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王禹偁文坛主盟辨

2012-08-15陈为兵

天中学刊 2012年3期
关键词:丁谓盟主宋太宗

陈为兵

(华中科技大学 中文系,湖北 武汉 430074)

王禹偁文坛主盟辨

陈为兵

(华中科技大学 中文系,湖北 武汉 430074)

王禹偁是北宋初期“白体”诗派代表作家,但冠以主盟一词似有不妥。无论从当时文坛影响、科举考试还是师从关系来看,王禹偁在当时难当盟主之任。将王禹偁定位于宋代文学之开启人物更为妥当。

文坛盟主;王禹偁;辨析

王禹偁(954—1001年),字元之,因曾贬知黄州,故世称王黄州。王禹偁是北宋一位重要的文学家,《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二二载蔡宽夫《诗话》云:“国初沿袭五代之余,士大夫皆宗白乐天诗,故王黄州主盟一时。”虽然蔡宽夫并没有解释王禹偁如何主盟,但王禹偁主盟一说由此发端,后人亦沿用此说[1]2。但从种种情况来看,王禹偁似乎还不足成为北宋初期文坛盟主。王禹偁是否一代文坛盟主是一个关乎王禹偁文学地位的问题,不容回避。下面笔者试以自己所见材料对此问题作以粗浅的探讨,不妥之处,恳请方家批评指正。

一、王禹偁并非同时代最伟大的作家

宋元之际的方回《送罗寿可诗序》云:

宋刬五代旧习,诗有白体、昆体、晚唐体。白体如李文正、徐常侍昆仲、王元之、王汉谋;昆体则有杨、刘《西昆集》传世、二宋、张乖崖、钱僖公、丁崖州皆是……[2]1193册662王元之即王禹偁,方回将其归为白体派并视之为代表人物,但是不是像郭预衡说的那样“是北宋初期最伟大的作家”[3]84,还是值得商榷的。姑且不论在当时就有“习尚淳古、齐名友善”的具有“高、梁、柳、范”之称的四大文坛名士,单就宋初学写白居易诗歌的文人来说,王禹偁也还算不上首屈一指的人物。仅就上文说到的李文正(李昉)和徐常侍昆仲(徐铉)来说,两个人都是当时台阁文魁,位高权重,地位显赫,在当时士子群体中间有着比王禹偁更大的影响力,尤其是李昉。

李昉(925—996年),比王禹偁大29岁,相对于王禹偁而言,李昉呆在馆阁的时间更长。作为由周入宋的开国文臣,在宋太祖、太宗两朝四十多年的时间里,李昉官至宰辅,两度主持贡举,并参修《太宗实录》,尤其重要的是他主编了《太平御览》、《文苑英华》和《太平广记》三部鸿篇巨著,这三部著作与《册府元龟》合称“宋代四大奇书”,据此说他是太宗时代(王禹偁的主要人生期)的文坛魁首一点都不为过。李昉“为文章慕白居易,尤浅近易晓。好接宾客,江南平,士大夫归朝者多从之游”[4]9138。宋初文人之中文学功底深厚者大多来自江南,自此而后,整个文坛基本上是南方文人的天下,此等人物大多都归附李昉,可见其在当时的影响力。凡此种种都表明,李昉比王禹偁更像是一代文坛盟主。

除了李昉,这里必须提及另外一个重要人物,这个人物就是宋太宗。之所以提及宋太宗,是因为太宗时期是王禹偁一生中最重要的时期,他的仕宦基本完成于这一时期,因此考察宋太宗在文坛上的影响对界定王禹偁的文学地位至关重要。

从史料记载上看,在力促文学创作方面,宋太宗可能比王禹偁的功劳更大。宋太宗不但自己参与创作,而且还经常组织群臣唱和,如《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十五记载:

雍熙元年三月己丑,召宰相近臣赏花于后苑,上曰:“春风暄和,万物畅茂,四方无事,朕以天下之乐为乐,宜令侍从词臣各赋诗。”赏花赋诗自此始。数日后,“幸含芳苑宴射,宰相宋琪……与李昉等各赋诗,上为和,赐之。”

再如宋代刘攽《中山诗话》:

太宗好文,每进士及第,赐闻喜宴。常作诗赐之,累朝以为故事。[5]284

宋太宗不但命令侍从词臣赋诗,而且还由此开创了赏花赋诗的风尚并使之成为朝廷惯例。不仅如此,每逢科举结束,宋太宗都宴请中举进士,还亲自作诗赐给众进士,宋太宗的这一举动必然会强有力地刺激当时的文学创作,从这个角度讲,在整个太宗时代,宋太宗在文坛上的作用比王禹偁更大。

竹溪林氏曰:

王元之又在尹、穆之前,虽未能尽去五代浮靡之习,而意已务实,但未得典则之正。[6]

无“典则之正”正是王禹偁的诗歌虽然成就很高但却迅速被效法李商隐、讲求工对精美的西昆体诗歌压倒的原因。后世之人更看重的是王禹偁那种“屈于身兮不屈其道,任百谪而何亏!吾当守正道兮佩仁义,期终身以行之”[7]7的高风亮节。相比其白诗创作成就而言,这更能激发人们的心灵共鸣。但也正是因为这一点,朱熹在《五朝名臣言行录》卷九中说王禹偁“为文著书,师慕古昔,多治规讽,以是颇为流俗所不容”,刚直的性格已经严重影响了时人对他文学创作的认知程度。时人的不称许和自身创作的缺陷,决定了王禹偁在当时难以登上文坛盟主之位。

二、王禹偁远离京城,没有主持过贡举

自唐代科举以来,科举制度与文学就一直有着密切关系。罗从彦《豫章文集》卷二《尊尧录》云:

太祖尝谓近臣曰:“闻及第举人呼有司为恩门,自称门生,见知举官辄拜之。此甚薄俗,非推公取士之道。又缙绅间,多以所知进士致书主司,谓之公荐。朕虑误取虚誉,当悉禁之。

考生在考试之前必去拜访当时名卿馆臣,以期被荐之于主持考试的官员,此谓之公荐。这种做法在终宋一代虽然因难免私人请托之嫌而屡遭宋廷禁止,但却一直大行其道。司马光在《传家集·贡院乞逐路取人状》曰:

盖以朝廷所差试官,皆率两制、三馆之人,其所好尚,即成风俗。在京举人,追趋时好,易知体面,渊源渐染,文采自工。[2]1094册311

由此可见主持贡举的考官的文学喜好对当时文人士子有着很大影响,而且考官也往往有自己的取士标准,以欧阳修为例:

……欧阳公恶之(西昆体),嘉佑中知贡举,思革宿弊,故文涉浮糜者一皆黜落,独取深醇浑厚之作。一时士论虽哗,而文体自是一变,渐复古雅。南丰曾文定公、临川王荆公,皆欧阳公门下士也,继出而羽翼之,天下更号曰‘江西体’,论遂以定。一时宋文,遂与三代同风。[2]886册126―127

为扭转当时的文风,欧阳修利用自己主持贡举的机会,不顾舆论压力,凡“涉浮糜者一皆黜落,独取深醇浑厚之作”,选拔了一大批诸如曾巩、王安石和苏轼、苏辙两兄弟等文学干将,正是在这些弟子前赴后继的努力之下,北宋文风才得以扭转并彻底发生了改变,北宋文学史上的诗文革新运动也因此高唱凯歌,权知贡举对欧阳修主盟宋代文坛起到的决定作用由此可见一斑。

与欧阳修一样,在王禹偁死后不久就风靡文坛的西昆体其三大领袖杨亿、刘筠和钱惟演也是多次权知贡举。据《宋会要辑稿·选举一》记载,在从真宗大中祥符八年(1016年)到仁宗天圣八年(1031年)十五年的时间里,除了中间暂停贡举之外,每次贡举都有西昆派关键人物参与主持,其中,杨亿、钱惟演、晏殊各一次,刘筠三次。杨亿、钱惟演、刘筠等三人是公认的西昆派三大领袖,晏殊虽未能入《西昆集》却仍不失为西昆派的重要人物[8]8,在当时公荐盛行的情形之下,西昆诗人在当时士子中的地位可想而知。而王禹偁就不同,虽然曾“四入掖垣”、“三掌制诰,一入翰林”[7]7,身份显赫,但“一生几日,八年三黜落”[7]7,并没有权知贡举,王辟之《渑水燕谈录》和释文莹《玉壶清话》都记曰:

(王元之)谪黄州,作《三黜赋》以自述。时苏易简知举,适放榜,奏曰:“禹偁翰苑名儒,今将全榜诸生送于郊。”上可其奏。诸生别元之。(元之)口占一绝,付状元孙何曰:“为我谢苏易简曰‘缀行相送我何荣,老鹤乘轩愧谷莺。三入承明不知举,看人门下放诸生。’”[9]73

“三入承明不知举,看人门下放诸生”透露着王禹偁虽三入掖垣,但始终未能主持贡举,只能徒羡别人门下诸生云集的无奈。不仅如此,他还三起三落,在京的时间很短。京城对有宋一代的文人是至关重要的,司马光云:

国家用人之法,非进士及第,不得美官;非善为赋诗论策者,不得及第;非游学京师者,不善赋诗论策。以此之故,使四方学士,皆弃背乡里,违去二亲,老于京师,不复更归。[2]1094册311

作为政治文化中心的京城在科举考试中的地位如此重要,以至四方学子毕生云聚于此。而大部分仕宦时间都在朝廷之外的王禹偁即使“文学才藻,登金马玉堂不难”,对当时文人的影响力也是微乎其微了。既然无法聚天下学子于身边赋诗吟唱,那主盟一说也就无从谈起。

三、王禹偁既无师友议论又无门生发扬

水心叶氏曰:

王禹偁文简雅古淡,由上三朝,未有及者,而不甚为学者所称,盖无师友议论故也。[10]173

再看杨亿等人,欧阳修《六一诗话》云:

盖自杨、刘唱和,《西昆集》行,后进学者争效之,风雅一变,谓之“昆体”,由是唐贤主集几废而不行。[11]7―8

一“无”一“争”,对比鲜明,足见王禹偁诗文并未具备西昆体那样让天下后进争相效仿的能力和强大号召力。王禹偁两知制诰、一入翰林,当其鼎盛之时前来结交之人何其多,但因其“性狷介,数忤权贵,宦官尤恶之”[9]73―74,以致“时交亲从亲密者,循时好恶,不敢私近,惟窦元宾执其手泣于阁门曰:‘天乎!得非命欤?’公(王禹偁)后以诗谢,略云:‘惟有南宫窦员外,为余垂泪阁门前’”[9]73―74。王禹偁自太平兴国八年(983年)考中进士到咸平四年(1001年)去世,历经三起三落,大部分时光都身处庙堂之外,在此种情形之下,朝中举足轻重之人自是不愿与他深交,即使有深交的故旧,这个时候也只能是避而远之。当然我们不能据此否定王禹偁的文学成就,但是王禹偁诗文在当时并没有得到师友的响应,也没有得到当世学者的称赞,更没有像欧阳修那样拥有一批“继出而羽翼之”的门徒,这对一个文坛盟主来说是难以想象的。王禹偁门生情况到底如何呢?其《答郑褒书》曰:

天下举人日以文凑吾门,其中杰出者群萃者,得富阳孙何、济阳丁谓而已。吾常以其文夸大于宰执公卿间……明年,孙、丁俱取高第……数日前得生书读之,因自贺:“向如前谋,则失郑矣!”洎与生晤,见生言讷而貌庄,气和而心谨,吾益自喜于得生也。[7]7

在众多举子中,王禹偁唯认为孙何、丁谓二人是出类拔萃者,其诗曰:“三百年来文不振,直从韩柳到孙丁。如今便可令修史,二子文章似六经。”[12]39极力赞美之余还向当时的宰执公卿推荐二人。除此之外,一“自贺”一“自喜”亦足见王禹偁对郑褒的赏识,他认为郑褒行文“直得古人述作之旨”,“文高行修”,来日必有大成。这三个人可以说是王禹偁一生中的三个得意高徒了,是王禹偁寄予厚望的。但这三个人是不是像曾巩、王安石、苏轼等人那样继承老师事业并将之发扬广大呢?下面予以分析。

果然不负王禹偁厚望,孙何、丁谓于宋太宗淳化三年(992年)同中进士,孙何为状元,丁谓位列第四;郑褒则于真宗咸平元年(998年)考中进士。但事情的发展却是王禹偁始料不及的。郑褒刚刚登第还未等到朝廷任命就猝然离世;而孙何也在王禹偁死后的第三年(1004年)因操劳过度死于官任上,此两人自是无法在继承发扬老师事业上有所建树的。而寿命最长的丁谓“有才智,然多希合,天下以为奸邪,及稍进用,即启导真宗以神仙之事,又作玉清昭应宫,耗费国帑,不可胜计”[13]37。虽然官至丞相,但却醉心于权谋。王禹偁《答丁谓书》云:

今谓之(丁谓字)第一进士,得一中允,而欲与世浮沉,自堕于名节,窃为谓之不取也。又谓吾之去职,由高亢刚直者。夫刚直之名,吾诚有之。盖嫉恶过当而贤不肖太分,亦天性然也……谓吾高亢,则无有也。……是盖以成败为是非、以炎凉为去就者谓之云。……非知我者也。[7]183

丁谓不但自甘沉沦、与世沉浮,而且还说王禹偁之所以被贬是因为王禹偁过于高亢刚直,在王禹偁看来这无疑是以成败论是非、以炎凉谈去就,是不足取的,师徒二人在人格上已经走到了对立面。不但如此,丁谓的文学创作也走上西昆体的道路,无论是做人还是作文,丁谓都已背离了王禹偁的一贯做法和主张。如果王禹偁的确是当时文坛盟主,那么我们在他最得意的门生丁谓、孙何现存的诗文中几乎看不到颂扬王禹偁的文字是难以让人理解的,我们只能说王禹偁在当时文坛还未具备足够的影响力。既没有师友的称赞,又没有学生的继承发扬,也是王禹偁不能像欧阳修那样成为一代文坛盟主的重要原因。

虽然王禹偁算不上主盟人物,但是从其文学创作情况来看,他仍不失为北宋一位重要的作家。吴之振云“宋承五代之后,文体纤俪,禹偁始为古雅简淡之作”[14]13。将王禹偁定义为北宋文学的发端人物、开启人物还是比较合适的,正如郭预衡所说,王禹偁是连接唐之李杜韩白与宋之欧苏的关键人物,也是形成宋代诗文特色主流之先河[3]84。至于王禹偁如何开启宋代文风,还有待探讨。

[1] 张兴武.宋初百年文学复兴的历程[M].北京:中华书局,2009.

[2] 纪昀.文渊阁四库全书[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3] 郭预衡.中国古代文学史长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4] 脱脱.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2007.

[5] 何文焕.历代诗话[M].北京:中华书局,1981.

[6] 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二三三·经籍考六十[MOL].http∶//www.guoxue123.com/shibu/0401/01wxtk/235.htm.

[7] 王禹偁.小畜集[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5.

[8] 杨庆存.论北宋前期散文的流派与发展[J].文学遗产,1995(2).

[9] 曾枣庄.宋文纪事[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5.

[10] 丁傅靖.宋人轶事汇编[M].北京:中华书局,1981.

[11] 欧阳修.六一诗话[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

[12] 司马光.涑水记闻[M].北京:中华书局,1989.

[13] 魏泰.东轩笔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3.

[14] 吴之振.宋诗钞[M].北京:中华书局,1986.

Arguments Against WANG Yu-cheng’s Status as a Literary Leader

CHEN Wei-bing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uhan Hubei 430074, China)

In the early Northern Song Dynasty, WANG Yu-cheng is an important poetry but not a lierary leader. According to his impact, and the relations between he and his students, WANG Yu-cheng is not capable of being a good leader in the literary world.

litery leader; arguments; WANG Yu-cheng

I206.2

A

1006-5261(2012)03-0086-03

2011-12-25

陈为兵(1974―),男,山东五莲人,讲师,博士。

〔责任编辑 赵贺〕

猜你喜欢

丁谓盟主宋太宗
碎石神掌
大话三国志
名臣的遗憾
吕蒙正送瘦马劝谏
忠言的力量
『趋炎附势』来自于一根筋
三千门客不识丁
宋太宗自导“写生门”
学会变通,远离职场“冷宫”
拂须之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