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价值观的变迁及教育探析
2012-08-15郑士鹏陈树文
郑士鹏,陈树文
(北京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北京 100044)
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取决于社会的存在,必然随着社会的变革而变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时期的大学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回顾和审视改革开放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分析和总结大学生价值观变迁的轨迹与过程,对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价值观变迁的轨迹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大学生的价值观经历了价值取向由一元化转向多元化、价值追求由社会化转向个体化、价值目标由理想化转向现实化、价值评价由责任化转向功利化变迁的总趋势。新时期大学生的价值观主流继承了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大学生的优秀品质,其价值观仍保持着积极健康的态势,尤其是新时期的大学生最为明显,他们具有坚定的信念,强烈的民族和国家情感,先进的时代感和使命意识等。但同时,大学生的价值观在变迁过程中也出现了不良的现象,需要引起高校和社会的高度重视。
(一)大学生的价值取向由一元化转向多元化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出现了多种社会利益主体,相应地出现了多元的价值观,这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取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改革开放开始到80年代初期,大学生的价值观取向高度一元化,国家的利益高于一切,这种价值取向基本代表了当时大学生价值取向的主流。从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期,随着改革开放程度的加深,思想不断解放,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开始出现了多元化的趋向,主要表现在自我意识萌动,自我价值追求公开化,在价值取向上有的重钱,有的重义,有的重理想,有的重现实等,但这个时期大学生的价值取向还是以一元化为主流。从90年代中期到现在,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多元化更加明显,并已经成为新时期大学生价值取向最明显的特征,比如,新时期大学生在个人与社会、义与利、索取与贡献等方面不再偏重哪一方,而是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出现了多元化的选择,当然这种选择有的是与国家和社会的利益相一致,有的是背道而驰。
(二)大学生的价值追求由社会化转向个体化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大学生的价值追求还是以社会优先性为基本原则的,即在利益冲突和价值判断上坚持集体性、群体性和社会性。这与当时我国处在改革开放的初期,需要全国上下团结举力发展经济的要求是一致的。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及对外开放程度的加深,西方文化不断涌入我国,西方独特的个人自由主义意识形态开始渗透大学生的价值观,这对思想非常敏感的大学生影响甚大,于是90年代的大学生开始注重自我利益和价值追求,在社会与个人发生矛盾冲突时,不再一味坚持社会优先性,而是转向了个人优先性,对集体和国家利益的关注程度开始下降,大学生的价值追求出现了社会本位和个人本位并存的局面。新时期大学生的价值追求个体化更加明显,尤其是新时期大学生过分强调个人利益,不顾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这对大学生自身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非常不利。
(三)大学生的价值目标由理想化转向现实化
80年代初期,是一个理想主义和批判精神高扬的时代,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还是非常坚定的,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追求还是满怀信心和希望的。随着改革开放和思想的不断解放,特别是在80年代后期国际国内发生的重大事件,对大学生的价值目标产生了极大的冲击,这主要表现在90年代初期大学生的价值目标开始出现理想和现实的激烈冲突,大学生关注的焦点开始转向如何将实现伟大的理想和个人抱负结合起来,并出现了在理想和现实之间摇摆不定的现象。90年代中后期的大学生关注自身现实问题的倾向更加明显,政治理想和热情开始淡化。21世纪的大学生在人生价值目标选择时更加片面地强调价值目标的现实化和短期化,即以价值目标能否满足自己当前发展的需要为标准,忽视了人生价值目标的理想性和科学性。
(四)大学生的价值评价由责任化转向功利化
在改革开放促进经济极大发展的同时,也给道德文明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从总体上看,我国的道德文明是和经济发展不对应的,道德文明从改革开放至今一直处于下滑的趋势。80年代初期道德文明失范现象开始增加,这给大学生的价值评价带来了严重的歪曲。80年代大学生价值评价总体上还是坚持以国家和集体利益为基本评价标准的,其国家和社会责任意识还是值得肯定的,但随着道德文明的下滑,大学生的价值评价也趋向功利化。到了90年代中后期,实惠主义和功利主义逐渐取代了高尚的服务和奉献精神,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明显下降。到了21世纪,大学生价值评价的功利化已经推向了极端,个人主义和拜金主义在大学生中盛行成风,而对新时期大学生所要承担的历史使命缺乏感情和理性上的认同感。
二、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价值观变迁的原因分析
引起大学生价值观变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包括社会转型的外在因素,也包括大学生自身社会化进程环节缺失的内在因素,同时,市场经济发展的直接因素和西方文化冲击的催化因素也不能忽视。审视和反思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价值观变迁的原因,为新时期加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提供重要的借鉴。
(一)社会转型是大学生价值观变迁的外在因素
大学生的价值观形成和发展对社会环境具有很强的依从性。改革开放引起我国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发生了变化。前所未有的社会转型引起了各种社会关系的深刻变革,也引起了社会价值观念的变化。到21世纪初期,社会价值观念的深层次特性更加明显,“人们的价值主体意识普遍觉醒,社会呈现从单一主体向多元主体转变的趋势,人们的价值取向从单一化走向多元化。”[1]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的多样化产生了多元化的利益主体。不同的利益主体代表着不同的利益集团和利益诉求,这无形中为大学生的价值取向营造了一个复杂的外部环境,导致深受社会环境影响的大学生价值取向由一元化转向多元化。
(二)大学生自身社会化进程环节的缺失是其价值观变迁的内在因素
纵观80年代、90年代和21世纪的大学生,其共同特点是生活在我国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时代。从80年代开始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凸显,大学生的自我社会化开始被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认同和接受,但受限于大学生自身独特的身心特征,身体处在发育完善阶段,但是心理还没有完全成熟,其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处在形成和完善时期。另外,随着80年代起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大学生的生活、学习环境不断改善,这容易导致大学生丢弃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美德,尤其是新时期的大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更加优越的环境和条件使大学生与社会现实的距离不断拉大,使大学生极易受到个人本位主义的影响和感染,出现自私自利、只讲索取不讲奉献、爱慕虚荣等消极的人生价值观,而集体主义和国家利益至上的观念越来越淡薄。
(三)市场经济发展是大学生价值观变迁的直接因素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体制逐步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这种转型引起经济领域的各种结构和因素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并给社会带来了极为深远的影响,这也是影响大学生价值观变迁的最直接、最有力的因素。改革开放初期,大学生的价值观随着社会的变革而发生了新变化,在80年代末,大学生的价值观念一度出现了模糊和错乱。从90年代以后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大学生的价值观也开始回归,但是市场经济是把双刃剑,给大学生的价值观带来新的观念的同时,也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最突出的是市场经济的盲目性和自发性,加上市场经济体制的不健全,钱权交易的现象使大学生容易产生错误的金钱观和权力观,新时期的大学生在这方面表现尤为突出,他们更加注重眼前利益,忽视长远目标的制定,一味追求权力,信奉现实主义,从而导致当今大学生的价值目标越来越现实化。
(四)西方文化的冲击是大学生价值观变迁的催化因素
改革开放在引起国内经济体制转变的同时,也促使中国开始走向世界的舞台,这给西方文化传入我国提供了机会和途径。80年代末在国内一度掀起西方文化热,西方的各种文化思潮不断地涌入我国,并深刻地影响着国内人们的思想,尤其是处在思想非常敏感时期的大学生对西方文化异常热捧。虽然从全球化的角度讲,各国文化的碰撞、交流和互补的大趋势是有利的,但也应高度重视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文化入侵的本质意图,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期在国际上发生的重大事件已经证明这种文化入侵的严重危害性。当今文化全球化的趋势已成为人类文化的历史潮流,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文化入侵的势头不但没有消弱,反而更加强势和突出,已经严重威胁到我国的文化安全。而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成为西方敌对势力进行文化入侵的首选对象,西方敌对势力利用所谓的“自由”、“民主”等观念冲击和侵蚀我国大学生的思想和价值观,这极大地催化了大学生价值观的变迁,从而导致当今大学生价值观趋向功利化、自由化等消极现象。
三、新时期加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对策思考
针对新时期大学生价值观的特点,要从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强化大学生自我教育、构建和谐校园文化、发挥党团组织作用、重视社会实践教育等方面着手,全面加强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
(一)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引领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2]在当前形势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也是引领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根本指导思想。首先,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帮助其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其次,加强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引导大学生正确处理共同理想和个人理想的关系,进而树立为实现共同理想而奋斗的价值目标。再次,加强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坚持把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深入到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中,增强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创造精神,培养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柱。最后,加强大学生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要使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深入人心,为新时期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提供坚实的道德基础,使大学生理性应对新时期的形势和挑战,根据社会道德要求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从而树立科学合理的人生价值观。
(二)强化大学生的自我教育,提高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当受教育者,不是依赖外在力量而是靠内在力量,根据社会需要和自己的需要,主动地调遣和丰富充实自己时,才是教育的最大成功。实现了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活动。”[3]《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提出:“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因此,在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要充分重视大学生自我教育的作用,提高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大学生认识到接受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性,使其具有进行自我价值观培养的自我意识,促使大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接受价值观教育。其次,价值观的教育内容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大学生本身,只有这样才能引起大学生的共鸣,使之积极主动地进行接受教育。再次,教育者应该改变单一的说教式的教育模式,更多地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或者设计教育活动,促使受教育者与教育者进行互动以及受教育者之间进行互动。总之就是使用形式新颖、方法多变的教育手段,吸引受教育者积极参与到教育活动中来,激发大学生作为受教育主体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努力构建和谐校园文化,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
和谐的校园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起着重要的感化和促进作用,使大学生在和谐的文化氛围中提高对科学正确价值观的认同和接受。因此,要努力构建和谐校园文化,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一方面,确立校训,加强校风建设。学校确立具有特色的校训,使之成为激励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主要精神来源。同时,学校要根据具体情况通过校史教育、举办校庆等活动诠释校风的精神内涵,加强杰出校友的榜样教育引领作用,促使大学生明确人生价值追求和目标,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价值观。另一方面,积极组织第二课堂活动,融价值观教育于娱乐之中。积极开辟第二课堂,如通过举办社团活动、征文大赛、演讲比赛及开展主题班会和各种知识讲座等形式来进行价值观教育,使大学生在第二课堂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和熏陶,并自觉地认同正确的、积极向上的价值取向。
(四)重视社会实践教育,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创造多方参与的社会平台
马克思在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中指出:“未来教育对所有已满一定年龄的儿童来说,就将是使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4]社会实践教育对大学生的价值观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因此,在新时期应积极探索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的模式和方法,重视大学生社会生活的实践体验,组织大学生深入社会生产实践中,在社会实践中磨练自己的品质和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从而推进大学生社会化的进程,增强大学生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自觉把个人奋斗融入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实现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知行合一。
[1]李德顺.当前价值观新走向[N].天津日报,2002-07-29.
[2]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1-10-26.
[3]张官禄.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自我教育机制的构建[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3):2.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M].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