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内部财务预算管理思考
2012-08-15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梁亚玲
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 梁亚玲
当前形势下,企业内部财务预算分为收入预算和支出预算,收入预算是企业在年度内的非偿还性资金的收入计划,以其资金来源的性质分为财政补助收入预算、其他收入预算等。财务预算管理的目的,就是通过未来一定时期的资金、费用的筹划和控制,来达到企业效益的最大化。财务预算按用途不同,可分为资金预算和费用预算。资金预算主要是对未来一定时期、时点的资金的筹集、使用、回收、分配作出筹划安排;费用预算则主要是使未来一定时期的各项费用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前者着重于资金的安排,后者着重于费用的控制。但资金的占有也要资金成本,资金有它的时间价值,借用资金到期要偿本付息。自有资金也算机会成本,成本费用的支出也要耗费一定的资金,二者是同一个系统的两个方面,虽有区分,但也要有机结合,统筹安排。近几年来,国内外关于企业内部财务预算管理的理论与实践有很多专家进行了研究,但针对企业内部财务预算管理的研究尚不多见。而预算控制与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本文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企业内部财务预算管理的特征
近几年来,国内外关于内部财务预算管理有很多专家进行了研究,但针对企业的财务问题的研究尚不多见。为保证预算管理的有效性,在企业财务预算管理的过程中,应充分体现独特的特征。现代内部财务预算管理方法可以提供多种流程贯通一气的方法和技术。财务预算主要是由财务部门利用各职能部门传递来的各项经营预算和资本支出预算资料来编制完成的。各种业务预算和资本支出预算最终都是在财务预算中反映出来,即财务预算是各项经营预算、资本支出预算和筹资预算的汇总,主要以现金预算、预计资产负债表和预计利润表等形式反映,这也是它被称为“总预算”的原因。与它相对应,其他的预算也就被称为“分预算”。“总预算”对企业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将企业生产、销售、采购等部门的预算归为一个整体,为企业最高层管理者的决策提供依据,同时也可以用作企业总体经营业绩的评价标准。企业内部财务预算就是以货币形式表示的财务方面的经营计划,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财务预算是指企业在预算期内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以及现金收支情况的各种预算,包括:现金预算、预计损益表、预计资产负债表和预计现金流量表等。广义的财务预算是指在企业的预算期内,反映企业的整个生产经营活动的各种资金变动的预算,不仅包括狭义的财务预算,还包括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销售预算、生产预算、产品成本预算、直接材料预算、直接人工预算、制造费用预算、销售费用及管理费用预算等。
在现代经济生活中,从企业内部财务预算管理水平提高的角度看,预算管理水平的变动将带动企业财务的增长,预算管理水平是推动增长的重要方式。预算管理水平是促进我国企业财务内部预算管理水平健康发展乃至我国企业快速发展的重要手段。然而,由于种种主观和客观原因的影响,我国企业预算管理水平的发展不是很尽如人意,尤其是近几年,各地的企业预算管理水平呈现萎缩趋势。究其原因预算管理风险过大是影响预算管理水平发展的主要原因,各地恶性预算管理风险频频爆发。预算管理风险曾一度在很多企业被紧急叫停。因此,研究提高企业内部财务预算管理水平的策略,并对其加以合理控制对我国企业的发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企业内部财务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般说来,企业进行的生产经营活动是涉及多个要素的复杂的综合工程,企业先要确定经营目标,在目标确定后,为了实现这一经营目标,还必须制定一个具有协调、监督、控制作用的全面计划,来促成经营目标的完成,并借以分析和考核企业总体及各个部门工作的完成情况。这个全面的计划,就是企业的财务计划。财务计划是指企业预先拟定有关资金筹集和使用的方法和步骤,它表现为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包括利润规划和预算编制两部分。利润规划是企业为实现目标利润而综合调整其经营活动的过程。以下将重点分析企业内部财务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第一,预算管理观念不强。有的企业干部职工特别是部门、单位的领导干部在预算管理方面,意识淡薄,认识片面,参与预算管理的主动性和有效性不高,致使企业在加强预算管理方面的新理念、新措施遇到较大阻力,建立科学有效的预算管理及监督机制的工作成效不够明显,预算管理的责任制还难以层层落实到位。
第二,预算编制不合理。表现为:
一是预算编制方法不科学。根据相关的规定,企业的预算应该实现“零基预算”,但是实际操作中,企业在进行预算指标的分配时,仍然会使用增量预算或者是减量预算的的预算方法。虽然增量或是减量的预算方法操作简单,不容易产生比较大的矛盾,但是,这种预算方法主要是根据过去的预算水平稍加改进,或者是承认过去的预算是合理的,循环往复,这样的后果是造成了预算与现实的脱节,不利于实际业务的实施。
二是预算编制时间不充分。预算编制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与制约,因此,在实际中,可能会发生预算编制与企业的生产经营出现不同步的现象,或是实际运行的时间不是很充足,从而出现工作比较仓促的现象。如果预算编制的时间不是很充足,那么由于考虑不到影响执行的各种因素,可能会造成预算的不准确、不具有可行性,这样往往会使得预算目标与实际的运行不相符,未能客观反映企业财务收支全貌,或没有体现企业的工作重点和发展方向。
第三,预算执行情况不是很理想。预算的制定是为了更好地执行,预算的执行情况与质量是保证预算管理水平的可靠保证。实际中,往往会出现某些领导将其意志置于预算管理之上,或者是对预算的执行不能及时的进行分析与监督,缺乏有效的评价机制,着可能会导致预算与执行的脱节现象。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预算只是一个预期的计划,因此,执行起来弹性比较大,某些部门可能会出现随意更改预算的开支范围,决算的执行比较随意,使得预算的控制功能被减弱。其次,预算下达后,没能实施有效监控、跟踪管理和指标考核。不少企业在财务管理上存在重核算轻管理的现象,没有针对预算的执行情况制定有效地监督管理机制与评价机制,也没有按程序编制预算调节表,几乎可以说是在指标控制下的放任自流。
三、企业内部财务预算管理的提高策略
财务预算是企业经营目标在财务上的具体体现。企业的经营目标是多样的,因此,在财务上也难以用统一的标准来进行衡量,这就需要预算来达成财务的分门别类的各种目标,比如,生产、销售、收入、成本以及企业的利润等,从而有助于企业内部各个部门和职工了解本部门、本人在财务目标中的责任和地位,并且根据预算合理的安排自己的各种活动,保证每个目标的实现。
第一,积极组织收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以及经济的发展,并且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更为深入的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各级部门、各个经济实体都深入的认识到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的重要意义,并且逐渐的在实际中得到应用。当前,关于企业内部的预算管理水平的研究比较多,并且很大程度上也已经初具规模,这是财务预算管理的良性发展。与此同时,企业内部的财务预算管理主要是以货币为管理手段的,也就是将各种有限的资源在市场经济主体中进行合理的再分配。它体现为价值的运动和利益的转移。
一是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政策规定依法组织收入。从预算的理论与实务看,企业要实行预算管理,必须要有一个比较好的会计基础,同时会计核算系统比较完善。而且企业经营比较稳定,各种业务、费用的可预测性比较好,这种情况下作预算管理效果会比较好。否则,如果预算制订后,在实际执行中,例外事项太多,预算就很难起到应有的作用。
二是各项收费必须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收费范围和标准。收费管理工作是企业财务管理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它涉及面广,政策性强,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企业和社会的安定,必须认真对待。企业各种收费内容要分类立项,并根据国家有关收费政策订收费标准,最后再按规定程序报经国家有关部门审批。
近年来,关于提高高校内部的财务预算的管理水平的理论研究已有很多,但是主要针对提高企业内部财务预算管理水平的策略的研究尚不多见。但在当前经济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下,我国企业内部财务预算管理水平还明显比较低,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有较大的差距。因此,本文将结合内部财务预算管理在企业的特性来分析其在企业的应用和实践。目的是为了探索一种行之有效的内部财务预算管理方法,可以为我国企业发展提供出一些参考和实际应用价值,同时也希望对我国企业财务水平的提高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三是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收入及时足额入账。企业内部财务预算管理水平已经可以提供多种方法和技术。我国企业的企业内部财务预算管理在很大程度上仍遵循“大而全”、“小而全”的管理模式,往往自成一个封闭的系统,与开放式的相去甚远。企业内部财务预算管理工作往往只考虑企业本身,而没有考虑更多方面的影响:各有些政策和政策的实施其实是各自为政,相互脱节,管理人员缺乏有效地协调与合作关系,因此,没有形成完整的管理系统;企业内部财务预算管理组织机构及资源配置重叠,存在着效率低下,工作不积极、工作人员及资产成本居高不下现象比较严重;大多数企业较多地追求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影响和制约了工作效率。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完善企业内部财务预算管理水平的管理创新,以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降低人工成本,这对促进企业的进步与长远发展,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四是各项收入必须实行统一管理,统一核算。也就是说,企业取得后,都要统一纳入企业的年度预算。在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预算总原则下,由企业根据各项事业的年度发展计划,保证重点的支出原则,将各类收入所得的资金用于开展企业的发展等事业活动之中,从而确保企业各项事业的顺利开展。
第二,合理安排支出,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本文着重对提高企业内部财务预算管理水平的策略探讨,并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和内部财务预算管理特性来分析和研究在企业环境下内部财务预算管理水平的现实问题。构建企业内部财务预算管理水平系统方案并提出实施管理的对策与建议,旨在通过对企业内部财务预算管理水平的研究与实际应用分析,探索一种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以达到完善企业内部财务预算管理制度和服务价值增值的目的。良好的企业内部财务预算管理水平能够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这不仅是因为它的某项管理手段比以往的工作更完善,而是预算管理水平利用优越的技术、经济以及外部环境的依托,采用了与经济环境相适应的管理体系,显示出了很大的优越性。企业内部财务预算管理水平跨越的成功既存在管理方式与环境之间相互需求、相互适应的关系,也存在各个具体手段之间相互支持、相互依赖的关系。因此,我国大部分企业都引入优秀的管理方式。虽然落后的企业内部财务预算管理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冲击,但是一些企业在改革后取得了显着的成效。
目前,预算管理中对财务活动风险损失的控制问题日益凸显。因此,在进行预算管理时要遵守国家的各种财经法律与制度。国家制定的财经法律与各项财经制度,是保证财政支出合理化的基本规范,也是企业进行各项事业支出时要遵循的标准。如,国家统一规定的各项支出的开支范围和开支标准,企业职工的工资、津贴、补贴和各种福利待遇,企业均应按照国家统一规定执行,不得违反。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并且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更为深入的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各级部门、各个经济实体都深入认识到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的重要意义,并且逐渐的在实际中得到应用。当前,关于企业内部的预算管理水平的研究比较多,并且很大程度上也已经初具规模,这体现了财务预算管理的良性发展。
当前形势下,学术界对企业内部财务预算管理的研究还有待深入,内部财务预算管理混乱的情况已经屡见不鲜。随着企业规章制度的逐步完善,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提高,企业内部财务预算管理水平将会越来越高,而其中解决财务问题将越来越重要。
[1]王文华:《现代企业理财学》,立信会计出版社2003年第1版。
[2]侯立新、曹海东:《现代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实务与案例》,企业管理出版社2007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