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校内部审计文化的思考
2012-08-15夏午宁
余 灿 夏午宁
(南京晓庄学院 审计处,江苏 南京 211171)
审计文化建设已被提上议程,且随着中央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决策的贯彻落实,其受关注度越来越高。2012年上半年,全国首家“审计文化书屋”建成,审计署长沙特派办以“付出与汇报”为主题组织策划“四个一”活动,宁夏审计系统深入开展“审计文化建设年”活动。这些都旨在引导审计人员塑造阳光心态,践行审计人员核心价值观。无论是审计理念转变、审计项目实施,还是审计资源管理、审计环境变化,都体现了审计的文化特征。随着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管理活动日趋复杂,高校内部审计越来越受到重视,审计工作在组织制度、内容方法、人员培训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与此同时,内部审计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源于高校内部审计实践,能够作为精神支柱发挥动力作用。高校内部审计文化的构建和发展,是内部审计科学发展实现“免疫系统”功能的要求,同时也是一项紧迫性、长期性的工作。
一、高校内部审计文化的内涵
高校内部审计文化是高校内部审计机构及内部审计人员围绕高校内部控制、建设工程项目、预算执行与决算、领导干部经济责任等方面的内容,在实施审计监督时遵循的原则和理念、体现的形象和风貌,以及行为方式、制度规范、物质实体、组织结构等因素的总和。它是在高校长期的内部审计实践活动中形成并被广泛认可,兼具抽象和具体两种属性,既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又是高校内部审计人员在改革开放和高校改革发展进程中的总结和提炼,是高校校园文化重要组成部分。
自1985年1月原国家教委审计室成立以来,适应深化改革、强化管理、提升办学效益、提高高校竞争力的客观需要,我国高校内部审计工作在组织机构、人员配备、内容方法、规章制度等方面不断深入发展。基于纵向视角,高校内部审计文化是继承高校审计文化传统、总结高校内部审计工作经验、适应高校环境变化创新发展的过程,是一个多层次的综合体。透视审计实践,高校内部审计文化不是“虚无”而是“实在”。在物质层面,包括高校内部审计人员工作环境,内部审计工具方法,以及实体性文化设施等;在组织层面,包括高校内部审计机构领导体制和设置形式、项目审计小组审计任务和审计目标等;在制度层面,主要是指高校内部审计人员开展审计工作的基本规则和制度,包括审计法律法规、高校内部审计工作及质量管理规定、项目审计实施细则等;在精神层面,包括高校内部审计人员审计理念、价值取向、精神风貌等。
高校内部审计工作可以从评估学校内部控制制度、评价教育经济管理活动及其责任,提高教育资金使用效益等方面定位。随着高校内部审计机构独立性、权威性提升,工作广度和深度的拓展,高校内部审计更加注重绩效评价、应对风险,不断强化管理和服务功能。作为“软实力”和“灵魂”的高校内部审计文化,是高校内部审计工作历史、现状和未来的影像,能够体现高校内部审计工作的严肃性、建设性、时代性,能够反映高校内部审计工作使命和效果。其核心是高校内部审计人员的价值取向、审计理念和工作作风。优秀的审计文化,包含了高校内部审计人员探索创新团队合作的理念和意识,折射出高校内部审计人员忠于职责甘于奉献的形象和风貌,迎合了高校依法治校和民主管理的战略思想。
二、高校内部审计文化建设的意义
文化建设是审计事业发展的动力。高校内部审计文化建设是高校内部审计事业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组成部分。建设适应环境需求、面向未来的内部审计文化,必将对高校内部审计实务发挥促进作用,实现高校内部审计“完善管理控制、防范风险、创造效益”的宗旨。
(一)有利于形成审计凝聚力,发挥团队作用。陶行知提出:“真的集体生活必须有共同目的、共同认识、共同参加。”在高校内部审计工作实践中形成的核心价值观和群体意识,使内部审计人员增进了解、深刻认同、紧密联系、团结协作,并为实现高校内部审计工作目标而克服困难、拼搏进取。目前高校内部审计力量薄弱与审计任务繁重间的矛盾制约了内部审计工作质量,部分委托社会中介机构并强化其监督管理成为当前高校内部审计工作的现实取向。即便如此,文化的凝聚作用将分享有利于审计事业发展的成功经验,缩小内部审计人员认知水平的差异并提高其工作积极性,实现高校内部审计机构内部的和谐,最大限度地整合高校内部审计资源。
(二)有利于增强服务意识,发挥协调作用。新形势下审计的主要目的已不是“差错纠弊”而是“服务增值”。高校“服务增值”审计理念的转变作用于高校内部控制、基建工程、合同审核等实践,通过对本校及所属部门(单位)的各类审计工作进行调查和分析,提出评价和建议,有利于高校内部审计当好高校管理决策的参谋助手。优秀的审计文化,服务发展的工作理念,能够以发现问题和风险为手段实现服务被审计单位发展的目的,促使内部审计工作紧扣服务高校发展主题,产出高质量的审计产品,维护被审计单位知情权利和申辩权利,帮助其分析、规避风险,通过有效沟通渠道消除审计主客体间的认识差异并化解冲突和矛盾。服务意识伴随着沟通与协调,在相互尊重、交流过程中,无形地提升了审计质量。
(三)有利于约束机制运行,发挥形象作用。陶行知倡导“立法、制度、教育”三管齐下,并提出“太阳光所到的地方必无微生物”。和谐优秀的高校内部审计文化,包含了高校内部审计人员道德规范、专业素养、行为准则等因素,对内部审计人员起到规范和约束作用。同时文化建设过程中要求加大对高校内部审计人员的教育培训力度。高校内部审计人员客观、积极、奉献、谨慎、创新的工作态度,依法审计、廉洁从审、终身学习的品格,以及由此形成的对内部审计人员“分析研究的高手”、“内部管理的行家”的评论,将生动地展现内部审计形象,增加审计知名度和美誉度。
(四)有利于推进内审转型,发挥辐射作用。高校是高知识群体和高水平创新活动的密集地,高校的发展对审计工作提出很多新的要求和挑战。通过文化建设,高校内审机构和人员可以启迪思想,更新知识,拓展审计内容,创新审计方法,其潜能和积极性的激发会有效促进高校内审工作转型发展。如高校内部审计文化所体现的“提前介入、严格程序、关注内控、保证质量”,以及“依法审计、服务中心、客观公正、讲究实效”,都有利于理清内部审计工作思路。同时,高校内部审计文化不仅仅局限于审计部门内部,它也是整个校园文化的一部分。高校内审人员业务精通、讲究技巧、尊重他人,能够让外部人员更加了解内审工作和内审人员,更加理解并支持审计工作。
三、高校内部审计文化建设和发展的途径
审计文化是推进审计事业发展的精神驱动力量。在传承的基础上勇于创新,是审计文化建设的根本要求。高校内部审计应借鉴国家审计文化建设的思路,做到传承与创新并举,积极主动地开展审计文化建设,不断推进高校内部审计事业创新发展。
(一)重视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环境。学校领导层应高度重视并加强引导,从政策和物质上支持高校内部审计文化建设,内审机构领导应在倡导、实践中率先垂范。内部审计工作物质条件改善提高,内部审计文化价值认识到位,才能确保其建设行动的自觉。所以既要以物质为载体对文化建设提供经费物质保障,又要对全体内审人员及其他人员开展思想动员,通过宣传审计法律法规、审计部门工作动态和“精品项目”,及时客观地发布信息并有效引导舆论,扩大审计工作影响面,树立内部审计部门良好的外部形象,培养与高校文化一致的内部审计文化。需要强调的是,文化建设的形式应体现出多样性和有效性,如开设讲座、现场讨论、演讲比赛,开展访贫问困活动等,以期使高校内审人员形成无私奉献、争创佳绩的良好品质。
(二)加强资源管理,提高人员素质。高校内部审计文化折射出内审人员价值观念、工作理念、专业素养、精神风貌等方面的内容,审计资源管理和人员素质提高显得尤为重要。要保证学校内审机构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以人为本构建“学习型”内审机构,改善内审人员结构和知识构成,保障内审人员培训时间、培训经费,开展审计项目质量评比。通过切实加强内审人员队伍建设,践行“责任、忠诚、清廉、依法、独立、奉献”的核心价值观,在高校内审工作实践中锤炼责任、廉洁、务实、学习、服务意识,在信任的基础上以职业态度相互尊重。
(三)健全内审制度,发挥协会作用。制度作为中介连接物质和精神。高校应围绕审计工作准则、审计岗位职责、审计项目实施细则及质量监督控制等方面,建立内部审计制度体系。但制度作为对过去经验的总结归纳有其历史局限性,高校内部审计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审计人员在执行时要注意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提出相应的修改意见。内审制度文化有着发展、完善的空间。内部审计行业协会应当扮演高校内部审计文化建设引领者的角色,在推动内审人员职业胜任力提升的基础上,通过文化载体宣传内部审计职业文化建设,通过相关调研和统计分析,组织教育培训、经验交流,修订发布内部审计准则、指南,向高校倡导先进的内部审计理念,创造出更多的类似于《内部审计人员之歌》的文化建设典范。
(四)顺应科技发展,搭建信息平台。随着信息技术发展和高校管理体制改革,会计电算化在高校迅速普及,高校的信息化水平不断推进。为适应ERP系统实施后信息高度集成和共享,以及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机遇和挑战,高校应搭建审计业务信息系统平台。既要建立高校内部审计数据库,应用计算机辅助审计软件,探索如何更好地实现在线审计、联网审计和动态审计,又要从审计技术发展角度创新高校内部审计文化建设的内容、形式和手段。
(五)推进理论研究,强化审计质量。高校内部审计不仅要揭露问题,更要注重从个别到一般,从表面现象到深层本质的分析,将存在问题与强化管理结合起来。这就要求在高校内部审计文化创建过程中不断归纳总结审计成果,立足于高校内部审计现实,有前瞻性、针对性、实践性地深入推进理论研究,以指导审计实践。与此同时,审计质量也可谓审计工作的“生命线”,高校内部审计机构应围绕项目管理、资源管理、评价与责任追究等方面,综合运用事前管理法、事中管理法、事后管理法实施质量控制,构建由政策目标、审计流程与效率评估、技术支持与管理责任、项目执行与质量保证组成的质量管理系统。
总之,文化是一种象征,是一种精神纽带和精神支柱。高校内部审计文化建设和发展是市场经济和现代管理的必然要求,高校必须重视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努力构建高校内部审计文化的良好氛围,最终实现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目标。
[1]宫军.审计文化影响力与审计公信力.审计文摘,2012.09:21-23.
[2]宫军.内部审计的文化思考.中国内部审计,2011.09:20-23.
[3]张明安.弘扬审计人员核心价值观的几点看法.中国审计,2012.16:44.
[4]于洪波.企业内部审计文化的构建与发展.中国内部审计,2012.08:7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