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液灌流治疗药物中毒的护理体会

2012-08-15王东丽

当代临床医刊 2012年3期
关键词:血泵毒物灌流

王东丽

(江苏省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ICU 22600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10年8月至2011年8月我科共收治药物中毒患者30例,其中男14例,女16例,年龄最大65岁,最小15岁,平均37岁。中毒时间1~14小时。药物种类:敌敌畏13例,安眠药12例,除草剂4例,氯丙嗪1例。病人入院时均有不同程度的昏迷、抽搐、呼吸衰竭、心律失常等。

1.2 治疗方法 将灌流器以动脉端向上、静脉端向下的方向固定于固定支架上,动脉端血路与生理盐水连接并充满生理盐水,然后正确连接于灌流器的动脉端口上,同时静脉端血路连接于灌流器的静脉端口上。启动血泵,速度以200~300ml/min,预冲盐水总量2000~4000ml为宜。预冲即将结束前采用稀肝素水充满灌流器与整个体外血路,最后将灌流器反转至动脉端向上、静脉端向下的固定方式,与病人深静脉(一般选择股静脉)正确连接,启动血泵,血流速开始以50~100ml/min为宜,以后逐渐增加血泵速度,开始治疗。

2 结果

30例患者中,27例患者抢救成功,3例死亡,抢救成功率90%。

3 护理体会

3.1 生命体征监测患者灌流过程中密切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尤其是血压。如果出现血压下降,则要相应地减慢血泵速度,适当扩充血容量,必要时加用升压药;

3.2 系统监测密切观察动脉压、静脉压的变化。动脉压端低压报警,常见于静脉导管出现贴壁现象,可适当变换导管位置;动脉压端高压报警则常见于灌流器内血液阻力增加,应加大肝素剂量;静脉压端低压报警,多见于灌流器内凝血,亦应加大肝素量,必要时更换灌流器。静脉压端高压报警时多见于除泡器内凝血、滤网堵塞,应做相应处理。

3.3 抗凝剂应用的护理一般选用普通肝素抗凝治疗。一般首剂量1~2mg/kg,以后追加剂量10~20mg/h,持续静脉泵入,预期治疗结束前30分钟停止追加。但存在个体差异,应根据凝血指标进行调整。肝素配置剂量要准确。

3.4 并发症的处理

3.4.1 发热 患者多于治疗开始0.5~1小时出现寒战、发热,可静脉注射地塞米松缓解。

3.4.2 胸闷、呼吸困难 极有可能为栓塞并发症,一旦确诊,立即终止治疗,给予吸氧等处理。

3.4.3 出血、凝血于治疗前、开始治疗后1小时分别测定白细胞与血小板。密切观察鼻腔及皮肤有无出血,观察患者呕吐物及排泄物的量、性状、颜色。

3.5 心理护理 病人服药的原因由于社会、家庭、自身等因素导致的心理失衡引起的,所以在患者意识恢复后护理人员应耐心的开导,帮助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4 反跳现象的监测

部分脂溶性较高的药物中毒经过灌流后,可以很快降低外周循环内的药物或毒物水平,患者临床症状与体征得到暂时性地缓解,治疗结束后数小时或次日外周组织中的药物或毒物再次释放入血,导致患者二次症状或体征加重。因此,应密切观察灌流治疗结束后患者状况,一旦出现反跳迹象可以再次行血液灌流。

5 结束治疗

一次治疗时间一般为2~3小时,此时大多数灌流器开始接近饱和状态。采用生理盐水或空气回血,肝素液封管(肝素12500U加生理盐水1.6ml,每腔 1.8ml封管,下次治疗前抽出)。

急性药物或毒物中毒是急诊内科的常见病,据统计,我国农药中毒患者每年有5~7万人,其中约有70%~80%为有机磷农药中毒,病情急骤而凶险,病死率高,按以往用解毒剂和阿托品的传统方法,病死率高达10%以上[1]。如果临床上不能使用血液灌流的话,机体内毒物或中毒药物只能依靠肝、肾脏缓慢分解代谢排泄出体外,毒物或中毒药物在体内的时间明显延长,血液中浓度高,进入细胞组织内的可能性大,故造成肝、肾、心脏等脏器的损害几率明显升高[2]。血液灌流治疗有效的清除体内毒素,明显的提高了治疗的成功性,临床值得提倡使用。

[1]于笑霞,王立新.血液灌流后治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中间综合症的疗效研究.中华肾脏病杂志,2000,16:160-162.

[2]刘琳.血液灌流治疗急性重症中毒疗效观察.中国血液净化,2001,1(8):51 -52.

猜你喜欢

血泵毒物灌流
血泵扳手辅助血泵管路回血的应急应用效果
治疗尿毒症新型血液灌流吸附剂体外实验研究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银屑病疗效观察
快跑!有毒物 绝密毒药报告
基于BP神经网络的旋转血泵生理控制
毒物——水银
AMDIS在法医毒物分析中的应用
血液灌流治疗戊巴比妥钠中毒1例
关于某养殖场毒物中毒病的调查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对尿毒症自主神经病变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