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外途径并进发展的阳光体育发展模式研究

2012-08-15魏琳复旦大学上海200433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2年8期
关键词:学理要素途径

魏琳(复旦大学 上海 200433)

1 、研究目的

本研究通过借鉴国外相关理论与方法,借鉴国外相关模型的理论基础和基本模型结构,通过分析在阳光体育过程中内外途径协同作用,探索符合体育教育“学理”的内外途径并进的发展阳光体育思想方法。

2 、研究方法

2.1、文献综述法:通过查阅国外相关研究资料和浏览中国期刊网CNKI、Sport Disc检索有关“体育”、“教学模式”、“中学生”等相关文章,以及部分教育科学的研究成果,确定所研究的内容。

2.2、实践总结法:通过多年的体育课程和中学生体育课程的教学实践总结,总结和归纳和在阳光体育教学中的一些基本原理和规律,确定研究的基本思路。

2.3、逻辑分析法

分类法:运用对体育发展所涉及的内外途径并进发展的规律,对中学生阳光体育的系统及相关结构进行必要的分类和研究。

归纳法:借鉴内外途径并进发展的体育发展规律,通过归纳有关要素和特征,探讨中学生阳光体育的内涵与基本规律。

3 、结果与分析

学生的阳光体育发展依赖于教育者内部和外部的知识源的共同作用。一方面,学生阳光体育的发展必须要求教育者懂得相应的内部知识源,形成独特的教学内生化能力;另一方面,教育者也必须了解有关阳光体育发展的必要知识,在广泛吸收各方面知识的基础上,才能充分拓展自己的知识领域,跟上最新的教育发展趋势。

本研究按照“教学学理”和“能力元”发展相结合的“内外途径并进发展”的研究思路,来研究和评价中学生阳光体育形成的问题,分析和探究发展学生阳光体育中的不确定因素和模糊性问题,逐步从定性描述过渡到定量描述。希望对我国学校体育的阳光体育的教学提供直观、简便、实用、科学的方法。

3.1 、内途径:探索符合体育教育“学理”的教学思想方法

“教学有理,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从1903年从德国来的体操和从日本来的“体育”第一次出现在中国时,就有了对教学方法的研究。至今104年对于体育学理和教学方法的研究从来没有间断过。然而如何进行体育教学一直是一个争议的问题。翻阅历史,寻找答案,发现在20世纪的20年代,留日归国学者程登科先生曾针对当时的体操课程的教学方法的低劣愤然撰文“只知跑跳、不明学理,贻害青年”、“徒重术科,轻视学理直等江湖卖艺,安能望其对学校及社会有所贡献?”用词虽激烈,语言虽尖刻,但所言却是不可辩驳之事实。

“只知跑跳、不明学理,贻害青年”,“徒重术科,轻视学理”,文中多次提及“学理”二字。不禁让我们体育工作者深思,多少年来,在体育教学中,我们一般多讨论教学方法,但是从未听说过“学理”一词。我们通过对“学理”二字进行了系统的分析,认为“学理”乃“学之道理”。明知“学理”,才有“方法”,明知“方法”才有“手段”。难怪在中国百年体育教学历史长河中,我们一直不清楚在体育教学中的“学之道理”的真谛,难怪体育道理不明,教法不畅,学理尚不明确,当然体育学科使命难以明确,发展体质促进身心一体发展的目标难以实现。

3.2 、外途径:探索促进阳光体育构成要素发展进行教学的思想方法

在阳光体育构成与积累途径中,按照人体运动生理学的观点,在中小学生身体发育的“敏感期”,通过适当的发展阳光体育众多能力要素中重要的“能力元”,可以对阳光体育学习和发展起到及其重要的作用和良好的效果。

3.3 、内外途径并进发展的阳光体育发展模式:非线性动力观进行教学的思想方法

由于阳光体育的多层面性、交叉性等表现形式,使得其运动表现形式呈现为一个不断积累、发展、共振和异化的非线性动力性的非平衡态系统,教学活动在这个非平衡态系统必然在充满创造的演化中不断跃迁,否则就会面临着弱化与消亡。现实体育教学正处于各种思想观念的交融和“涨落”之中,只有通过与时俱进的创新才能找到进化的出路,这出路就在于重构阳光体育的新学理理念和方法。所谓新学理是指在遵守“健康第一,终身体育”教学观和阳光体育全面发展的价值观框架下,根据不同教学目标的需要对阳光体育的相关组成及要素进行适当的排序,在充分保留阳光体育固有游戏内涵的基础上合理划分技能单元,使技能单元体现出运动参与与运动快乐的双重功能,使阳光体育的教学对广大学生的未来生活有用。新的教学学理应包括以下三个方面:技能要素与技能构成维度、单元有序与全面发展结合、合理适用与串编整合结合。

根据阳光体育的表现特点,在运动中首先涉及的就是人体的运动,由于运动之间共同作用所组成了多层次的相互交叉、相互联系、错综复杂的特性,在运动中必定经过一定的表现形式体现在各种技能活动中。人体的技能运动或行为这一行为系统通过一系列的技能活动构成的是一个开放不可逆的耗散结构系统,由于系统的特性是非线性的,其发展必须通过与外界的能量、信息交换改变自身状态,使系统中各部分之间的联系或关系也随之改变,使系统功能逐渐改变,体现在活动行为上的运动协调技能程度的表现。

我们知道,由于人体的技能要素是构成运动的基本元素,其中的要素组成构成了运动中的实际表现,在人体的技能要素中,速度是构成要素的核心,而力量是构成要素的基础,而柔韧是构成要素的前提。基于以上考虑,在发展学生阳光体育时,除了加强前提要素的同时,首先发展其核心要素,是有效开展教学的必要措施,同时注重基础要素的增强。是有效阳光体育的保证。

4 、结论与建议

4.1、在阳光体育学习中,应该按照符合体育教育“学理”的教学思想方法,根据阳光体育的“会能度”分类学理进行教学。按照学生需要掌握的阳光体育的不同分类进行教学。

4.2、在阳光体育构成与积累途径中,应该按照人体运动生理学的观点,在中小学生身体发育的“敏感期”,通过适当的发展阳光体育众多能力要素中重要的“能力元”,通过优先发展以速度性协调能力和发展以承受自身体重为主要内容的基础力量身体能力要素,是实现阳光体育质量的有效保证。

4.3、本研究提出的阳光体育新学理是指在遵守“健康第一,终身体育”教学观和阳光体育全面发展的价值观框架下,根据不同教学目标的需要对阳光体育的相关组成及要素进行适当的排序,在充分保留阳光体育固有内涵的基础上合理划分技能单元,使技能单元体现出运动参与与运动快乐的双重功能,使阳光体育的教学对广大学生的未来生活有用。新的教学学理应包括以下三个方面:技能要素与技能构成维度、单元有序与全面发展结合、合理适用与串编整合结合。其运动表现形式呈现为一个不断积累、发展、共振和异化的非线性动力性的非平衡态系统。

[1]Andreu R and C. Ciborra . The role of explicit versus implicit knowledge in the breakdown of a complex motor skill under pressure[J]. British Journal of Psychology,1957(3):P343-358.

[2]Alexander Romiszowski "Modeling competitive squash performance from quantitative analysis" Human Performance, 1999,2: 113-129.

[3]Wheatcroft,A &Lin,J..Implicit learning of unique and ambiguous serial transitions in the presence and absence of a distracter task[J].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1973(2).P217-278.

[4]Alexander Romiszowski "Modeling competitive squash performance from quantitative analysis" Human Performance, 1999,2: 113-129.

[5]车晓波.中学生全面阳光体育发展的要素结构与教学聚类手段模型评价[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6.(6): P53-56.

猜你喜欢

学理要素途径
Plasma-assisted ammonia synthesis in a packed-bed 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 reactor:roles of dielectric constant and thermal conductivity of packing materials
掌握这6点要素,让肥水更高效
构造等腰三角形的途径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多种途径理解集合语言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
观赏植物的色彩要素在家居设计中的应用
论美术中“七大要素”的辩证关系
双回单训释教学新法的学理依据
也谈做人的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