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原宇宙形成之奥妙 论人法自然之道理——读王曾状元卷《有物混成赋》

2012-08-15栾绪夫

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2年5期
关键词:元气天地万物

栾 华,栾绪夫

(1.山东省青州市海岱小学;2.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山东青州 262500)

一、原文

有物混成赋

(虚象生在天地之始)

王 曾

妙物难模,先天有诸①?著自无名之始,生乎立极之初②。不缩不盈,赋象宁穷于广狭③;匪雕匪琢,流形罔滞于盈虚④。

原夫未辨两仪,中含四象⑤。虽欲兆于形质,曾莫知夫影响⑥。问洪纤而莫得,自契胚浑⑦;考上下以都忘,孰分天壤⑧?

及夫大朴将散,三光欲萌⑨,清浊待滋而一判,昏明由是以相生⑩。然后品汇咸观,用作有形之始⑪;淳和外发,或知至道之精⑫。

是何小不隐于纤介,大不充于寰海⑬。配一气以冥运,亘终古而斯在⑭。纵阴阳之推荡,我质难移⑮;任变化之纷纭,斯形不改⑯。

岂不以有者真有之筌,物者生物之先⑰,冥搜而兆朕斯显,寂听而音容莫传⑱?得我之小者,散而为草木;得我之大者,聚而为山川。视焉且无讶,深蟠于厚地⑲;搏之不得疑,上极于高天⑳。

本自强名,诚难取类㉑。其始也,既出无而入有㉒;其终也,亦规天而距地㉓。既不可指掌而窥,又不可因人而致㉔。明君体之而成化,则所谓无为而为㉕;君子执之而立身,亦同乎不器之器㉖。

无反无侧,神之听之㉗。谅潜形于恍惚,实委化于希夷㉘。倾毁何由,固秉持之在我㉙;刚柔有体,将用舍以随时㉚。

今我后掌握道枢,恢张天纪㉛,将穷理以尽性,思反古而复始㉜。

巍巍乎㉝!执大象而扶域中,达妙有之深旨㉞。

二、题解

《有物混成赋》,是王曾在北宋真宗咸平五年(公元1002年)中状元时的殿试卷。

王曾(公元977-1038),字孝先,北宋益都县郑母村(今青州市郑母村)人。他自幼胸怀报国大志,聪慧过人,科举考试中“连中三元“(乡试第一名为解元,会试第一名为会员,殿试第一名为状元,合称为“三元”)。累官至宰相。他为官清廉,端方博大,欧阳修盛赞他“在中书最为贤相”,为北宋真宗、仁宗朝的繁荣昌盛做出了突出贡献。著有《契丹志》、《九域图》、《王文正笔录》等。

他这篇赋,“文采飞扬,寓意深刻,被世人广为传抄阅读”(《青州通史》)。当朝翰林学士“杨亿见其赋,叹曰:‘王佐器也’。”并曾为“莱公(宰相寇准,曾封莱国公)诵之,不遗一字”(《益都县图志》卷三十二)。“文章中‘掌握道枢,恢张天纪,将穷理以尽性,思反古而复始’的施政主张,得到真宗皇帝的赞赏,在72名应试者中一举夺魁,点为状元”(《青州通史》)。

“有物混成”,这句话节录自《老子》一书的第二十五章。意思是:有一个混然一体的东西。

赋,文体名。班固说:“赋者,古诗之流也。”最早以赋名篇的是战国时的荀卿。到了汉代形成了一种特定的体制,讲究文彩、韵节,并兼诗歌与散文的性质,在当时颇为盛行。以后或向骈文方向发展,或进一步散文化;接近散文的为“文赋”,接近于骈文的为“骈赋”、“律赋”。《有物混成赋》就是篇律赋,唐宋科举考试即采用这种形式。它要求对偶工整,于音律、押韵有严格规定。有的于题目之外,另出数字(通常为八字)为韵脚。《有物混成赋》题下的“虚象生在天地之始”八个字,就是为这篇赋规定的韵脚。

三、注释

①物,即“有物混成”的“物”。指原始的统一体,即混沌元气。模,同“摹”,照样写或画。这一句意谓,奇妙的混沌元气难以描摹。诸,兼词,“之乎”的合音字。“之”字作代词,“乎”字作语气词,表疑问。

②著(zhù),居积,积藏。同“贮”。无名,没有称谓,无形无象,也即尚未被人认识并命名的事物。老子用语。“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老子·一章》。在天地未形成时没有“名”。“名”是有了天地万物以后才由人制定的,所以说“始制有名”。立极,古代神话以为天的四方尽头有支撑的柱子,为四极。故“立极”,在这里代指天地形成。

③赋象,授予形状。宁(nìng),岂,难道。穷,止。

④罔(wǎng),无,不。滞,不流通。

⑤原,推求,察究。两仪,谓天地或阴阳。四象,谓金、木、水、火。《易·系辞上》:“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这里的太极,谓派生万物的本原。

⑥兆,见于形状,表现。形质,形体、实质。曾,竟然。语词,有初不意其如此,终乃如此之口气。影响,喻不实或无根据。

⑦洪纤,大小。自,不期然而至,毫无勉强之意。契,合。胚浑,胚,未离母体的幼体。浑,浑沌(同混沌)。

⑧考,考查。亡,忘言,超于言语迹象之外。意谓,无法用言语表达。为什么“无法用言语表达”?为了理解这两句话,下面我们看一看世界著名天文学家澳大利亚的保尔·戴维斯对宇宙最初状态的描述:“整个宇宙起源于大约150亿年前的一次大爆炸……这已是几乎所有科学家公认的观点……大爆炸是一切——空间、时间、物质和能量的最初开端。如果要问(许多人就是这样问的)大爆炸以前发生了什么,或者问什么引起了大爆炸,这显然是没有意义的。不存在以前。在没有任何时间的地方,也没有任何常识中的因果关系”(《宇宙的最后三分钟·第三章,最初三分钟》第15-18页)。

⑨及夫,及,介词,引介时间,相当于“到”,是“到……的时候”的意思。“夫”相当于“乎”,是补凑音节的语助词。大朴,古代指天地未分混沌之元气。大,通“太”。古人“大”字多不加点。三光,日、月、星的总称。

⑩“清浊”句:谓清阳重浊之气滋长而分离出天和地。《淮南子·天文训》:“气有涯垠,清阳者薄靡而为天,重浊者凝滞而为地。”一判,谓全部分离。一,一概,全部。判,分离。昏明,谓白天黑夜。昏,日暮。明,始旦。相生,交互轮替而生。

指天道纪纲。天道,古人认为,天道是支配人类命运的天神意志。纪纲,法制,伦常。《礼记·乐记》:“然后圣人作,为父子君臣,以为纪纲。”

四、译文

奇妙的混沌元气难以描摹,在天地形成之前有它吗?它贮藏于混沌未分的原始,生成于天地形成之初。它不收缩不伸展,它的形象,岂止于广阔的空间和狭小的角落;它不用任何雕琢,它流动的形体,不滞留在充盈和空虚的地方。

推求其根源,宇宙中未分辨出天地两仪的时候,其中就已经包含了金、木、水、火的四象了。虽然期望它表现出形体和实质,竟不知道那是不实际的。想了解它的大小,却得不到,很像胚胎在母体里不可知一样;考查它过去和现在的情况,无法用语言表达,谁能分得出天和地?

等到那混沌的状态将要消散,日月星辰将开始放出光明,清阳重浊将滋长而分离出天和地,从此就产生了白天和黑夜。然后,各种生物都表现出了它们的形象,这就是宇宙间有形体的开始;它朴质而中和的品质表现于外,这才有人知道了大道的精深奥妙。

是什么原因,细微的东西而不能隐藏,大的东西又不满于海内。分发太一混然之气,在幽暗深远中不停地运动,贯串终古而尽在。纵然阴阳不断地推移变化,难以改变它的本质;任变化繁多而杂乱,形体也不会改变。

难道不是凭着混沌未分的元气,才有了现在的万物;宇宙间的各种生物,都是这混沌元气生出来的。搜寻幽深遥远的古代,则能预见到事机的微小迹象,寂静中听它的声音,看它的容貌,却不能得到?得到我小的,疏散而成为花草树木;得到我大的,则积聚而成为高山大川。看到这些现象,无需惊讶,它们深沉地盘伏在大地上;抚摸它们,不得怪异,那山峰高耸可达云天。

本来就是勉强起的名字,实在是难和别的东西相类比。天地的原始既是“无名”,无名又产生了“有名”;最终又按一定的法则,创造了天和地。既不可把这看成是极易做的事,又不可依靠人力得到。贤明的君主依照自然之道,成就美好的社会风气,这就是所说的以德政感化人民;德才出众的君子,也应该坚持以自然之道处理事务,做一个文武兼备、仁智并施的全才之人。

无违背圣人之道的地方,无不中正而有偏私之处,人民称颂他是贤良的官吏,并顺从他。切实把自己的形象,隐藏在恍惚之中,真正从容自得,顺任自然的变化,达到一种视听皆无的虚寂微妙高深莫测的境界。危难灭亡的祸患,怎么会发生呢,它本来就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使用刚强和柔弱有一定的法则,用刚还是用柔,将随时事的变化而变化。

现今,我们的国君,掌握着事物发展的规律这个关键,扩大自然之道、人类之伦常,则穷极万物奥妙之理,究尽生灵所禀之性,以重新回到那美好的古代社会。

崇高啊!您执掌着“无形无象”万物不可少的“道”,抚育着域中的万民,这宏大的勋业,将有着极其精深而奥妙的意义。

五、赏析

《有物混成赋》根据题目中规定的八个韵脚,可分成八段,加上赋末的结尾,共有九个段落。

首段,概括说明,宇宙万物都产生于混沌未分的元气,它们的形象是在开天辟地之后才慢慢形成的,它不增加也不减少,充塞于整个宇宙的广阔空间和狭小角落,并在所有充盈和空虚的地方不停地运动着。

第二段,以“原夫”领起下文至第五段,详细地探究了宇宙的起源和发展:由天地未分的混沌元气,到混沌元气渐渐消散,日月星辰放出光明,清阳重浊之气滋长而分离出天和地,有了白天和黑夜,然后产生出宇宙万物,形成了宇宙。

第六段到第八段,阐明大自然创造了万物,规距了天地,表现了大自然的无穷威力,非人力所及。然后,将自然之道体之于社会人事,以“人道率天道”,使天人合谐一致。为此,贤明的君主,无为而治,以德行政,创造美好的社会风气;君子以自然之道立身处世,做仁智兼备的不器之才。作者继而向国君提出了“掌握道枢,恢张天纪,将穷理以尽性,思反古而复始”的施政纲领,以资达到建设美好社会的伟大理想。

结尾,颂扬当朝皇帝执天道育万民的伟业,及其精深奥妙的意义。

王曾的这篇殿试卷,文质兼美,是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这位一千多年前的青年,悉数百亿年前宇宙万物形成的奥妙,在当时,虽属于玄学猜想,但基本上已被现代天文学研究的成果所证实。另则,“以人道率(遵循)天道”,无为而治,以德治国理政,建设合谐社会的光辉思想,无不充分显示了这位青年知识的深博和精神境界的高远,以及中华民族卓越的聪明智慧。

在形式上,结构谨严,语言精美而包蕴深广,通篇运用骈偶句式,既有抑扬顿挫的韵律美,又自然流畅,“文采飞扬”,实为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珍品。

猜你喜欢

元气天地万物
万物皆可折
万物生
The Dunhuang murals are helping to revive travel on the old Silk Road
A Magic Train Trip
A Talking Pug
如何养元气?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三种端元气ð13C1-Ro模型建立与应用
拾天地之荒
假如万物会说话,绝对会把你萌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