部(东三省在内)为真正民主共和国。”[1](P115)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纲领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同时,又明确地提出了自己在民主革命阶段的基本纲领即民主革命纲领,使自己的革命纲领得到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革命纲领的发展变化,表明中国共产党已经明确地认识到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条件下,党的直接奋斗目标是实现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而非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是反帝反封建而非反国内资本主义,这就在客观上要求党的中心工作也应该由工人运动向民主革命即国民革命转变,然而,这一转变在党的“二大”上并没有立即实现。党的“二大”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强调了联合资产阶级民主派建立民主联合战线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而把进行民主革命看做是一项重要的革命任务,并没有把民主革命作为自己的根本任务。在党的“二大”的相关决议中,仍然认为“中国的劳动运动,是在第一个阶段中发展”,“切实研究这种现状,集中、扩大和正当指挥这种运动,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任务”。[1](P76)之所以会这样,其根本原因在于:第一,中国共产党在“二大”前后虽然对中国革命的资产阶级民主性质有了正确的认识,但是对于如何进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认识还不深刻。当时,联合资产阶级民主派进行民主革命还处于酝酿阶段,党内还有一些人特别是一些领导骨干还不同意这种联合。他们认为集合工人阶级一个阶级的全部力量,通过组织和发动工人运动,就可以彻底打倒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完成民族民主革命任务。特别是当工人运动风起云涌、如火如荼时,更是乐观展望其美丽前景:“发展无已的结果,将会变成推倒在中国的世界资本帝国主义的领袖军”。[1](P114)第二,即使是多数人同意联合资产阶级民主派进行民主革命,但是他们同时还强调,“在民主的战争期间,无产阶级一方面固然应该联合民主派,援助民主派,然亦只是联合与援助,决不是投降附属与合并,因为民主派不是代表无产阶级为无产阶级利益而奋斗的政党;一方面应该集合在无产阶级的政党——共产党旗帜之下,独立做自己阶级的运动。”[1](P65)因而把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并列在一起。第三,对工会的认识时指出:“工会应该明白并且认识资本家与工人中间没有相同的点,他们中间的利益的冲突是不能调合的,所以工会不但不去调合资本家和劳动者的利益,还要使斗争更加紧张。”[1](P77)尽管在党的“二大”上,党对中心工作问题的认识并没有随着革命纲领的发展演变而发生任何变化,但是,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却毫无疑问地为党形成国民革命思想,并进一步使党的工作中心从工人运动转向国民运动,奠定了理论基础。

三、中国共产党对民主革命的深入探索促成了党的中心工作由工人运动向国民运动转变

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规定了中国共产党新的斗争方向,“二大”之后中国共产党开始集中力量探索民主革命问题,明确认识到当前阶段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必须依靠全国各阶级和阶层人民,通过国民革命的方式才能取得彻底胜利。1922年9月,陈独秀在《向导》上发表了题为《造国论》的文章,主张以“国民革命解除国内国外的一切压迫”,从而提出了“国民革命”的口号。随后不久,在1923年1月,经马林和维经斯基共同修改而成的提纲,即著名的《共产国际执委会〈关于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的关系问题〉的决议》,虽然这个决议是求同存异或折衷的,但阐述中国革命的中心任务时,更是鲜明指出:“当前中国革命的中心任务是进行反对帝国主义者及其在中国的代理人的民族主义革命,正是由于这个民族主义革命任务的完成直接关系到工人阶级的利益,因而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的合作是非常必要的,中共党员留在国民党内是十分适宜的”。[4](P76)这个决议启发了中国共产党对党的中心工作的思考。1923年2月,陈独秀著文指出:“散漫不集中的各个运动,决不能打倒困兽犹斗的军阀;能够打倒军阀的,只有统一的国民运动。”[5]两个月后,陈独秀在《怎样打倒军阀》一文中又进一步表述:“必须做统一的国民运动,使全国各阶级各党派各部分争自由争民权的各种势力,在一个统一的目标之下结合起来,成为一个有组织的广大的国民运动,才有充分反抗军阀的力量。”[6]可以看出,陈独秀发表的两篇文章阐明了进行国民革命的重要性和迫切性。1923年5月,蔡和森也在其文章中指出:“殖民地的革命运动已不是纯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问题,事实上业已变成国民革命的问题”,必须“朝着国民革命的正轨走去,而且朝着世界革命走去,中国革命才得成功,中华民族才得解放!”[7]中国共产党人对国民革命的这些深刻认识,为党的中心工作从工人运动转向国民革命创造了有利条件。

随着对国民革命的深入探讨,中国共产党人对国民革命形成了全面和系统的认识,因而在党的“三大”上正式把国民革命确定为自己的中心工作。1923年6月中旬,在广州东山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本次大会中心议题就是与国民党如何合作和国民革命的前途及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等相关问题。会议讨论通过的《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议决案》等文件中明确指出:“中国人民受外国及军阀两层暴力的压迫,国家生命和人民自由都危险到了极点”,在这种严重的内忧外患面前,“除集合国民自己之势力,做强大的国民自决运动,别无他途可以自救”,[1](P165)处于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双重压迫之下的中国,只能“以国民革命运动为中心,以解除内外压迫”。[1](P146)并在议决案中鲜明提出:“中国共产党鉴于国际及中国之经济政治的状况,鉴于中国社会各阶级(工人农民工商业家)之苦痛及要求,都急需一个国民革命;同时拥护工人农民的自身利益,是我们不能一刻疏忽的;对于工人农民之宣传与组织,是我们特殊的责任;引导工人农民参加国民革命,更是我们的中心工作;我们的使命,是以国民革命来解放被压迫的中国民族,更进而加入世界革命,解放全世界的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的阶级。”[1](P166)这样,国民革命取代了工人运动,被正式确立为党的中心工作。“三大”之后,中国共产党围绕着国民革命这一中心工作,密切地联合中国国民党,集中精力发动和组织全体国民,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打倒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国民革命的高潮。

总之,从党的“一大”到党的“三大”,经过艰苦的探索,中国共产党勇于面对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具体国情与现实,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客观实际相结合,正确地认识和分析了中国社会主义革命与民主革命之间的关系,成功地推动了自己革命纲领的发展变化,并积极探索与民主革命纲领相适应的具体革命形式,努力推动国民运动的发展,彻底地实现了党的中心工作的第一次转变。

[1]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

[2]中央档案馆.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6.

[3]刘焱.周恩来早期文集(下卷)[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3.

[4]北京图书馆.共产国际有关中国革命的文献资料(1919-1928)(第1辑)[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

[5]《向导》[M].第20期.北京.1923.04.11.

[6]《向导》[M].第21期.北京.1923.04.18.

[7]《向导》[M].第23期.北京.1923.05.02.

周延江(1969-),男,吉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副教授,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共党史研究。

猜你喜欢

国民革命民主革命纲领
国民革命时期的冯玉祥与外蒙古
浅析大革命失败对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启示计
自然主义是一种需要弱化的社会科学纲领
第一次社会主义政党特异领导的俄国民主革命败中有成
中共在四大前对无产阶级领导权的探索
民主革命时期中共干部学校史研究述评
毛泽东与民主革命时期党的工作重心转移
普京的总统竞选纲领
俄罗斯自由民主党的竞选纲领
统一俄罗斯党的竞选纲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