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市城区中小学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
2012-08-15李冶业许昌学院公共体育教学部河南许昌461000
李冶业(许昌学院公共体育教学部 河南 许昌 461000)
学校体育场馆是我国体育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调查得出,教育系统占全国体育场馆总数的65.6%。因此,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是构建完善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1 、影响许昌市城区中小学体育场馆资源有偿开放的因素
1.1 、学校体育场馆的资源尚不够丰富
从国家的总体情况上来说,我们的体育需求和能够提供的保证的体育供应方面来讲,北京的学校体育场地和公共体育设施虽然比其他地方要丰富一些,但是仍然不能满足我们大众的体育需求,按照最新的统计资料,我们的人均体育场地拥有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还比较明显,这也是一个短期内不能解决的问题。
1.2 、经费紧张,没有保障
学校体育设施对外开放,增加了体育设施维护、保养和更新的经费投入、以及管理费用的开支、而学校的经费是有计划预算的,即有固定的投入渠道和支出规范。另外学校的体育设施开放主要是为了服务于全民健身这个大局以服务性质为主,相关的收费只是作为学校管理的一种补偿,只能采取低价收费,但毕竟是杯水车薪。学校体育场馆包括室外篮球场、篮球馆和羽毛球馆等等,所有这些场地的设备维护、巡场人员和卫生人员都由学校自己来负责,没有外来投入。
1.3 、安全问题尤为突出
调查表明,在10所调查的学校中,对开放存有疑虑的原因中,安全问题是首要原因,占被调查领导总数的70%。通过访谈,我们不难发现,其原因主要包括以下两点:其一是治安问题,外来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一些人损坏学校设施、财物、破坏绿化环境,甚至谈恋爱、吸毒或有意打架滋事。同时,车辆进入校园也带来交通管理问题。其二是安全事故责任问题,由于对外开放,特别是适当收费后,安全事故的责任纠纷处理令学校担忧,这一问题应该通过法律法规加以确定。
1.4 、缺乏统一有效的管理规范
目前,学校体育设施对外开放在管理上还比较无序,如管理体制或管理模式的确定,管理人员的设置,开放时间的合理性、开放对象的适合范围、开放项目的安全标准收费的合法性、收费的标准及与此相关的工商税收政策一系列问题,至今没有一个统一规范的管理办法,特别学校在这些方面的责、权、利不明晰,感到难操作,难有序地实施对外开放。
2 、许昌市城区中小学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的发展对策研究
2.1 、转变观念,提高对学校体育场馆开放重要性的认识
学校体育设施对社会开放所带来到社会效益和学生校外效益远远超出体育设施自身的“单一”价值。第一,充分利用学校体育设施能缓解日益扩大的体育人口和体育设施不足的矛盾。第二,把体育设施用于社区也是直接为社会服务,二者并不矛盾。第三,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最终目的还是提高全民族的综合素质,体育和教育有着共同的任务,而学校又是把二者结合起来的最佳场所。
2.2 、加强法规建设,健全各种规章制度,稳步建立长效机制
我国学校体育场馆对社会开放的开展尚处于探索阶段,因此制定一套较为规范的法律法规,建立一系列健全的规章制度对于促进学校体育场馆开放的顺利进行,取得更好的社会效益是十分有必要的。在开放过程中,我们应该逐步制定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如开放设施、开放办法、开放时间、收费标准、培训制度、财务制度、安全保卫制度、意外伤害保险制度等,做到有章可循,步调一致。
2.3 、注重媒体宣传,强化服务意识,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学校体育场馆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应注重适当的宣传,以扩大影响,吸引更多的体育消费者。现在报纸、杂志、广播和电视已成为新闻媒体的四大支柱,各学校体育场馆在实施对外开放中可通过电台、电视台、报刊、网络等媒体宣传,把社会体育与高校体育有效地结合在一起,最大限度的发挥高校体育场馆的多元化功能,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2.4 、因地制宜,合理解决场馆开放和体育教学的冲突问题
各学校应在加大体育场馆设施建设力度的同时,根据实际地形,采取因地制宜,最大限度最有效的利用学校空地,合理规划、科学布局,巧妙的利用楼群之间的空地,见缝插针的设置学生喜闻乐见的健身设施,以解燃眉之急。如在公寓楼前,可安放单、双杠,同时也可以规划一些羽毛球场地等,这样既方便学生课间体育锻炼,还可缓解由于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因体育场馆和设施不足带来的窘迫,这些场馆和设施同样可以服务于高校体育场地设施免费对外开放,为入校参与体育锻炼的群众提供更多的场地设施。
[1]周登嵩.学校体育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
[2]雷厉.体育场馆发展概况及存在问题[J].山东体育科技,2000,(12):81-85.
[3]曹可强.高校体育场地的社会开放策略[J].体育学刊,2004,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