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贫困生问题透析
2012-08-15郭祥远
郭祥远
(郑州轻工业学院 政法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2)
高校贫困生问题透析
郭祥远
(郑州轻工业学院 政法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2)
由于社会阶层的分化、个体能力和水平差异等原因的存在,伴随高校收费制度改革的深入进行,高校贫困生群体的数量以及贫困程度日益加大,部分贫困生陷入经济贫困、精神贫困和学业贫困的恶性循环之中。解决贫困生问题,必须加大国家教育经费投入,提升家庭发展能力,建立社会扶持系统,健全贫困生人格。
高校;贫困生;贫困循环
伴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和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高校收费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在这个背景下,高等学校贫困生群体规模日益扩大,其贫困程度也日益加剧,高等学校贫困生问题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研究高校贫困生问题不仅事关学生自身的健康发展,更是一个事关教育公平的实现、和谐社会构建的现实问题。
一、高校贫困生现状管窥
(一) 数量呈上升趋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但是由于我国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城乡之间还存在巨大的差距,高校贫困生问题依然存在。1999年伴随高校扩招,高校收费制度也正式实施。热门专业、国际教育学院等收费达每年2万元左右,一般来讲,大学生平均学费是每年5000―7000元,这样的收费标准远远超过了一般家庭的承受能力。在中国最富有的城市广州,仅有7.5%的被调查者能够接受每年5000元以上的学费标准,71.6%的广州人觉得现在高校学费过高。统计数据表明:供养一个大学生相当于城镇居民4.2年的家庭纯收入,相当于9个农民一年的家庭纯收入,相当于西部地区一个贫困县农民35年的纯收入[1]。高昂的学费对于一般家庭来讲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对于一些来自农村贫困地区和城镇下岗等低收入家庭的学生,更是难以承担。教育部统计:在我国高校里,贫困生人数已经占在校生总数的10%―20%,其中特困生占在校生总数的5%—10%[2]。
(二) 精神贫困特征明显
考入大学后,面对环境的较大变化,贫困生更加直接地感受到来自社会、家庭、生活、就业、学习等方面的压力,对贫困的理解和体会更加深刻。由于学习成绩已经不是衡量大学生自身存在价值的惟一尺度,贫困生很容易产生强烈的挫折感和失败感,容易出现严重的焦虑或抑郁症状。他们经常游离于校园主流生活之外,不太愿意与他人进行心灵的沟通,遇到困难不喜欢求助于他人,习惯一个人扛着或苦撑着,在校园里缺乏知心朋友。贫困生常将自己的心理封闭起来,对矛盾和挫折更多的是选择逃避[3],他们有时会自我粉饰,表现出与他们真实身份不相符的生活态度,有时故意掩饰真实的自我存在,以达到内心的平衡,有时表现为过于敏感和多疑,非常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也非常在意别人善意的批评,容易走极端。
(三) 贫困呈现循环趋势
目前,高校贫困生不仅存在数量上的增加,而且存在贫困循环的趋势。由于贫困生经济上的贫困,导致学习、心理、社会交往、专业技能等方面的能力欠缺,而这些能力的欠缺,又导致贫困生丧失就业优势,引发就业贫困,进而导致经济方面的再次贫困。
由于经济的原因,贫困生往往选择低收费的专业,这些收费低的专业又大多属于冷门专业,就业前景不太好,加上贫困生在大学期间表现不积极,很少在班委或学生会担任职务,缺乏组织能力、领导能力的锻炼,找工作时又缺乏社会资本,因此在找工作中处于劣势地位。中国社科院2004年7月28日发布的《当代中国社会阶层流动》研究报告表明:目前我国处于社会优势的阶层,其子女职业继承性增强,干部子女的机会比常人高1.2倍。高社会地位的家庭子女可以更为成功地把子女所获得的高等教育转换为高的职业地位[4],而贫困生在求职中并未有此类优势。
二、高校贫困生贫困的成因解析
(一) 宏观因素
1. 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均衡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比较迅速,人民的生活水平和教育程度大幅度提升,2010年我国的经济总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高等教育在校生人数世界第一。然而,由于长期受“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农村特别是老、少、边、穷地区的经济发展依然滞后,老百姓的家庭收入和生活水平都偏低,从这些地区走出来的学生进入大学后,由于学费和日常消费的大幅度增长,超过了一般家庭的承受能力,于是,此类学生便沦为了贫困生。
2. 教育制度缺陷
贫困生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经济上的贫困,但归根结底是教育机制本身设计上的缺陷,实质是社会还没有及时和充分承担起提供公共产品的职责。众所周知,中国高等教育自1999年开始学习西方,实行办学体制的改革,改变了过去完全由政府大包大揽的财政投入模式,教育经费由国家、社会和家庭来分摊,多渠道筹集办学资金。事实上,美国高校也收费,但美国有完善的社会投资和捐资渠道,学生仅需要承担全部学费的25%,而在我们国家,学生承担学费的比例已经远远超过了西方发达国家,因此导致贫困产生。
3. 教育经费投入不足
20世纪90年代之前,我国经济发展还比较落后,但没有“贫困生”这个词和贫困生现象,这是因为国家建立了比较完备的奖学金、助学金制度,上大学不仅不需要交学费,国家还提供很多资金支持。现在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高校实行并轨招生,公费生成为历史,大学生需要交纳学费、住宿费、生活费,贫困生反倒产生了。因此,贫困生的产生也和国家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密切相关。早在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就提出,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比例要达到4%,但是由于我国GDP增长迅速、财政收入占GDP比例较低等多种原因,这一目标未能如期实现。虽然温家宝提出2012年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比例达4%[5],可即便如此,仍然低于4.5%的世界平均水平,教育经费投入不足是高校贫困生产生的客观原因。
(二) 中观因素
1. 家庭经济收入低下、来源单一
贫困生主要来自农村地区和城市的下岗职工家庭,他们的家庭经济来源比较单一,收入水平较低。由于农业的附加值低,农业产值一般仅够维持一家人的温饱,如果没有其他的经济来源,一个农村家庭完全依靠“面朝黄土背朝天”式的劳动来维持家庭的日常开支,本身就有点吃力,如果再供养一个或几个大学生,贫困也就非常自然地产生了。城市部分下岗人员由于自身知识结构、技术结构和文化水平等原因,不能有效地与社会紧密衔接,只能靠打零工过日子,缺乏长期稳定的家庭收入来源,出身此类家庭的大学生也经常陷入生活不稳定的困境。
2. 家庭负担重或者家庭不完整
从贫困生家庭的共性特征来看,大多存在以下情况:一是多子女,二是单亲或父母双亡,三是家中有长期卧病者。多子女的家庭,由于劳动力短缺再加上负担过重,容易造成家庭贫困。单亲或父母双亡的家庭,由于家庭发生了变故,容易造成生活困难。有长期卧病者的家庭,由于家庭收入的大部分要用于对病人的医治,因此也会造成家庭贫困。
(三) 微观因素
1. 自立能力差难以改善贫困状况
部分来自农村地区的贫困生,由于接触社会的机会较少,缺乏适应社会的技巧和能力,办事畏手畏脚,缺乏处理问题的方法和技巧,很难有效地适应社会。贫困生在从事勤工俭学时,除个别能从事知识型、专业型的勤工俭学外(例如:家教、代课、网络设计等),大部分学生只能从事纯体力型的勤工俭学,而此类岗位劳动时间长、工资待遇低,再加上校园内部的勤工俭学岗位少且工资低,致使相当一部分贫困生很难通过自己的劳动解决学费和生活费问题。
2. 虚荣心作怪加剧贫困程度
面对城市的繁华喧嚣和各种各样的物质诱惑,个别贫困生的心理发生了变化,他们往往用过度的自尊来弥补自身的不足,逐渐养成了攀比、享受的风气。甚至个别贫困生为了逃避现实,沉溺网络等虚拟游戏之中不能自拔,致使贫困程度进一步加剧。
三、破解高校贫困生问题的路径
(一) 加大教育经费投入
贫困生产生的根本原因是教育经费投入不足。高校为了满足大众化教育的需求,都在扩大办学规模,而国家对高校的投入并没有较大的改变,因而高校办学经费严重不足,根本无法拿出更多的资金来解决贫困生问题。因此,政府应该把高等教育当成国计民生和民族振兴的头等大事对待,加大经费投入,严格按照《教育法》和《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要求,确保《教育法》中规定的“三个增长”和“两个比例”,死守“国家财政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比例达到4%”的底线,保证教育经费的稳定来源[6],从根本上解决高校依靠学生学费来弥补教育经费不足的问题,减轻贫困生的经济压力,有效地消除贫困。
(二) 降低家庭分摊学费的比例
教育事关民族兴旺、人民福祉和国家未来,绝非是一个家庭的内部事情。因此,必须进行高等教育收费制度改革,降低家庭分摊学费的比例,切实把教育经费分摊比例控制在家庭比较容易承受的范围内。同时,要充分考虑我国的社会发展现实,考虑城乡差异和地区差异,考虑学生的家庭情况,给予弱势群体必要的补助,如可以对贫困家庭提供无息贷款、社会救助等多种形式的救助,真正做到“决不让一个学生因为贫困而上不起学”,“让所有孩子都能上得起学,都能上好学”[7]。
(三) 建立社会广泛参与支持系统
引导社会力量参与贫困生扶持工作,给予贫困生各种无形和有形的帮助,形成社会合力。新闻媒体可以通过宣传贫困生的典型事迹,利用社会舆论,赋予社会关心贫困生的良好社会氛围;学校要走出校园,积极主动的和社会知名企业和个人联系,让他们设立各种奖学金、助学金;政府可以利用行政和经济手段,给予资助企业一定的税收减免;推动企业将“双向选择”的用人机制前移,通过“卓越工程师”工程建设计划,为企业提供订单式服务,定向培养人才,由企业提前支付学生一定的生活费和学费,促使贫困生安心完成学业。
(四) 完善贫困生认定档案
贫困生问题解决的前提是要准确确定扶贫对象,由于我国诚信档案的缺失,当前,贫困生的认定仅仅靠街道居委会或村委会的一张证明,而个别人为了拿到助学金或贫困补贴,采取欺骗、隐瞒等手段骗取贫困证明,结果出现“贫困生不贫”的现象。因此,完善贫困生档案势在必行。首先,改变贫困生由辅导员一人认定的单一模式,建立由学生和辅导员共同认定的互动机制,实行贫困生提出申请、班级学生(尤其是同宿舍的学生)附议、辅导员和学生支部审批的多元认定制度。其次,实施动态跟踪考核机制,利用现代网络系统,调取学生在校园食堂、超市等处的消费记录,尤其是学生平均每餐的生活标准,分析学生的消费层次和贫困程度,把真正的贫困生认定出来。再次,建立贫困生横向认定制度,通过街道居委会(村委会)、派出所、民政部门等部门合作,获取贫困生的家庭人口、经济来源等数据,确保贫困记录的真实度、可信度。
(五) 加大精神扶贫力度
贫困的可怕,并非来自物质层面,而是来自精神层面。因此,精神贫困的扶持至关重要。为此,加大精神扶贫力度就成为必要。一要保护贫困生的隐私。贫困生由于爱面子等原因,不愿让别人知道自己的贫困,不愿意参加活动,封闭自我,因此,保护贫困生隐私,开展人性化扶贫是精神扶持的前提。二要加强心理咨询,通过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服务,让贫困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未来充满信心,相信明天更加美好,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懂得即使目前出现经济上的困难,也只是暂时的事情,重要的是把握未来。三要掌握正确的方法。贫困生克服精神贫困的根本途径是参加社会活动,所以高校教育工作者要教育他们多参加社会活动,在活动中交朋友,交知心朋友,少一点物质上的攀比,多一份学业上的淡定。
[1] 王宁宁.我国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现状研究[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8.
[2] 张保庆.努力做好高校贫困学生资助工作[J].求是,2005(2).
[3] 郑勇.“心理贫困”——高校贫困生问题的延伸与调适[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3(4).
[4] 蒋波.试论社会分层对我国高等教育公平的影响及解决策略[J].西北农业大学学报,2009(8).
[5] 温家宝.政府工作报告——2011年3月5日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N].人民日报,2011-03-06(1).
[6] 易善武.和谐社会视野下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研究[J].甘肃社会科学,2011(1).
[7] 温家宝.政府工作报告——2007年3月5日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N].人民日报,2007-03-17(1).
G645.5
A
1006-5261(2012)03-0070-03
2011-11-30
郭祥远(1971―),男,河南光山人,馆员,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 杨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