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大学党员毕业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思考

2012-08-15刘丽玉

文教资料 2012年31期
关键词:毕业生党员大学

刘丽玉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 广州 510006)

一、引言

随着我国高等学校招生规模的迅速扩张,大学毕业生人数急剧增加,高等教育从精英阶段走向大众化阶段。与此同时,社会转型的进程不断加剧,社会职业结构、职业素质要求、职场人际关系等方面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社会职业与庞大的就业队伍之间正发生着复杂的互动。当前,高校毕业生“有业不就”、“无业可就”、“跳蚤”(频繁跳槽)、“蚁居”、“啃老”等不适应社会的现象层出不穷。高等学校毕业生的社会适应问题在某种程度上说,是一个社会问题,是一个关系到高等教育本身的改革与发展,关系到社会安定及毕业生幸福感的综合性问题。国内学者对此展开了深入的研究。有学者指出:大学毕业生社会适应性是指毕业生进入社会后,在与社会互动中,为达到自我发展和适应社会各方面所具备的有序列、有层次的知识结构,对环境健康的心理反应和调整行为方式的能力等方面的综合特征。[1]有的学者则从心理学、思想政治教育、就业指导等角度提出毕业生社会适应的培养对策。[2-3]

高校作为青年精英汇聚之地,发挥着吸纳党员新生力量的“主渠道”作用,同时,它作为思想文化集散之地,又发挥着影响社会思潮走向的“辐射源”作用。可以说,高校党员的培养质量是高校党组织的战斗力基础。因此,研究大学党员毕业生的社会适应问题应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努力提高党员毕业生的社会适应问题不但是毕业生党员自身人生大事,而且是党组织和党务工作者开展毕业生党建工作的重中之重。本研究采用定性研究中的个人深入访谈的方法了解高校党员毕业生的社会适应问题。

二、关于高校党员毕业生社会适应能力的访谈

(一)对象与方法。

本次调查主要通过方便抽样和滚雪球抽样方式,于2012年12月对广州市内28名大学毕业一年半年左右的党员进行深度访谈。在受访对象的选择上,研究者重点考虑被试对象社会行业分布的典型性和代表性,在综合考虑男女比例、工作形式、居住方式后选定。访谈对象的基本信息如下:总人数28人,其中男生16人,女生12人;公务员队伍3人,国企7人,外企12人,其他企业8人(其中商业银行3人,证券业2人,民营外贸业2人,教育培训机构1人);受访对象在各单位的具体工作涵盖办公室文员、行政助理、销售、前台、证券从业员、培训师等;受访对象有自己租住房屋,与朋友合租房屋,以及与父母共同居住等形式;受访对象均是2011年6月离校的本科党员毕业生。

研究者根据研究目的和内容,制定初步的访谈提纲后,选取5名2011年的党员毕业生进行预访谈,并结合访谈开展情况修正访谈提纲,继而对28名被测对象进行正式访谈。每位对象的访谈时间约为30分钟,为保证资料的完整性,在征得被访谈者同意后,笔者对访谈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记录。

(二)访谈发现。

受访的28名党员毕业生总体上表示对新的工作生活已经适应,但刚刚入职时普遍经历不适应期;从很不适应到基本适应,普遍需要3个月到一年不等的时间,大部分受访者在半年时间里可以基本适应新的社会生活。受访者不适应社会的表现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工作适应问题

工作适应是大学毕业生社会适应的主要方面,但受访的毕业生党员对此感到问题较多。“第一个月,我们单位对新入职的员工进行了岗前培训。培训的内容几乎否定了我以前所有的教育。我从培训会里学会了写通知,写memo,才知道衣服要怎样穿,甚至是走路的方式都重新学习了。”一位外企的受访者说。“在学校的时候我的C语言学得最好了,但是公司用的不是这种语言,所以我入职的前半年都是白天挨骂,晚上自习。”“我最不擅长写材料,什么总结、评优材料、领导讲话稿,有时还需要一些图文并茂的宣传材料,我至今仍感觉压力很大。”“单位经常开会,但是氛围不像学校了,不能随便说话,要多听,回来好好赶任务。说多错多,说多做多。”等等。总的来说,缺乏工作岗位的相关技能与知识是受访党员毕业生不适应新工作的主要表现。

2.社会生活适应问题

社会生活适应是大学毕业生社会适应的基本内容,也是受访者反映问题最多的部分。不清楚户籍、党组织关系的转接程序等问题,让初入社会的毕业生们在报到之初就四处碰壁,反复跑腿;不懂得租房、做饭、购物、理财等生活技能也让高校毕业生们感到生活艰难。“我的党组织关系转接的介绍信一直放在家里,我不知道要交的。直到上个月单位党委催,我找出来又过期了,回去学校重开,学校说时间太长不能再开了,所以我应该就算退党了吧。”一位受访者难过地说道。“我不善于做饭,而且有点懒,所以只能一直吃快餐,很不健康的。”“我明明一个月有4000元左右的工资,但总是留不住,也不知道花到哪儿去了,自己的生活质量也不觉得很好。”

3.组织生活适应问题

受访的党员毕业生普遍反映工作单位的组织生活是非常少的,有的甚至反映说工作一年半还没有参加过单位的组织生活。对于有组织生活的单位,受访者反映单位的组织生活过于轻松,通常就是组织大家周末自驾游,聚聚餐。不少受访者反而觉得大学里的组织生活内容充实、形式丰富,不能适应工作单位完全要依靠自己进行理论学习、自觉要求自己的模式。“我们半年有一次组织生活,但都是视频会议进行投票表决什么的,我觉得挺没有人情味的,我很怀念大学的组织生活。”一位证券公司的毕业生党员说。受访的少数公务员岗位的毕业生党员感觉自己单位的组织生活形式多样,认真严肃,跟大学期间的组织生活差不多。

4.人际交往问题

受访的毕业生党员普遍反映社会生活中人际关系的适应状况较好,但仍然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私人时间有限。“我感觉工作后的时间都不是自己的时间了,以前还可以逃课,现在周末不加两天班算是好的了。我有时间就宅起来睡懒觉,没什么时间去交际呀。”二是交际面不广。“我感觉上班后的生活就是朝九晚五,我的交际圈子除了上班时跟几个同事一起,就是周末重新回到大学的朋友圈子中,我的圈子太窄了。”三是存在交际自卑感。“我在公司是新人,我不敢主动跟别人交往免得人家说我搞关系;我在大学同学中算是工作比较差是吧,我不好意思跟他们联系了;我在小区是租住客,平时也不敢主动跟邻居们交朋友。所以这一年多我都挺寂寞的,我感觉这样很不好。”四是过度的自我保护。“长辈都说在单位要谨言慎行,不然很容易吃亏,因此我非常戒备,不敢跟同事深交。感觉现在交朋友很难很难了。”

5.心理依赖问题

受访毕业生党员大多表现出对母校、对家长的依赖。“工作后一年我都住在大学旁边的农民出租屋里,周末有空就回学校图书馆或者去打球,感觉自己没有离开学校很久。”“我有个很要好的同学留校读研,我就一直住在她的宿舍里,到现在也没有搬走。”“感觉很想学校,很想念在那里吃饭、购物什么的,比市区便宜多了。”“毕业后的半年里我们同学经常约着回学校打球、聚餐,现在渐渐少了。”“我每天都会给家里打电话,有时候一天打几个。基本上我遇到的所有事情都会跟妈妈说,她总能为我解忧。”另外,笔者在访谈过程中还发现有受访毕业生党员表现出对同事,特别是上级的依赖心理。“头儿分配什么做什么吧,我也不想搞太多事情。”“工作任务?我们都是开会分工怎么样呀。反正我是不会主动要任务的。”部分受访毕业生表现出依赖性的工作观念,他们在工作上基本靠领导安排,对自己的工作性质、范围等还没有足够的认识。但他们不清楚别人已经不再用学生的眼光来看待他,二是以独立承担职业责任的标准来要求他。[4]

三、党员毕业生不适应社会的原因分析

高校党员毕业生对社会适应的诸多问题,与我国当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及其相伴而来的就业方式、用人观念、职业地位等一系列问题密不可分。当然,相对于客观环境层面的因素,高校党员毕业生社会适应方面的主观问题也值得深思。

(一)生活实践能力不强。

生活实践能力是指人们在生活中自己照料自己的行为能力,主要包括在生活上能自己处理日常生活琐事,比如说做饭,购物,搞卫生,等等。当代大学毕业生多为独生子女,他们从小在家受到很好的照顾,有的甚至“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他们在生活中惯性地依赖父母,缺乏独立生活实践锻炼,生活实践能力不强。另一方面,学校教育一直偏向理论灌输,难以提供生活实践机会供他们进行实操训练。因此,大学毕业生从校园进入社会之初,都经历生活知识匮乏,生活实践能力不强的窘境,有的甚至因此一蹶不振,丧失服务社会的信心。

(二)业务素质不高。

调查显示,毕业生感到工作中不满意的主要原因是:知识不够用44.2%,能力不足17.4%,合计为61.6%。[5]这说明当前高校毕业生的业务素质不够理想,他们在知识、技能和能力方面仍存在较明显的不足和缺陷。部分大高校毕业生在校期间的知识面较窄、学习能力不强、动手实践能力差等弊端延伸到工作岗位,便造成了他们业务素质低的现状。业务素质方面的不足是高校毕业生不适应社会的主要障碍,这在一方面加重了毕业生适应社会的心理压力,另一方面也使得用人单位与高校毕业生的关系更为紧张,“大学生不好用”成了一些雇主的抱怨之词。

(三)人际协调能力有限。

访谈结果表明,大学党员毕业生的人际协调能力有限是他们不适应社会的主要表现之一。影响党员毕业生人际协调能力的原因首先是他们的人际交往态度。有调查显示,大学毕业生人际交往态度总体上并不积极。积极主动进行人际交往的仅占43%,而41.2%不太主动,比较被动的有8.4%,从不刻意去结识他人的占7.4%。[6]另外,用人单位人际氛围与学校的差异也让不少党员毕业生感觉无所适从。在学校里,他们能够张扬个性,根据自己的想法做事情,独立完成学习任务。而在用人单位,他们往往需要压抑个性,团结协作共同完成一项工作任务。有限的人际协调能力让不少党员毕业生感觉聪明才智无法得到发挥与认同,这也成为他们适应社会的一大阻碍。

(四)心理承受能力不强。

家庭的过分宠爱、学校的安逸纯洁使得当代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较不强。当今的大学生多半在家人过度的赞美和关爱中成大,无论感情、意志都表现得比较脆弱;而当前的教育大众化环境也未能在学校引入必要的竞争机制。一旦高校毕业生脱离父母、学校的监管而走向社会,强烈的依赖心理和竞争意识缺乏的弊端就会显露出来,他们遇到不如意的事情就会感到无所适从,悲观失望以致产生过大的心理压力。心理承受能力不强不利于当代大学毕业生对社会的适应。

四、提高大学党员毕业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对策研究

质量认证理论中有句至理名言,“fittestforuse”,即适合的是最好的。也就是说,只有大学党员毕业生适应社会,才能达到“公众满意”的效果,才能体现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大学党员毕业生是否适应社会或适应程度如何,无论对于学生党员的成长,还是对于高校、社会的良性发展都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因此,笔者认为,高校可以针对党员毕业生社会适应中存在的问题,从知识技能、实践能力、生活能力、心理素质、人际交往等方面采取措施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

(一)苦练内功,提倡一专多能的“专才+通才”教育。

我们经常可以听到用人单位抱怨:大学生不好用,知识结构单一,知识面窄,难以胜任所从事的工作。有人曾调查用人单位认为毕业生最欠缺的因素,结果最为欠缺的是他们的“基础知识”,排列第三的是“专业知识”。[7]笔者认为大学毕业生顺利适应社会的最根本因素是知识技能内功的扎实。我们提倡学校培养一专多能的“专才+通才”的复合型人才。一专多能指学校培养的学生既要具有专业知识,又要具有适应社会的多方面工作的能力。我们引导学生除了努力学好专业理论知识之外,还应广泛涉猎其他专业知识,如心理学、文学、历史学,以及管理、营销理论等,使自己有一个完整的知识结构。特别是高校的党员学生,他们在校期间通常花较多的时间、精力参与各类社团活动、政治理论学习等,往往更容易忽略专业知识技能的学习与积累。因此,我们应注重引导党员学生务实求真,扎实学好专业知识,让自己往一专多能的方向发展。

(二)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从对高校党员毕业生的访谈中可以发现,学生所学与社会需求的脱节是毕业生不适应社会的重要表现之一。因此,笔者倡导加强实践教学,切实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实践教学是巩固理论知识和加深对理论认识的有效途径,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和提高动手能力的重要平台。在高校教育中,培养学生主动探索、主动学习的能力尤为重要。因此,学校教育过程中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1)注重课堂、实验实训场所与企业环境紧密结合,让学生多渠道了解企业需求,尽早接触社会。(2)搭建专业竞赛平台,让学生在创作竞赛作品中学习。学校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特色,积极开展相关的竞赛型的科技活动,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培养科技创造力。(3)注重产学研结合,鼓励学生进行科技创新,引导学生积极申报专利,并为学生的实践作品提供市场转化渠道;鼓励学生借助科技创新自主创业。

(三)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心理适应能力。

相关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社会适应状况较差的个体,心理健康状况也较差。[8]《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规定:“通过多种方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因此,笔者认为,高校应该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以提高毕业生的心理适应能力。一方面,通过对在校大学生进行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能采用求助、努力争取等积极的应对方式来适应工作社会。另一方面,学校应该关注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及就业等方面的问题,帮助大学生解决现实中的客观问题,从而从根本上克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不利因素。

(四)科学的职业生涯辅导,提高适应社会的主动性。

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都设有就业指导中心,纷纷通过开展就业指导讲座、组织招聘会、提供需求信息等形式开展工作,为学生顺利找到理想的职业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普遍而言,我国高校对大学生就业指导本质的理解,仍然是以帕森斯式的“就业安置”为主,[9]缺乏对学生进行科学的职业生涯辅导。职业生涯辅导的目的在于引导个体以更加广阔的视野来审视个人的职业选择与人生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学会选择与规划、通过促进个体自主有序的发展来实现个人与社会之间最积极有效的互动。具体而言,一个系统的生涯规划应当包括觉知与承诺、认识自己、认识工作世界、决策、行动和再评估、成长六个步骤。[10]只有对大学生进行全面的职业生涯辅导,唤醒他们的主动性,让他们在充分认识自己的前提下,积极地探索工作世界,并为此开展进入社会、适应社会的一系列活动,才能从根本上帮助高校毕业生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

(五)务实的离校教育,提高对具体问题的处理能力。

离校教育是高校在毕业生离校前进行的系列教育的总称。通常,高校会在毕业生离校前通过辅导员召开毕业生大会、毕业聚餐、毕业生晚会等形式对毕业生进行感恩教育、文明离校教育等。然而,目前很少有学校能系统、科学地安排离校教育的具体内容。笔者认为,离校教育更应该注重学生初入社会必需知识的教育,例如离校手续的办理,户籍、档案、组织关系的转接手续,报到证的用途及时效,助学贷款的还贷细节等毕业生必须经历却经常出错的问题。这些问题的顺利解决将有助于学生顺利走上工作岗位,提升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6][7]赵发旗,李露,程俊俏.大学毕业生社会适应性的调查与分析[J].高教论坛,2009,(02):3-8.

[2][5]胡杨.试论大学毕业生在社会适应中的心理问题及其教育调适[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0,(20):31-34.

[3]邓红霞.浅谈大学毕业生的社会适应能力[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5,22(1):111-113.

[4]陈社育.大学生职业心理辅导[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3:206.

[8]江巧瑜,许能锋,曹建平.大学生应对方式、社会适应对心理健康影响的路径分析[J].中国卫生统计,2010,27(1):25-27.

[9]程良越,王建农.职业生涯辅导[M].香港:职业导师杂志社,2007:28.

[10]钟谷兰,杨开.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7.

猜你喜欢

毕业生党员大学
9岁的高中毕业生
我是党员向我看
“我是党员,就要冲在最前面!”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的要求
对慰问贫困党员的反思
最“叛逆”的毕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