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论语》中孔子德育思想的现代转化*

2012-08-15吕子炜首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北京100048

外语与翻译 2012年1期
关键词:道德行为论语君子

吕子炜(首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北京100048)

浅谈《论语》中孔子德育思想的现代转化*

吕子炜(首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北京100048)

孔子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也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教育思想核心是道德教育。对孔子的德育思想进行深入的研究,并在当代德育中批判地借鉴吸收,是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重视的。

德育;道德;修养

一、何为德育

德育是教育者用社会思想品德规范教育影响学生,使之转化为学生个人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它是对学生进行的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的总称。《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认为,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的社会思想和道德转化为个体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而德育教育过程的理解上,中国德育理论界长时间认可一种“转化”理论,即是将德育过程看做“把一定的社会思想道德转化为个体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过程。孔子教育思想,虽然已经历了2000余年,但其教育思想博大精深,至今深远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深层心理素质,成为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文化的精粹,因此,面对迅速变革发展的中国,继承和弘扬孔子的德育思想充分认识其所蕴涵的现代意义,从中找到传统与现代相通、相容、相似的结合点,无疑是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孔子德育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孔子的德育思想主要反映在《论语》中,其德育思想非常繁杂,概括起来讲主要有以下几个部分的内容。

(一)以“仁”为核心的作为德育教育的内容

在孔子的德育思想体系中,“仁”是孔子最高的道德准则。究其根本,都是从一个“仁”字派生出来。在思想教育上,孔子主张“仁”心;在政治教育上主张“仁”政;在道德品质修养上,孔子要求学生做“仁”人。虽然,孔子对“仁”做了不同的解释,但是,“一以贯之”的德育思想是明显相同。这就是爱他人,克已欲。以“仁”为最高纲目,又派生出“孝”:孝敬父母;“忠”:忠于君王;乃至“亲”兄弟、“信”朋友、“敬”事业、“正”天下等。可以说孔子以“仁”看做是德育的最高标准。孔子“仁”来教化他人,是人们发现自我,尊敬他人,认识人生,共怀仁爱之心,创建理想的小康乃至大同社会。所以“仁”是孔子德育思想体系的根本、核心和基础。

(二)以培养人的道德认识、道德信念、道德行为以及道德意志的作为德育教育的主要任务

一个人的道德品质是由道德认知、道德信念、道德行为习惯以及道德意志所构成。因此,一个人的道德认识的形成,并把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信念,从而再把这种道德情感与信念转化为道德行为习惯,这便是德育教育的主要任务,所以,知、信、行事德育教育过程中最为根本的问题。

1.道德认识的培养。孔子认为“知者不惑”(《子罕》)、“知者乐”(《雍也》)也就是只有丰富道德知识才能明辨是非,才能遵守道德规范为自己内心精神上的需要而感到快乐。孔子也说:“知德者鲜矣”。(《卫灵公》)他经常教育学生要:“君子学以致其道。”“朝闻道,夕死可矣。”(《里仁》)可见:“知德”的重要性。所以,没有正确的认识,就不能产生坚定的道德信念和道德行为。

2.道德信念的培养。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仁者安仁”。(《里仁》)也就是说,仅有道德认识是不够的,还要“好之”、“乐之”、“安仁”。在这里孔子说的“好之”、“乐之”、“安仁”即是指的是把道德认识、道德观念转化为道德信念与信仰。只有形成信念与信仰,才能好之学而不厌,乐之而不苦、安之而不变。孔子认为,一个真正有道德信念的人,在必要时会“杀身成仁”这种内心的信念与信仰的力量,确实十分重要,它能对人行为产生巨大的作用。

3.道德行为的培养。孔子说:“始吾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公治长》)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为政》)又说,“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里仁》)等等。这就是说,衡量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如何,不能只凭他说的怎么样,首先要看他做的怎么样。如果不能把人的道德认识和信念转化为道德行为,就意味着德育的失败。所以,由道德认识、道德信念向道德行为的转化工作是十分重要的。

4.道德意志的培养。孔子认为,一个人为学,修德首先是要立志,要有为实现自己的志向、理想而百折不饶的坚强的意志。孔子曾经现身说法地教育学生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这段话说明了孔子的道德修养就是从立志开始的。然而,在实际的道德实践的过程中,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只有道德信念是不够的,还需要道德意志的依赖。我们也不可能设想一个道德意志薄弱的人,会产生什么可歌可泣的英勇的道德行为,所以,道德意志的培养,也是道德教育任务中及其重要的问题。

(三)以培养君子的人格理想为德育教育的目标

孔子曰:“君子务本,本立道而生”《学而》,阐明了做人的根本,这是孔子的道德教育的根本目标。君子要务本,“本”的概念应该很广,它不仅应该指君子所应该具有的良好品德,还指向一个人如何去做人,如何做一个本位的人。

然而做什么样的人呢?孔子在《论语》中强调:“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述而》)认为圣人在现实中是没有的,而君子有一定的现实可能性。所以,君子的人格理想一直以来倍受孔子所推崇。然而君子的人格境界的标准孔子也规定非常的高,孔子说:“君子道者有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宪问》)可见在孔子眼里“仁”、“知”、“勇”是君子人格特征最为生动、最形象,也最全面的表述。在这里“仁”属于道德方面,“智”是知识方面。“勇”属于身体素质方面。孔子认为,一个完美的人除具备德、智、体三方面的修养是不够的,还应当具有技艺、礼节、音乐等方面的修养。但是,做君子并非容易,孔子自己也说,“我无能焉”但是孔子还是循循善诱,教育学生们努力做君子。而不是要做小人。

虽然孔子教育的目的是希望培养每位学生都能像君子一样是一位多方面发展的人才,但是在实际中具体到每个学生上,孔子往往是因材施教,使之各有所长。

(四)以培养学生的道德自觉性为主要的德育教育方法

我认为在整个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受教育者将道德知识以及道德规范内化为自己的行为习惯,从他律到自律的转化,其中培养受教育者的道德的自觉性尤为关键。在道德教育上,孔子也特别强调培养学生道德行为的自觉性。他说:“为仁由已,而由人乎哉?”(《颜渊》)意思是实行仁的道德,完全凭自己,不能依赖别人。孔子又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述而》)道德的自觉性,就是使道德行为产生于内心的主动,而不是外力的强制。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道德自觉性呢?孔子认为:

1.学生要有一定道德知识。孔子认为“仁”、“智”、“直”、“勇”、“刚”等道德品质,都是必须通过有关理论知识的学习,才能做到恰到好处。否则,就会发生偏差。他说:“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阳货》)这里所谓“愚”、“荡”、“贼”、“绞”、“乱”、“狂”就是因为没有正确理解“仁”、“知”、“信”、“直”、“勇”、“刚”等道德品质的真正意义而发生的偏差。这里所谓“学”,就是学习关于这些道德品质的理论知识。道德行为有了一定的理论知识作指导,就会提高自觉性,减少盲目性。

2.养成“自省”与“自讼”的习惯。孔子在道德修养方法上提倡“自省”和“自讼”。对于“自省”,孔子曰:“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就是说,见到道德不好的人,就要引起注意,作自我的反省,检查自己有没有同他犯一样的错误。这是在见到别人犯错误时引起的自我检查。也即是《中庸》中提到的“慎独”。对于孔子的这种“自省”方法,我认为是很有必要的,通常我们都喜欢拿自己的优点来比别人的缺点,很少看到自己不足,有时甚至被别人指出来了,也没有勇气去承认,其实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问题是我们是否能够做到经常的自我检查,特别是遇到别人犯错误或者表现道德上的缺陷时,联系自己作自我分析和检查,不失为提高认识的一种方法。

另外,孔子还提出了“自讼法”。孔子曰:“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公治长》)“自省”有时是由别人的行为引起的,而“自讼”则是认真对待自己的错误。用我们今天的话就是自我思想的斗争。只有经过自己的思想斗争,才有可能有改正错误的决心。如果不经过思想斗争,从中吸取教训,必然还会重犯,所以在一定意义上,自讼比自省更重要。孔子遇到学生犯错误的时候,并不大惊小怪,只是鼓励他们大胆的改正错误,并且“不贰过”。

总之,这种“自省”和“自讼”两方面的结合,可以说是比较全面的内外兼顾的道德修养或自我教育的方法。

因此,只有让受教育者首先具备一定道德品质理论知识的了解,经过教育者的灌输让受教育者内化为“自省”与“自讼”的行为习惯,提高受教育者践行道德的自觉性,我想这才是德育教育的重中之重。

三、孔子德育教育的现代性转化

(一)建立以“仁”为核心的和谐的人际关系

在孔子的德育思想体系中,“仁”为核心地位。在此基础上又派生了“孝”、“悌”等其他的德育思想,孔子的“仁”虽然建立在血亲情感基础上,但是行“仁”要求把血亲之爱扩展都一切人身上。正所谓“泛爱众,而亲仁”。(《学而》)它要求人们在考虑自己的利益的时候,也要考虑别人的利益,要推己及人,将心比心,以“仁者爱人”为出发点,建立一种相互尊重、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的亲密的、和谐的人际关系。然而在现代进程中,随着竞争的加剧,利害关系日益复杂化,人际关系的冲突和矛盾也普遍存在。自私自利,人情冷漠等现象比比皆是,鉴于此,必须以仁爱为原则作为未来中国德育目标体系的基点。例如,目前社会上举办了许多的慈善基金组织为边远山区的孩子搭起了一个又个承载希望的学校。这种“爱心”的支持正是他们“爱人”的真切体现。诸如此类的事情还有许多,都需要我们每个人去奉献。所以在各级各类学校和社会广泛实施“爱心”教育,尊重父母,进而推及到尊重他人,以致整个社会的和谐相处。因此,在发展市场经济、凸显个人利益的今天,对青少年、我们当代的大学生以及全体社会成员进行仁爱教育,这对整个社会道德水准的提高无疑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改善精神文明家园,提高现代人道德信念和意志

随着社会物质生产能力的不断提高,人们在享受物质生活的同时,也出现了严重的“精神危机”其表现是在精神上无所寄托,没有理想,不知奉献。孔子认为人生活在世上,不应该以物质生活为满足,还应有更高的精神追求,要有自己的理想和信念。所以在孔子的德育教育过程中,不仅进行道德知识的教育,还特别的强调道德信念和道德意志培养的重要性,因为,这种内心的信念和意志的力量,对人的行为会产生巨大的推进作用。在《论语》中,孔子也经常和学生们一起“言志”。子路曾经问孔子:“愿闻子之志。”孔子回答:“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公治长》)可见孔子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确定志向,树立人生目标和理想。在孔子的德育教育的领导下,儒家教育造就了一大批的“君子、贤人”。

所以,我国在改革开放和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深入发展同时,更应该注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我们现代人尤其是要关注孔子的道德信念和意志的教育,从中汲取养分,从而来遏制我们现代社会中出现的道德失范、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以及极端个人主义的滋长,共建美好的精神家园。

(三)培养“君子”人格,提高现代人的道德素质

一直以来,孔子的的德育教育目标就是希望人人皆做君子,对于君子理想人格的塑造和追求,是孔子多年来道德教育中创造出来的,这不仅是古人所追求的,更是今人所必须学习和借鉴的。2005年1月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提出要重视“育人为本,德育优先。”可见教育活动不仅是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过程,更是一个人格塑造的过程。塑造健全、完整的人格就是教会受教育者怎么样“做人”,这是教育的根本使命、教育的最高目标,更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的应有之义。尽管孔子时代离我们很久远,但是他留下的文化积淀,对君子言行的提倡,在今天仍然不失为衡量一个人高尚与否的标准,因此,对君子人格的提倡及培养方法,对我们今天的道德教育仍然有着重要的意义。

(四)加强人们自律精神,提高现代人的道德自觉性

孔子的德育教育方法一直以来都是提倡“自省”和“自讼”。孔子总是以“诲人不倦”的态度教育他的学生要“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做君子就应该做到:“躬自厚而薄责人”(《卫灵公》),孔子强调与别人发生矛盾,首先要反躬自问,检讨和寻找自己的缺点和错误,同时对自身的缺点错误要勇于批判,对别人的错误要宽容体谅。作为当代大学生,理应不断地约束和克制自己的言行,严格要求自己,自觉遵守法规和校规校纪,学会自控自律,不断的加强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这是新形势下对大学生的基本要求。这就要求我们要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勇于正视自己和面对自己的缺点,勇于展开批评与自我批判,在实际生活中去获得别人的认可和肯定。我认为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真正的提高学生们的道德自觉性和道德修养。

[1]王仕民.德育文化论[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7.

[2]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

[3]全国教育研究会编务组.孔子教育思想研究[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1985.

[4]许梦瀛.孔子教育思想初探[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2.

[5]杨伯峻.论语释注[M].北京:中华书局.

2012-03-12

吕子炜(1986-),女,河北邯郸人,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道德行为论语君子
天天背《论语》,你知道它是怎么来的吗?
玉、水、兰:君子的三种譬喻
如何读懂《论语》?
君子无所争
有君子之道四焉
刘娟、赵玉生:自我损耗会对道德行为产生负性影响
《论语·为政第二》
风摇青玉枝,依依似君子
远和近
半部《论语》治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