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子金先生——重视大豆科技交流的学术前辈
2012-08-15常汝镇
文/常汝镇
张子金先生
——重视大豆科技交流的学术前辈
文/常汝镇
张子金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大豆育种家,他主持选育了早丰号系列大豆品种,是20世纪50年代末期育成的一批耐肥抗倒的高产品种,后来从早丰1号中系选了不少品种,如桦丰1号、早丰1-17等。他主持选育了系列抗大豆食心虫品种,如吉林1号、吉林3号、吉林16等,其中吉林3号不仅抗食心虫,产量、适应性好,推广面积也大,还获得了全国科学大会奖。吉林3号不仅是东北春大豆育成品种中的优良品种,还引种到河北,作为早熟夏大豆栽培,成为当时河北夏大豆品种区域试验的对照品种,可见这一品种的适应性之强。张先生曾在中美大豆学术讨论会上就大豆抗虫育种做过报告。
1970年秋,我从中国农科院油料研究所调回北京,在中国农科院科技服务队驻点。1971年7月接到院里长途电话,让我到长春参加东北大豆生产调查,调查组负责人之一就是张子金先生。
中国大豆生产起起伏伏,豆农关心,科技人员关心,领导更关心,几位国务院总理对大豆生产都有过批示。1971年周总理有一个批示,大意是东北大豆产量低、质量差是什么原因,请和老农座谈。当时农林部组织了东北大豆生产调查,从吉林省开始。调查组在吉林分别去了永吉和桦甸,张先生带队到永吉,我就在张先生带队的这一组,到了永吉县乌拉街公社张老大队第五生产队。张先生详细调查了当地的大豆生产情况,了解该生产队从永丰豆中通过一株传方法选育的大豆品种群选1号,当时正值文化大革命期间,他们将选育的品种起名“反修豆”,以后才改名为群选1号,因是农民群众选育而成的。考察组还去了当时号称“大豆之乡”的榆树县,榆树是农业生产大县,历史上大豆种植面积曾经很大。我们去考察时,从远处望去,田里多是玉米,走近一看玉米下面种着大豆,种植方式是在大豆田中按一定距离横向种玉米,称横穿带,预示着玉米将取代大豆成为主栽作物。现在到榆树已经没有多少大豆了,完全是玉米的海洋,其效益远高于大豆,所以农民多种玉米而不种大豆了。
调查组还到了黑龙江省哈尔滨、绥化以及辽宁铁岭等地,通过座谈、考察,详细了解大豆生产情况,最后由王连铮(当时在黑龙江省农科院工作,调查组到黑龙江后参予考察)、李正光(原中国农科院科技情报所工作)和我三个人起草考察报告。回京后向农林部汇报,由原农林部副部长杨立功听取汇报,考察报告写的很详细,有七、八千字,太长。杨部长指示,调查报告在三千字左右,指派粮油处的夏佩荣同志协助我们修改,夏佩荣是位很有经验的公务员,为人和蔼,耐心细致地帮助我们修改。
20世纪70年代前后,中国大豆科研协作主要由中国农科院油料所、吉林农科院和山东农科院联合组织,吉林主要是张子金先生负责。早在1960年就由张先生主持,开始编写《中国大豆育种与栽培》,该书文革前已定稿,但因文革耽误了出版,文革后仍由张先生主持,对书稿进行了较多的补充和修改,1987年由农业出版社出版。同一时期张先生还主持编写了中国第一部大豆品种志,文革前已经完成,也未能出版,文革后重新启动编写工作。1979年底召开审稿会,书稿审定后由张先生最后定稿,1985年正式出版。记得审稿会上张先生介绍说入志品种均配有成熟植株、豆荚和籽粒的照片,其中豆荚和籽粒是按品种实际的荚和籽粒大小配在照片上的,拍摄和合成是由公主岭照像馆的摄影师李万林精心制作完成的。
这部品种志编入了生产上曾广为利用的优良地方品种,山东的鲁西三黄(曹县铁角黄、菏泽牛毛黄、曹县腰角黄)、泰兴黑豆、奉贤穗稻黄、武昌六月爆、瑞金小黄豆、石柱猪腰子、宜山六月黄等,早期选育的优良品种如满仓金、荆山朴、东农4号、黑农26、丰收2号、吉林3号、九农9号、齐黄1号、晋豆1号、58-161、南农493-1、鄂豆2号、湘豆3号等。由于编写时对地方品种的征集地点、保存单位编号、征集时间都有记载,对于查找品种亲本系谱帮助很大。有人想查找河南品种系谱中的四角齐,其实这是山东省商河县地方品种,品种志上的名称为牛角齐,又称四角齐、一朵荚,核对品种志和品种资源目录,保存单位编号都是3677,全国统一编号为ZDD3013,在品种资源目录上名称为牛角齐大黑豆,因而可以从种质资源库中获取这份大豆种质。
张先生主持编写了《中国大豆育种与栽培》、《中国大豆品种志》两部专著,为大豆科技工作者留下了十分宝贵的参考书和工具书,尤其品种志的编写方式一直延续至今。1993年出版,由胡明祥、田佩占主编的《中国大豆品种志(1978-1992)》和由邱丽娟、王曙明主编,2007年出版的《中国大豆品种志(1993-2004)》都按张先生主编的第一部品种志内容和格式编写,使大豆品种志编写有个传承和资料的统一性。
20世纪80年代农业出版社负责编写、出版农业百科全书,其中农作物卷的大豆和食用豆类条目由多位专家撰写,而百科条目的编写有一定的写作格式和要求,初稿集中后需要进行修改,以符合百科条目的要求。当时由王金陵先生、张子金先生、费家辩先生和食用豆类专家郑卓杰先生负责修订,我也参加了修订。由几位先生讨论修改意见,我最年轻,承担记录、整理和文字的修订工作,修改后几位先生再审核。记得当时是在北京朝阳区光华路某单位的一个小招待所里,条件比较简陋,吃、住和修改都在那儿,前后花了约半个月时间。张先生说话声音己很小了,要仔细听,他患有高血压,仍然坚持工作,而且十分认真。
张先生曾担任农业部大豆专家顾问组组长,先后组织了东北、黄淮、云贵、西北地区大豆生产考察,撰写了考察报告。张先生还担任中国作物学会大豆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为大豆的科技交流尽心尽力。在华东春大豆科研协作会议的基础上,先由农业部大豆专家顾问组主持,后由大豆专业委员会主持,召开全国大豆科研生产研讨会。当时各单位科研经费少,有的甚至差旅费都难筹措,更谈不上对会议提供支持了。在这种困难条件下,无论每四年召开一次的全国大豆学术讨论会暨会员代表大会,还是学术讨论会后的三年里召开的科研生产研讨会都没有间断。学术讨论会侧重学术交流,同时召开会员代表会,选举大豆专业委员会理事,再由理事选举理事长、副理事长和秘书长。科研生产研讨会也有交流,但侧重生产技术的交流以及参观大豆生产和科研现场。最初的安排是三年时间轮流在东北、黄淮和南方三大产区各召开一次研讨会,参会人员以所在区域为主,研讨本栽培区域的大豆生产和科研问题,会议的规模在80~100人之间。张先生非常关心会议的举办,他离休后仍很惦记会议能否坚持下去。我担任大豆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期间,承担每年会议的筹备和召开,张先生每年元旦前都会给我写一封信,除了祝贺新年之外,还嘱咐我一定把全国大豆科研生产研讨会坚持下去。张先生这种关爱促使我克服困难,把全国大豆科研生产研讨会一直办下去。2000年以来,由于科研条件的不断改善,经费的增加,以及大豆专业委员会年轻一代领导者的热情组织,参会人数不断增加,参会人员也不再限于某一区域,每一次会议都成为了全国大豆科技工作者的盛会。
张先生是我国大豆科技界老一辈著名专家,他把一生贡献给了大豆事业。
2012-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