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现象的反思
2012-08-15刘彩堂
刘彩堂
(胶南市大场镇中心中学,山东 胶南 266400)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堂教学的改革,而课堂改革又着眼于课堂教学设计。因而课堂教学的科学性、合理性、有效性直接影响着教学任务的实施。新课程理念下基础教育课程的教学任务是:帮助学生学习基础知识及科学方法,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学会应用有关知识解决问题,并帮助学生树立科学观点、科学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但是,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思想规范的教学行为,没有或较少从课程的精神、思想和方法上挖掘教材内容的内涵,也较少注意从能力培养的着眼点上组织教学,不能达到现代课程理念要求的“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目的。建构主义的学习理念刚好弥补了这些的不足。
通过几年来的课堂教学实践,我发现不少教师为了发展师生民主而走上了极端,总结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学生“过于”尊重、赏识,不顾正面教育
课堂教学评价是教学评价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课堂教学评价的关注点都以教师为主,即使关注到学生的行为表现,也基本上被看做是教师“教”的回应或者成为教师“教”的点缀。一语概之,以往的课堂教学评价表现出了“以教为主,学为教服务”的倾向。
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再一次重申了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因此新课程提出,关注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应成为课堂教学评价的主要内容。而教师如何评价和激励学生的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探究的兴趣,成为了当前评价改革的难点之一。
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在评价体系中,评价的方法、手段是多种多样的,激励性评价是教师们通用的一种行之有效的评价方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以赏识的心态看待学生,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能及时给学生以赞赏、鼓励的评价,的确能促进学生走向成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为此,《新课程标准》中提出:要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新课程的这一理念强调尊重、赏识学生,其实质是强调教师要相信学生的发展潜力,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给学生创造一种宽松自由的成长氛围。应该说,相对于传统教育对孩子吝于肯定、褒奖,过于批评、严厉,新课程倡导尊重、赏识,这对于保护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上进心,无疑是很有必要的,实践上也确实起到了应有的作用。
例如,小学数学课程以“三位一体”促进每个人的发展为总目标,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强调要关注学生学习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许多教师能积极转变评价理念,在课堂上采用激励性的评价方式,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但有些教师对新理念认识不到位,一味强调对学生的尊重、赏识,而没有意识到尊重、赏识学生并不意味着对学生要一味表扬。课堂上,经常听到一些教师对学生取得的一点成绩大夸其口:“你很聪明。”“你回答得最好。”这种过多的“奖励”只是流于形式,对学生毫无激励性,甚至会误导学生,使学生错误地认为自己的答案真的很好,从而沾沾自喜,久而久之,就会听不进不同意见,还可能导致学生浅尝辄止,不再探究。更有甚者,一些教师连该讲的都不敢多讲,对学生违反课堂纪律视而不见,唯恐侵犯了属于学生的那个自由空间。这直接导致有的学生上课自由过了头,坐没坐相,站没站相,想看就看,想读就读,想说就说,而必要的课堂纪律维护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却被忽视了。
“回避问题,不敢批评”也成了新理念下课堂教学的一种怪现象。老师面对学生“答非所问”的回答始终不置可否,依然是“耐心”地满口激励,用不评错对的方式来回避问题,导致学生的回答越来越离谱,造成耗时低效,致使教学目标难以实现。这是对激励性评价的曲解,是不可取的。错误地认为尊重学生、培养学生的兴趣,就是不能批评学生,甚至对知识的正误也不敢评判。正是由于教师课堂上的不作为,致使学生的错误得不到及时辨析,而这种现象大有愈演愈烈之势。难道这就是激励性评价吗?如果真的是这样,那么我们不要那种所谓的激励性评价也罢。
认为激励性评价就是表扬,这种认识是片面的。其实激励性评价由于评价主体的多样化,评价媒体的多元化,评价的人和事的具体化,而使得评价方式、方法也是灵活多样的:教师或运用语言激励,或在学生出错时投以宽容的微笑,或在学生思维受阻时给予耐心的等待……这些都能给学生以莫大的鼓励,激发学生对学习产生一种发自内心的热爱,让学习成为快乐的源泉。评价要激发学生真诚积极的情感,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促使学生主动学习,而并非一味地顺从学生。认为不批评学生,只要对学生肯定了、表扬了、奖励了,就能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这是对激励评价的曲解。激励和批评有着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关系。我们的评价,既需要表扬和鼓励,又需要指正和批评。对问题回答好的应给予表扬和激励,对答非所问和行为有错的学生就需要给予明确的指正和批评。指正和批评,可以为学生明确努力方向,培养学生正确面对挫折的能力,促使学生变得更加坚强。
“惩罚”固然并不可取,但一味地夸奖、放任学生同样弊大于利。对学生而言,过多的夸奖会导致上瘾,迷恋夸奖对学生发展绝对无益;过多的夸奖也会让学生习以为常,无动于衷,进而失去了鼓励的作用。完整的教学既需要表扬,又需要批评,这样也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是非观念。
二、课堂上教师以问带讲,“双向交流”过多过滥
有的教师整节课上反反复复用一些类似“是这样吗”、“是不是”、“对不对”的简单问题发问不止,缺少信息沟通,学生不用深入思考就能异口同声、准确响亮地回答。课堂上一问一答,学生似乎忙得不亦乐乎,但思维停留在同一水平上的机械重复,心灵亦未能得到震撼。看似学生互动频繁,实则教师用提问方式满堂灌,牵着学生的鼻子走,直至学生认同了教师事先预备好的答案为止,而师生并没有真正互动起来。
有效的师生互动,既要体现课堂教学的指向性,突出重难点,又要有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形成。所以,教师在与学生交流互动时,要善于设置高质量的问题,它必须涵盖整个或部分课堂教学,能够牵一发而动全身。另外,知识不是教师传授的,它是学生根据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同化和顺应得来的。所以教师的提问实际是教师在不断搭建“跳板”,以使学生进入新的“最近发展区”。依据新课程所强调的“以人为本”、“以生为本”,课堂上学生不应当是客人,唯师独尊是不可取的。
但是,唯生独尊也是不可取的。“没规矩不成方圆”,没有必要的课堂纪律做保证,学生尊重他人,尊重集体的素养就无从培养。缺少自我约束能力的学生,难以养成刻苦学习、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难以成大器。教师在转变教学观念的同时,也不应当步入“精讲少讲”的误区,该讲的要全面细致地讲,理直气壮地讲。课堂上,教师不敢讲,泛泛讲、过多讲,都是对学生的不负责任。
三、片面理解“合作学习”,形式多于内容
《新课程标准》强调“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一要求目的在于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小组合作也越来越多地被引入课堂。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看到一种现象,好像课堂上无合作就不是新课改,有了合作就是新课程课堂的标志。学生在合作时,想怎么说就怎么说,看不到合作的必要性,合作中分工协作不明确,于是出现了课堂“散乱”的现象,你方说罢我登场;还有的认为分组就是合作,参与就是合作,有了结论就是合作。合作学习的动机,是让学生在充分亲近文本的基础上,在独立思考而未解决时再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否则,合作的结果会成为几个“精英”的表演。学生在小组讨论时,教师要关注和把握小组讨论的进程及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控和点拨,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切不可让学生的思路刚刚打开就草草收场,使合作只流于表面的形式。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但不能简单形式化。有的教师为了体现新课程精神,把合作学习变成了一种简单机械的刻板操作模式,不管是否需要,是否合理,每节课都采用分组讨论、同位探究等机械形式,每每打上“合作学习”旗号。
合作学习无疑有助于合作交流、尊重他人、重视自主的团队精神的培养,但是教学中如果学习目的不明确,过程设计简单,时机把握不好,无论什么问题都采用分组讨论的合作学习方式,就必然导致学生能独立完成时也合作,能够自主却不能让学生独立,有探究欲望时却让小组优秀者代替其他成员的意见,看不到合作的必要,感觉不到合作中的分工协作,合作学习就无法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这种形式多于内容的合作学习究竟对学生有益还是有害?答案显而易见。因此并非所有的学习领域和学习主题都要以这种合作学习的组织形式,不分青红皂白地搞合作学习,必然有害而无益。小组合作学习是既有集体影响又有个人独立探索的过程,这种形式有利于培养学生间的合作精神和研讨习惯,有利于激励学生的竞争意识,激活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强集体主义感,使每个学生都有充分发展的机会。教师在让学生分组合作时要吃透教材,对课上所要解决的问题和可能出现的问题有一种预测,哪些问题学生能独立解决,哪些问题需要学生互相探讨或教师点拨,然后根据需要决定是否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期间教师还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首先,营造氛围,确立高质量的有价值的问题,激发学生合作学习的兴趣。不能什么内容都讨论,只求形式上的花哨,表面上的活跃。我认为,课堂中有的内容是适合问答的,有的内容是适合讲授的,有的内容是适合记忆的,不必千篇一律,什么都分组讨论。其次,科学把握和谐合作是最高境界。课堂上如果要达到这样的境界,就需对教师提出很高的要求:教师要转变自己的角色,由原来的重教师的“教”向重学生的“学”转变。要达到课堂上师生位置关系的和谐,而不是一方面的“独角戏”。教师要尊重学生,要与学生对话,要在课堂上适时的启发、点拨学生或指明方向,发挥主导作用。另外,教师要学会与学生合作。教师不能单兵作战,新课程使教师的教学、学习、评价等方式都发生着变革,教师与学生互动的过程中,可以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可以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进而达到课堂上师生和谐的目的。
这里更应注意的是,根据新课程理念的要求,评价合作学习的标准应该看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了学习活动,是否真正乐于与他人合作交流。但评价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尤其是定性部分更要关注学生是否真的有效参与、独立思考,真正获得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部分教师刻意追求上课气氛热闹,笑声越多越好,小组讨论流于形式,讨论问题时知识思维层次低,指向不明,为讨论而讨论,教学出现盲目性、随意性,教学过程匆忙零乱,缺乏整体性。要切实有效地实现合作学习,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时刻不能忘记:贯穿新课程理念的课堂必须重视“三基”,即学科基础知识、学科基本技能和学科基本方法;必须重视教学目标多元化,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四、电脑代替“人脑”,鼠标代替粉笔
多媒体辅助教学展现速度快,图文声并茂,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可以给予学生更多视觉和听觉上的冲击,增强说服力和感染力。计算机辅助教学作为现代化教学手段能处理好静与动、局部与整体、快与慢的关系,适时选取有探索意义的课件和内容能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提高兴趣,扩大知识的信息量,启迪思维,提高效率。由于其确实可以有效地改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多媒体辅助教学正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采用。但是,是不是多媒体网络可以完全替代常规教学,成为课堂中心呢?教学手段现代化了就等于教学效果现代化吗?不少教师对多媒体这一课程资源的利用存在着误区。有的教师整天忙于制作的课件只是课本搬家,替代了小黑板,有的课堂上应用多媒体手段,视听图画晃动频繁,学生眼花缭乱,仅仅让五彩缤纷的图画增强学生的感官刺激,课件完全变成了一种点缀。这种换汤不换药或者哗众取宠的教学形式,对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和理性思考毫无益处。教师应把现代化教学手段与传统的教学手段(教具、学具、黑板)结合起来,优势互补方能使教学手段整体优化。
纵观现在的新课改,我不由想起了一个故事:“有一个放羊娃,问他为什么放羊,他回答:赚钱。问他赚钱干什么,他回答:娶媳妇。问他娶媳妇干什么,他回答:生孩子。再问他:孩子长大干什么,他回答:放羊。”回答多么朴实,可这里面又包含了多少现实悲哀啊。
总之,教学改革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需要广大一线教师坚持不懈地努力。我们必须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更新教学观念,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不断地在教学中进行反思,真正发挥出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培养出合格的优秀人才。
本文曾获得山东省中小学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