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近年来中国共产党执政文化研究新进展

2012-08-15卢少求

皖西学院学报 2012年3期
关键词:政党学者建设

卢少求

(阜阳师范学院 党委宣传部,安徽 阜阳236037)

近年来中国共产党执政文化研究新进展

卢少求

(阜阳师范学院 党委宣传部,安徽 阜阳236037)

近年来围绕执政文化这一课题,理论界开始出现了一些引人注目的学术成果。主要集中在执政文化的内涵、特征和功能,党的执政文化的理论构建与创新发展,党的执政文化建设的当代语境与路径选择等方面。梳理这些研究成果和进展,对于深化党的执政文化理论研究,推进该领域研究创新是很有必要的。

党的执政文化;研究成果;述评

一、执政文化的内涵、特征和功能

执政文化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内在精神依托,是主动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核心和灵魂。如何把握执政文化的内涵、特征和功能,是推进党的执政文化研究的理论前提和逻辑基础,不少学者对其内涵、特征和功能进行了见仁见智的界定和探讨。

(一)执政文化的内涵。如何界定“执政文化”这一核心概念,可以说是所有研究执政文化的学者都要首先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但由于执政文化是一个新概念,从属于政治文化范畴,因而最初要给它下一个比较准确的定义确实具有一定的难度。从目前研究的现状归结来看,主要有两种代表性观点[1]:

第一种观点认为,执政文化不仅应包括观念性的执政心理和执政价值,还应包括特质层面的执政制度和执政规范。有学者认为,执政文化是贯穿于执政系统和执政过程中的一套赋予意义和秩序的思想、观念、原则、态度、情感、评价等心理倾向和价值取向,是执政思想理论和法律制度的凝聚[2]。有学者提出,执政文化就是执政主体为实现其代表的阶级或阶层的根本利益和价值目标,在运用国家权力管理社会事务的过程中创造、推行并不断发展的一系列富有一定意义和秩序的思想、理论、观念、制度和作风等精神形态的综合及其表现[3](P25)。这一观点的不同之处,是把执政制度文化纳入执政文化范畴,这在学术界是有争议的。这里,将执政制度文化纳入主观性的文化领域之中,是受西方政治文化学研究方法的影响。有学者认为执政制度文化不是泛指所有制度文化,其内涵和外延均与制度文化有较大差异,它是特指政党执政的制度文化。它是“执政党推行法律、制度、政策和权力运行而形成的治国理政的规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理念、制度价值、制度精神、制度功能认同和对制度规则遵循的意识和习惯等‘心理规范’的总和。就其内涵而言,执政制度文化包含着实体性规则和主观性‘心理规范’两个方面,前者是一种正式的制度安排,后者则是一种非正式制度,作为文化体现为规则或具备规则性特征和功能。”[4]

第二种观点认为,执政文化应定义为执政实践和执政活动中各种主观因素的综合。有学者认为,执政文化就是执掌国家政权的阶级或政党的成员在其执政活动中产生,并通过后天学习和社会传递而形成的反映执政实践的观念意识,是客观执政过程在执掌政权的阶级或政党的成员心理反映上的积累或积淀[5]。有学者主张,执政文化是一个执政党的价值观念、思维取向和行为方式的集中反映,是制约和影响执政实践行为的精神要素,是关于执政理念、执政思维、执政意识、执政精神、执政作风和执政形象的总概括[6]。有学者提出,执政文化就是执政党在运用国家权力对本国社会事务进行管理的过程中所贯穿的一系列富有一定意义和一定秩序及规则的态度、行为、信仰、道德、情感等价值取向,是执政党对国家政权执掌和运作的法则、机制、规律的体现,是政党的理想信念、思想体系、目标纲领、政策法规在国家和社会事务中的贯彻和落实[7]。有学者认为,执政文化就是执政党在执政活动中,逐渐培育和被执政人员普遍认可的执政哲学、执政价值观念、执政伦理、执政传统、执政精神等执政意识形态的总和[8]。也有学者主张,执政文化是执掌国家政权的阶级或政党的成员在其执政活动中产生,并通过后天学习和社会传递而形成的反映执政实践的、被执政人员普遍认可的执政理念、执政态度、执政思想、执政价值观、执政理想和目标、执政行为模式等执政意识形态的总和[9]。显然,更多的学者对执政文化的界定倾向于限定在主观因素的范围。

(二)执政文化的特征及功能。关于执政文化的特征和功能,许多专家学者也作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和分析。由于研究视角不同,概括及归纳也有所不同。

有学者从执政文化与行政文化、政党文化与政治文化的比较中得出执政文化特征,认为执政文化具有权威性、法制性和政策性;对于执政系统的建立和稳固,对于塑造民众的政治思想和心理,引导和调节民众的政治行为,具有重大导向作用[10]。有学者提出,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执政文化具有一般文化所不具备的政治性、权威性和导向性特征[11]。也有学者认为执政文化具有规范性、导向性和权威性;在构建和维系执政体系,引导和规范执政行为,塑造和发展政治文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功能[12]。

有些学者在分析执政文化特征的基础上,又进一步分析了党的执政文化特征。有学者认为,党的执政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具有政党性、权威性、法制性和政策性[13]。有学者主张,党的执政文化具有执政思维方式的发展性、执政价值观念的协调性和执政目的指向的大众性等特色[5]。有学者认为党的执政文化应坚持阶级性与公共性相统一,主导性与包容性相统一,权威性与先进性相统一;具有凝聚民众认同、规范执政行为,整合政治文化的巨大功能[14]。有学者提出,党的执政文化具有整合和塑造社会文化、引导和教育人民群众、规范和导向政治行为以及保障和维系社会体制的功能;具有阶级性、传承性、价值性与开放性的共性特征和人民性、民族性、实践性与法制性的个性特征[15]。也有学者认为,党的执政文化具体强烈的实践性、严谨的科学性、鲜活的民族性、广博的大众性、恢宏的创新性[16]。

从上述研究的观点来看,学界对执政文化内涵、特征及功能的分析一定程度上受制于政治文化、政党文化的分析框架,研究成果相对集中。但是,如何借鉴政治文化、政党文化研究的有益成果,从三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中提炼出属于执政文化自身特色的功能和属性,进而结合国情、党情的实际境域,研究党的执政文化内涵、特征和功能,是党的执政文化理论研究中亟待深入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党的执政文化的理论构建与创新发展

我国学界在党的执政文化理论研究上已经有了颇多建树,其中具有标志意义的著作主要有陈元中《共产党执政导论》(当代中国出版社,2003年版),《中西方政党执政比较初探》(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7年版);卢少求《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执政文化建设研究》(安徽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论文主要有陈元中《执政文化初探》(《江汉论坛》,2003年第8期),《执政文化与政治文化关系析论》(《学术论坛》,2010年第6期),韩玉芳《培育中国共产党执政文化的思考》(《新视野》,2006年第1期),卢少求《试析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执政文化建设理论》(《理论前沿》,2009年第9期)等,将党的执政文化建设理论研究不断引向深入。

(一)党的执政文化研究对象。这一主题关涉党的执政文化“研究什么”的问题,学界已经有了较多研究和探讨。概括起来,主要有两种代表性的观点。一种认为应加强中西方政党的执政体制、执政方式、执政文化研究,尤其是执政文化中的中西方执政文化的比较研究等[17]。一种认为党的执政文化研究要注重探讨党的执政文化的基本概念和范畴,党的执政文化的思想渊源与实践活动,考察党的执政文化的历史进程、基本经验和现实启示,建国以来党的执政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和路径选择等[3]。

(二)党的执政文化研究内容。有学者认为党的执政文化建设内容应包括执政价值观、执政心理、执政技术、执政风格和执政作风五个方面[18]。有学者主张,党的执政文化建设应着重抓住执政思想文化建设、执政组织文化建设、执政制度文化建设、执政行为文化建设四个方面[19]。有学者认为应包括: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文化思想;邓小平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思想;江泽民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思想,并且提出文化生产力是党的执政文化的最新成果[16]。有学者主张,党的执政文化建设内容体系应确立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倡导求共存异、和谐包容的执政思维,增强忧患避险、民主法治的执政意识,弘扬艰苦奋斗、求真务实的执政作风,塑造廉洁高效、诚信负责的执政形象[14]。也有学者提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执政价值核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基本执政思想,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是基本执政理念,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统一是基本执政方略,以人为本、和谐发展是基本执政原则[11]。

(三)党的执政文化研究方法。党的执政文化研究方法,近年来已经有了许多新的尝试。有学者运用文献法、史论结合法提出,党的执政文化建设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为指导,以主流意识形态为核心,围绕正确的政治纲领和政治路线而进行[20]。还有学者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研究中西方政党执政文化,认为西方政党二战以来不同时期的执政思想文化大体分为新自由主义、新保守主义和社会民主主义;执政制度文化凝聚为民主制度文化和法治文化;而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思想文化为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核心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的思想文化;执政制度文化集中体现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治文化[17](P308-353)。有学者提出党的执政文化建设的原则方法,应始终坚持方向原则、扬弃原则、借鉴原则和长效原则,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提高党的执政文化水平[21]。也有学者运用个案研究的方法,研究东南亚政党的执政文化建设思想,以及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的执政文化建设思想。

三、党的执政文化建设的当代语境与路径选择

这主要涉及党的执政文化建设提出的时代背景以及一定的历史必然性。学界在这方面提出了许多值得重视的观点和建议。有学者认为,延安时期党面临多元政治和多元文化的复杂背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认真落实局部执政文化建设的方针政策,批判和抵制了各种错误的文化思想,注重制度建设,坚持广泛性和先进性,继承性和时代性的有机结合,局部执政文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效,积累了丰富经验[22]。有学者提出当下党的执政文化建设面临着政党现代化的挑战,来自公共权力回归于民的挑战,来自于民众发展诉求不断提升的挑战[14]。有学者提出封建传统文化的惰性和惯性,经济全球化时代思想文化的激烈冲突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民族振兴的关键时期对党的执政文化建设的影响[23]。有学者认为在中国传统执政文化的价值取向中,“官本位”与“民本位”相伴而行,但“民本位”终究没有冲破“官本位”的藩篱,“官本位”意识依然是新时期实践执政为民理念的重大障碍[24]。也有学者提出在党的现行的执政文化体系中存在落后的执政文化因素,主要是“官本位”的执政哲学、追求私人利益最大化的执政价值观念、以实现小团体利益为荣的执政伦理,以及“人治化”的执政传统等[8]。

在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元化、社会多样化的当代语境下,如何充分认识党的执政文化建设的时代价值和战略意义,探寻党的执政文化建设的路径选择,是学界研究的重大课题。从目前研究的现状来看,有学者提出党的执政文化建设应推进理论创新和理论武装,增强马克思主义的吸引力;积极引导各种错误社会文化思潮,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推陈出新,探索执政文化建设的新途径新方法[25]。有学者认为加强党的执政文化建设应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树立追求人民利益最大化的执政价值观念;构建以实现人民的总体利益为己任的执政伦理;培育符合现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执政传统[8]。有学者主张推进党的执政文化建设应强化党的执政文化教育,全面提高党的领导能力和执政水平;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大力培养具有马克思主义执政文化素养的治国人才;推进学习型政党建设,始终以昂扬的精神状态走在时代前列[14]。有学者认为,加强执政文化的建设应从执政价值观、执政制度和执政主体三个方面入手。树立正确的执政价值观,是执政文化建设的前提;加强制度文化建设,是执政文化建设的保证;加强执政主体建设,是执政文化建设的关键[7]。有学者提出,加快现代化政党制度建设,实现政党文化与执政文化的和谐统一发展;要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和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文化的清理总结,挖掘提炼出有利于党的执政文化建设的文化资源;加强执政主体建设,积极吸收、培养和发展社会各阶层的优秀分子入党,壮大执政文化传播队伍;以党的先进性建设为契机,加快推进学习型政党建设,不断丰富党执政的文化内涵,提升党执政的文化品位等[23]。

综上所述,当前国内学者在执政文化概念、特征、功能以及党的执政文化建设的历史考察、理论构建和实践创新等方面研究,都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但由于学界研究起步时间不长,关注度不高,因而,基础理论研究薄弱,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还有待进一步加强。期待学界更多关注之后,党的执政文化建设研究有一个较大的推进和发展。

[1]郝文清,卢少求.中国共产党执政文化:概念、问题与评析[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87-91.

[2]陈元中,陈曦.执政文化与执政能力[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5,(1):23-26.

[3]卢少求.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执政文化建设研究[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9.

[4]陈元中.执政制度文化探析[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5):121-124.

[5]吕元礼,张子友.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文化特色分析[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72-77.

[6]魏作凯,杨志权.党的执政文化的创新与发展[J].西安政治学院学报,2009,(4):9-13.

[7]刘凯亚.执政文化建设的三个维度[J].河南社会科学,2006,(2):103-104.

[8]权奇哲,张宝峰.执政文化先进是党有效执政的重要保障[J].党政干部学刊,2006,(5):20-21.

[9]李会欣.中国共产党执政文化建设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理论导刊,2010,(3):49-51.

[10]陈元中.执政文化初探[J].江汉论坛,2003,(8):113-115.

[11]郑悦.执政文化与执政道德建设[J].党政干部学刊,2010,(5):27-29.

[12]吕元礼,张子友.执政文化探析[J].社会主义研究,2006,(1):45-47.

[13]陈元中.论中共执政文化建设的特征、作用和任务[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4,(4):46-49.

[14]王二尧.积极推进党的执政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EB/OL].http://www.hebei.com.cn/system/2011/04/011077158.shtml.

[15]黄圣.中国共产党执政文化的理论与实践[J].湖北社会科学,2011,(2):42-44.

[16]温兆标.以发展视角看党的执政文化建设——兼论“文化生产力”[J].长白学刊,2006,(1):104-106.

[17]陈元中,陶维兵.中西方政党执政比较初探[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7.

[18]韩玉芳.培育中国共产党执政文化的思考[J].新视野,2006,(1):23-26.

[19]陈元中.加强执政文化建设,提高党的执政竞争力[J].传承,2007,(6):8-15.

[20]卢少求.试析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执政文化建设理论[J].理论前沿,2009,(9):19-21.

[21]李祖平.论社会转型期党的执政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J].理论观察,2010,(5):11-12.

[22]卢少求.延安时期中共局部执政文化建设的基本经验[J].石家庄学院学报,2008,(5):43-47.

[23]罗志勇.新时期党的执政文化建设初探[J].党史文苑,2010,(6):41-43.

[24]胡献忠.论中国执政文化的二元价值取向——对“官本位”与“民本位”执政理念的反思[J].天中学刊,2006,(1):1-3.

[25]卢少求.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执政文化建设的路径选择[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1-5.

Research in the CPC’s Governing Culture in Recent Years

LU Shao-qiu
(Propaganda Department of Fuyang Teachers College,Fuyang236037,China)

Some remarkable academic achievements on the governing culture have been achieved in theoretical circles in recent years,which focused on the content of the governing culture,their features and functions,the construction,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PC’s governing culture,CPC’s governing culture of contemporary context and path selection,etc.Sorting out these findings and progress is helpful for deepening the theory of governing culture,It is necessary to promote innovative research in this field.

CPC’s governing culture;research;review

D25

A

1009-9735(2012)03-0006-04

2012-02-20

2011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中国共产党执政文化建设研究”(11YJA710033)。

卢少求(1969-),男,安徽舒城人,阜阳师范学院党委宣传部副部长,教授,博士,研究方向:执政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理论。

*近年来,中国共产党执政文化研究经过学界的不懈探索,研究领域不断拓展,理论认识不断深化,出现了一批相当有分量的学术论著,应该说成果颇丰。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执政文化的内涵、特征和功能;党的执政文化的理论构建与创新发展;党的执政文化建设的当代语境与路径选择等方面。本文将就这三方面研究现状中的若干问题进行综述。

猜你喜欢

政党学者建设
巴西主要政党党的标志概观
学者介绍
学者简介
世界政党与国家治理丛书
学者介绍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学者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