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体育与旅游业互动式研究

2012-08-15康诘昆明理工大学体育部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2年8期
关键词:旅游业云南民族

康诘(昆明理工大学体育部)

1、研究现状及研究意义

1.1、研究现状

体育旅游不仅是一种活动的表现形式,更是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交叉渗透而产生的一种新经济领域。民族体育应从专业目标和专业设置等环节上加快体育旅游人才的培养,使民族体育旅游业健康有序地发展。在旅游期间,通过参加民族体育竞赛,增强民族间的相互交流和相互了解。同时在民族体育竞赛中体现超越自我、战胜对手的高尚情操,振奋民族精神;其次,壮大体育队伍。民族传统体育的许多项目不受时间、空间、性别、年龄、气候等条件的限制,参加者可以在民族体育的海洋中自由地享受体育带来的快乐。因而,参加活动的人越来越多,既实现了游玩目的,又增强了自己的体质。

从旅游活动的角度来看,大多数旅游者已不再满足于走马观花式的观光活动,而是趋向于各种可以参与其中的活动,其中体育活动就是选择之一。同时,旅游者的需求也不仅仅是增长见识、愉悦身心,也希望通过旅游恢复身心,强健体魄。民族体育旅游是借助多种多样的民族体育活动,并发挥体育的诸多功能,供旅游者在旅游中从事各种身体娱乐、身体锻炼、体育竞赛、体育康复以及文化交流活动。民族体育旅游集休闲、娱乐、健身旅游等功能为一体,通过旅游能满足人们与自然的融合和对自然的挑战心理,从而达到回归自然、增长知识、释放压力、寻求刺激、丰富社会文化生活等多种目的。云南自然地理环境复杂多样,民族文化丰富多彩、有奇山秀水、植物王国、民俗风情;有雪域高原、大江源头、神山、圣水。这些资源是开展体育旅游的优势条件。云南是我国少数民族的聚集地,拥有众多的传统民族体育项目。如“骑马”、“射箭”、“摔跤”、“荡秋千”、“划龙舟”、“民族舞蹈”等项目是开拓体育旅游的宝贵资源。民族体育旅游是新世纪旅游业发展的一个新亮点,民族体育旅游业可以充实现代旅游业的文化内涵,具有巨大的市场空间与发展潜力。云南有着文化底蕴深厚的民族体育旅游资源,并与神奇绚丽的自然景观和丰富多彩的人文景观形成良好的配置状况,具有开发特色民族体育旅游产业的资源条件与比较优势。因此,应对云南民族体育旅游业的资源状况、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发展思路、发展类型与发展对策进行系统研究。

1.2、研究意义

发展云南旅游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推动旅游和云南民族体育互动的实施。继承和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有利于依托社会,全民参与,形成崇尚健身、旅游的社会风气,有利于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具有云南民族特色的体育旅游体系。应根据云南省的省情,努力开发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旅游项目,充分发挥民族传统体育的特点和优势,推动全民体育与旅游互动的实施。云南山川秀美,其旅游资源构成复杂多样、丰富多彩。有寒温热带的立体气候;有雄伟壮丽的山川地貌;有多种奇异典型的地质现象、丰富的矿产矿床及动植物群落;有大量高峰绝壁、急流险滩和洞穴可供攀登、漂流探险;众多的高原湖泊为水上运动提供了优美的场所;在海拔76.4~6740米的地带上,巨大的垂直变异的地质构造,加上特殊的地理位置,使云南几乎囊括了从海南岛到黑龙江中国大地上所有气候类型和风景景观:既有热带雨林景致,又有雪域和草原风光,还有北半球纬度最低的雪山冰川,而雄奇壮伟的石林和"三江并流"更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使其在开发体育旅游产品,发展体育旅游产业中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社会人文环境、民族体育资源与探险运动资源等良好的资源配置条件。

2、研究的主要内容

2.1、研究内容

本研究将以云南为出发点,探讨民族体育旅游的作用发展云南旅游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推动旅游和云南民族体育互动的实施,为民族体育旅游的发展战拟定以下研究内容:

2.1.1、云南民族体育与旅游的发展现状

云南旅游资源丰富,但绝大数未加以开发利用。可利用和挖掘的潜力还很大。如:位于中甸德钦县境内的梅里雪山,冰峰相连,雪峦绵亘,势如刀劈剑削,气势非凡,到如今仍处于半开发状态,其主峰卡格博峰,海拔6740米,为云南最高点,迄今仍是无人登顶的处女峰;位于怒江两岸的高黎贡山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蕴藏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景物雄奇壮观,是一块待开发的处女地;素有"东方多瑙海"之称的澜沧江是东南亚一条著名的国际河流,现在处于开发状态。另外,如石宝山、巍宝山、腾冲、滇东北等地,很多举世奇观尚未向广大旅游者展示其风姿,处于藏于深山人未知的状况;而大理、西双版纳等许多已开发或正在开发的旅游资源也需要进一步进行深度开发,这些都是开发体验式体育旅游产业中,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资源、社会人文资源、民族体育资源、体育探险运动资源及旅游市场环境等良好的资源配置条件,极有条件形成有优势、有特色、有品位、有规模的体育旅游市场潜力,所有的这些因素都将会对云南旅游业乃至云南民族体育旅游的发展产生较大的推进作用。并可以不断补充内涵,赋予其新的生命力,充分挖掘出其潜力。

2.1.2、云南民族体育与旅游推行实施现状

云南可以开发高原景观体育科考、体育探险、康体休闲娱乐、民族体育风情体验。云南与缅甸、老挝、越南三联单接壤,边境线总长4060公里。有出境公路20多条,国家级口岸10多个,省级口岸10个,还有86个边境或边民互市点。全省少数民族中有16个民族跨境而居。云南与东南亚、南亚这种地相接、山相连、水相通、人相往的状况,形成极大的区位优势,我们可以利用云南与东南亚诸多国家陆路、水路相通的优势,开发连通东南亚、南亚国家的自驾车游、跨国汽车拉力赛、自行车越野赛及各种跨国境的漂流活动。

2.2、研究方法:

2.2.1、问卷调查法:采用该方法对云南民族体育与旅游业互动发展进行抽样调查,其范围为云南省,更具人均GDP对16地区进行分层抽样,抽取好、中、差各2地区,其中每个地区根据该地区人均GDP抽取3-6个县进行抽样调查,并随机发放问卷200多份。问卷调查形式:以自己实地调查为主,部分以网络方式完成。对象为以健身及旅游为主的全体人员。

2.2.2、专家访谈法:深入云南民族体育及旅游业发展方面的专家学者及体育管理部门的领导进行面对面交流,了解云南民族体育与旅游业现状发展状况。

2.2.3、文献资料法:依托各地区图书馆的现有资源,通过文献探索和互联网等途径,查阅国内体育发展趋势,以及国家的相关政策和措施。

2.2.4、数理统计法:把云南民族体育与旅游业现状发展的相互影响及作用的信息收集到计算机中,利用SPSS13.0对收集到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数理分析。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云南民族体育与旅游的前景

云南素有“植物王国”、“动物王国”、“花卉王国”之美誉,自然生态系统保存较好,成为全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数量最多的省份,西双版纳热带生态系统原始而典型,昆明世博园更是集各国园林精品、奇花异草于一体的科普生态旅游胜地;而位于滇西北的香格里拉生态旅游示范区,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成为云南一大生态旅游景观。我们可以利用这些来发展探险体育旅游:森林探险旅游、登山探险旅游、草原探险旅游、漂流探险野外生存旅游、极限旅游。

3.2、云南民族体育与旅游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云南省许多地区都具有奇特性,有的景观堪称世界自然奇观,构成旅游资源优势。例如,“三江并流”景观雄奇壮美;虎跳峡以其雄壮奇险著称于世,而昆明石林更以其特殊的高石芽喀斯特地貌景观而举世闻名;现代冰川类型的玉龙雪山是世界上纬度最低的冰川,山上终年积雪,山下四季如春,从山脚河谷地带到峰顶具备了亚热带、温带、寒带的完整的垂直带自然景观;素有"东方大峡谷"之称的怒江大峡谷长310公里,平均深度2000米;地处印度与欧亚大陆两大板块边缘的腾冲火山群类型齐全,规模宏大,保存完整,分布集中,居全国之首;建水燕子洞为特殊的地下喀斯特地貌景观,是亚洲最大、最壮观的溶洞之一。由此而促进大量的徒步旅游、森林旅游、草原旅游、冰雪旅游、高原旅游、漂流登山、游泳、滑雪、定向运动。

3.3、以建设为契机构建云南民族体育与旅游业互动发展战略及发展模式

云南有人口超5000人的少数民族有25个,其中白、哈尼、傣、佤、拉祜、纳西、景颇、布朗、阿昌、普米、怒、德昂、独龙、基诺15个民族为云南特有。各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了风格各异、类型多样的民族文化、在云南少数民族中长期流传和开展的传统体育项目多达386项,可谓“少数民族体育资源大省”。这是我们开发少数民族体育风情旅游最具特色与魅力的社会人文资源。开发少数民族体育风情旅游,既能突显我们的资源优势,扩大市场容量,又利于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传播与弘扬,从而促进云南民族文化大省建设的全面发展。

[1]汪德根,陆林,刘昌雪.体育旅游市场特征及产品开发[J].旅游学刊,2002年01期.

[2]云南省旅游局.云南省经济社会发展指标,2006.(3).

[3]我国特种体育旅游的种类.特点及开发对策[J].体育与科学,2006,(5).

[4]吴必虎,严琳.中国体育旅游发展的战略与政策[期刊论文]-体育科研,2007(5).

[5]饶远,赵敏敏,杨刚.去南体育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2008(1).

猜你喜欢

旅游业云南民族
云南出台20条措施,加快旅游业恢复
我们的民族
云南茶,1200年的发现
云南邀您来“吸氧”
重庆武隆:贫困人口依托旅游业脱贫
云南是你避暑的最佳选择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一图读懂云南两新党建
多元民族
对烟台市旅游业发展的探析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