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梁启超笔下的李鸿章——读《李鸿章传》心得

2012-08-15吕劲蓓

文教资料 2012年30期
关键词:李鸿章大臣责任

吕劲蓓

(南京市第十三中学,江苏 南京 210008)

在中国近代史教学中,有一个人物是无法回避的,他就是极富争议的李鸿章。李鸿章一生的活动几乎可以看做晚清历史的一个缩影,不了解李鸿章,就不能深入了解19世纪下半叶的中国,不能深入研究中国近代化历史。上中学的时候,历史老师口中的“大汉奸、卖国贼李鸿章”至今言犹在耳。当下有人给李鸿章“平反”,有矫枉过正之嫌。所以这边我给大家介绍梁启超所著的《李鸿章传》。这本传记是梁任公百年前写的,我百年后读此文,仍能栩栩如生地感受传主高屋建瓴的史识、客观公正的史德及纵横驰骋的史笔。此传用独特视角对洋务运动及李鸿章其人进行了客观、全面、具体的介绍和分析。全书分为“李鸿章之位置”、“李鸿章未达之前及其时中国之形势”、“兵家之李鸿章”、“洋务时代之李鸿章”、“中日战事之李鸿章”、“外交家之李鸿章”、“投闲时代之李鸿章”、“李鸿章之末路”八大主题,全传以文言文撰写,仅六万余字,要言不烦,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充分印证了梁先生的文笔是近代文坛最生动的文言文。下面我就结合自身的理解,来谈谈此书的一些观点。

1.敬重李鸿章的才干,同情李鸿章的遭遇

作者在绪论部分感叹:“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惺惺相惜之情溢于言表,既悲逝者,亦是自悲。为什么同情李的遭遇?作者在此巧妙地穿插了一则事例。李鸿章游历欧洲之时,在德国见到了前首相俾斯麦,问他说:“如果一个做大臣的人,想要给国家尽力做事,但朝廷上所有人的意见都与他不合,合起来拉他的后腿,在这样的情况下,他还想按自己的想法办事,该怎么办?”俾斯麦回答:“最重要的是得到皇帝的支持,有他的支持就能独揽,那还有什么事办不了?”李又问:“比如现在有一大臣,他的君主无论谁的话都听,君主身边那些大臣随从,经常狐假虎威,借君主的名义干涉大事,要是这样,这个大臣该怎么办?”俾斯麦想了很久才说:“一个当大臣的,假如真心操劳国事,估计没有不被君主体谅的,唯独在妇人女子手底下办事,就不好说。”李听了这话沉默不语,作者在此悲叹不已。

2.要结合李鸿章所处的国家和时代对其评价

作者指出对李做出评价,必须对李所处的国家和时代进行深刻理解。一是李鸿章所处的国家,是一个数千年的皇权专制国家,又恰好赶上这种政体已经成熟,其专制程度达到极点;二是李鸿章所处的国家是满洲人统治的汉族国家,而又赶上满汉杂居多年,汉人的权力开始逐渐恢复。李鸿章的官职是从大学士—北洋大臣—总理衙门大臣—商务大臣—江苏巡抚—湖广总督—两江总督—两广总督——直隶总督,表面上位极人臣,但清雍正以来,政府的实际权力,却掌握在军机大臣手里,同治以来地方总督巡抚权力越来越大,但也不能一概而论。国家政治上的正确举措与失误,军机大臣要负责。所以不要把四十年政策的失误都归结到李鸿章一人身上,有些事不是他应该承担的。

3.谈论李鸿章,不能不了解李秀成

在“军事家李鸿章”这一章,作者站在自身的阶级立场,对李鸿章平定太平天国和捻军加以肯定。当时李鸿章已届不惑之年,作为曾国藩的弟子,韬光养晦多年,终于“一战功成”,在同光中兴的诸大臣中,是最晚成名的。在这一目,作者分析了太平天国失败的主要原因,是自身的腐败、不思进取、自相残杀,而不是清朝的攻势。让读者没想到的是,作者对太平天国的高级将领李秀成倍加推崇,并将李秀成和李鸿章作了比较。认为李鸿章在人品方面不及他的对手李秀成,因为李鸿章在苏州城破后,食言杀了太平天国的八位降将,暴露了李鸿章一生都喜欢玩弄小权术的个性。作者认为李秀成是真正的豪杰,爱惜百姓,礼葬战死的浙江巡抚王有龄,优待投降士兵。天京城破后,又用自己的好马搭救幼主性命,自己慷慨赴死。被俘后,整整三天在战笼中壮怀激烈写下供状,记录了数万字史实。作者认为供状经过清政府删节,没有全部流传下来,但在作者读来,还是威风凛凛,笔挟风雷。梁先生认为百年后,历史对李秀成会有中肯的评论。我个人认为作者百年前的评价比今天史学界对李秀成的评价还中肯。

4.李鸿章只懂洋务,不懂得国家事务

作者认为李氏是“洋务第一人”,但尖锐地指出“李鸿章实不知国务之人,不知国家为何物,不知国家与政府之间的关系,不知政府和人民的权限,不知大臣应尽之责任”。李认为中国政治、教化、文明、物产、风俗无一不优于他国,不如人的无非枪炮、轮船、铁路、机器罢了,只需学会这些,就万事大吉了。作者认为这是东施效颦、邯郸学步,没有真正懂得西方富强的原因。

但梁启超透过李氏给朝廷的奏折中对现状的深切忧虑,又知其见识过人,远远超过当时普通人。李深知当时中国处于“三千年来一大变局”,因循守旧是无法苟且偷安的,希望找到安内制外的长久良方。如不变法维新,那么战和守都靠不住。所以日后戊戌变法失败,李敢在慈禧面前自称“康党”,康有为在流亡途中给李去信,称其为“维新同志”,亦不足怪了。

5.甲午战败,李鸿章难辞其咎,但他不应承担全责

作者在这一章虽然为李鸿章感到惋惜,却并没有为甲午战争中的李鸿章开脱,而是列举了李的十二大责任。责任一,不明白国际公法,误劝朝鲜和各国立约;责任二,既默认朝鲜自主独立,又派兵干涉其内乱,授人口实;责任三,日本已经摆出有进无退得战争姿态,却不能抓住先机,依旧幻想别国调停,耽误备战;责任四,没有采纳聂士成趁日军还未集结,派兵直捣韩城的建议;责任五,高升号事件前,丁汝昌请求带北洋水师先消灭敌舰,却没有采用,以致敌海军反客为主;责任六,练兵整军二十年,连一仗都打不了;责任七,军队时常发生克扣军粮,强抢民女不良事件;责任八,管理军械局不善,子弹、枪支质量低下;责任九,平壤战役没有总指挥官,犯了兵家大忌;责任十,始终等待敌军进攻,总是受制于人而不去克制敌人;责任十一,海军居然不知道用快船,快炮;责任十二,误用无能之人把守旅顺要塞。这些都是李鸿章的罪责,但指出日本明治维新以来,苦心经营军队,君臣上下一心,不怕牺牲,孤注一掷,实力远在清廷之上。并深刻指出十九世纪下半个世纪以来,各国之间的战争,胜负都可以在开战前决出。因为世界越趋近于文明社会,则优胜劣汰的道理越确定,谁拥有实力,谁就拥有胜利。加上当时各地督巡抚各自为政,李鸿章的淮军孤军奋战,所以甲午战败不能只怪李鸿章一人。

6.马关谈判,李鸿章没有功劳,也没有罪过

在“外交家李鸿章”这一章,梁认为虽然西方人称赞李鸿章是有“大手段之外交家”,梁却评价相反,称其为“小狡狯之外交家”,说李的外交思想,专以联某国制某国为主,不过是《战国策》伎俩的翻版。《马关条约》的签订让李背上了“卖国贼”的骂名,作者认为“弱国无外交”,将此次李鸿章议和比喻为春秋时代齐国的佐出使晋国,1870年法国的迪亚士出使普鲁士,在大军压境的情况下人忍气吞声地说话,让旁观者心酸。作者在此处重现历史,李赴马关谈判,遭到暴徒枪击,子弹穿过左边颧骨下方,几乎昏死过去。日本医生认为只要取出子弹,静养,不费心劳神,可痊愈,但李当时认为国家危在旦夕,促成和平刻不容缓,所以宁死也不取出子弹。并凄苦哀叹,如果我死了对国家有好处,那么我就去死。梁先生认为马关谈判,李鸿章既没有功劳,又没有罪过。这次和议是他前面甲午战争所犯错误的结果而已。

7.封建末世的不二忠臣

作者介绍了在签订《马关条约》后,李鸿章进入他人生的赋闲时期。但其时的李鸿章并没有真正闲散的时候。1896年2月,古稀之年的李鸿章作为清廷钦差头等出使大臣,参加俄皇加冕仪式,并出访欧美七国。之后治理黄河,恪尽职守;出任两广总督,雷厉风行,使当地风气大改。李鸿章担任两广总督还不到一年,便有了义和团运动,之后德国公使克林德暴尸北京街头,八国联军兵临北京城下,年近八十的李鸿章再次被任命为全权议和大臣,在清廷最危急的时刻,又需要李鸿章来收拾残局了。如果当初甲午交涉是其职责,而庚子之变时李鸿章远在广东,又已风烛残年,完全可以不去已被占领了的北京,去做那“人情所最难堪之事”,但他还是义无反顾就去了。《辛丑条约》签后,李的肝病已极为严重,不久病逝于北京贤良寺。李死后,清廷给了他至高荣誉,也算不负他一生劳苦。

8.对李鸿章的总体评价

本书在结论部分,将李鸿章和古今中外的十六位名人如霍光、诸葛亮、俾斯麦、梯也尔、伊藤博文等进行了逐一比较,展示了作者渊博的史学知识和独特的史学视角。此后从侧面肯定了李鸿章的几点可贵品质:(1)重视纪律、严于律己,中国人很少有人能赶得上。(2)李鸿章和外国人打交道,态度特别轻侮,没有崇拜西方人的劣根性。(3)李鸿章办事态度特别认真,任劳任怨,不在乎名声,敢于担当。最后作者对李鸿章的为人进行了总结:不学无术,不敢破格,是其短;不避劳苦,不畏谤言,是其长。并且感叹,当时之中国想要再找一个像李鸿章这样的人,几乎不可能了。想到此处,作者不禁毛骨悚然,赋诗一首作为结尾: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1]李鸿章传.百花文艺出版社.

[2]李鸿章与晚清四十年.山西人民出版社.

[3]摇晃的中国.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4]李鸿章与北洋舰队.三联书店.

猜你喜欢

李鸿章大臣责任
圆桌会议
李鸿章
使命在心 责任在肩
一顿早饭改变李鸿章
整饬、因循与苟且:驻藏大臣讷钦筹藏探论
李鸿章集外文补遗
李鸿章挨一枪,中国少赔一亿两
转危为安的大臣
卖羊
期望嘱托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