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海世博会多元文化融合中的跨文化交际探析*

2012-08-15赵阳

外语与翻译 2012年1期
关键词:世博会跨文化交际

赵阳

(苏州市职业大学,江苏苏州215004)

上海世博会多元文化融合中的跨文化交际探析*

赵阳

(苏州市职业大学,江苏苏州215004)

上海世博会是各国展示和交流社会、经济、文化和科技成果圆满的盛会,本文从文化与跨文化交际的关系着手,以上海世博会多元文化的融合为背景,分析了世博多元文化融合中的跨文化交际的表现形式,探讨了世博多元文化融合对跨文化交际的意义。

上海世博会;多元文化融合;跨文化交际

一、文化与跨文化交际

在文化学和文化人类学中,“文化”一词通常指人类社会区别于其他动物的全部活动方式以及活动的产品。人类学家泰勒(Tylor)认为“文化是一个复合的整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人类在社会里所获得的一切能力与习惯”。概括地讲,文化就是人们所觉、所思、所言、所为的总和。在不同的生态环境下,不同的民族创造了自己特有的文化,也被自己的文化所塑造。

随着科技的进步,空间距离大大缩短,各种文化间的交流日益频繁。但是空间距离的缩小并不意味着人们的文化距离或是心理距离可以瞬间缩短。同时,文化差异滋生众多的交际问题,反而使人们的心理距离加大。不同的国家、民族由于不同的历史渊源、不同的社会习俗,形成了特定的文化背景。不同的文化背景又形成了不同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社会规范、语用规则,这些因素都给跨文化交际带来的潜在的障碍、低效率的沟通、相互间的误解以及可能导致的文化冲突。当来自不同文化的人们由于交际方式的不同而产生挫败感和误解时,文化差异问题就显得尤为突出。

跨文化交际领域的研究正是为了适应日益发达的跨文化国际交往和人际交往的需要应用而生的。这门学科需要研究不同文化背景形成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的差异,研究不同社会结构导致的角色关系、行为规范的差异,研究不同民族习俗所积淀的文化符号、代码系统的差异,研究不同交际情景制约的语用规则、交际方式的差异。所有这些研究不但要进行深入的理论探索,还要注重实际的应用研究,这样才能使这门学科更科学、更完善,从而更好的为时代服务。

二、上海世博会多元文化融合——世界级的文化盛宴

世界文化发展的多样性,其根本原因在于文化差异及其所造成的文化与结构的张力。文化差异体现着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精神层面的差异,比意识形态对立有着更深刻、更重要的内涵,它直接植根于人的内心精神世界,故能更直接地对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发生影响。不同文化都要其相对的价值,没有一种文化是普遍和绝对的。各个文明和民族文化的自我伸张及其带来的多样性也是当代世界发展的趋势。

随着全球化和多元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生活在两种或多种文化边缘,他们具有多重文化身份,并经常处于不同文化价值和生活方式的抉择中。同时,人们的自我认同、民族认同、文化认同意识在强化,多元文化的融合就是一种从民族文化向世界文化以及从世界文化向民族文化的双向循环、不断往复的运动过程。为了更好地理解各国不同的文化和进行跨文化交际,只有洞察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才能进一步了解其他民族的特点,加速信息处理,加强跨文化间的交流。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而不同”思想认为,世界上的各种文化和民族之间应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相互冲突;和谐以便于共生共长,不同以利于相辅相成。因此,世界各种文明、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应相互交流和借鉴,在和平竞争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各美其美,美人之美”,为我们在全球化时代处理不同文化之间的共生和发展民族文化问题指明了方向。

21世纪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时期,对未来城市生活的憧憬与展望是一个全球性课题,2010年上海世博会是一次探讨新世纪人类城市生活的盛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必能引起人们的共鸣。全球多元文化的融合,就是以城市为载体,从而不断壮大城市多元文化的趋势。同时,上海世博会为中国带来重要的战略发展机遇,增进多元文化融合,促进人类社会的交流理解,为我国成功地向全世界展示创新能力和创新成果提供良好的平台。在上海世博会中,文化的互相学习、交流和融合是不同国家和地区文化交流的主要方向,一种文化只有在与其他文化的交流、融合中才能不断丰富繁荣,才能形成文化开放性与文化生命力之间的良性循环。因此,多元发展是文化良性发展的必然规律,跨文化交际正是在这种开放兼容中不断汲取创新活力,促进其发展与日臻成熟。

三、跨文化交际在上海世博会多元文化融合中的体现

在上海世博会中,文化呈现多元化态势。面对多元文化的挑战,自身文化既要继承弘扬传统文化的独特个性,更要广泛吸纳融合其他文化的优良成果,以文化的合作交流推动全球的合作与交流。其多元文化融合中的跨文化交际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城市精神

文化作为一个城市的气质和灵魂,本质上反映的是城市精神文化的特质。城市精神是城市的灵魂,城市文化的核心。每座城市都拥有自己独特的精神和灵魂,它源于城市的文化传承、地域滋养、时代赋予、岁月浸润,它支撑着城市度过危机和伤痛,使城市生命得以延绵和更生。

在世博会主题馆,我们了解到以下城市的城市精神:孟买——亚洲的喧嚣与活力;四川汉旺——豁达坚韧自强不息;埃德蒙顿——朴雅生活悠远生活;内罗毕——没有舞蹈,就没有非洲生活;布宜诺斯艾利斯——激情足球浪漫探戈。这些城市精神是民族精神的生动体现,又是民族精神的丰富和更新,是一个城市的气质和内涵。在上海世博会中,城市精神代表了城市文化的精髓,是城市通过历史积淀而形成的精神品格,是城市在现实生活中形成的价值体系,是城市特色的鲜明体现,是城市灿烂历史遗产的焕发。

(二)生活方式

城市生活体现了城市人的需求与发展,是城市文化重要的一部分。“人们留在城市,是为了更好地生活”,城市可以满足人民的基本需要和内心渴望,多元化的供应和大量的选择机会使城市极具吸引力,安全健康的居住环境、令人满意的工作、学习和发展的机会、良好的医疗保障、可靠的社交网络、丰富的休闲娱乐设施等,这些要素让我们的城市和生活更加美好。

在世博会主题馆城市人馆中,通过对世界上六个不同家庭的跟踪拍摄,将他们的故事嵌入“家庭”、“工作”、“交往”、“学习”和“健康”五个展区,运用实物、布景与多媒体相结合的手法,参观者可与来自世界的六个家庭“相遇”。城市人本身就是多样化的,设计团队锁定了多样化的家庭结构,包括普通的夫妇、丁克家庭、几代同堂等。这不仅代表不同的家庭结构,也代表不同的社会结构。

(三)科技文化

科技发明和创新是世博会最重要的内容之一,突出了“科技改变城市生活”的科技、低碳成果在上海世博会园区规划建设、低碳环保、新能源利用、交通运营、健康安全及展览展示等领域都得到了充分体现。新能源汽车、太阳能光伏发电、半导体照明、生态建筑、江水源热泵与节能减排技术的大规模应用,打造出了5.28平方公里的绿色世博园。

生态世博城市的迅速发展、环境污染、交通堵塞、动植物种类灭绝等问题正在不断恶化中。上海世博会对此提出如城市矿场、零排放城市、租赁自行车、不会迟到的公交车、电力跑车、汽车路灯、绿色意识等解决方案来减少城市对环境的破坏。

低碳世博世博园区各展馆外观均由环保材料制成。如,西班牙国家馆整座建筑采用天然藤条编织而成;挪威馆由15棵巨大的“树”构成,模型树的原材料来自木头和竹子,并可在展后再利用;瑞士国家馆的智能帷幕由大豆纤维制成,既能发电,又能降解。此外,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项目也应用了挤塑聚苯乙烯隔热保温板来突出低碳的主题。

(四)饮食文化

饮食具有其独特的地域性、民族性及审美性。中国、法国及美国作为全球饮食文化的代表,在上海世博会中体现出各自独特的饮食风采。如,世博会的各种中式餐馆吸引了国内外广大游客,体现出中国饮食文化的气度、魅力及征服力。“拿来主义”的兼收并蓄使得外来饮食文化完美融入于中国饮食文化中,而“送去主义”的外向开放也使得中国饮食文化不断受到世界的认可与欣赏。此外,在世博园的法国餐厅中,我们充分感受到法国人对菜式的精致苛刻,对饮食的礼仪、环境和情调的讲究,这一切都使品尝法国饮食充满了艺术情调和美的享受,衬托出法国菜高贵的气质。同时,快餐文化在世博园中十分盛行,多元的美国饮食文化,经过兼收并蓄,形成了独特的方式,其方便快捷的特点非常受年轻群体的欢迎。

(五)艺术文化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一体化的世界也逐步形成,从而促进了东西方国家之间的友好文化往来,进而为双方艺术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创造了契机。艺术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缩影和瑰宝,是各种文化的民族象征。上海世博会文化演艺活动共举办了22925场,来自176个国家、13个国际组织、36个城市和4个企业的1200余支团队上演了1172个节目,参与主体广泛,活动规模空前,刷新了世博历史纪录。各种演出活动中,东西方音乐、戏曲、舞蹈形式最为突出,特点鲜明,精彩纷呈。如圆润而又具有金属色彩、富于共鸣音质的美声歌曲,继承传统声乐艺术精华并吸收西方科学发音的东方民族歌谣,中国流行最广、影响最大、人物脸谱多彩多姿的剧种京剧,歌乐与器乐为主体、布景与灯光综合而成的西方歌剧,都受到人们格外关注。同时,具有突出的民俗特征、表现形式多样的中国民族民间舞,各种流派的日本舞蹈,西方舞蹈的代表芭蕾,街舞,踢踏舞等都在世博会上广受人们喜爱。

四、世博多元文化融合对跨文化交际的意义

世博会是文化交流合作频繁的时期,是思想、科技等频频创新的时期。在上海世博会中,各种文化在交流的同时,人类文化也在不断进步;此外,多元文化的存在为跨文化的发展提供更多的价值选择,从而使社会更具活力和更趋稳定。因此,世博会多元文化的融合对跨文化交际的启示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提高跨文化交际意识,丰富跨文化交际知识。跨文化意识的觉醒是跨文化交际成功的先决条件,跨文化知识的吸取是跨文化意识觉醒后的内在需求。培养人们对不同的文化持有积极、理解的态度。通过发现文化鲜明的不同点,加深对自身文化的理解,从而做到客观地把握各自的文化特性。

第二,培养跨文化接触的适应能力,正确面对跨文化情感挑战。跨文化情感挑战的应对是发展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必经阶段。以积极正面的态度探讨人们在这个多元文化的世界里如何互相适应、进行交往,在相互承认、尊重、欣赏等基础上建立跨文化友谊,在不同的跨文化关系中协调自己的多重身份,和平平静地面对各种文化问题,以成为有责任有道德修养的跨文化人。

第三,完善跨文化交际的技能,尊重多样化的文化价值观。跨文化交际技能的获得是跨文化交际训练的最终目的。辩证地认识个人交际技能和环境因素对改善跨文化人际关系的重要性,注重文化学习,积极参与跨文化交流,保持自己的文化认同,同时主动理解对方的文化特性,努力把自己锻炼成具有多重文化能力、善于开展跨文化交际的现代人。

[1]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上海世博会主题解读[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

[2]宋超.世博读本[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3]洪浩,寿子琪.世博科技画册[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4]谭仲池.城市发展新论[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5]叶辛.城市文化研究新视点[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12-02-16

赵阳(1981-),女,河南郑州人,硕士,讲师。

猜你喜欢

世博会跨文化交际
为申办2030世博会,釜山将全力以赴
情景交际
情景交际
交际羊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晚清世博会参展棉纺织品的分析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
交际中,踢好“临门一脚”
论词汇的跨文化碰撞与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