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治”教学模式下的“专业导师制”实践
2012-08-15金辉
金辉
(台州学院 建筑工程学院,浙江 台州 318000)
“三明治”教学模式下的“专业导师制”实践
金辉
(台州学院 建筑工程学院,浙江 台州 318000)
台州学院土木工程实施“三明治”教学模式,交通土建作为大土木的专业方向,存在学生专业学习时间过短的问题。为了发挥“三明治”教学模式的优势和促进学生专业学习,以加强专业教学和培养学生专业技能为目的,制定并实施了“专业导师制”教学方案,同时形成了一整套评价体系,通过效果评价表明“专业导师制”实施,使交通土建学生专业学习得到有效的加强,保证了三明治教学有效实施。
三明治;模式;专业导师制;教学改革
本科生导师制起源于14世纪的英国牛津大学导师制,本科生导师制在我国高校出现近十年的时间,在部分高校的研究和实践下,本科生导师制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1]由于各个高校的教学理念、教学条件和教学资源不尽相同,实施导师制时应根据自身条件进行。对于地方性高校,由于优质教学资源缺乏,如何结合社会对人才需求和要求,培养出高专业素质的毕业生成为大家关心的问题。[2]为此,在地方性高校建立实施符合自身特点的专业导师制,以学生的专业技能学习为抓手,在专业训练上加强对学生的培养,提升本科生的专业教学水平,具有一定的意义。文章主要对导师制模式进行探讨,介绍台州学院的土木工程在“三明治”教学模式下实行“专业导师制”的实践。[3]
一、本科生导师制模式
(一)综合导师制
综合导师制是导师对学生综合素质及全面发展进行指导的一种制度,[4]模式主要有以下三种。
1、全程导师制
本科生进入学校后即确定导师,导师在低年级时候指导学生选课、引导自主学习,帮助学生尽快的融入大学生活。在高年级学生具备一定专业知识的时候,导师根据项目情况和学生特点,吸收学生到项目上来,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科研能力等,最后指导学生完成毕业设计。这种方式,对导师要求很高,要取得效果,必须投入大量的精力。该模式对导师各方面的素质要求高,并且在高校具体实施时受教师数量限制,在地方性高校实施全程导师制存在一定困难。
2、分阶段导师制
指在大学期间根据阶段设置不同的导师,一般为两阶段,两个导师。第一阶段主要是在入学期间确定导师,引导学生适应大学生活。第二阶段是在高年级时更换专业老师为导师,指导学生专业学习,培养科研能力和专业技能。[4]此种模式在我国很多高校广泛应用。
3、导入式导师制
在大学低年级实行导师制,指导学生从高中被动填鸭式学习转变为自主学习的大学学习生活,一般只在大一大二设置。当学生适应大学的学习和生活,就不再配备导师。
(二)专业导师制
专业导师制是仅对高年级本科生专业学习及学术研究指导的一种导师制度[5],就是对学生进行专业学习指导、文献查阅和学术态度辅导,培养学生的专业学习方法及科学研究兴趣,培养学生专业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交通土建 “专业导师制”的模式构建原则
(一)基于“专业指导”为目标的原则
台州学院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讲实效”。[2]为了提高学生的市场竞争力,更有效地实行培养目标,实行导师制要以专业指导主要目标为原则,对学生的专业学习进行有效的指导,加强学生的专业技能教学。
另外,由于台州学院土木工程专业交通土建方向,由于教师缺编等原因,要想采用全程本科生导师制较为困难。“专业导师制”不涉及学生的生活管理和思想教育,减轻导师制的专业教师工作量,集中力量和专业优势针对学生专业学习进行有效的指导和培养。
(二)基于“三明治”教学模式下原则
台州学院土木工程专业实行“3+0.5+0.5三明治”教学模式,即3年理论课教学加半年实践教学再加半年毕业设计。“三明治”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行,使得学生有至少一学期的时间进入施工、设计或管理单位实习,对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工程实践经验的取得都有很大的帮助。台州学院交通土建专业是属于土木工程大专业的一个方向,即大一、大二不分方向,统一进行基础课教学,大三时分出三个方向:交通土建、房屋建筑、建筑工程管理方向。“三明治”教学将四年的课程压缩三年上完,在课程设置上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前两年教学中基本以建筑工程专业基础为主的教育。分方向后,交通土建专业只有大三一学年时间进行专业课程的课堂教学,造成交通土建方向学生在专业学习时遇到一定困难。
为此,在交通土建方向设置导师制时,必须充分考虑三明治教学模式特点,加强对学生专业基础学习的指导。
三、 “专业导师制”的实施
(一)实施条件
目前,台州学院交通土建方向专业教师有10名,其中博士5名,硕士4名,本科1名,都为年轻教师,为了保证导师的素质,确定承担导师资格条件为硕士以上,这样导师人数为9名。交通土建方向专业学生人数在30名左右,导师与学生的比例为1∶3,两方面保证导师制的有效实行。
(二)“专业导师制”的实施情况
第一步:双向选择
交通土建专业导师制确定以专业培养为主要目标开展实施,在充分考虑导师专业背景确定桥梁工程方向和道路工程两个方向为主要的专业组。大三开学初,进行导师和学生的双向原则,每个导师带的学生人数不得超过5个。学生可以在学院网上查询到导师的基本信息和研究方向,导师则可以通过学院办公室查阅学习档案查阅学生学习情况,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导师,导师则可以根据项目需要选择学生以及制定对学生的专业培养实施方案。
第二步:专业培养方案
专业导师制的专业培养方案是专业导师制的核心内容,方案是在专业课程教学基础上形成的。专业制培养方案分为两个层面,第一层面为基本专业技能训练方案,即结合专业教学制定的统一方案,主要培养学生基本专业技能;第二层面为学术培训方案,根据导师科研项目、学生自身情况进行制定实施。
第三步:方案的实施
基本专业技能训练方案,首先针对专业课特点以及培养目标,结合目前专业技术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在充分调研用人单位对技术人员的技能和能力要求基础上,设置基本专业技能训练培养方案,并将专业技能训练培养方案直接融入教学中,由专业任课老师布置相关的大设计或大作业,这些设计都以实体项目为背景,紧密的结合实际,布置后各个组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例如桥梁工程教学过程中,设置了简支梁上部设计、简支梁下部设计、连续梁设计等设计大作业。这些大作业打破以往以单项训练为主的型式,要求学生在导师的带领下,以实际项目为依托背景,全面的开展工程设计训练,从方案设计、结构计算到设计图纸编制,全部按照设计院的要求进行,这样以综合训练的方式培养,使学生获得实战经验。
在学术培育方案中,则是根据导师的在研项目和研究方向进行制定实施方案,只要求学有余力的学生参与。例如,有的学生结合专业导师的研究方向,申请新苗计划项目、浙江省大学生创新项目,在导师的指导下都能很好的完成科研项目,使一些优秀的学生,得到了科研能力锻炼。
(三)考核体系
建立有效的考核体系是保证 “专业导师制”有力实行关键。为此,交通土建专业组制定了考核体系,将本科生导师工作的评价分为导师自我评价、学生对导师评价、成果评价以及社会评价四个部分。对每一部分的评价工作制订了评分标准,保证评价的科学性。
一是导师自我评价。导师自己通过结合指导工作的成果,回顾和审视学生指导工作,主动发现教师自身能力、教学状态与目标之间的差别,从而达到使教师主动完善自己、改进工作,提高教学质量。
二是学生对导师评价。学生对导师指导工作态度、教学能力以及指导质量,根据预先制定的评价体系作出客观评价,与导师自我评价做两方面的印证。
三是成果评价。成果评价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根据各组提交的大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另外部分根据学生参与的项目完成情况进行评价。
四是社会评价。第七学期学生都将参加实习,这样要求实习单位对学生专业技能和学习能力进行客观评价,根据实习单位反馈的评价效果对导师工作进行评价。
四、 “专业导师制”效果评价
通过分析导师的自我评价、学生实习情况和毕业设计完成情况等方面,[6]实施“专业导师制”以来达到了几个效果。
(一)缩短专业方向适应期
通过学生的自我评价来看,通过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实行“专业导师制”,建立专业老师和学生的交流平台,使得交通土建方向的学生在学习专业课时,能在较短的时间里从房屋建筑概念转为交通土建概念,缩短了适应期,是“三明治”实施的有益补充。
(二)获得更多的专业技能训练
使学生在顶岗实习或是进入工作岗位时提早进入状态,上手更快,通过学生实习返校带回的实习单位评价表分析,通过“专业导师”后,实习单位对学生技术能力和学习能力的评价明显比实施前评价要高,单位评价优秀的由实施前的45%上升的70%,很多学生通过实习表现获得了工作岗位的概率达到50%。
(三)促进年轻教师专业教学成长
台州学院的交通土建方向专业历史不长,以年轻教师为主,通过教师的自我评价来看,在实行“专业导师制”后,年轻教师在指导学生专业学习的过程中,也得到专业教学经验的增长,有利于促进教师的教学科研工作,促进年轻教师的成长。
五、结 论
台州学院的交通土建方向在“三明治”教学模式下实行的“专业导师制”,形成了“教”与“学”的良性互动机制,将教师和学生双方之间的了解,从过去以毕业设计的集中环节为主延伸到整个专业学习阶段,从过去以课堂为主拓展到课堂和课余相结合。“专业导师制”以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为重点,创新课程教学模式,加大课程实训量,最终达到培养了学生专业技能和专业学习能力的目标。
[1]余武斌,林静姗,卢美贞.多层次导师制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意义和作用[J].高教与经济,2008(1):19-23.
[2]蔡海燕.地方性院校对外汉语教学模式探讨——以台州学院留学生教学为案例[J].台州学院学报,2010(2):34-38.
[3]王小岗.地方高校应用型土木工程人才培养体系探索[J].台州学院学报,2006(3):85-88.
[4]占小红.高等教育本科生导师制度现状与发展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28):6-8
[5]德措毛.农科专业人才培养中本科生导师制模式的构建及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2010-9:34-37
[6]李宏明.基于多元统计分析的地方高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以台州学院为例[J].台州学院学报,2010(3):77-80.
The Practice of Professional Mentoring System under the"Sandwich" Teaching Mode
Jin Hui
(Taizhou University,School of Architecture Engineering,Zhejiang Taizhou 318000)
The“sandwich”teaching mode of Civil Engineering was implemented by Taizhou University.The problem of transportation construction students’professional learning is too short time.In order to play the advantages of the sandwich teaching mode and promote the effect of students’ profes-sional learning,in the“sandwich”teaching mode,some measures are taken to strengthen the professional teaching and train the students’professional skills.Professional mentoring teaching programs is developed and implemented, a set of evaluation system is also formatted at the same time. The effect evaluation shows that professional mentoring system effectively strengthens the transportation construction students’learning abilities and ensures the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of the“sandwich”teaching.
sandwich;mode;professional mentoring system;teaching reform
G642.4
A
1672-3708(2012)02-0046-04
2012-04-06
金 辉(1978- ),男,浙江台州人,讲师,工学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