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诊病人的心理状况分析及护理措施

2012-08-15董子翠郭熳飚

当代临床医刊 2012年1期
关键词:医护人员家属病情

董子翠 郭熳飚

(江苏省南京江北人民医院 210048)

心理护理,顾名思义就是给病人从心理上进行护理,随着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1],心理护理学已成为现代医学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临床护理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是影响治疗的重要条件。急诊病人往往发病急,病情严重、复杂,不是面临生命危险,就是遭受躯体痛苦,心理处于高度应激状态,常表现为焦虑、恐惧、紧张甚至绝望等,这就要求我们急诊护理人员在救治病人的过程中,不但应具有娴熟的急救技术,还要了解各种病人的心理特点,根据不同病人的心理特点做好相应的心理护理,使病人能以正常的心理状态积极配合救治,早日恢复健康。

1 临床资料

从2010年7月~2011年6月,我科共救治各类急诊病人2436例,其中急诊内科病人1265例(51.93%),急诊外科病人 1019 例(41.83%),急诊五官科病人152例(6.24%)。除配合医生进行积极有效的抢救治疗外,同时进行了相应的心理护理,促进了病人生理和心理上的平衡,进而促进了疾病的转归和康复,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2 急诊病人的心理特点

2.1 焦虑心理由于病情突发或遭受意外,病人缺乏足够的思想准备,且没有安排好日常工作和家庭生活,再加上大多数病人对疾病缺乏了解,对疾病后果无法预测以及医疗费用的支出,导致病人产生焦虑心理。

2.2 恐惧心理 急诊病人进入抢救室后,由于急危病重,病人对出血、创伤本能地产生恐惧,往往不知所措,加上医院肃穆的环境,紧张的急救场面,未曾见过的抢救设备,对自身疾病的担忧,自认为病情重,心神不安,产生恐惧心理。另外,周围急诊病人的痛苦表现,也促使、加重恐惧。

2.3 孤独无助心理 急诊病人因事发突然,家人不能及时赶到医院陪伴,或者为了便于抢救,患者家属不能进入抢救室,抢救室中的医护人员因忙于救治工作,常无暇顾及与患者进行沟通,使患者独自面对陌生的抢救设备和抢救环境而使病人产生孤独无助心理。

2.4 紧张与迫切心理 急诊患者发病急,而且多数病情危重,变化快,患者缺乏充分的心理准备,增加了患者对病情的不可预知性,常表现出高度紧张的情绪[2],迫切需要缓解病情、解除病痛,且病情越重其心理需求越重。

2.5 急躁和不满情绪 急诊患者由于发病急、心里比较紧张,且均认为自己的疾病最重,想在第一时间内得到医生的治疗,但对分诊护士安排的轻、重、缓、急的就诊次序不理解,另外,急诊科医生正在抢救危重患者,对轻症患者的关注度不够或治疗不及时,就更易使患者产生急躁和不满的情绪[3]。还有,多数急诊病人的病情不是立即就能得到确诊,往往需要根据病情做出相应的检查,因检查时间长、费用高等因素也常常会使病人产生急躁和不满的情绪,甚至发怒,从而加重病情。

2.6 疑虑心理急诊病人对陌生的医院环境特别敏感,有些病人对医院的抢救设施及医护人员的技术水平抱有怀疑态度,从而产生疑虑心理。

2.7 悲观和绝望心理当病人得知自己的病情严重,特别是躯体遭受伤残、功能受损时,或者对于一些慢性病急性加重的患者,病人的情绪往往变得异常悲观和绝望,对生活失去信心,甚至产生轻生念头。

2.8 抗治心理患者由于受到某种打击或由于久病不愈,对治疗和生活失去信心,心理长期处于抑郁痛苦中,产生了悲观厌世的想法,主要表现为对医护人员冷漠,不配合检查与治疗,抗拒各种治疗和护理,甚至拔除各种急救导管。

3 急诊病人的心理需要

3.1 安全需要急诊病人非常关心医院的医疗设备条件及诊疗水平,希望得到快速、正确的诊断与治疗,从而保证其生命的安全。

3.2 需要得到尽快救治 急诊病人病情急,自觉症状重,希望立即得到有效的救治和护理,尽快解除或缓解病痛。

3.3 需要医护人员的关心和安慰 急诊病人病情急、病情复杂、变化快,多有焦虑、恐惧、紧张、依赖等心理,需要医护人员较多的关心和安慰给予心理上的支持。

3.4需要亲属的陪伴 急诊病人由于突发疾病、病情危重,加上某些检查与治疗带来的不适感,心理压力较重,希望身边有亲属陪伴来分担这些压力。

4 护理措施

4.1 迅速接诊、主动服务 急诊护士应始终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当急诊病人到来时,立即主动地迎接病人,接诊病人时要做到态度和蔼、热情真挚。以微笑的面容、关注的目光稳定病人的情绪,使病人感觉温暖、亲切,从而产生信任感、安全感。

4.2 情绪护理 当病人出现焦虑、恐惧、孤独、紧张等情绪反应时,护士在积极救治病人的同时要做好病人的心理安慰。向病人介绍医院的环境及医院的救治实力,在进行抢救时要沉着、冷静、果断,要有娴熟的技术操作,使病人产生安全感。及时与病人单位或家属联系,以便安排好日常工作和家庭生活等事宜,解除病人的后顾之忧,从而缓解病人的焦虑、恐惧、紧张等情绪反应,减轻其心理压力,以达到最佳的救治效果。

4.3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护患关系即护理人员与病人为了治疗性的共同目标而建立起来的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护患关系是急诊护理中必须做好的工作前提。首先,护士一定要注意自己的礼仪、行为与修养,护士应做到仪表端庄、举止大方稳重、态度和蔼,在第一时间给病人留下良好的印象。语言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交往工具,是信息传递最强有力的手段[4]。应主动与病人沟通,充分发挥语言艺术,关心、安慰、鼓励病人,设身处地为病人着想,分担病人的痛苦,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体贴、照顾,尽量满足其合理要求,给病人一种亲切感、安全感,从而消除其焦虑、恐惧、紧张心理,积极配合治疗。

4.4 尊重病人、取得病人的信赖 尊重病人的人格,不分地域、不分民族、不分贵贱地对待所有急诊病人。本着救人第一的原则,在患者费用未到位的情况下,迅速开通绿色通道,做到先抢救病人的生命。医护人员应熟练掌握各种理论和操作技能,这样不仅能赢得时间使病人转危为安,同时对病人来说也是一种支持和鼓舞力量。急诊病人期盼心切,希望得到迅速有效的救治,护士应重视病人的心理变化,对病人提出的问题予以耐心解答,以真诚的态度对待病人,从而取得病人的信赖。

4.5 提供安静舒适的救治环境为病人提供安静的救治环境,保持舒适的温度和湿度。使用仪器时尽量关小声音,说话、走路尽量放轻声音,操作时动作轻柔、敏捷,尽量减少病人的痛苦。保护病人的自尊,尽量减少病人身体的暴露,必要时用屏风遮挡。主动与病人交流,提供人文关怀,从而使病人缓解心理压力而积极配合治疗。

4.6 留适量家属陪伴 应向患者及家属讲明,留太多陪护会影响治疗和抢救,甚至污染室内空气,对患者有弊无利,同时照顾患者及其家属的情绪,可留一名亲属陪伴,既协助看护患者,又可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使患者处于有利治疗的最佳心理状态[5]。

4.7 给家属提供适当的心理安慰病人的情绪容易受家属情绪的影响,急诊病人病情多急、危、重,家属的心情大多数是不知所措、紧张不安,甚至大喊大叫,易使病人产生恐惧感。因此,在认真做好抢救病人工作的同时要做好病人家属的心理工作,充分理解、同情和安慰病人家属,从言谈举止上给其适当的安慰和必要的心理指导,最大限度地争取病人家属的配合和支持,使各项抢救治疗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总之,急诊护士面对着形形色色的急诊病人,不仅肩负着准确判断病情、密切配合抢救的责任,更肩负着有效心理护理的责任[6]。心理护理贯穿于整个护理活动的全过程,在急诊救治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对急诊病人的心理护理,能使病人消除不良的情绪因素,从而使病人产生安全感、信任感和舒适感,对医护人员产生信任,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减少医疗纠纷,提高救治效果,使急诊抢救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1]周秀华.急救护理学[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6.

[2]赵爱平.心理护理在急诊中的作用[J].中国医药导报,2009,6(19):133 -134.

[3]尹杰英.急诊患者常见心理问题原因分析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8):101 -102.

[4]魏革,刘苏君.手术室护理学[M].2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205-207.

[5]郭祥英.急诊患者心理状况调查及护理对策[J].齐鲁护理杂志,2006,12(3):480.

[6]陈英.急诊病人心理护理体会[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6,3(5):89-90.

猜你喜欢

医护人员家属病情
挡风玻璃爆裂致人死亡,家属诉至法院获赔偿
不戒烟糖友病情更难控制
低GI饮食模式或能显著改善糖尿病病情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河北乡村端午文艺活动慰问农民工家属
血清TSH对乳头状甲状腺微小癌患者病情的影响
帮助医护人员处理好四种关系
精神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相关分析
不寐的病情观察和护理
【通 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