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利院儿童回归社会的社工介入
2012-08-15曲文勇
曲文勇,祁 洁
(黑龙江大学 政府管理学院,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一、研究选题的现实和理论依据
截至2011年年底,我国有65.5万孤儿,政府对于孤残儿童的社会保障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十五”、“十一五”、“十二五”规划中都充分显示了对孤残儿童的关怀,国家在努力地为孤残儿童营造一个健康、快乐、无忧无虑的成长氛围。
关注孤残儿童的全面健康成长,是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他们的健康成长对社会的平稳发展和社会秩序的良好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顺应社会的需要,我国的儿童社会工作也逐渐发展起来。社会工作是一种以助人为宗旨,运用各种专业知识、技能和方法去解决社会问题的专门职业,是确保现代社会稳定、和谐的重要制度。作为社会工作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儿童社会工作也是一项儿童福利工作,它充分运用一切能促使儿童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资源,以确保儿童福利服务的实现。从狭义上来说,儿童社会工作是一种事后补救性的工作,多采取机构服务的方式,救助和保护那些家庭或父母无力抚养的儿童或者有各种问题的儿童,包括孤儿、残疾儿、流浪儿、弃婴、受虐待儿童、情绪或行为偏差儿童等。对福利院儿童的养育主要有家庭寄养、领养和院内抚养三种方式。
二、家庭寄养与院内抚养的儿童行为结果对比分析
本文的数据资料是笔者在福利院支教两年的过程中所得。
(一)家庭寄养孩子的社会融入状况分析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某儿童福利院现有儿童300名(包括智障和脑残),其中在校生53人,有4人被社会爱心人士领养。
通过对领养孩子父母的访谈调查我们了解到孩子们回归社会的效果良好,主要表现在家庭参与度的提高和人际交往能力增强方面。一位母亲说:“他刚来的时候就像是做客,睡觉、洗脸、洗澡、吃饭都是小心谨慎的,也不敢大声说话,我跟他爸爸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一年过去了,他现在跟我们的关系已经不那么生硬了,那天家里说要捐钱给玉树,他还参与了讨论,现在他已经不那么把自己当外人了,我觉得我们现在已经是名副其实的一家人了”。福利院的工作人员以孩子阿姨身份对孩子所在的学校进行回访,在此过程中观察他们的行为举止以及人际交往,总体来说,这些孩子的行为举止得当,在老师和同学心目中的形象良好,并且逐渐地对自己的未来有了美好的向往和憧憬。他们的社会回归成效较好。
(二)福利院儿童的整体状态总结
在支教和与孩子们长期交流的过程中,笔者留意了福利院的孩子在社会行为与举止方面的特征,具体可归纳总结为:
1.孩子们的性格方面。
冷漠。主要表现是对周围事物的漠不关心和对人际关系的冷漠。刚去福利院支教的时候,孩子们对我们的到来表现得十分不友好,小朋友之间的关系也不是那么密切。
逃避错误的倾向。孩子们总会逃避自己的错误,不愿意承认自己的错误,有时候还会把自己的错误推卸给别人,为自己的错误找很多不靠谱的理由。
自残倾向。一个典型案例是:一男孩指着自己的伤口引以为豪地告诉我说:“这个是我用烟头烫的,这个是用小刀割的,这块是开水烫的……”他把肉体的疼痛当作一种自身情感释放的方式。
这些不健康或者不能被社会所理解、接纳的性格,对孩子们的社会回归进程十分不利,不利于他们的健康全面发展。
2.集体的孤独感。
集体的孤独感是福利院儿童的另一特征。有研究表明,福利院儿童精神质(倔强性)、情绪性(神经质)、内倾性明显高于普通儿童。[1]在支教的过程中,我们对福利院儿童在学校里的交际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大家都很孤独。只有一个小学生明确地说他在学校里有朋友,据统计,有94%的孩子表示不愿意在学校里交朋友。虽然孩子们有一群兄弟姐妹,可这种集体的孤独感还是较为明显。
3.独特的“小团体”现象。
我们都经历过孩童时期,都做过“孩子王”或者被“孩子王”领导过,多是大孩子“领导”、“统治”年龄较小的孩子。福利院内存在的现象却是年龄小的孩子“统治”年龄大的孩子。辅导员说这种年龄小的孩子控制年龄大的孩子在院内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似乎他们对威信的理解以及威信在他们当中的建立是一种更加微妙的博弈的结果。
4.孩子们的大龄现象。
福利院的孩子们都比他们班级里其他的小朋友大2~5岁,大龄现象十分明显。据儿童认知理论分析,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儿童,学习已经不能起到智力开发的作用,反而会对他们正常心理年龄的发展起到阻碍作用。所以,福利院孩子学习成绩差的原因不只是努力程度不够,年龄的限制也是很重要的因素。
5.福利院内的文化。
环境对一个人的塑造作用是不可估量的,具有近似于决定性的影响,文化环境的作用更是不可忽视的。福利院内有很多立志的格言,但是院内的文化并不像格言说的那样有生机有活力。在福利院里很少见到有为了自己的命运而努力学习和奋斗的孩子,福利院里没有那种奋发向上的气氛,多是一些淫秽、污浊、暴力、野蛮的思想。孩子们自从来到这里,就开始被这种文化同化着,年龄大的孩子带着年龄小的孩子去不断地实践这种文化,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对孩子们的成长十分不利。
(三)对比结果及其分析
对于家庭寄养的孩子,通过家长对他们各种行为的“正强化”、“负强化”的引导,使他们不断地完善自己,建立起健康完善的人格系统,充分地适应社会、融入社会。“替代强化”式的行为学习理论(班杜拉的著名的心理学实验“宝宝玩偶实验”)更适合于解释福利院内的孩子的行为。替代强化是指人们不直接参与某一活动,也不需亲自体验直接的强化,而是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受到奖励或惩罚,使自己在以后类似情况下也做出这种行为或抑制这种行为。
因此,让孩子走出去,让孩子离开自己闭塞的空间,参与到社会生活中去,是增强孩子适应社会能力的重要途径。让孩子见识、体验外面的世界,对社会状况有亲身的体会和感知,时刻保持与社会的交流与沟通,才不至于与社会脱节,不至于无法融入和顺利回归社会。
三、活动及效果评估
找出了问题的症结,也就找到了活动的方向。在总结了一些研究中对福利院儿童的疏导模式后,我们制定了自己的介入策略。[2]为了帮助福利院的孩子们更好地适应社会、实现社会化,我们开展了一系列带领孩子“走出去”的活动。
(一)“我爱我家,我爱游戏”活动
为了改变孩子们的冷漠,增进孩子与志愿者之间的感情,增加孩子对志愿者的信任,让孩子对志愿者打开心扉,我们开展了一次以“我爱我家,我爱游戏”为主题的游戏活动。
我们采取小组工作的方法,由两名志愿者和他们各自带的孩子为一组开展游戏和活动,例如“三打白骨精”(一种有赏罚的小儿游戏)、“北风吹”、“丢手绢”等。
通过游戏,我们发现孩子们的交往能力并没有本质上的缺陷,只是不愿与人接触,导致了表面上的冷漠现象,其实他们的内心是火热的。他们也有与人交往的欲望,并且有很好的与人相处的能力,只是他们自己给自己贴上了一个有别于其他小朋友的标签,并有把这种标签深化到自己内心深处的趋向。但经过总结,我们意识到他们的自我认同感是可以再次被塑造的,至少在我们这些大学生面前他们的表现是积极的,是没有那种自卑、孤独的阴影的。
活动中我们发现,孩子们对大学生的信任度远远大于福利院工作人员以及身边的同伴。我们以此作为一个突破口,利用孩子们对我们的信任对他们进行引导和教育,培养他们好的习惯和教会他们如何更好地与人相处,为带领孩子们“走出去”做铺垫。
(二)“体验大学生活,感受人文校园”活动
在“六一儿童节”当天,为了给孩子一个丰富有意义的节日,也让他们有机会“走出去”,我们开展了以“体验大学生活,感受人文校园”为主题的活动。
在“六一儿童节”上午十点,校车载着一车打闹的儿童和志愿者开进了黑龙江大学。“哇,好大啊!”“这就是大学啊?”孩子们稚嫩的声音传达出对大学的神往和对我们的羡慕。在参观校园的过程中,我们首先去计算机房,在计算机房里,有个孩子迟疑地问我说:“姐姐,我们可以动它们吗?”给了他肯定的回应后,他怯怯懦懦地碰了碰电脑。从计算机房里出来,他们都兴高采烈的,他们很听话也很有秩序,于是我们进入下一个主题:消防讲座和演习,他们听得很认真,在参与实际的消防演习时,也表现出了很大的积极性;到了吃饭的时间,为了让他们更进一步了解大学生活,我们把就餐地点定在学校食堂,吃着自己动手打来的饭菜,孩子们喜笑颜开,不住地说“真好吃”。
大学校园行的最后一项活动是我校曲文勇教授所做的关于大学生活的讲座,他的讲座,内容丰富,言语富有激情,孩子们在下面也若有所思地看着他,眼睛里透露出一种不知是对未来的茫然还是对大学生活的向往的复杂神情。
(三)活动总结
通过两次活动的效果评估表明我们的实践活动效果十分明显,孩子们在许多方面有了很大的改变。
第一,孩子们跟志愿者的关系渐渐地亲密起来。比如,有些低年级的孩子会跟带自己的志愿者哥哥姐姐撒娇,不再是当初的冷漠与无视。
第二,孩子们之间增添了信任,互动明显增多,也学会了相互帮助。福利院的辅导员曾经告诉我说“这些孩子太冷漠了,强强戴着假肢不方便,他们都不帮一下”,在这次活动中,大家不仅很热情地帮助强强,还很乐意帮助一些低年级的孩子。所以,活动证明了“通过一点一点的培养,是能够让孩子们建立起爱心的”。
第三,带领孩子们走出福利院的环境、接触更多的新鲜事物,是增强孩子们的生活能力、辨别能力和社会生存能力的有效方法。通过两次活动,我们的志愿者已经走进孩子们的内心,孩子们学会了接受他人,也在慢慢地尝试接受陌生事物,实践证明志愿者们的知识和技巧对于孩子们的转变有一定帮助。
只是让孩子们做游戏、“走出去”是远远不够的,在与孩子们进行游戏工作的同时加进对孩子的心理健康的辅导工作是我们的又一设想。这样,既可以让孩子接触社会上的新鲜事物,丰富他们的社会知识和生活常识,又可以促进他们心理健康成长,使孩子们适应和接受社会的能力得到最大的提升。
我们也应该看到,哈尔滨市的福利院不止这一家,哈尔滨的孤残儿童也不止福利院内的这些孩子,还有很多流浪在外的孤困儿童。在全国范围内孤残儿童是一个很庞大的社会群体,这个社会群体尤其需要关爱和帮助。我们只是在哈尔滨市区内的一所福利院进行的爱心志愿活动,但我们希望通过这些努力能让更多的人意识到孤残儿童的福利事业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每个人奉献一份爱心,就能让孤残儿童群体感受到“家”的温暖、感受到外面世界的温馨,就能为他们托起一个美好的明天。
[1]陈衍,陈庆良.福利院儿童与普通儿童孤独感和人格特征的比较研究[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
[2]习红兵.试论福利院孤残儿童心理问题及其疏导[J].湖南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