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公共图书馆对“新生代外来工”信息需求的援助

2012-08-15冯慧瑛闫丽庆

太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2期
关键词:外来工新生代图书馆

冯慧瑛,闫丽庆

(1.太原大学图书馆,山西太原 030032;2.华南师范大学南海校区图书馆,广东佛山 525228)

试论公共图书馆对“新生代外来工”信息需求的援助

冯慧瑛1,闫丽庆2

(1.太原大学图书馆,山西太原 030032;2.华南师范大学南海校区图书馆,广东佛山 525228)

“新生代的外来工”是城市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他们的成长和发展对图书馆有着强烈的信息需求。对“新生代外来工”进行信息需求的援助,既是图书馆内在本质和作用的体现,同时也能促进和谐城市的发展。因此,作为社会认知机构的公共图书馆,应为其提供包括开展图书外借和流动图书馆服务、对口就业信息服务、开展相关培训以及以心理咨询为主的信息援助措施和方法,实现“新生代外来工”、图书馆以及城市的共同发展。

“新生代外来工”;信息需求;信息援助

随着我国城市的发展,外来工逐渐成为城市建设的主力军,在城市的地位也随之变得日益重要。但在与城市融合的过程中,也产生了各种各样的矛盾,如工资偏低,劳动时间长,安全条件差,缺乏社会保障,文化生活单调,接受信息不畅等问题[1]。因此,外来工如何在城市里更好地生存和发展,是在当前城市化进程中必须引起重视的一个课题。

相比较最早进入城市的第一代外来工,“新生代外来工”呈现出了明显的时代特点。首先,在价值观上,不仅要追求物质文化的实现还要满足精神文化的需求;其次,在生活上,不再是简单满足生存需要,还希望通过自身的努力能够在这个城市创造自己的人生;第三,在择业观上,希望找到轻松、有发展前景的工作。

“新生代外来工”的这些特点,一方面可以促使他们更快融入到城市生活,但同时由于他们自身素质的影响和社会偏见的存在,也使得他们在这个过程中并不能十分地顺利。因此,作为社会公益性机构的公共图书馆,应起到带头作用,关注这类群体,发挥专业职能了解他们特有的信息需求和其它需求,协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为这个城市的发展和繁荣做出更大的贡献。

一、“新生代外来工”存在的信息需求

山西省正处于转型跨越发展的新时期,其发展需要大量的新型技术工人,而目前山西的人力资源结构正面临高端人才不足、中端人才稳定、普通工人奇缺的现状。要有效推动山西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必然需要一大批具有一定技术基础的“新生代外来工”。鉴于此,对他们信息需求的研究就具有相当大的实际意义。因此,本文对“新生代外来工”信息需求内容,总结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就业信息的需求

“新生代外来工”不再像他们的父辈一样执着于工作的稳定性,普遍存在频繁跳槽的现象,希望得到丰厚的薪金和良好的工作条件,追求个人事业的长远发展。因此,他们需要更多的关于再择业方面的信息,而对于这类信息的获取渠道,基本集中在人与人之间的口口相传,或者是招聘启示,但是至于信息的正确与否并未给予相应的重视及判断。

(二)关于职业技能提高的信息需求

新生代的外来工与父辈相比,他们的学历更高,视野也更为宽阔,为了获得更好的生活条件,能更好地融入到城市中生活,他们自身也急需能提高自己职业技能的信息,来促进他们的职业发展。

(三)精神文化生活的信息需求

据调查,绝大多数的“新生代外来工”属于“网一代”,他们平时休息时间主要从事的休闲活动就是上网。其中,绝大部分的“新生代外来工”上网是为了聊天交友。由此可以看出他们对网络使用认识的局限性,造成了他们精神文化生活的单一和匮乏。

(四)对于法律经济政治等的信息需求

近些年,随着拖欠农民工工资等相关问题的日益增多以及国家相关法律的日渐完善,“新生代外来工”对于与自身利益相关的法律政治信息极为关注,对这些方面信息的需求也极为迫切。由于工作限定,脱离主城区的生活范围或者集中在某些城中村的生活环境,使他们在城市生活状态处于边缘化;工作强度高,工作内容单一重复,精神文化活动匮乏,又迫切希望能快速融于当地社会,形成的心理反差和心理矛盾,缺乏专业的心理疏解渠道和心理辅助机制,出现了较多的社会问题。

因此,为了“新生代外来工”的发展,为了城市的稳定发展和和谐城市的建设,作为庞大信息资源拥有者的公共图书馆则应当担负起这一重任,为这个城市付出辛苦汗水的建设者——“新生代外来工”提供各个方面的信息支援,诸如就业信息、岗位技能培训信息、相关的法律信息和法律援助等,让他们更快地融入到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得到更好的发展。

二、公共图书馆为“新生代外来工”进行信息援助的意义

公共图书馆是城市文化枢纽的中心地带,是信息和文化的传播中心,担负着全民信息素养提高的重大责任。“新生代外来工”是城市建设的主力军,更要成为未来公共图书馆服务的主要对象。

(一)为“新生代外来工”提供信息需求的援助,是其内在本质的体现

公共图书馆服务的对象是全体市民,不存在种族、性别、工作类型、知识程度的差别,为“新生代外来工”提供所需的信息,是公共图书馆的本职职能,体现了服务大众的理念。

(二)提供了传播知识的共享平台

公共图书馆对于全体市民而言,不再是普通意义上的信息资源存储中心,它是一个传播知识文化的信息机构,在更大意义上肩负着全民信息共享的重任。因此,为“新生代外来工”提供信息服务,也是其作用的表现之一。

(三)是保障城市和谐的途径之一

“新生代外来工”的生活习惯和城市之间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差异,与父辈相比,他们更愿意能长期生活在这个城市中,这样难免会和本地的市民发生矛盾甚至摩擦,利用公共图书馆的教育职能,对他们进行信息素养的培养和提高,传播健康有益的文化、生活理念,把他们看成是城市的主人。这样在一定的程度上可以让“新生代外来工”与城市更为融洽,促进和谐城市的发展。

三、公共图书馆为“新生代外来工”提供信息援助的主要措施和方法

(一)开展图书外借和流动图书馆的服务

公共图书馆是精神文化的传播中心,实行的是无差别的服务形式。“新生代外来工”无论是对知识的掌握,还是对学习能力的提高,与父辈相比,有着更为强烈的需求和渴望。但是由于目前图书馆的发展现状,他们还不能像本地的市民一样,便利地享受公共图书馆带来的信息服务和精神服务,这就需要公共图书馆主动将这部分群体纳入到服务范围之内,提供与其相关的书籍和网络信息资源,鼓励他们来馆借书和查询信息,将更多的精神休闲活动放在图书馆,而不是网络游戏和网络聊天。其次,还应当定期地或者不定期地到他们集中的社区开展流动服务,并将此项活动形成一种规定或者制度确定下来,保证其能够顺利地开展下去,从行动上让“新生代的外来工”感觉到图书馆对其工作和生活的重要性。如由西城团区委、微软(中国)有限公司、法国沛丰协会、西城区图书馆联合建立的CTLC(Community Technology Learning Center),即“社区学习中心”,主要针对外来青年开展的公益性技术培训项目,截止到2008年9月,共举办了外来务工青年培训班11期,培训学员1480名[2]。

(二)提供对口的就业信息服务

王建华在其《农民工就业信息获取的影响因素研究》[3]中指出在农民工就业的问题中,信息不对称是其职业众多问题中最主要的问题所在,而且也指出依靠老乡的工作介绍是最主要的就业渠道,而政府和中介机构在就业信息中的疏导作用表现的微乎其微。因此,公共图书馆应当充分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开展专门针对“新生代外来工”的信息资源服务项目,如在公共图书馆的主页开辟就业信息专栏,与本地的就业中心联系,掌握最新的就业信息,并及时予以发布;同时,也可以聘请专业人士,不定期地开展诸如如何应聘、面试等方面的讲座,为“新生代的外来工”提供切实可用的就业信息。

1.加强就业信息的保障

要开展对“新生代外来工”就业的信息服务,首先要求公共图书馆要具有一定量的信息积累,这些信息主要以提高“新生代的外来工”的就业素质为主。“新生代的外来工”希望获得的更大职业发展,单纯的工作经历是不够的,只有不断地充实自己,丰富自己的知识,掌握更多的理论知识,才能为未来职业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公共图书馆应当在文献资源采集的时候配备专门的馆员负责相关部分,通过前期调查,针对性地购买文献资源,诸如《家政服务技能指导》、《汽车修理基本技术》、《建筑装饰装修工》以及《农民工安全生产培训教材》、《农民工常见职业病防治法律手册》、《常见外伤应急处理问答》[4]等技术方面和法律方面的相关书籍。同时也应当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建立就业信息导航资源库,帮助“新生代的外来工”了解最新的就业信息等。

2.建立就业信息服务系统

“新生代外来工”普遍存在着就业信息渠道非正式化的问题,基本上依靠的是老乡之间的口头传递,缺乏正规有效的就业信息渠道,对于相关就业政策的信息更是无从谈起。因此,公共图书馆可以和相关部门如本地的企事业单位,并获得政府就业中心的支持,建立专门为“新生代外来工”服务的就业信息系统。“新生代外来工”在这个系统上进行注册,填写基本信息如年龄、工作经历、就业要求等等相关信息。图书馆则根据支撑单位获得就业信息和就业政策,并对“新生代外来工”开展专门的讲座和培训。这样一方面既解决了“新生代外来工”的就业问题,另一方面也帮助企业解决了隐性“用工荒”的问题,同时也无形中促进了“新生代外来工”对公共图书馆的利用。

(三)开展相关培训

现在的企业都非常重视职工的培训,但基本上培训的内容是关于职业技能的。对于“新生代外来工”来说,虽然他们的知识和技能相比较父辈,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相对于社会进步来讲,他们在法律意识自身权益维护上的知识还亟待补充。针对这些,公共图书馆可以聘请相关的法律专家,不定期地进行公共讲座;而针对外来工在求职和工作中常出现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法律咨询,让外来工有真正权威的法律援助机构可以获取帮助。通过这样做,既可以预防一些社会问题的出现,同时也可以让这些外来工切身地体会到社会、政府对其的重视和关心,让这些城市的建设者能在城市里体会到做主人的感觉。

(四)开展以心理咨询为主的活动

目前,“新生代外来工”在进入城市工作后不愿再回到自己的家乡,他们更希望能在城市生根立足。在这个与城市融合的过程中,他们可能会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比如自卑感和仇富心理,受歧视和排斥的心理等,如果这些情绪长时间得不到排解,就会产生比较严重的社会问题。公共图书馆作为文化精神的社会公益性的组织,有责任和义务帮助他们。但是由于文化理解的限制,单独开展的心理咨询对“新生代外来工”来说,还会存在一定的排斥心理。为了能有效地帮助他们消除这种不良情绪,公共图书馆可以结合本馆的情况,联合本地高校心理学方面的老师和专家,开展讲座活动,普及心理咨询的常识,目的是希望在这些活动中帮助他们放松心情,消除在城市的紧张感,保持健康的生活和工作态度。

“新生代外来工”作为城市的建设者,对城市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在这期间,对“新生代外来工”出现的各种包括身体和心理的异常,以及由此产生的诸多社会问题,政府以及社会各界都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并做出积极的努力。作为社会认知机构的公共图书馆,有责任和义务来加强对他们的关注,发挥公共图书馆信息中心的中介服务,拓展服务内容,从内在改变和促进外来工更健康的生活状态,从而提高他们信息素养,并促进城市的和谐建设和长远发展。

[1]熊再华.公共图书馆为农民工服务之探讨[J].江西图书馆学刊,2009(1):70-71.

[2]念治呈.我的2008年暑假实习报告[EB/OL].(2008-09-12)[2011-11-28].http://blog.sina.com.cn/s/ blog_4d4c03120100ax10.html

[3]王建华,李录堂.农民工就业信息获取的影响因素研究[J].软科学,2010(12):98-102.

[4]王子舟.图书馆如何向农民工提供知识援助[J].山东图书馆学刊,2009(1):4-9.

[责任编辑:卢旺堂]

On Information Supporting of Public Library to“New Migrant Workers”

FENG Hui-ying1,Yan Li-qing2
(1.Taiyuan University Library,Taiyuan 030032,China; 2.Library of Nanhai Campus,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FoShan 525228,China)

“New migrant workers”are major force for city economic development,and their growth and development urgently need information from libraries.Assisting new migrant workers in information need can not only embody intrinsic nature and role of library,but also promote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the city.Therefore,as a cognitive organization,public libraries should supply services such as book borrowing,mobile library,counterpart employment information,related job training and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in order to promote the common development of“the new migrant workers”,the library and the city.

new migrant workers;information requirement;information supporting

G250

A

1671-5977(2012)02-0078-03

2012-04-10

冯慧瑛(1983-),女,山西阳曲人,太原大学图书馆助理馆员,管理学硕士,研究方向:图书馆学基础。

猜你喜欢

外来工新生代图书馆
外来工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及其对策
“新生代”学数学
藜麦,护卫粮食安全新生代
新生代“双35”09式
创意新生代——2018伦敦New Designers展览
图书馆
从流动到留下 广州外来工融合行动进行时
去图书馆
心系外来工子女
是“量身医保”还是“量身歧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