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高校中外合作办学模式的运行条件

2012-08-15张振乾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3期
关键词:办学学院质量

张振乾

(广州城建职业学院 教育研究中心,广东 广州 510925)

国内关于高校中外合作办学模式的研究,引发我们两点思考:第一,关于合作模式的表述都很简单,如一种表述为融合型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把我方的教学模式和国外合作学校的教学模式完全地融合在一起)、嫁接型 (充分保留各自的教学模式,通过双方各自对对方学校开设课程的评估,互认对方学校的学分)和松散型 (聘请国外教师来我方学校讲学,我方教师去国外学习、借鉴国外的教学经验,学生去国外短期学习、实习等)模式[1]。有的又进行单校园和双校园、单文凭和双文凭模式等区分[2],许多则是以更简单的“2+2”、“3+1”、“3+2”(数字指在合作双方的教学时间)等形式来表述。我们的疑问是:这么简单的表述,是不是缺些什么?是否遗漏了重要的内容?足以有效地指导模式运行吗?第二,一些研究,探讨了模式运行中的问题,指出了完善、发展模式的对策,如有的研究者认为,高校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中存在办学的公益性与营利性经营活动之间的矛盾,教学运行和管理体制不能适应中外合作办学的要求,师资队伍建设成为中外合作办学发展的 “瓶颈”问题,指出 “完善”模式的主要举措包括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提供政策保障,建立健全组织领导机构,实行项目负责人制,加强外教团队和双语师资队伍建设等。对此我们联想到,这些要求是可以事先明确的,这些条件是可以提前准备的。如果合作办学模式运行之前,合作办学者就清楚这些要求,做好充分准备,合作办学就能更有效地进行。

一、明确的质量目标

“中外合作办学应当把保证质量放在第一位”[3],“注重提高教育质量”[4],这些议论显示出人们对高校中外合作办学质量问题越来越重视。于是,我们把研究中事后对教育质量的重视提到事先,提出高校中外合作办学模式的第一个运行条件——明确的质量目标。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人才培养质量是教育活动最重要的目标,中外合作办学作为培养人的一种形式,必然服从人才培养的基本规律,从教育理论中得知外合作办学原本就应该把质量目标作为首要目标。

提前树立明确的质量目标具有重要作用:(1)有利于把握正确的办学方向,理性地开展合作办学。我国强调中外合作办学的公益性,而许多国家追求其经济效益,有必要“寻找中外合作办学利益双方的平衡点”[5],我们认为这个平衡点就是质量目标。在质量目标上达到统一是合作办学的底线、基点。对于有营利动机的外方合作者,要求其必须是负责任、注重质量的教育服务机构,而不是不负责任、急功近利的服务商。当然,以教育援助为宗旨的国外教育机构,如诺丁汉大学 (举办宁波诺丁汉大学分校),是合作办学的最佳选择对象。为了保护质量目标这一底线,在合作办学开始前,需要做大量的功课:对合作对象的办学资质、水平、合作动机等进行全面调查,细致地分析、研究,淘汰掉那些不符合要求的对象,选择有最强质量保障的对象;同时,对自身的合作条件也要客观评估,要审视自己的合作动机与态度,摒弃急功近利的错误思想,端正合作办学态度,等等。这种准备的功课会增加许多工作量,但是非常必要,是合作办学的重要基础工作。 (2)有利于合作办学中的质量管理。正如经济领域的风险管理中风险意识是首要因素一样,办学合作的质量管理中,明确的质量目标与强烈的质量意识是最重要的因素,它是主动、自觉追求质量水平的内在力量。

这一条件的含义是在中外合作办学中要求同存异,“同”主要体现在人才培养的质量目标上;坚定、明确的教育质量目标追求,是合作办学成功的首要条件。

二、优秀的参加者

进行中外合作办学的主要目的是 “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学习、吸收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模式,提高办学(国际化)水平。达到这样的目的,双方参与者的素质至关重要。从外方看,优质教育资源不仅体现在静态的课程设置和教材中,更体现在教师动态的教学活动中。从我方看,引进优质教育资源不是被动、简单的“拿来”,而是主动、复杂的吸收、消化过程,对参与者要求很高。实践证明,优秀的参与者能够带来较好的合作办学效果。例如,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与澳大利亚北悉尼技术与继续教育学院 (TAFE NSW Northern Sydney Institute)的国际商务(营销)专业合作办学,外方配备专业过硬、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同时为我方每位专业课教师配备了指导老师;我方选择专业水平高、英语过硬的教师,到澳方进行专业培训,取得TAFE四级证书,选择项目负责人时要求其专业水平、影响力与威望、外语水平等方面达到一流水准。这些措施成为成功开展合作办学的重要保障。[6]有的研究者指出“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提高师生素质是合作办学的重中之重”[7]。学生也是合作办学的参与者,我们认为对学生的要求是不要因降低招生标准导致生源太差。师资水平是影响高校中外合作办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外籍教师的聘任中存在着只讲究数量、不注意资质审查的问题,且外籍教师队伍流动较大;中方现有的许多教师水平仍达不到合作办学的教学要求[8]。

这一条件的含义是:为得到好的外部资源,必须动用好的内部资源;优秀的选手才有可能取得最好的成绩。在实际的合作中,对外方参与教师的数量与质量必须坚持合理的高要求,同时我方也要派出优秀的教学与管理人员。

三、超常的工作强度

人才培养活动的复杂性,合作的复杂性,以及双方在教育理念、教学模式上的巨大差异,决定了高校中外合作办学不是一般、常规的工作,而是非一般、特殊的工作。因为教育水平不同,目前的中外合作办学不仅是培养学生,更是我方向外方学习的过程,这一过程要求超常的工作强度。从师傅的角度看,带徒弟比自己正常工作更难、更辛苦;从学生的角度看,只有付出更大努力,才能在复杂的学习活动中真正学到东西。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法国中央理工大学合办的中法工程师学院,引进法国通用工程师的培养模式,教育思路与我们传统的教育思路完全不一样,“传统思路是老师讲解一个定理,告诉学生它是正确的,然后我们再证明它的正确性;这其实和科学研究的思路是完全相反的。中法工程师学院的教育特点是:从自然现象、物理现象出发,让学生发现、认识和提炼规律。中法学院大部分的课程必须在实验室里进行,重要的课程,要用其他学院3—4倍的时间来讲。”[9]这个例子充分说明了中外合作办学所需的超常努力。

这一运行条件的含义是: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的正常开展,必须有超常的工作强度,如果没有做好高强度工作的思想准备,就不要开展中外办学合作。同时,这一条件还有助于我们评判实际的中外合作办学运行情况,至少可以断定,过于轻松、容易的中外合作办学运行质量不高。

四、严格的过程管理

完成复杂的任务,必须有好的执行过程,即有严格的过程管理。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的一些成功案例中,应用了项目管理的办法,说明过程管理的重要性。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与澳大利亚霍姆斯格兰学院举办国际商务和会计两个高等专科学历教育项目,已有9年的办学历史,其一个重要经验是项目管理:成立了中澳合作项目联合管理委员会,领导外事办(下设项目联络室、留学咨询室、TAFE师资培训中心)与国际交流学院(下设学生管理办公室、合作课程外语群办公室、合作课程专业群办公室)开展工作;制订了《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管理办法》、《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与霍姆斯格兰学院学生手册》、《中澳合作项目学生学籍管理规定》、《双语教学管理规定》、《中澳合作项目教师手册》、《中澳合作项目教师评聘暂行规定》、《中澳合作项目教材审定制度》等一系列项目管理制度;实施了全程项目管理。通过项目运行体会到“坚持教学过程管理是确保中外合作项目质量的关键……在实施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过程中,要高标准严要求,无论是教学质量、管理水平还是师资队伍都要严格按照中方和外方的质量标准执行。”[10]北京农业职业学院与美国派克兰学院、英国南兰克郡学院的“双证书”模式,与加拿大圣力嘉学院开展的“2+1”模式合作办学,都采用项目管理制:每个合作项目都成立了合作办学项目管理委员会,院长担任项目管理委员会主任,成员由合作双方的主要领导及相关教学管理人员组成,主要负责合作办学项目的宏观监督;学院外事办公室成立了合作办学管理科,负责合作办学项目的归口管理、综合协调和政策指导,项目进行中的指导与监督;国际教育学院负责项目的教学运行、学生管理等具体工作。这种管理办法有力地保障了合作办学项目的运行。[11]

这一条件的要求是:高校中外合作办学中,不仅要有好的目标与计划,更要有好的执行;细节决定成败,要把握好每一个环节,做好每一件事,加强过程管理。

五、结语

提出高校中外合作办学模式的运行条件,是为了充实中外合作办学模式的内容,使其更有指导性。当然,与工程机械、科学试验中严密的运行条件不同,这里提出的运行条件更像是一种准备状态、超前意识与自觉追求,但其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作为初步构想,其实际作用与价值有待实践检验。

[1]居毅,程刚.国际合作办学的模式与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1(3):24-26.

[2]施余兵.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模式及其完善[J].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2010(3):111-115.

[3]白杰瑞.呼唤高水平中外合作办学[J].上海教育,2010(07A):40.

[4]周文婕.论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与发展对策[J].教育探索,2005(5):64-65.

[5]覃美琼.中外合作办学现状分析与对策建议[J].高等教育研究,2006(5):34-39.

[6]张永文.谈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模式[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9(1):10-12.

[7]张丽.江苏省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的现状及发展对策[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6):199-201.

[8]陈屏.高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发展中的问题与策略[J].中国电力教育,2010(21):18-20.

[9]本刊记者.一个中法合作办学的样板——访北航中法工程师学院中方院长熊璋[J].国际人才交流,2010(9):9-11.

[10]王联晓.高职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过程管理与实践——以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管理研究,2010(8):3-4.

[11]付宁花,梁秀文.开展中外合作办学的实践与思考[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10(3):66-69.

猜你喜欢

办学学院质量
初等教育学院
“质量”知识巩固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质量守恒定律考什么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做梦导致睡眠质量差吗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海盗学院(7)
学院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