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孔子的仁孝观

2012-08-15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11期
关键词:论语孔子子女

姚 芳

(山西职业技术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6)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源远流长。孔子将“孝”纳入儒家伦理思想体系中,并将其作为最基本的行为规范,对后世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

从奴隶制社会向封建制社会转变的春秋时期,经济上井田制逐渐瓦解,政治上周王室衰微、诸侯士大夫公然向分封制挑战,使得社会动荡不安,宗法制与传统的周礼遭到破坏。“臣弑君、子杀父、少凌长、庶废嫡”等违背周礼的行为屡见不鲜,人际关系异常紧张。在这样一种境况之下,孔子主张通过恢复周礼来挽救礼崩乐坏的社会,继而创立了以“仁”和“礼”为核心的儒家思想。“孝”就包含在“仁”中。“孝”字在甲骨文中就已经出现,到周代就更加普遍,而且功能很多。孔子又作了进一步发挥总结,使“孝”成为比“礼”还高的诸德之和。“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这里,孔子把孝悌看作各种德行的根本,提出对人民“道之以德,齐之以礼”(《论语·为政》),以此达到“必也使无讼乎”的目的。

孔子在《论语》当中17次提到“孝”这个字,可见孔子对“孝”的重视。其中《为政》当中的一句话概括了孔子的“孝”观: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也就是说,父母活着的时候,要按礼来赡养他们;父母去世后,要用礼来埋葬他们;祭祀的时候,用礼来祭祀他们。孔子基本上从以下两个方面对孝进行了诠释:

一、生前

提到“孝”,人们往往想到的是物质上的供养,以为衣食无忧就是孝。但在孔子看来,衣食无忧还远远不够,儿女孝敬父母起码要包括经济上的赡养、生活上的照料以及精神上的抚慰。

1.敬养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为政》)把这段话翻译过来就是:子游问怎么做才是尽孝。孔子说:“当今人们认为的孝,是指能养活父母。其实,连狗马等牲畜都能得到饲养,如果不敬父母的话,供养父母与饲养狗马有什么区别呢?”这就是说,仅仅把“养”作为“孝”的标准,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对于养犬马而言,也是“养”,不敬重父母,就与养犬马无法区别了。养和敬养区别就在于多了一些思想上的内容。孔子告诉后人,除了在物质上满足父母的需求之外,最重要的是在精神上敬重父母,这应该是发自我们内心的,自觉自愿地诚敬父母。表现出来的话,就是对父母应有说话和气、面带笑容。侍奉父母要从内心流露出对父母的尊敬之情,要让父母在精神上感到愉悦,心情上感觉舒畅,这才是子女对父母孝敬的表现。孔子有“色难”之说,“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为政》)子夏问:怎样是孝道?先生说:难在子女的容色上。若遇有事,由年幼的操劳,有了酒食,先让年老的吃,这就是孝了吗?替父母做了事,供养父母吃喝,不一定就是孝了。这里强调的是孝敬的态度问题,面色一定要和悦,脸色由心情决定,只有发自内心地敬养父母,才能在面色上体现出愉悦,心生孝顺,外貌自然有好的表现。中国有句古话叫“百善孝为先,原心不原迹。”就是这个意思。孝敬父母,就应该注意观察父母的脸色变化,体会父母的心思,了解父母需要什么,和颜悦色地侍奉父母,承顺父母,取悦于父母,从而使父母内心欣慰、精神愉快,让父母始终有如沐春风的感觉。以色事亲是敬养的关键所在。

2.守候和关爱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里仁》)父母在世的时候,不出远门去求学、做官,如果要出游(离家),也要有方向(计划、目标、范围),不要让父母牵挂、惦记、担忧,并且在一段时间内返回。父母健在,子女的义务就是守候在父母身边,照顾父母的起居生活,尽其之孝道,使年迈的双亲在晚年能够含饴弄孙、膝下承欢。当然,孔子这话的意思并不是教人们一定不要离开父母远游,就孔子的学生而论,就有不少远游之人,有的人离开鲁国,也有的人从别国来到鲁国,他是在强调“游必有方”。这里的“方”,有方向、方法、地方、礼法规范等多种含义。“游必有方”是说如果一定需要离家远游的话,要让父母知道你去哪里了,到哪里可以找到你,有事情可以召唤你回来。并且在走之前要安顿好你的父母,使其老有所养。在外时,要想办法让父母知道你的境况消息,不要让他们为你担心忧虑、时时挂怀。其最主要的意思是强调要站在父母的角度替他们着想,如果要外出的话,首先想到留下的父母怎么办,切实安顿好他们,保证他们物质上无忧、精神上无虑。

对于那些年事已高的父母,更应该及时行孝。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里仁》)孔子说:“父母的生日,不可不记住,父母的年龄,不可忘记。”一方面为他们长寿而高兴,一方面为他们年事已高而担心。喜的是身体健康,精神矍铄,但同时又有些许担忧,因为父母年岁越高,身体越差,距离人生的终点就越近,儿女与父母相处且尽孝的时间也就越短了。孔子说这句话的目的正是提醒人们趁父母健在的时候及时行孝,不要留下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

久病床前有孝子。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为政》)孔子的意思是说,一个人各方面都做得很好、很出色,那么除了生病,就没有什么事可使父母担心了,这就是孝。反过来说,对待父母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体会在孩子生病时你所表现出的那种焦虑、担心、慌乱的心情,带着这样的心情来对待你的父母。如果你能做到,那你就真正懂得什么是孝,怎样才算是尽了孝道。也就是说,子女要像自己生了疾病,父母那样着急的心情去对待父母、关心父母,尽心尽力地照顾好父母,做到久病床前有孝子。

3.无违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论语·为政》)“无违”就是顺从,当然这个顺从不是指无条件的顺从,孔子也在后面给“无违”做了解释:“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不违背父母意愿是有前提的,那就是不违背礼制,必须按礼节来赡养父母。孔子不主张“愚孝”,不是教大家盲从父母。在孔子看来,如果父母有做的不对的地方,做子女的也不可以对父母发脾气,子女应该不厌其烦地委婉地劝说父母。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论语·里仁》)父母如果有做的不对的地方,子女可以微言婉谏,但是如果父母不肯接受子女的劝谏,作为子女的也不应带有负面情绪,仍应恭恭敬敬地对待父母亲。

二、身后

1.孝祭

孔子在父母身后之事的态度上,较之前人有了很进步的观点。孔子主张葬之以礼,祭之以礼的目的不是前人认为的人死后有知、灵魂不灭。前人认为父母地下“有知”,所以才去供奉父母;害怕父母地下“有知”,如果不敬的话,怕父母在地下施加影响、惩罚子孙,所以才去追思和祭祀。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意思是说,能事奉人,方能事奉鬼神。欲知所以事鬼,须先知道所以事人。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论语·先进》)意思是说,尚未知生,何能知死,欲知死后的状况,应当先知生前的状况。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樊迟问什么是“智”。孔子告诉他,尊敬鬼神但要远离它,就可以说是智了。(《雍也》)子不语怪、力、乱、神。(《述而》)由此可以看出,孔子重人事而轻鬼神,他不相信鬼神实有,反对“事鬼”,主张“敬鬼神而远之”。在那个年代能有这样的观点,可见孔子的见识高远。

孔子认为,祭祀父母是一种表达对父母的追思和感恩的方式,应该是发自内心的。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论语·阳货》)宰我认为父母守孝三年时间太长,君子三年不行礼乐,会礼坏乐崩,影响学习和劳动,从而提出应缩短为一年时,孔子斥责道:“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阳货》)孔子认为,守丧三年并不是礼的要求,而是个人之仁心的要求。儿女出生三年之后才能脱离父母的怀抱,替父母守孝三年,是在报答父母三年的怀抱之恩。可以看出,孔子讲究祭祀,完全是从人伦关系的角度出发的,从历史的角度来说,这是一种进步的观点。

2.继志

父母在世,子女克尽孝心;父母逝世,子女之孝应该着眼于继承父母之志。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这句话的意思是父亲在世时,要察看孩子的志向;父死之后,关键是看他的行为。而且,对父亲的既定原则坚定执行,这也算是孝了。思念父母祖先,不忘他们的教侮和嘱托,把他们的优秀品德、宏大理想继承下来,把他们的未竟之业发展下去,从而使父母祖先名垂青史、流芳百世,终是对父母祖先的最好的祭祀。所以,孔子称武王周公为大孝。子曰:“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意思是说,能够善于继承父母祖先的志向,善于继承父母祖先的事业,这也是孝,而且是大孝。

总之,“孝”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和特征之一,也是儒家伦理思想中基本的行为规范和重要的道德范畴。作为儒家伦理思想代表的孔子的“孝”思想,内涵十分丰富,对中华民族产生了深远而巨大的影响。其中很多精华之处至今仍带给我们伦理启示,现代社会依然需要孔子的“仁孝”观做伦理指导。

[1]杨伯峻.论语注释[M].北京:中华书局,1980.

猜你喜欢

论语孔子子女
为子女无限付出,为何还受累不讨好?
孔子的一生
与子女同住如何相处?
如何读懂《论语》?
孔子的一生
农民工子女互助托管能走多远?
《论语·学而第一》
《论语·为政第二》
半部《论语》治天下
如果孔子也能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