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英语翻译教学现状及对策*

2012-08-15王皓

外语与翻译 2012年1期
关键词:外语译文教材

王皓

(长沙师范专科学校外语系,湖南长沙410100)

高校英语翻译教学现状及对策*

王皓

(长沙师范专科学校外语系,湖南长沙410100)

从课程设置、教材建设、教学方法、师资条件等几个方面,探讨了高校英语翻译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不足,并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来提高高校英语翻译教学质量,向社会输送合格的翻译人才。

高校英语;翻译教学;现状及对策

《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修订本)》对学生翻译能力的要求分为两个层次:基本要求和较高要求。基本要求是指“学生能借助词典将难度略低于课文的英语短文译成汉语,理解正确,译文达意,译速为每小时300英语单词。能借助词典将内容熟悉的汉语文字材料译成英语,译文达意,无重大语言错误,译速为每小时250汉字”;而较高要求则规定“学生能借助词典将难度略低于课文的英语短文译成汉语,理解正确,译文达意,译速为每小时350英语单词。能借助词典将内容熟悉的汉语文字材料译成英语,译文达意,无重大语言错误,译速为每小时300汉字。”

一、高校英语翻译教学的现状

现在大学生的翻译水平不高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把“顾客是上帝”译成“Customer is God”,把“黄金时间电视广告”译为“golden time TV advertisement”的现象比比皆是。如果学生们充分地了解了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及文化背景的不同就应该知道上面两个短语如果译成“Customer is king”和“prime time TV commercials”就更为贴切些。由此看出现行的翻译教学模式在某种程度上妨碍了高质量翻译人才的培养。

(一)课程设置方面

翻译课对于外语专业的学生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可是,在我国传统的教学大纲中,翻译教学所占的份量很小。将翻译设为大学高年级的选修课程,而针对大纲要求的翻译技能的培养,则采取将其渗透到各门学科的教学过程中的策略,因此许多专业课教师认为对课文的语法翻译就可以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因而分配给翻译课的课时数偏少。除去复习考试、实习、撰写毕业论文所占时间,翻译教学的课时就更少了。翻译课课时严重不足致使一些必要的教学环节无法在课堂上进行,从而制约了学生翻译水平的提高。

(二)教材建设方面

不管是对哪一门课程而言,教材建设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质量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学质量。近几年,随着我国对外交往和交流的日益增多,社会对翻译人才的需求激增,翻译市场因此而变得越发繁荣,需要翻译的材料的种类也随之增多,为培养不同翻译人才的不同翻译教材也应运而生。但是,与其他英语教材(如阅读、听说)相比,翻译教材的数量相对较少,质量良莠不齐,有的甚至编写不够严谨和规范。许多院校选用的教材单一,教材内容仍然停留在简单的偏重分合增减等微观技巧上,重文轻理,忽略应用型翻译能力的培养。也有的院校未使用固定教材,教学内容随意性较强,整个翻译教学过程缺乏系统性和关联性。

(三)教学方法方面

在多数院校,传统的教学手段和方式仍占主导地位。例如教师提供原文,学生做出译文,教师根据参考译文对有关的翻译问题进行讲解,评价学生翻译的得失。这是一种典型的传统教学手段。笔者通过调查发现,在这种传统的翻译教学中,老师对学生只进行语言训练,而不包含让学生进行信息提取、选择,根据既定的目的来创造译文等翻译能力的训练。其中所存在的问题是显而易见的:教学实践中缺乏统一的指导思想;教学以教师为中心,缺少应有的师生互动;教学实践轻技能培养而重知识传授;教学方法单一,缺少系统的翻译教学理论指导。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法,“将改错作为教学手段,将教师提供的参考译文作为翻译课的终极目标,不符合真实情况下翻译的本质特点,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学生学习翻译的主动性与创造性”(林克难,2000:56),不利于学生翻译能力的培养,而且当学生自己遇到语篇翻译任务时,仍然无从下手。

(四)师资条件方面

余光中先生曾写道我想这“教授翻译的老师,自身起码也应该是一位译者,而译者又应该是“有名无实”的作家兼学者……若以战争为喻,则翻译教师不但是军事家,最好还是名将。”句话对大多数翻译教师来说,是一种鞭策,足以令翻译教师产生职业忧患感。“虽然目前翻译教师的年龄结构和职称结构已经逐渐趋于合理,但是,多数翻译教师还是缺乏严格的职业训练和学术训练”。除了教学环境外,多数老师使用英语的实践不多,缺乏地道的语言、教学法及英语文化的熏陶,再加上师资培训的力度、广度不够,远远达不到熟练控制、得心应手的程度。大多教师既没有经过系统的翻译理论学习,也未受过专门的实践训练,拿来教材便开始照本宣科。其结果只能把翻译课变为英汉语句子对比课,或者简单的精读课教学,未能对翻译过程进行实验性研究,从而未能在此基础上建立关于翻译和译者能力的模式,并进而确立翻译教学的方法;未能明确译者能力的组成要素,从而不能区分持双语者的语言能力和译者的职业能力。

二、高校英语翻译教学的对策

(一)增加课时量

现实中不少学生英语专业4级甚至8级证书能顺利拿到手,可两页简单的公司说明书却不会翻译。口译更是外语专业学生的普遍弱项。大部分毕业生日常生活类的口译能够应付,而涉及贸易、科技等方面的口译则力不从心。社会需求就是教学改革的方向,笔者认为要改变这种现状,当务之急是大幅增加翻译课课时量,加大训练力度,尽快将学生的外语基础知识转化为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

(二)编写合适的教材

教材编写必须紧紧围绕教学大纲,准确充分地体现大纲的精神。《高等学校英语专业高年级教学大纲》对翻译课做出如下规定:“通过各种文体的翻译实践,运用翻译理论,训练学生在词义、语序、语法形式、句子结构、篇章结构、习惯表达方式、修辞手段等方面对比汉英不同两种语言,掌握翻译的技巧,从而培养学生独立从事英译汉,汉译英的能力。”根据大纲的精神,教材的编写形式宜将英汉翻译和汉英翻译融合处理。这样利于翻译知识的整合,便于增加教材的内容含量,避免不必要的重复以及人力、物力的浪费,如对一些共同的翻译理论知识及技巧的讲解。再就是教材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实践为主,但不忽视理论的讲解。理论上应包括翻译的基本概念、历史与现状、翻译理论流派以及翻译界的热点问题等。然后就是增加英汉语言文化对比知识。包括用词、句式、思维表达方式等方面的对比,有助于学生了解两种语言文化的不同,以便在翻译实践中能加以灵活运用。最后还要做到词句与语篇翻译并重,选取内容要广泛。应该从传统的文学作品素材扩展至经济、科技、外交、外贸、媒介、法律、政治、影视和旅游等各个方面。体裁也要多样,包括叙述、说明、议论、应用等。所选的材料应该新颖、生动、实用,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

(三)采取启发式教学

启发式即指为学习者提供必要的已知信息,而将新的信息留待学习者自己去探求,这一过程在课堂中往往由教师用含蓄的陈述方式诱导学生去推导出直接的陈述,自觉获取新知识。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能力,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和自我参与会逐渐感受到翻译既要对原文忠实,又必须发挥译者的创造性。传统的翻译教学只注重技巧的讲授,教师在课上罗列众多翻译名句,希望学生能够掌握并在以后的实践中应用。结果往往适得其反。。在具体操作上,教师可以向学生提供难易适度的原文,要求学生独立翻译,然后指导学生展开讨论,在争论中获取最佳译文。同时,于此过程中,要引导每个学生将自己的译文和理想的译文进行比较,找出差异,从而获得翻译经验。长此以往,翻译经验的积累必然能调整学生的翻译思路,从而有效地训练学生形成又快又准确的双语转换能力。

(四)培养合格的教师

要大力培养双语能力强、对翻译课感兴趣的教师,鼓励他们在职进修或接受专门培训,以应教学之急需,也为翻译教学储备一定的后备人才。培训的途径可以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第一种方法便是实行大学内部院系间的横向合作。邀请翻译专业经验丰富的教师讲授专业知识,随时讨论学术原著和翻译中的问题,交流翻译心得。再就是以国内访问学者身份接受培训,例如可以派翻译教师到国内著名学府研修相关的课程,学习最先进的翻译理念,提高翻译教学水平。最后一种方法就是出国深造。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出国培训是外语从教者们的最佳选择,既可提高英语水平,又可提高他们的翻译教学及翻译实践能力。

三、结语

翻译是语言基本功之一,翻译教学是大学英语教学中重要的环节,是巩固与提高英语知识的手段,也是达到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重要手段;深化翻译课程改革,培养复合型人才以适应未来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只有在大学英语基础教学中不断地探索、实践,将翻译教学有机融入大学英语教学中,才能提高大学生的实际语言运用能力,把大学英语教学推上新的台阶。

[1]蔡基刚.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的衔接性和前瞻性[J].外语界,2004,(5):12-19.

[2]陈安定.英汉比较与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0.

[3]陈恪清.大学英语教学翻译和翻译教学的思考[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7):45-47.

[4]戴炜栋.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英语教学“一条龙”体系[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5):3-8,80.

[5]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6]林克难.翻译教学在国外[J].中国翻译,2000,(2):56-59.

[7]穆雷.中国翻译教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8]许钧.外语教育:新世纪展望应该加强翻译教学改革[J].外语研究,2000,(2):3-4.

[9]余兴中.余兴中谈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2.

[10]张美芳.中国英汉翻译教材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2001.

2012-04-08

2009年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立项课题(09C003)

王皓,男,湖南常德人,讲师,硕士。

猜你喜欢

外语译文教材
Stem cell-based 3D brain organoids for mimicking,investigating,and challenging Alzheimer’s diseases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译文摘要
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
I Like Thinking
大山教你学外语
大山教你学外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