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平民哲学家王艮及其泰州学派

2012-08-15张树俊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1期
关键词:王守仁讲学泰州

张树俊

(中共泰州市委党校,江苏 泰州 225300)

王艮(1483—1541 年),原名银,字汝止,号心斋,明代泰州安丰场人,王守仁弟子,中国历史上颇具影响的平民哲学家、启蒙教育家、泰州学派创始人。王艮布衣终身,一心向学。他大胆创新的精神及创立的泰州学派的启蒙思想,在海内外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王艮一生不喜著术,去世后有其门人收辑的《王心斋全集》传世,主要是后裔及门人辑录整理的语录和王艮本人撰写的一些短文。

一、立圣志——由灶丁而成平民名儒

嘉靖八年(1529年)风靡一时的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王守仁(字伯安,号阳明子,世称阳明先生)去世后分化为许多门派,各门派的学术观点各有不同,有的因袭王学保守的一面,有的流于空疏,而泰州学派则发展了王学的积极因素,形成了一个极具特色的儒学学派。

泰州学派的创始人是王艮。据《三水家乘》记述,王艮先祖王伯寿原籍为太原郡姬姓王氏,南宋迁新安,元末因兵乱迁苏州,居阊门外王家庄。洪武七年(1374年)冬十一月,王伯寿因“思归故土”携老大国祥、老二国瑞、老三国祯由姑苏“自徙”于泰州安丰场。①后国祥、国祯定居安丰为灶户,以烧盐为生,国瑞分居姜堰为民户,以行医为业。国祥之五代孙王艮生于明宪宗成化十九年 (1483年)六月十六日,为王守庵第二子。

王艮从小就非常聪明,7岁受书乡塾时,老师提出的问题都难不倒他,但由于家贫,11岁时乡塾也上不起了,就辍学帮助父兄操持家务,并参加烧盐劳动。19岁起常常随父外出从事经商活动。由于他善经营、懂管理、会理财,“措置得宜”,“自是家道日裕”,成为富户。王艮23岁在山东经商时,得了病,医生给他治好了,于是他起了通过医道来谋求生活之路的念头,悉心研究医道。然而,25岁在山东拜谒孔子等庙宇时,“瞻拜感激,奋然有任道之志”。他想,孔子是人,我也是人,孔子可以通过学习成为圣人,我也可以,于是回家之后,改变了从医的看法,树立了“必为圣贤之志”,天天诵读《孝经》、《论语》、《大学》,时间久了日渐精熟,便能“信口谈解”。[1]

王艮修道的方式,类似于“顿悟法”。如他27岁时“默坐体道,有所未悟则闭关静思,夜以继日,寒暑无间,务期于有得。”再如,有一天晚上,他“梦天坠厌身,万人奔号求救,先生独奋臂托天而起,见日月列宿失序,又手自整布如故。万人欢舞拜谢。醒则汗溢如雨,顿觉心体洞彻,万物一体,宇宙在我之念益真切不容已。”30岁时他还“筑斗室于居后,暇则闭户坐息其间,读书考古,鸣琴雅歌”,大有佛道风范。[1]

王艮32岁开始讲说经书。家乡的族长知道王艮有志天下,每当有了难事请教他,他就立即为其辨析。安丰各盐场遇到难以处理的官民纠纷,也都找王艮出谋划策,使问题得到很好的解决。不过王艮虽有才学,但他决不满足于一己之得和“道听途说”,还是坚持不懈地学习。正德十五年(1320年),王艮38岁时,他从吉安籍塾师黄文刚处了解到王守仁的学说,好学心切、求知若渴的王艮,立即冲破家庭的重重阻力,不远千里,乘舟赴南昌向江西巡抚王守仁(阳明)求教。拜见王守仁之初,两人的谈话并不投机,经过多次讨论,王艮终于心服而拜王守仁为师。从此,王艮成为王守仁门下的学生。王守仁为了抑制他的“傲气”,还将他的名字改“银”为“艮”。

王艮就学于王守仁大致8年时间,在此期间,王艮除尊师好学,“侍朝夕”于老师外,坚持学术研究。王艮“不拘泥传注”、“因循师说”,坚持独立思考,有疑即问,并自创“淮南格物说”。在此期间,他写了如《鳅鳝赋》、《复初说》、《明哲保身论》、《乐学歌》、《天理良知说》等名篇,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社会反响。同时,在从学王守仁期间,王艮也注意与上层社会的官僚、学者交游,并积极协助王守仁从事讲学活动。如他第二次去南昌时,路过金陵,“聚诸友讲论”,“为诸君发六经大旨”,提出了“以经证悟,以悟释经”的主张。[1]再如,嘉靖二年(1523年),王艮北上入京,沿途讲学,受到各方重视,轰动一时。此外,王艮还在广德会讲复初书院,大会同志,又开讲于孝丰;在会稽,集同门讲于阳明书院;嘉靖五年(1526年),王艮应泰州知府王瑶湖之聘,主讲于安定书院,宣传“百姓日用是道”的观点。此外,在金陵新泉书院、扬州甘泉书院、镇江金山寺及徐州等地都留下了他讲学的足迹。

二、教无类——由新说而创泰州学派

嘉靖八年(1529年),王守仁去世,王艮“迎丧桐庐,约同志经理其家”,“往会稽会葬”,并照料其后人。此后便定居于安丰场,开始了他自立门户的讲学时期,也开启了泰州学派的创立时期。这一时期, 王艮先后著有 《格物要旨》、《勉仁方》、《大成歌》、《与南都诸友》、《均分草荡议》、《王道论》、《管徐子直书》等重要文章。王艮一方面承继了王学传统,另一方面又汇集四方之学,熔铸新说,从而形成自己的学术特色和学术风格。如他的“淮南格物说”把身看着天地万物之根本,主张“以天地万物依于身,不以身依于天地万物。”同时强调“尊道”就要“尊身”,强调“修身立本”;他的《天理良知说》由良知生来人人俱有进而推导出圣愚平等、天子与庶民平等,以至人人平等。据说,有一次王艮外出回来,王阳明问他见到了什么?王艮回答说:“满街都是圣人”。王艮的“满街都是圣人”实际上就是满街人都可以成为圣人的意思。在王艮的心中圣贤并不是高高在上,可望而不可即的。因为作为成圣内在根据——良知为先天所禀赋,人人所具有,而良知又等同于穿衣吃饭之日用,这样,圣人对普通人来说,也就不再遥远了。在王艮看来,“圣人经世,只是家常事。”所以圣人与平民没有什么差别。同时,王艮在这一思想的基础上又进一步提出了“百姓日用是道”说。[2]“道”乃存在于日用之中,在百姓日用中求“道”等重要观点。王艮一反古代经典的传统,他认为,人性之“体”就是天性之“体”、“良知之体”,百姓日用则是“体用一原”和劳动人民“天体之性”的结合,因此,存在于“百姓日用”之中的“道”与万物中的“理”是一致的。王艮所说的“百姓日用之道”也即人民群众的日常生产和生活等活动,是最平常的,没有什么高深、奥妙、奇特之处,一切“愚夫愚妇”不仅“能知能行”,而且天天在实践着它。他甚而认为,只有这种“道”才是“正道”,而那些经书上的教条,那些“形而上”的玄而又玄的东西,人民群众对它们不能知不能行的,就是“异端”。王艮的这一思想实际上是对古代民本思想的一种新的发展。王艮还从身本思想出发,提醒人们要“爱身如宝”。他认为,保身与保国、保天下是一致的,所以他要求人们一切都要以保身、安身为前提,不要盲目听信封建伦理道德的说教,作为统治者也应当从保民、安民出发,行天下万物一体之仁。王艮的这些的观念带有极大的创新与启蒙成分,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影响。

王艮还把他的学说称之为“大成之学”,所谓“大成之学”就是经他改造了的、平民能够接受的新儒学。王艮的“大成之学”吸引了许多远近弟子,最典型的如徐樾。徐樾,字子直,号波石,江西贵溪人,进士,先后任礼部侍郎、云南布政使。但这么一个大知识分子,仍然受王艮思想的吸引,于嘉靖七年、十年、十八年先后三次在王艮门下受业。王艮对他非常器重,谓其内人曰:“彼五子(指王艮的五个儿子)乃尔所生,是儿(指徐)乃我所生”(盖指传道之得人)。当然,王艮教徐樾也是有步骤的,事实上,王艮在考察徐樾前后达11年以后,临逝世前才授其以“大成之学”的。他在给徐樾的信中曾这样写道:“我心久欲授吾子直大成之学,更切切也。但此学将绝二千年,不得吾子直会面,口传心授,未可以笔舌谆谆也。”[3]王艮的次子王襞称:徐为其父“高第弟子,于父之学,得之最深”。

王艮把建立理想的社会制度,以使人民生活安定,各得其所的希望建立在讲学实践上,期望通过广泛的讲学活动,变革制度、转化官吏、改善人质,从而建立一个人人君子、家家富足的和谐社会。为此,他始终把“为师”放在首位,把讲学作为自己的第一重任,他以“为师”为好,以讲学为职,盼教乐教。他与他的弟子们进书院、走小巷,不论是大江南北,还是穷乡僻壤,行迹所至 “周遍乡县”,奏出了一曲曲动人的讲学凯歌。在教育对象方面,王艮继承了孔子“有教无类”这一传统。王艮认为,“容得天下人,然后能教得天下人。”[2]他这里所说的“容”,并非指一般意思上的“宽容”,而是指教育对象上的一种包容,也就是要包容天下一切愿学之人,所以教育对象是不应当有差别的,所以他的弟子或行商坐贾或乡村野老,或缙绅先生或衣冠大盗,一概迎而不拒。由此,王艮居家乡讲学时,“四方从游日众”,“求学者纷至沓来”。之所以产生这样的效果,一方面是因为王艮讲课的内容较新,符合平民的实际需要。王艮提出的以身为本、百姓日用是道、致中和、尚自然、讲平等等一系列思想都是他向往和谐社会的心理反映。另一方面是由于他讲学的方法得当,很合平民百姓的胃口。比如王艮讲学时,常常别出心裁、异乎常人地采用一些“法门”:如或按《礼经》制着深衣、戴五常冠、执笏板、乘蒲轮车,“行则规园方矩,坐则焚香默识”;或在门前张贴“招生广告”,谓:“此道贯伏羲、神农、黄帝、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不以老幼贵贱贤愚,有志愿学者,传之”。这种使“乡人始而骇”的方法,收到了“渐而信,久而浸与俱化”的效果,所以从学者很多。[1]为了解决教室不足的问题,门人林东城、御使洪垣(觉山)就出钱为王艮新建讲堂三间,东西掖房各五间,构成“东淘精舍”,命名讲堂为“勉仁堂”,供王艮讲学和来访学生居住之用,由此王艮的教育规模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大。

当然,王艮虽然把他的“百姓日用之学”称之为“人人共同共明之学”,强调“有教无类”,其教育对象“上至师保公卿,中及疆吏司道牧令,下逮士庶樵陶农吏,几无辈无之”,但他教育对象的主体仍然是灶丁、佣工、农夫、商贩、渔民等布衣平民。其中最为典型、也最为王艮所赏识的平民弟子是韩贞。韩贞,字以中,号乐吾,兴化人。韩贞世代以制陶为业,生活一直很贫困,故而自小失学,但他求知若渴。25岁时朱恕见他“笃学力行”,就引韩贞至安丰,从学王艮,后王艮指示韩贞从学于王襞。韩贞在王艮、王襞处学习两年,27岁离开安丰后回到家乡,一直致力于发扬王艮的“大成仁道”,以提倡道德,教化不良习俗为己任,设坛讲学,教诲众多生徒。韩贞在家乡除讲学外,继续参加制陶劳动,接济平民百姓,扶危济困,被称之为“东海贤人”。

王艮把讲学视为兴起人才、觉悟民众之大任,一心专系于讲学。鉴于王艮当时的影响,嘉靖八年(1529年)和十六年(1537年)两位朝廷高官分别推荐王艮入朝做官,都被王艮婉言谢绝。王艮对当时的统治者表白说:“使仆父子安乐于治下,仍与二三子讲明此学,所谓师道立,则善人多,善人多,则朝廷正,而天下治矣”。[4]他不仅终身不仕,而且还教五个儿子“皆令志学,不事举子业”。王艮以“万世师”自命的“狂者”风格和鼓动家、传道者的热忱,以及从事平民教育、传道讲学而终身不入仕途的“气骨”悉心讲学。从嘉靖六年至十九年,王艮在安丰讲学达13年之久,从不懈怠。嘉靖十八年(1539年),57岁的王艮已病魔缠身。“时先生多病,四方就学日益众。先生据榻讲论,不少厌倦。”次年冬,王艮病情加重,到了弥留之际,他对儿子王襞说:“汝知学,吾复何忧!”[1]希望他把泰州学派能延续下去。王艮逝世后,四方送葬者有数百人之多。

三、代相传——由家学而风靡全国

正如王艮所期望的那样,泰州学派的弟子们是一代传一代,其斗争精神也“一代高似一代”。泰州学派的思想首先通过王襞、王栋、徐樾、颜钧等人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扬光大。王襞,字宗顺,号东厓,王艮的次子。王襞9岁起跟随父亲至会稽,游学于王守仁门下。在会稽学习10年后回到安丰场议婚娶妻。但结婚不足半年,王襞又到王守仁处学习8年。王守仁去世后,王襞回到泰州从学于父亲,所以,王襞既得王守仁、王龙溪、钱绪山之学,又“独得先公之传”。[5]王艮在家乡授徒时,王襞成为其父的得力助手。父亲王艮去世后,王襞与兄东堧执3年丧。执丧结束后即开门受徒。王艮逝世后,他继承父业开门授徒,“海内响应者,恍若心斋在焉”。王襞还忠实地遵循父亲的嘱咐,不事举子业,终身不仕。王襞谨遵你命,终身不仕,一心讲学于草野之间,他对家学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并在继承和传播家学说、扩大泰州学派思想影响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王栋,字隆吉,号一庵,王艮的族弟,曾师事王艮,得家学之传。先后任县训导、教谕、州学正。他在半个多世纪的儒学生涯中,以经世为怀,以“镕铸天下”为目标,不做“离群遁世之徒”,不受时位所限,继承和发扬了王艮的讲学传统,开门授徒,并主持过泰州安定书院。同时,他在阐发王艮学说的基础上,大胆地对王艮的一些学说进行了修正与补充,并创造了 “可以质之千古”的主意说。[6]王栋、王襞是王艮的左右手,与王艮一起被人们称为 “淮南王氏三贤”或 “淮南三王”。再如,颜钧,字子和,号山农。江西吉安府永新县人。从学徐樾三年,后又经徐介绍卒业于王艮门下。因而,颜亦得“泰州之真传”,颜本人也以“泰州正传”自居。颜在家乡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建立“萃和会”,集自家、本族、同乡老壮男女近七百人,“讲耕读孝悌之学”,“士农工商皆日出作业,晚皆聚宿会堂”。[7]在泰州学成之后,立即到江西南昌,招徕一千多名参加科场考试的学子,向他们宣讲“大成之道”。

王襞、王栋、徐樾、颜钧之后,泰州学派的再传弟子们又继续高举泰州王学的大旗,发扬光大了泰州学派的思想和传统。如,罗汝芳,字维德,号近溪,江西南城人。在南昌听颜钧讲学时拜颜为师,为颜的得意门生。罗中进士后,不参加殿试和入朝做官,周游四方多年。以后,罗任过知县、刑部主事、知府、参政等,因在北京广济寺讲学,触怒张居正,被勒令解官归里。再如焦竑,字弱侯,号澹园,南京人。焦竑师事王襞、罗汝芳,他笃信泰州之学,成为明代晚期的著名学者。还有何心隐,原名梁汝元,字柱乾,号夫山,江西吉安府永丰县人。拜颜钧为师,郡试中第一名,但他接受了泰州学派的思想,不入仕途,拜颜钧为师,从此走上了“反封建斗士”的人生旅途,成为封建专制下的“叛逆”和“掀翻天地”的大无畏者。到了李贽一代,更是掀起了声势浩大的早期启蒙浪潮。李贽,本姓林,因三世祖被统治者杀害,族人改姓李,号卓吾,又自称温陵居士,福建泉州府晋江县人。李贽在考中举人后就不再赴考。在南京拜来此讲学的王襞为师。李贽发展了王艮的“百姓日用即道”的思想,直截了当地提出“穿衣吃饭是人伦物理”和“人即道”、“人必自私”的命题。泰州学派的思想,发展到李贽,进入了更全面、更成熟、更系统、也更激进的阶段,亦即顶峰阶段。李贽一生反对封建道学,他提出了一系列与传统观点相背离的思想和主张。对于李贽的言论和著作,统治者恨之入骨,最终将李贽迫害致死。李贽之后,在文艺领域,汤显祖,袁宏道等同样继承了泰州学派的启蒙思想和“叛逆”传统。汤显祖,字义仍,号海若,江西临川人,进士,任过知县,师事罗汝芳。他的作品十分丰富,创作了极具反抗精神的千古名剧《牡丹亭》。袁宏道,字中郎,号石公、六休,湖北公安人,24岁中进士,先后任过知县、教授、助教、礼部主事、吏部郎官等。他和兄袁宗道、弟袁中道都是晚明的著名文学家,世称“公安三袁”或“公安派”。袁宏道是泰州学派重要人物焦的学生,又自称是李贽的弟子。公安三袁以反对嘉靖年间李攀龙为首的“后七子”的复古主义(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称著于世。此外,在科技领域,以徐光启为代表的弟子们延续了泰州学派的思想。徐光启,字子先,号玄扈,南直隶松江府上海县人。万历年间徐光启参加顺天会试,罗汝芳的学生焦竑任副主考。焦竑在落卷中得徐光启卷,阅而奇之,毅然将名落孙山的徐光启拔至第一名。后徐成为泰州学派弟子,并在泰州学派的思想影响下,在我国首先提出学习“西学”、“会通中西”以求富国强兵的主张。他的这一主张,较清代思想家、文学家魏源提出的 “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早200多年。

清末民初袁承业说:“心斋先生毅然崛于草莽鱼盐之中,以道统自任,一时天下之士,率翕然从之,风动宇内,绵绵数百年不绝。”(《遗集》附录)据史籍记载,泰州学派诞生于明嘉靖六年(1527年),消亡于明万历三十到三十二年间(1602—1604年),前后持续76年左右,发展到大半个中国。从王艮开门授徒至明末共5传,其弟子有姓名可查者达487人。其中载入《明史》者20余人,编入《明儒学案》者30余人。泰州学派的弟子们分布也极广泛,除江苏的弟子外,学者遍布江西、安徽、福建、浙江、湖南、湖北、山东、四川、北直(河北)、河南、陕西、广东等地都有。所以王艮创立的泰州学派,不是一个地方性的一般学派,而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第一个在全国都有较大影响的启蒙学派。一方面,他们的思想冲破了传统儒学的束缚,有着强烈的追求个性解放和发展自由经济的要求,特别是他们以“身本”为核心内容,强调个人主体性的学术思潮极具启蒙特色。另一方面,他们的学说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被压迫、被剥削阶级的利益,具有反封建专制、反封建道德传统、反“正宗圣教”的战斗精神。泰州学派也是一个平民哲学学派。泰州学派中有不少人是出身社会下层的劳动人民。他们周游四方,到处讲学,听讲的有牧童樵竖、钓老渔翁、市井少年、公门健将、行商坐贾、织妇耕夫、窃屦名儒、衣冠大盗,五花八门,应有尽有。泰州学派的最大贡献,是将儒学从经生文士之学变成“愚夫愚妇与之能行”的“百姓日用之学”,即成为平民儒学。正因为泰州学派具有鲜明的平民性格,所以它具有独特的魅力而传承不绝。也正因为泰州学派平民教育的影响,促进了中国文化的下移,使通俗文学走上了大雅之堂。

总之,泰州学派不仅在当时的学术界、教育界产生过重要影响,甚至对于明清之际早期启蒙思潮,包括鸦片战争以后的洋务运动、维新运动、改良运动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我国明代思想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为了记住王艮及其泰州学派的功绩,明万历四年(1576年)泰州在古光孝寺西侧专建崇儒祠祀王艮。万历以后多次修葺、扩建,清嘉庆再修。1986年原县级泰州市决定将崇儒祠建成王艮及泰州学派纪念馆,并对崇儒祠进行大修。1995年崇儒祠确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对崇儒祠再度进行修复建设,并增塑王艮全身立姿铜像一座,按原祭祀王艮场景陈列布置,同时展出泰州学派十六位重要成员图文介绍,由此崇儒祠也真正成了人们崇敬、祭祀儒学先师及整个泰州学派的圣堂。

注释:

① 据《三水王氏家乘·旧谱世系大纲图引》中记载:“吾族原籍山西太原郡,自宋室南渡始徙新安,后因兵乱复徙姑苏。我太祖统一海内,吾祖伯寿公思归故土,仍徙江北之安丰场,此吾宗之鼻祖也。”显然,王伯寿之所以主动北迁,主要出于他的思乡之情。而非通常人们所说的由于“洪武赶散”而被迫迁移。同时,文献中所说的太原郡姬姓王氏迁新安,该新安并非现代区域上的“江南”,而是泰州安丰。

[1]年谱(附出处事迹)[M]//袁承业,辑.明儒王心斋先生遗集卷三.明刻清修本,泰州馆藏.

[2]王艮.语录[M]//袁承业辑.明儒王心斋先生遗集卷一.明刻清修本,泰州馆藏.

[3]王艮.再与徐子直·又[M]//袁承业,辑.明儒王心斋先生遗集卷二.明刻清修本,泰州馆藏.

[4]王襞.上道州周合川书[M]//明儒王东崖先生遗集.明刻清修本,泰州馆藏.

[5]年谱纪略(附出处事迹)[M]//袁承业,辑.明儒王东崖先生遗集.明刻清修本,泰州馆藏.

[6]黄宗羲.教谕王一庵先生栋[M]//明儒学案.北京:中华书局,1985:732.

[7]马晓英.敦伦化俗,运世造命——明末“异端”学者颜钧的儒学化俗实践及其讲学活动 [J].孔子研究,2007(1):56-66.

猜你喜欢

王守仁讲学泰州
银龄讲学,“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新追求
幸福水天堂——泰州
沐浴涵濡:群玉书院的讲学探索与反思
王守仁的“胆小”
泰州古韵
王守仁的“胆小”
书生惹上锦衣卫
黄舒昺书院讲学述论
著名笙演奏家朱家明先生来我院讲学
泰州出土的两方北宋木地券 栖身之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