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工环境下探险旅游内涵诠释和开发构想

2012-08-15宗圆圆

关键词:攀岩人造探险

宗圆圆

人工环境下探险旅游内涵诠释和开发构想

宗圆圆

人工环境下探险旅游是借助人工环境或者对城市非自然环境的重新理解而进行的具有创意的探险旅游形式,实质上是对传统探险内涵的重新诠释和拓展。其内涵拓展主要表现在户外界定、风险界定和情景环境界定三个方面,并且针对这些内涵理解提出初步的开发构想,为我国提供此类探险旅游的产业开发思路。

探险旅游;都市探险;人工环境;人造性

一、引言

探险旅游(adventure tourism;adventure travel)是西方目前较为流行的旅游形式,通常指在向导带领下的商业化旅游形式,是旅游者到人迹罕至或险状环生的特殊环境中的充满神秘性、危险性和刺激性的旅行考察活动。根据目前文献检索,可以发现探险旅游最初与户外游憩、生态科考探险、远途徒步背包旅行有关,在最近十年开始作为单独研究领域得到国内外业界和学界的关注,其主要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探险旅游安全管理、探险旅游具体产品策划、市场细分和探险旅游的经济、社会和环境等诸多影响。由此可见,学者鉴于探险旅游的既定定义,研究得更多是自然环境下的户外探险活动。笔者最近通过浏览一些国内外旅游商业或虚拟社区网站,发现一些人工环境下的探险旅游活动已经挑战和重新演绎了固有的探险旅游定义,例如室内人造攀岩探险活动、城市蹦极、跑酷、人工冲浪滑板、地下水道探险等,而且越来越多的人工环境探险活动成为当地社区的旅游吸引物,促进了节庆赛事展示、探险服饰和装备产业、探险攻略设计组织等一系列活动的发展。这些让我们不得不反思人工环境下探险旅游的内涵诠释和未来发展趋势,借以能加之引导,让探险旅游在我国城市化背景下成为新的旅游产业亮点。

二、人工环境下探险旅游内涵的重新诠释

尽管Buckley,Lipscombe等人对探险旅游做出了定义解释,总体而言,探险旅游具有以下特征:(1)依赖自然地带的户外活动,多开展于保持原生态的自然环境中。(2)需要专门的探险设备和运动器材服饰,并配备专业导游,因此必须对未知的旅游风险实施预测和应对。(3)旅游者主要是为了寻求身心上的刺激和挑战[1]。随着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成为探险旅游的尝试者,一些类似软探险(soft-adventure)的旅游活动开始设计,例如丛林旅行、皮划艇漂流、障碍越野自行车等,这些活动带有很明显的人工环境构造和人为设计行为,因而与传统追求自然户外环境的硬探险有所差异。

人工环境下探险旅游的典型代表是人造探险旅游(artificial adventure)和都市探险(urban exploration)。人造探险旅游这个概念的提出基于美国学者Attar Ian对人造攀岩探险(artificial adventure)的思考。Attar Ian认为,人造探险的环境涉及到人造结构设施或者是能够模拟自然情景的环境,能够专门用作户外活动教学和参与[2]。人造探险旅游对探险旅游定义中的户外界定提出了新的思考:如果探险不发生在户外自然环境之中,而开展于具有人造性(artificiality)的环境中,是否依然认为是真正的探险?人造性概念本是多变的,很容易引起人造探险旅游与探险旅游的传统观念相冲突。此外,都市探险将到访一些看似普通的废弃监狱、老宅等人造环境诠释为一种心理上的探险之旅。不难发现,人工环境下旅游探险内涵在户外界定、风险界定、情景环境界定这三个方面有了新的拓展。

(一)户外的界定模糊化

探险的定义起源于户外探险 (outdoor adventure),因为人们认为探险旅游是在户外进行的,自然户外环境提供了置身于野外和与自然力或自然因素相关的威胁之中的地方,能够展示挑战的核心——不可预测和没有预先设计。当探险是编排设计出的时候,它被认为丧失了某种本真性,而非地道纯粹的探险。因此从户外环境看何谓探险自然性和从人类行为看何谓探险自然性是不同的。探险户外环境究竟需要何种程度的预先设计和控制才保持其自然性,在探险旅游的两分法中,最不具有户外性而且明显人造设计的主题公园和游乐园所提供的流行、包价的乐趣和刺激体验产品可能是趋近无风险的探险,不属于真正的探险旅游范畴,例如游乐场的冒险过山车、人工激流、赛车驾驶等。虽然真正探险环境与虚拟或模拟探险环境的差异越来越不明显,因此很难将探险与普通刺激性游乐区别。这类游乐产品虽然能够在某种程度上模拟探险旅游的挑战,但是由于它具有高度的无风险安全度、外部监控规范,游乐探险环境商业化,顾客能够预知刺激的结果,几乎没有探险真实性,因此算不上探险范畴。另一个探险旅游的极端是极限探险(extreme adventure)[3]。一些西方旅游公司提供攀登珠穆朗玛峰的探险项目,包括在死亡区中生存演练。尽管有攀登经验丰富的导游、有高科技支持和预先放置的保险绳索,但很多探险旅游者仍然丧命,不少媒体也指责这种极端探险产品为了追求探险的原始风险,而没有为缺乏专业训练的探险旅游者设置安全改造的探险环境。正因为如此,人造探险提供了一种满足人们探险心态的探险,能关注模拟或创新,使探险旅游企业能塑造出最好的环境或最有挑战的自然条件。因此,对探险旅游的户外界定实质上回归于对探险风险环境的预先设计和控制程度,使其探险真正的风险处于探险两种极端之间,而不失探险的自然性体验。因此,户外与否不能成探险旅游的本质属性。很多在具有人造性环境中进行的攀爬、冲浪、高层建筑蹦极等旅游休闲活动,能在室内、都市等非自然环境中模拟户外探险的自然条件,因此这些户内人造探险仍是探险旅游开展的新空间。

(二)风险界定的延伸

世界各国对探险旅游风险界定不一,但是对于一些极限探险活动的风险承担方面却主要遵照责任自负的原则。人工环境下的探险活动在模拟探险的自然性同时,也预先在场地设计、探险装置安全配备、探险技术提供、救生等方面增加了风险的可控性。其参与者不仅仅局限于成年探险爱好者,一些青少年也可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进行探险活动,因此环境的人造性使探险风险可重复、可学习和创新。某种程度上,人工环境下的探险活动是一种探险旅游培训和演练的过程,如户外攀岩与室内攀岩看似是同一种类型的旅游活动,其实两者的风险性差异较大。参与户外攀岩比较危险,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的人容易受伤。而室内攀岩一般让人通过人工设计高度、难度不等的岩壁来完成探险体验。攀岩墙体上的人工障碍通常根据人体结构设计,以防止意外受伤。此外,主绳、安全带、铁索等装备可保证攀岩的安全,降低风险度。但是,另一些诸如攀岩鞋、镁粉袋的配件则是在稳定安全的情况下让攀岩者获得更能表现自我技能和力量的探险体验[4]。在专业教练的指导下,攀岩者可以反复练习以征服此类探险风险,同时也可以在同一岩壁上开创一些突破的动作和路线。而都市探险的风险程度取决于路线设计、文化背景和探险旅游者的个体感知。探险旅游者在较为熟悉的城市空间探索不为人所知的具有风险和刺激的地方,将城市地方感、空间和文化融合成为一种探险吸引物,例如黑夜前往废弃的防空洞、医院、监狱、公馆、地下水道等。由于探险旅游者的文化背景、性别、个性等因素对这些看似黑暗、恐惧的地方产生不同程度的恐惧、兴奋、好奇等心跳情绪,因此对人工环境下探险风险的理解不仅仅是物理感官的挑战和刺激,还拓展到心理上的冒险和文化上的惊悚。

(三)情景环境的移植化和受众想象化

一般的探险旅游活动多发生在户外的自然环境之中。人工环境下的探险旅游一方面是借助科技手段来模拟探险环境的自然性,另一方面是通过拆卸装置和场地,突破时空的限制进行地点的位移(displacement)。它改变以往的传统旅游,强调旅游者离开惯常环境进行暂时的空间位移,实现旅游情景环境转移。因此,人工探险环境的技术再造使物质环境能够移植,将旅游理解为一种涉及到人、资金、形象、文化流动的商业化和消费化的全球化过程[5]。

另一种情景环境的存在和移植则需要探险旅游者的想象和创意。一般来说,真正的探险旅游者反对旅游过度商业发展和旅游项目的如家般舒适。他们用后现代思维重新审视和挑战空间利用的传统解释,使探险旅游创意进入能够产生商业潜力的情景中。最为典型的例子是在城市这个缺乏新意的惯常环境中开展的跑酷探险活动。普通民众眼中的建筑墙体、楼梯、屋顶、门、台阶、栏杆等物理设施在跑酷者的想象中成了城市丛林、跑道、悬崖、山洞等野外场景,异化为一种旅游探险环境。这种人工环境不需要模拟和改造,而是依附于跑酷探险者的意念和创意。跑酷者征服不同难度的建筑体、坡度、距离等空间障碍,以一种运动美学的方式来获得冒险体验。一些跑酷团队在各大城市中进行技能比赛和节庆活动,对这些空间和设施的解释和定义形成了一种情景行为环境,本身构建出探险旅游的情景环境的移植化趋势。此外,一些地区如新西兰皇后镇本来是一个普通小镇,却因城市自由跑(free running)和地下洞穴探险(urban spelunking)的成功开发,成为众多都市探险者首选的世界探险之都。而一些欧美城市和国内大城市将电视塔作为蹦极或者边缘漫步(edge walk)的地点,将电视塔视为都市里的悬崖,这些受众的空间想象和诠释为某些城市发展探险旅游提供了新的思路[6]。

总之,很多人工环境中的探险旅游活动需要借用探险者的想象创造一种情景环境,这使得一些如废弃厂房之类的边缘场所变成新兴的探险娱乐之地,一些附带的服务业和制造业也得以兴起,增加了就业,同时新的探险情景环境的产生能够减少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推动一些旅游废都的重建和探险旅游结构的升级。

三、人工环境下探险旅游开发的构想

人工环境下探险旅游是目前大城市较为流行的旅游形式。对比传统的户外探险项目,它的开发在社会、商业、环境和技术等四个方面具有积极意义。从社会角度看,人工环境下的探险活动开展地点多半在城市内部或者周边,因此可进入性较高,城乡民众都适宜。此类探险旅游活动能够引导更多的人群社交、探险者交流以及咖啡屋等社交场所建立,引领运动服饰、音乐等文艺青年文化。在社会空间和安全方面,探险环境的人造性实现了时空分区,减少了与他人使用的冲突,缓解了空间使用承载力。从商业经济角度看,人工环境使探险风险具有可控性、重复性和学习性,拓展了心理冒险,因此摆脱了旅游季节性的约束,增加了参与者和没有探险旅游经验的初学者的数量,同时更有利于开发成体验性较强、适用于城市白领、青少年的旅游休闲项目。在产业辐射方面,人工探险活动能够推动旅游目的地探险装置、配件和服饰等营销,也会刺激诸如探险俱乐部、探险培训中心、酒吧等接待业的消费。从环境角度看,由于探险旅游的人工环境是对自然环境的替代,能够减少旅游行为和开发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但同时也会产生新的非自然环境挑战,例如塑造人工环境所产生的污染和对人文思潮和公众心理的误导。从技术角度看,开发人工环境下的探险旅游需要更多的节庆赛事营销技巧以及探险培训智力资源。在模拟探险场景的同时,安全技术保障也是必不可少,必须在技术上考虑开发项目实施的可能性,结合有关政策和法规科学评估其综合效益。

[1]Buckley R.Adventure tourism products:Price,duration,size, skill,remoteness[J].Tourism Management,2007(6).

[2]Attarian,A.Artificial climbing environments In J.C.Miles&S. Priest(Eds).Adventure Programming[M].State College,PA: Venture Publishing,1999,341-346

[3]Heike Puchan,(2005)"Living “extreme”:Adventure sports, media and commercialisation",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Management,Vol.9 Iss:2,pp.171–178.

[4]黄磊.攀岩运动时尚商机[J].山东农业,2003(2).

[5]Paul Beedie.The Adventure of Urban Tourism[J].Journal of Travel and Tourism Marketing,2005,18(3):37-47.

[6]Elsrud,T.Risk Creation in Travelling:Backpacker adventure narration[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8(3):597-617.

F590.7

A

1673-1999(2012)02-0102-03

宗圆圆(1983-),女,湖北武汉人,硕士,闽江学院(福建福州 350108)旅游系讲师。

2011-11-03

猜你喜欢

攀岩人造探险
攀岩、轮滑……让我们一起运动吧
一场关于书的探险
无中生有人造木
人造太原
那些令人捧腹的雷人造句
去探险
波比攀岩
徒手攀岩
探险之旅
疯狂编辑部之人造惊魂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