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体育实施教学改革策略研究
2012-08-15杨再辉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吉林吉林132001
□ 杨再辉(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吉林 吉林 132001)
1、前言
体育教学改革是体育发展的必经之路。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体育的要求开始发生变化,从“运动型”开始向“健康型”和“休闲型”转化,人们的健康意识和休闲意识增强。学校体育作为社会体育的组成部分,是人们形成终身体育意识,发展全民健身的重要载体,学校体育应顺应社会体育的发展而发展,因此学校体育教学改革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探寻新的教学方式方法。
2、体育教学改革策略
2.1、转变观念,明确学校体育教育“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在国外倡导“快乐体育”、“终身体育”等新的体育教学观时,我国的体育教育观念变化还以传统的“竞技体育”等教学观念为主。国外倡导的新理念多是从学生发展的角度考虑的,具体地说是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和提高人的生活质量来考虑的。而“竞技体育”的教学观念更多的是从培养运动人才方面去考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健康的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这是发展全面性素质人才的需要,也是新课程标准的重要思想的重要体现。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是学校教育的共同目标,体育教学在培养学生身心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是学校实现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
2.2、突破传统授课模式
体育教学要开展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兴趣。纵观我国学校体育的历史,几经起落,步履蹒跚,历经了太长的封建社会,受太多“重文轻武”的思潮影响。改革开放以后我国颁布了《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大、中小学体育合格标准及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办法等一系列制度,但体育理论和实践还不尽如人意。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寻找适合我国国情和地方学校体育发展模式的教育教学方法,发挥自身优势,拓宽思路,大胆突破,既尊重传统,也不要被传统所束缚,在教育改革中走出适合自己的路。
2.3、优化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学方法注重“三基”教学,强调大运动量、高强度的教学方式,向学生灌输知识。要向让学生更好更快的掌握知识和技能,就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以学生为本,做到让学生从“要我学”到“我要学”,完成从“学会”到“会学”的转变。在1982年党和国家坚决反对片面追求升学率即反对应试教育,坚决实施素质教育以贯彻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应试教育的广泛开展,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改善,但是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有些老师还在受传统教育的影响,教学搞“一刀切”,影响了学生主管能动性的发挥。因此,教师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为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创造空间。
2.4、改革考核方法
考核是手段不是目的。通过考核不是把学生分出三六九等,而是通过考核督促学生更好的学习,掌握知识和技能。体育是对学生身体素质具有较高要求的课程,传统的教学考核方法,使一些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刻苦学习、认真锻炼却得不到较好的成绩,而一些学生不认真上课,凭借自身身体素质就可以很容易取得较好成绩。这种身体差异出现的不平等的结果,使得一些学生对体育课失去信心,产生自卑心理。所以应改变传统的体育考核方法,消除个体差异,针对学生学习状态和学生进步的幅度来评价学生学习结果,让更多的学生在考试评价中能得到公平的对待。
2.5、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和科研能力,以适应体育教学改革的需要
教学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教到老,学到老。一个优秀的教师需要灵活的头脑、发散的思维,需要不断更新知识,来提高教学水平。尤其是青年教师,是教育工作者的中坚力量,知识和技术水平还有待提高。为此,学校应根据学校教师的实际情况,有目的、有计划地派一部分教师到体育院系短期进修,也可组织教师在职学习进修,还可报考上级学校继续深造等等。学校可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制定达标标准,以促进青年教师多学习一些理论技术、实际操作的本领,这对自身的成长和适应教学需要都大有好处。学校还要加大科研力度,建立科研评价机制,对教师科研状况进行学期评价,促使教师重视科学理论研究,对体育教学中的一些问题开展有针对性的研讨,促进体育教学顺利进行。
2.6、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
新课标和原来体育教学大纲相比,新课标没有规定具体的教学内容,要求根据教学需要选择教学内容和形式,教材选择有利于发挥老师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所以教学内容和形式需要教师根据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需要来选择,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自主选择项目,这样学生的爱好和特长就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体育的教学效益也大大提高。
[1]袁检.浅谈软式排球在中学体育课程中的推广[J].现代企业教育.2010(24).
[2]刘彤,郑伟.教师规避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因探析[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