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远大前程》情态隐喻句简写前后对比分析*

2012-08-15晏静

外语与翻译 2012年1期
关键词:语义上量值情态

晏静

(暨南大学外国语学院,广东广州510632)

《远大前程》情态隐喻句简写前后对比分析*

晏静

(暨南大学外国语学院,广东广州510632)

由于文学原著本身的光芒,简写本一直被默认为是原著,因此很少有语言学家和文学家注意到简写本的语言特征,有关情态隐喻句的简写更是鲜有研究。本文立足语言本身,从功能语言学的角度对比分析了《远大前程》(查尔斯·狄更斯)的原著与简写本,发现改写后的情态隐喻句与原著只在命题语义上做到了等效,情态成分的量值在改写后并没有与原著要表达的情态意义一致,功能上并不等效。

简写本;情态隐喻;情态量值;语义等效;功能等效

简写本的语言有其非常明显的特点,由于简写本的改编目的就是要把重点放在“简”上。为了达到简写的目的,改编者紧紧抓住原著的主要情节,凡是与主要情节有关的就保留,关系不大的就删节,没有关系的就省去,并且十分巧妙的用十分简洁的叙述来代替一些既必须交代而又受篇幅限制无法展开进行细腻描写的场面和场景(戴光禄,1996)。这样会大大降低阅读难度,但是受改编目的的影响,改写后的语句大多数只追求句子语义对等,句子的表达效果和功能大多时候都被忽略了。迄今为止,对文学作品简写本的语言做过专门研究的非常少:潘璐(2008)运用功能语法中的及物系统对比分析了爱伦·坡《一桶白葡萄酒》之原著与简写本;黄国文先生的学生许超力运用盖然率的思想初步分析了《爱丽丝漫游仙境记》之原著与简写本。对于原著中的情态隐喻句在简写本中是如何体现的更是少有相关研究。

本文原著中的例子,均选自Great Expectations青岛出版社;对应简写本中的例子,则选自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书虫·牛津双语英汉读物》。

一、英语情态隐喻及量值系统

韩礼德(2011)指出,文学语言的特殊性源于语法隐喻。文学原著中存在着大量的语法隐喻现象,人际语法隐喻是三大语法隐喻系统之一,包括语气隐喻和情态隐喻。

系统功能语言学中,韩礼德认为情态指的是“是”与“否”之间的区域。在“是”和“否”这两极间,说话人可以表达出不同程度的可能性(probability)和合意性(desirability),其功能是“识解‘是’‘否’之间的不确定区域”。Halliday(2004::147)。Halliday将情态分为两类,即情态化(modalisation)和意态(modulation)。前者主要通过情态操作词(will)、情态附加语(probably、usually)或者两者的结合(that’ll probably be John)来实现;而后者又可分为义务和意愿,主要是通过情态操作词和谓词的扩展(使用被动和形容词结构)来完成的(胡壮麟等人1989:120-121).但是这不是唯一的表达情态意义的方式,情态也可以隐喻式地体现出来。在情态隐喻句中,话语要表达的命题意义存在于被投射小句中,但是话语的情态和意态则隐含了起来。所以对于情态隐喻句,不仅要理解其命题意义,还要理解其情态或意态上要表达的功能。

为了区分情态意义的强弱程度,Halliday引入了情态的量值概念。这就使得英语有了一个复杂而丰富多彩的系统,为发话人提供了大量的选择,让人们在实际的交往过程中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合适的表达。

二、情态隐喻句简写前后对比分析

下面拟从《远大前程》中情态隐喻句情态的三级量值这一方面进行分析,探究《远大前程》原著中的情态语法隐喻句在简写前后有什么改变,主要是看语义上以及表达情态意义的功能上是否做到对等这两个方面来分析。

(1a)But they claimed to know for certain that that particular manacle had not been worn by either of two convicts who had escaped last night.(P116,原著)

(1b)It did not belong to the prisoners who had escaped that day.(P74,简写)

根据Halliday(1994:358)的观点,certain属于高量值的情态,表达的是一种比较肯定的猜测。胡壮麟(1989等:126)认为整个情态系统依赖一种明显的谬误现象——当人们说“肯定”时实际上并不肯定。所以(1a)表达的意思应该是说对于被投射句“that particular manacle had not been worn by either of two convicts who had escaped last night”这一观点还不敢肯定。因为如果这是一个事实的话,会直接使用被投射句,去掉“But they claimed to know for certain that”。(1b)是简写本中的语言,在句意上,改编者使用了与被投射句句意对等的句子;但是可以看到在句式上,改编者直接用了了一个陈述句,这样就把原著中表示的那种非常肯定地猜测去掉了而直接变成陈述一种事实。对此,虽然在句意上好像做到了对等,但是改编者并没有表达出原著中的情态功能。实际上原文中情态隐喻句隐含的不确定性完全被忽略了。对于这样一个句子,改编者可以保留原著中的情态隐喻结构,或者加入同样表示高情态量值的情态成分,这样不仅可以做到语义对等而且还保持了功能上的对等。

(2a)It appeared tome that I could do no better than secure him some quiet lodging

hard by,of which he might take possession when Herbert returned:whom Iexpected in two or three days.(P316,原著)

(2b)All I knew was that I must keep him out of sight until Herbert returned.(P156,简写)

例2与例1的不一样,它的情态类型是表达一种义务。原著中用了一个低情态量值的情态动词could,而作为原著(2a)在简写本中的对应句(2b)却用了“must”,一个高量值的情态动词。尽管简写的过程中改编者去掉了一些信息,在简写本中经常会用到比较简单的句子来表达相同的意义,但是原著中的被投射小句在语义上相当于简写本,按照语义对等,原著在意义上可表示为“I could do no better than keep him out of sight until Herbert returned”。那么功能上呢?原著中的一个低量值的情态动词变成了一个高量值的情态动词。如果我们顺着从2a-2b分析可能会有些困难,但是如果先分析简写版中的句子2b,就会比较容易。Halliday(1994::361)指出,表达肯定的命题“you must do that”改为否定句时就变成“you can’t do that”,这里高量值变为了低量值。同样当我们把(2b)变成否定句时就变成了(2c)“I couldn’t keep him out of sight until Herbert returned”,双重否定句可以表达肯定含义,对(2c)进行双重否定句的改写就变成了(2d)I could do nothing but keep him out of sight until Herbert returned=I could do nothing better than keep him out of sight until Herbert returned=I could do no better than keep him out of sight until Herbert returned(2a),所以例2简写过程中的情态高低量值的转换是必须的,保持了功能上的对等。

(3a)I half believe he escaped in his terror。(P333-P334,原著)

(3b)He must have escaped。(P162,简写)

Halliday(1994:354)引用了一个例子:I don’t believe that pudding ever will be cooked.他认为这个句子在功能上相当于Probably that pudding never will be cooked.所以在功能上I don’t believe表达的是一种情态意义,相当于probably。那么I believe也应该相当于probably,(3a)中用了一个表达程度的词half来限定believe,所以Ihalf believe的情态意义比probably还要弱。在韩礼德的情态量值划分中probably属于中量值情态副词,I half believe就应该相当于一个低量值的情态动词。就语义上来说,(3a)表达的是一种不是非常肯定的猜测,而简写本(3b)中用了表示非常肯定地猜测词,语义上并不完全对等。功能上原著用低量值的情态表达方式来表达一种不是非常肯定的猜测一种不确定性,而改写后却变成了高量值的非常肯定的猜测,因此功能上也没有做到对等。

综上所述,对于情态隐喻句的改写,在简写的过程中,如果仅考虑命题意义那么大多数情况下名著的简写,改编者确实做到了命题语义上的对等,但是进一步分析的时候,由于情态隐喻句的特殊性,很多时候改编者只是注重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再现原著体现的命题意义,却忽略了表示情态意义的情态隐喻句在功能上的对等。

三、结语

在原著的写作过程中,为了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写作风格等等,作者会运用到很多比较费解在日常交际中很少运用到语言。而读者也很有可能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分析,欣赏作者的语言。但是在原著简写本中由于时间、阅读目的以及简写本的阅读对象的理解水平等各种因素的制约,往往力求把意思交代清楚,而最有效的办法之一就是尽量少用语法隐喻的句子结构,从而增强语言的透明度和直接性。这样简写本的改编者在简写的过程中就会注重语义上的对等,从而忽略了功能对等。由于情态隐喻句在功能上的特殊性,它没有直接表达出情态意义,但是情态意义却蕴含其中,所以在简写的过程中其功能更容易收到忽略,改编者更容易不小心就把情态意义去掉,或者错误的估计到情态量值的高低,这是应该值得注意的。在情态隐喻句的简写过程中在保证命题语义对等的情况下,改写者可以保留原著的情态隐喻结构,或者是尽量用情态量值等效的情态成分来体现原著的情态意义。

[1]Halliday M A K.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2n edition)[M].Arnold,1994.

[2]韩礼德,姜望琪,付毓玲.篇章、语篇和信息——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

[3]常晨光.英语中的人际语法隐喻[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7):6-8.

[4]魏在江.基于功能的英汉情态隐喻对比研究[J].现代外语,2008,(3).

[5]胡壮麟,朱永生,张德禄.系统功能语法概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2012-02-16

晏静(1988-),女,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语义上量值情态
多元向量值区域和加权风险值
情态副词“说不定”的情态化研究
基于QAR数据的碳当量值适航符合性验证方法
表示“推测”的情态动词
四级单词对对碰(2)
英语并列结构中的对等关系研究
简朴”和“俭朴”是近义词吗?
中国主要进口商品量值(2010年1—4月)
中国主要进口商品量值
情态动词专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