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预科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体系的构建——以大连民族学院预科教育为例
2012-08-15王利民
王利民,国 策
(大连民族学院预科部,辽宁大连 116605)
少数民族预科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体系的构建
——以大连民族学院预科教育为例
王利民,国 策
(大连民族学院预科部,辽宁大连 116605)
分析少数民族预科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突出问题,以大连民族学院预科教育为例,阐述了少数民族预科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体系构建的主要原则和思路;在课堂教学、日常管理和校园活动等方面采取有关措施并取得成效。
少数民族预科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体系
少数民族预科教育是指当年参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适当降分、择优录取的少数民族学生,实施高等学校本、专科(高职)预备性教育的一种办学形式。它是在教育领域落实党和国家民族政策的一种教育形式,同时也是从中等教育向高等教育过渡的一个特殊的教育层次。少数民族预科生大多来自经济、文化、教育相对落后的边疆民族地区和高寒山区,受当地经济发展、传统观念、民族风俗、宗教信仰等因素的影响,其群体构成、生理心理、思想行为等都与其他在校大学生有一定的差异。但少数民族预科生同其他少数民族大学生一样,肩负着发展民族地区社会、经济、文化,促进祖国边疆巩固和民族团结的特殊重任,对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关系到民族地区的稳定和社会的和谐发展。进一步提高民族预科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研究,使他们德智体等方面的综合素质得到进一步提升,顺利完成从中学到大学的过渡和衔接,将来成为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可靠人才,具有十分重要而又深远的意义。
1 亟待解决的问题
当前中国少数民族预科生思想政治状况总体呈稳定、健康、向上的良好态势,人生观、价值观主流取向积极、务实。但少数民族预科教育的特点及少数民族预科生群体的特殊性又导致预科生政治思想教育工作也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大部分来自少数民族聚居区的预科生因受生活环境和家庭的影响,宗教意识和民族习俗较为浓厚,其中有值得继承和弘扬的优良传统,也有一些需要舍弃的陈规陋习。这些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和习惯交织在一起,影响着他们的意识和行为,其中既有积极的影响,也有一些消极的影响。
(2)来自民族地区的预科学生民族意识普遍较强,因文化、习惯、心理的原因和时空上的变化,他们愿意与本民族同学交往和相处,将自己局限在本民族的小圈子内,形成了民族性的非正式群体。这种非正式群体对于正式组织有积极的作用,但也有负面的作用[1]。
(3)大多数预科生来自边疆贫困民族地区,经济困难,家庭负担重,存在着自卑和封闭等心理问题,思想情绪呈现多元化,表现在心理较脆弱,情绪起伏较大,较易产生过激行为;特别是要在短短一年的学习时间内,完成高中毕业生到预科新生到预科结业生再到大一新生多个角色的转变,也易产生思想情绪上的变化。
(4)预科生来自不同的少数民族地区,受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等因素的影响,其文化基础总体薄弱,起点参差不齐,使得部分预科生学习压力较大,同时又惧怕同学间的竞争,学习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受到影响;一些预科生把预科当成“过渡”阶段,学习态度不够端正,自我管理较放松,存在一定程度的逃课和请假现象。
2 构建原则和思路
(1)“三贴近”原则。坚持贴近预科生思想、贴近预科生生活、贴近预科生学习的原则。既要遵循高等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般规律,又要考虑“民族”和“预科”的特殊性,需要教育者和教育对象高度重视、科学建构和稳步实施,才能达到预期效果。
(2)“三同步”原则。坚持理论与实践同步,坚持思想教育与心理疏导同步,坚持教育与管理同步。
(3)分阶段跟进实施。少数民族预科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指在高等教育预科阶段所进行的包括课堂主渠道教学、日常思想教育与管理、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等为主要内容的面向全体少数民族预科生的一系列工作。体系的构建是把上述多个思想教育的点组成一条线,扩大到预科生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同时根据预科生构成特点和不同阶段的特点,分阶段跟进实施,实现全方位多层面全过程全员育人的目的。入学适应阶段、期中调整阶段、结业总结阶段
(4)双向互动,平等交流。坚持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向互动,平等交流的原则,既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更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唤起教育对象的主动参与意识,强化教育对象的自我教育意识,形成学校教育和学生自我教育有机融合的教育模式[2]。
(5)重新调整各项制度。预科教育不能照搬大学或高中阶段的管理方式,少数民族预科教育也不能完全仿照其他预科教育,已制定并在执行的制度许多地方可能会有质的突破。
3 措施与成效
大连民族学院(以下简称本校)自1999年创立预科部以来,已培养了来自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涵盖40多个民族成分的4 000余名学生,其中每年确保新疆、西藏籍和人口较少民族学生都有一定录取比例。2008年以来通过课堂教学、日常管理、校园活动等途径,在积极引导预科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培养刻苦学习、勤俭自强、遵章守纪的优秀品质等方面取得一定的成效,使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均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为顺利完成预科阶段的学习任务,培养思想素质和综合能力提供了保障。
3.1 课堂教学
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和《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党的民族政策》作为预科生的必修课,教学时数与本科培养方案相同,直接与本科教学接轨。
开设《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党的民族政策》课,是对预科生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途径。通过这门课的学习,使预科生较系统地掌握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特别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族理论,能够正确理解当代国际国内民族问题、宗教问题,澄清思想上的一些模糊认识,摆脱信仰上的盲目性,为处理好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平等、团结和逐步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和宗教观打下扎实的思想基础。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预科生进入大学学习的第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对于预科生及时有效地调适心理,适应大学学习生活,认识立志、树德和做人的道理,掌握丰富的思想道德和法律知识,逐步形成高尚的理想信念和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至关重要[3]。
在教学内容上强调贴近预科生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在教学方式上采取预科生喜闻乐见的形式,鼓励预科生独立思考,积极参与和大胆体验;在考核方式上强调理论与实际的结合,这种师生互动和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对提高预科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思考能力、增加对社会更多的了解、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要取得实效,课堂教学是主渠道,必须有相应的制度进行规范和引导。本校从2008年秋季学期开始,建立预科生学分制试点制度,确立思想政治教育课在预科教育培养方案中的重要地位。预科生经考核成绩合格者可以提前获得大一本科相应学分,不仅在知识上,更重要的是在思想教育上真正做到了“补预结合”。
3.2 日常管理
(1)管理与心理疏导同步。根据少数民族预科生群体构成特点、思想行为特点和生理心理特点,开设了《少数民族预科教育与管理》系列讲座,分上下两个学期完成。聘请长期从事少数民族预科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经验丰富的教师主讲,是对《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和《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党的民族政策》两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补充。内容主要包括解读预科培养方案和学分制管理,预科生奖惩管理,预科生助学管理,预科生身心健康管理,预科生行为管理,预科生活动管理,预科生结业及专业选择管理等。根据预科生在预科学习的不同阶段出现的思想问题、心理波动、学习困难、遵规守纪等方面的问题,随时进行跟踪指导和及时调适,使预科生能比较顺利地完成各阶段角色的转换,最终成为一名优秀的大一新生。
(2)建立《预科生综合素质测评制度》。综合素质测评制度是由师生共同讨论,在实践中经过多次修改逐步完善的。评价的过程由预科学生会具体实施,教师严格把关,广大预科生既是被考核者,同时又是监督者。在《预科生综合素质测评制度》中,将预科生的德智体表现纳入综合量化考核,考核结果与评优、升学和预升本专业选择挂钩,并引入竞争机制。学生在综合素质测评的过程中,逐渐懂得了什么是提倡的,什么是禁止的,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自觉对照标准逐渐完善自己,引导学生树立集体观念,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情操和养成遵规守纪的生活习惯,懂得只有通过竞争才能实现人生目标的道理,更好更快地适应大学生活。
3.3 校园活动
在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导作用的同时,针对预科生特点,充分挖掘有效载体,多层面、多角度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少数民族预科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
(1)通过报告会、专题讲座、座谈会等形式,对预科生关注的社会热点焦点问题,如宗教文化问题,随时解疑释惑,有助于他们正确认知宗教文化,提高其分析问题、辨别问题的能力,摆脱在宗教信仰上的盲目性,增强政治敏锐性。
(2)组织开展知识竞赛、演讲比赛、舞蹈大赛等一系列精品活动。一年一度,在每届预科生中都要举办,经过多年锻造锤炼,深受预科生喜爱,实际效果显著。上述活动要求每名预科生至少参加一项。
如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知识竞赛活动,就是由不同民族学生按照统一要求自行选题,将56个民族的相关知识汇集成竞赛题库,经初赛复赛、笔答必答抢答等环节,最终评选出优胜集体和个人。通过参加民族知识竞赛,同学们对我国56个民族的地域分布、人口状况、经济发展、饮食服饰文化、传统风俗、优秀品质等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加深了他们对各民族间不同文化内涵的理解和认识,从中学会了尊重和包容,此时为班集体获胜的荣誉感大大超过了他们本民族小圈子的利益。举办的“民族团结,心手相连”舞蹈大赛,活动规定参赛者必须选择本民族以外的其他民族舞蹈,排练表演的过程,就是各民族的文化和艺术相互交融相互影响的过程,通过相互间的请教、沟通、交流,培养他们自尊、互尊、平等、开放的人生理念。又如“兴我民族魂,扬我中华心”演讲比赛,活动在每年的国庆节前后举办,主题明确,学生自行组稿,有感而发。通过比赛增强了学生敢于走上讲台的自信心,抒发了同学们对祖国、党和家乡的热爱之情。
4 结语
大连民族学院少数民族预科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体系的构建,使预科生在预科阶段就较系统地掌握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特别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族理论,掌握了丰富的思想道德和法律知识,及时解决了预科生在预科阶段遇到的思想问题、心理问题和学习生活方面的各种问题,提高了分析问题辨别问题的能力,澄清了思想上的一些模糊认识和信仰上的盲目性。使预科生懂得了自尊、互尊和包容的含义,真正体会到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在重大敏感问题上,态度坚决,立场坚定。预科生的参与意识、竞争意识、自信心和集体荣誉感得到了提升。初步形成了正确的民族观和宗教观,确立了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帮助预科生在较短时间内提升思想文化素质,以优异成绩进入本科深造发挥了积极而重要作用。连续多年主动向党组织靠拢的预科生占90%以上,多名高中党员经过预科阶段的培养光荣转正,连续多年预科生中未出现考试或行为违纪现象,近100%预科生结业并升入本科,一些预科生升入本科后成为班级或学生会的干部,10.3%的预科生经过本科学习后考取了研究生。
[1]杨胜才.少数民族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研究[J].民族教育研究,1998(2):67-71.
[2]俸兰,李步海.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理论与实践[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3]马建青.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整体性改革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2):82-84.
Construc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Practice System on Students of Minority Nationalities in Preparatory Stage——take preparatory education of Dalian Nationalities University as example
WANG Li-min,GUO Ce
(Preparatory Department,Dalian Nationalities University,Dalian Liaoning 116605,China)
Taking Dalian Nationalities University matriculation education as example,in this paper we analyzed the outstanding problems i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minority nationalities students in preparatory stage,and described the main principles and ideas of construc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Practice System.In the constructed practice system we has taken measures in class teaching,daily management,and campus activities,and some effect is made.
students of minority nationalities in preparatory stage;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practice system
G642.0
A
1009-315X(2012)05-0509-04
2011-11-17;最后
2012-03-16
国家民委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基地科研课题(C-1-10)。
王利民(1961-),女,辽宁大连人,副教授,主要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研究。
(责任编辑 刘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