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动机·手段·对策
2012-08-15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孙艳阳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孙艳阳
上市公司披露的会计信息,反映公司盈利能力和财务状况,是投资者评价公司经营状况、发展潜力,决定资金投向的主要依据。此外,会计盈余被许多政策、法规和契约直接或间接地用作公司业绩考核的重要依据,使其重要性日益凸显。但是,部分上市公司运用各种手段对利润实现情况进行人为的调整和操纵,美化财务报告,粉饰上市公司的本来面目,致使虚假会计信息泛滥,严重影响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性,误导信息使用者的经济决策,扰乱资本市场的正常秩序。因此有必要分析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动机及常用手段,并提出将我国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控制在适度范围内的对策,尽可能减少盈余管理的负面影响。
一、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主要动机
(一)盈余管理 盈余管理是实证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始于20世纪80年代。从契约角度看,管理人员可能投机性地运用盈余管理,以牺牲契约其他参与方的利益为代价增加自己的利益。从财务报告角度看,上市公司管理层可能不接受证券市场的有效性,记录过高的费用或强调盈余的构成而不是净利润。美国学者Scott在从经济收益角度出发,指出盈余管理是管理人员在会计准则允许的范围内,选择那些使其效用最大化或企业市场价值最大化的会计政策,或采取实际行动影响盈余以实现其具体盈余报告目标。Roychowdhury(2006)认为盈余管理是公司管理层采取偏离正常业务活动的行为,以使利益相关者相信公司实现的财务报告目标是在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发生的。宁亚平(2005)认为,在本质上盈余管理属欺诈性行为,其使财务报表反映的盈余水平是管理层所期望的,而非企业实际业绩,严重损害报表可靠性。在股份公司制度下,委托人与代理人利益冲突,信息不对称,契约不完备和规避政治成本等使得盈余管理长期存在。宁亚平等(2005)研究表明我国上市司从1995年至2003年普遍存在盈余管理,以避免报告亏损或平滑利润。
(二)盈余管理主要动机(1)资本市场动机。会计信息被投资者和证券分析师广泛用来对公司股票进行估价,管理者不完全认同证券市场有效性,从财务报告角度来看,管理者可能利用盈余管理迎合分析师的盈余预测,以避免损害自身荣誉和未符合分析师盈余预测导致股票价格大幅度下降。吴联生等(2007)比较了同样具有避免亏损动机的上市公司与非上市公司,发现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程度远高于非上市公司,由此得出结论认为股票市场提高了盈余管理的程度。(2)契约动机。首先,会计盈余被用来帮助监控公司与其众多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契约。委托代理关系使代理人与委托人利益不一致,委托代理契约的刚性及代理人与委托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使自利性的管理人员具有信息优势,发生“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Healy(1985)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如果净利润低于最低限,当期确实无法获得奖金或净利润高于最高限,管理层都会选择降低报告净利润的会计政策,以增加未来年度获得奖金的机会。只有净利润介于最低限和最高限之间,管理层才会选择增加报告净利润的会计政策和程序。同时,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由于稳定的奖金流比不稳定的奖金流可以带来更高的期望收益,风险规避的管理层更倾向于选择会计政策以平滑报告盈余。我国学者王克敏和王志超(2007)研究分析高管报酬与盈余管理行为的结果表明高管报酬与盈余管理正相关,此外,声望、政治前途、职务消费等隐性报酬也驱动上市公司管理层进行盈余管理。其次,债权人在有限责任公司制度中处于不利地位,典型的长期贷款合同中包含了保护性条款,如限制现金股利、增加举债规模和降低营运资金和股东权益到一定水平,限制管理当局以牺牲债权人的利益为代价为公司股东谋取利益。大量研究对即将达到债务契约边界条件的公司是否盈余管理进行了检验。Sweeney(1994)实证研究发现相对于已经违约的企业,未违约的企业的确更多地利用了增加盈利的会计政策,而且面临违约风险的企业盈余管理的幅度更大。李丹和蔡玉华(2007)从债务契约性质与盈余管理幅度角度进行实证研究,短期融资性负债比例与公司盈余管理幅度正相关;长期融资性负债与盈余管理幅度次正相关;商业信用性质等其他负债比例与盈余管理呈负相关关系。最后,存在于公司与股东之间的隐含契约代表一种基于公司过去业务的期望行为。Bowen,DuCharme and Shores(1985)研究隐含契约动机的盈余管理,发现高报利润能提高管理人员的隐含契约声誉,增加股东对管理人员将会继续履行合同责任的信心。(3)监管动机。我国证监会制定的监管政策与上市公司的报告收益相联系,证券主管部门对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有两条硬性规定:其一,连续三年亏损将被摘牌;其二,近三年净资产收益率均在10%以上方有配股权。上市公司为了达到其配股、均衡增长、完成计划目标以及避免摘牌等目的,往往会通过盈余管理与市场监管部门博弈,有时人为对其利润进行“管理”,Chen和Yuan(2001)研究表明许多上市公司是利用盈余管理手段来达到利润指标的。田高良、齐保垒和王恺(2011)实证研究发现如果上市公司在第一年发生亏损,第二年管理层会进行盈余管理以避免发生连续亏损而被ST;此外,我国上市公司被ST后,管理层可能会通过盈余管理争取扭亏为盈,以避免被剥夺上市资格。(4)配股动机。在我国不发达的资本市场中,股东对上市公司经理层的约束机制尚未建立,上市公司没有分红派现的压力,配股融资成本低于公司举债融资成本,大多数上市公司均以配股作为上市后的最佳融资渠道。证监会制定的配股政策始终都以净资产收益率(ROE)为标准,于是可能通过盈余管理使那些净资产收益率接近配股及格线但不符合配股要求的上市公司达到要求并能争取配股。此外,配股价格的高低关系到上市公司筹集资金的数额以及顺利与否,业绩优良的公司的配股可以定价高一些,配股成功的可能性更大,因此,上市公司为了提高配股价格也会进行盈余管理。洪明渠等(2008)实证研究2001年至2004年增发、配股的公司为发现股权再融资前,上市公司较高程度向上进行盈余管理,再融资后股票市场反应总体为负,公司收益明显下降。(5)节税动机。我国税法一般规定以会计利润为基础征收企业所得税,再根据规定进行纳税调整。公司为了节税,尽量降低报告净收益以减少现金流出,同时,我国税法体系不健全,税收优惠政策多,也给企业提供了盈余管理的空间。(6)政治成本动机。较强盈利能力的企业,尤其石油天然气等战略性生产行业、特大型企业及飞机制造和能源公司等垄断性公司,会受到媒体或消费者的更多关注。政府部门就可能会对其增加税收或施加其它管制,使其面临较高政治成本,如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规模庞大的公司可能面对较高的环境责任成本,盈利较高的企业可能面对较大的国外竞争,基于北管理层可能利用会计程序和方法使净利润最小化,特别是在企业前景光明的时候,向社会公众传达“非暴利”信息以降低政治成本。
二、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常用手段
(一)利用会计原则与会计方法 企业进行会计核算和编制会计报表应遵循会计政策的原则和方法。我国会计准则体系不完善,会计政策对盈余管理提供了空间:一方面是会计政策选择本身,如直线折旧法和双倍余额折旧法,或者收入确认原则;另一类是应计项目的规定,如信贷损失,存货价值,重组等。(1)收入费用确认。收入和费用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以应收应付为基础进行确认。企业在实际经济业务中,不完全遵循会计准则的规定确认收入与费用,管理层通过提前确认收入、递延确认收入、创造收入事项等调整收入确认和成本费用的结转时间,如在当期销售收入目标未实现时,管理层可通过“应收账款”、“待摊费用”等账户使销售在本期提前实现,在下一会计期间以销售退回方式冲销。(2)固定资产折旧。Teoh等(1998)发现IPO公司将固定资产折旧和坏账准备作为盈余管理的方法。企业固定资产折旧的计提重大影响产品成本和损益的计算。企业固定资产使用寿命的有形磨损和无形磨损因行业不同而不同,此外,固定资产修理、改扩建等后续支出应费用化还是资本化等为企业虚构利润提供了便利。(3)利息费用资本化。可根据本期借款、应付债券及研究开发费用等的具体情况进行费用化或资本化会计处理。管理层以某项资产还处于试生产阶段为借口,人为地将利息支出资本化,计入在建工程,进而调节财务费用,虚增资产价值。(4)待处理财产损失挂账。待处理资产损失已经不符合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的资产定义,应计入当期损益表,一些上市公司为了虚增资产和利润,有意不在当期处理,使当期费用减少。(5)减值准备蓄水调节。赵春光(2006)实证研究表明亏损上市公司通过转回或计提资产减值的盈余管理行为,避免当年亏损或加大当年亏损以争取下一年度扭亏为盈。准则未规定上市公司的资产价值变动需要由专业评估机构来完成,从而使管理层通过“大清洗”和“利润平滑”等盈余管理行有目的和倾向性地计提减值准备,有的公司视资产减值准备为盈亏操纵的“蓄水池”,特别有些ST和PT公司索性在当年“洗大澡”大提资产减值准备,好在下一年冲回部分以实现“扭亏为盈”,上市公司得以“保牌”或避免“摘帽”。(6)通过掩盖交易或事项进行利润调节。上市公司掩饰利润通常使用会计报表上的“其他应收款”和“其他应付款”科目。“其他应收款”科目主要隐瞒收入,“其他应收款”科目主要隐瞒潜在亏损。
(二)利用实际影响盈余行为 有时管理者可能采用实际行动影响盈余。(1)利用关联交易。关联交易指上市公司与其关联人之间所进行的交易。由于我国许多上市公司从原国有大中型企业中剥离出来,所以“一股独大”现象较普遍,内部治理结构混乱,国有控股可影响上市公司间的关联交易,主要手段包括:首先,利用关联购销。很多上市公司的产供销流程并不完整,公司产品销售网络和原材料供应渠道依赖集团关联方。此外,关联交易价格采取协议定价而非交易的公允价格,管理层可根据公司需要定价,如低价购进关联方产品或原材料,再高价向关联方卖出,在关联方之间轻松转移利润。其次,利用资产重组进行盈余管理。资产重组可迅速扩大企业经营规模,优化资产结构,完成产业调整,提高公司盈利能力。买壳上市和借壳上市方式的资产重组不可避免使上市公司与非上市公司间存在关联关系,为上市公司管理层进行盈余管理提供了方便。关联方间的资产重组,包括无偿划拨母子公司间资产、转让转换资产和转让股权收购,重组进创收能力强的资产,转出债务和不良资产,在短时间内迅速改变上市公司经营业绩。(2)利用业务虚构。上市公司常利用伪造购销合同、虚构销售对象、填制假发票和出库单、混淆会计科目、伪造出口报关单等盈余管理手段粉饰会计报表。例如,建立法律上和事实上没有控制关系的公司,大量交易虚拟收入。上市公司将分布在全国各地的销售点,转化为有限责任公司,这些有限责任公司实际是上市公司的销售点,上市公司通过这些有限责任公司将大量的产品“卖出”。事实上,商品仍在公司,上市公司只是有一个有限责任公司的发票、提单,它就完成了大量的销售,既达到了虚增收入、利润的目的,又巧妙地利用增值税抵扣制度,不增加税负。
三、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治理对策
(一)推动实施企业诚信工程 资本市场主要通过法制与诚信来维持其诱惑与机会的博弈,诚信机制成本低廉,是治理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根本措施,通过培训、学习使上市公司管理层意识到会计信息操纵对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投资者的投资决策及管理层自身声誉的损害。同时,不断加强建设会计人员职业道德,使相关会计人员能够主动抵制盈余管理,全社会的诚信风尚在源头上遏制上市公司日盈余管理。
(二)健全完善企业会计准则 新会计准则增大了管理层选择会计处理的空间。盈余管理主要是有目的的针对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的模糊性对财务报告进行干预,因此,准则制度部门应研究上市公司具体存在哪些盈余管理行为,有针对性地制定、修改和完善会计准侧,特别是当前问题较多的合并会计报表与企业合并等准则,以减少盈余管理的操作空间,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三)深化企业外部治理的力度 第一,经理利益与企业利益冲突,导致理性管理者通过盈余管理牺牲股东利益以谋求个人利益。建立健全的经理市场,并建立经理人声誉机制,对经理人造成就业和薪酬威胁,从而减少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避免不当盈余管理的发生。第二,目前配股的条件只有“最近三年净资产收益率每年均在10%以上”,摘牌的条件是“连续三年亏损”,国家针对股票市场颁布的一些政策纯粹基于严格的会计数字,可能迫使或诱发管理层进行盈余管理。因此,相关部门应全面考虑政策的影响,以使实施方案更加可行,监管措施更加严格,同时,创建包含实物量和价值量,财务和非财务指标相统一的更加综合的评价标准。如提高股权再融资门槛,不再以单一的ROA、ROE作为控制参数,结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特征,使确认上市公司再融资资格的指标体系更加综合。此外,大力发展债券市场以拓展融资渠道等。第三,增强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和专业判断能力。独立性是注册会计师的灵魂,由独立董事审计委员会委任注册会计师和对注册会计师实行强制轮换制度可以提高其独立性。此外,影响注册会计师审计意见的两个重要因素为盈余管理和信息风险。夏立军和杨海斌(2002)的实证研究表明注册会计师对审计风险的关注已更多地由为迎合监管政策而可能从事的盈余管理,转向了可能发生经营失败或管理层欺诈的亏损或增长比较快的公司的盈余管理。因此,注册会计师应培养专业判断能力,在进行审计时发现公司管理层的盈余管理。
(四)完善公司内部治理机制 虽然近几年上市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取得很大改观,但仍存在诸多问题诱发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并阻碍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五部委在《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2008)及配套指引(2010)中明确上市公司必须自我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并应由会计师事务所出具内部控制有效性定期披露的审计报告。首先,实行管理层融资收购,使管理者以经营者和所有者两职合一的身份管理公司,将经营者报酬与公司经营业绩紧密联系,有效解决委托方与代理方的利益冲突,形成新的公司治理结构。其次,Beasley(1996)和Peasnell(1998)等的研究表明董事会人数与盈余管理程度负相关,即独立董事能有效抑制公司管理层的盈余管理。上市公司应完善独立董事加强监督,充分发挥独立董事的制衡作用,从而弱化“内部人控制”现象,减少经理人盈余管理动机。
(五)全面加强监管执法力度 相关法规对违规上市公司和责任的处罚力度不足,缺乏对受害投资者给予补偿的规定,致使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违规成本较低。现阶段需完善证券市场监管,加强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约束社会中介机构,改变上市公司的处罚模式,建立有效的民事赔偿制度,提高上市公司和相关责任人员的盈余管理成本,以期抑制盈余管理行为。
[1][加]斯科特著,陈汉文译:《财务会计理论》,,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年版。
[2]魏明海:《盈余管理基本理论及其研究评述》,《会计研究》2000年第9期。
[3]吴联生、薄仙慧、王亚平:《避免亏损的盈余管理程度:上市公司与非上市公司的比较》,《会计研究》2007年第2期。
[4]赵春光:《资产减值与盈余管理—论《资产减值》准则的政策涵义》,《会计研究》2006年第3期。
[5]陈国欣、祝继高:《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实证分析》,《南开管理评论》2004年第5期。
[6]王克敏、王志超:《高管控制权、报酬与盈余管理——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管理世界》2007年第7期。
[7]陈小林、林昕:《盈余管理、盈余管理属性与审计意见:基于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会计研究》2011年第6期。
[8]Sugata Roychowdhury. Earnings management through realactivities manipulation.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2006.
[9]Healy.The Effect of Bonus Schemes on Accounting Decisions.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