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国学经典:《黄帝内经》给今人的生态启示
2012-08-15鹿彬
鹿彬
(洛阳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河南洛阳 471022)
纵观西方美学两千余年历史演变的轨迹,以脉络清晰的逻辑线索,来看中国古代美学思想时,便不免陷入惶惑:这里似乎看不到什么发展逻辑,有的只是一团自身循环往复的混沌之气,一如《周易》哲学之所昭示,但它确实在运动着。从中国美学角度来看,中国的“美”近实用,“文”超功利;“美”重内容,“文”讲形式,两者相反而相成,对立而统一。那么,现今生态美学,特别是中国这个古老文明古国孕育出来的新美学思潮,也必然将美定格于“审人“。从审人的角度来看,在人与人的关系模式上,西方是人和自然的对立,是天人相分,而这种“天人相分”正是“人人相分”的体现;而中国则是人和自然的和谐,是天人合一,从“审人”的实质上看,就是社会关系上“人人合一”的体现,这是一种演化、静态的运动,从它的孕育起始,就作为一种审人的美学而风格独具。中国美学的一切秘密,只有从人以及对人的理解入手,才有可能揭开。
随着现在生态问题的日益突出,新实践论美学——生态美学的发展脉络也越发清晰起来。既然生态美学关注的焦点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那么从人与自身的和谐关系入手来研究美的本质,就可以为生态美学的深入研究开辟道路。在生态美学提倡向“内”转、指引现代人探索生生不息出路的过程中,只有当我们静下心来,怀着一颗博大、谦卑的胸怀,以崭新的视角来关注、解读国学经典,就会认识到帮助我们修正思想、摆脱新时期技术座驾束缚之门的钥匙,依然在被遗忘许久的国学经典文化中默默地等待着我们。
一、重读经典
生态美学的发展,初步实现了对自然生态引起广泛认识的基础,尤其是以汶川地震等巨大自然灾害对中国人民和社会的创伤,将生态问题、自然问题摆在了中国人民面前,让我们不得不面对和思考。同时,通过学者们的不懈努力,不断将生态美学的建构向纵深推入,为重新审视伟大的中国国学提供了条件,更为文化复兴奠定了群众和文化基础。当焦虑和不信任充斥社会文明现象时,新的文化复兴必然孕育而生。由生态问题引发的新文化复兴既不是否定现在,也不是重复历史[2],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时期必然出现的文化积淀和发展阶段。当前传统文化复兴的种种现象并不是一场虚热,而是中国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在这样特定的社会、政治环境下,政府和民众共同关注下,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以及中国人民生生不息的强大生命力。[3]
后浪漫主义生态美学[4]是在生态和谐的基础上,探索现代人如何生存的存在美学。是面对着当前的种种不和谐的“人人”不合一现象,后浪漫主义生态美学为新形势下的文化复兴做出积极响应——即通过实现中国国学的光芒再现来引领生态和谐思潮,通过关注现在人所面临的种种生存健康以及精神疾病等问题,来重新审视我们的国学经典《黄帝内经》,从而感悟到国学经典中“医易不分”的文化再续和无穷力量;只有按照《黄帝内经》中体现的中国传统中医哲学思想,引导人们审视自己的身体、心理健康,遵循中国古代哲学存在观中早已明示的内省、自修,才能实现我们自己的“审人”与“悟美”相结合的和谐过程。
以后浪漫主义生态美学理论为指导,用比较研究中的等势研究方法,不拘于历史顺序以及史料考据,对与《黄帝内经》人文思想有关的内容进行分析比较[5];运用《黄帝内经》中的“子午流注”法则,提倡“顺时而生”的生活态度,维护人与自身的和谐,人与环境的和谐。
二、逆时而为
建立生态美学观点是时代使然,是人类追寻未来性优化存在的必然。这不仅仅是因为人类生存面临着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也不是因为人类自身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而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必然抉择,是人类不断完善自身所必须进行的自我剖析,并且是人类可持续性走向未来的必要要求。建立生态美学不仅能够有效地引导人们认识生态存在的必然性,体验人的生态化生存的合理性,在融通人与自然所建立的生态和谐关系中能够审美地激发生命活动的机能,能够审美化地演替物质交换、能量输入输出及信息传递的生态节律,而且能够促使我们从精神和心灵深处将这种认识与体验作为积极主动的生存需要,作为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指向性,从而引领我们始终能够依据生态存在的规律性,并能够以韵律化、诗意性地构建人的生存与发展的机理,搭建人类通向未来之路的优质生存的桥梁,使人的本真“澄明”,使人的和谐、诗意的生存“美态”得以显现。
目前由于生态美学发展需要,让我们关注的焦点重新回归到如何做人、特别是如何做一个和谐的人、健康的人。在这样一个“审人”课题下,后浪漫主义生态美学作为生态美学的先锋战士,勇于奉献探索精神,在此提倡重读国学经典——重新回归、解读典籍《黄帝内经》,号召大家首先把自己的这个人做得和谐快乐,再考虑如何和其他物种和谐共存。
对于人的生态平衡发展,《黄帝内经》中是这样指导的:
“黄帝曰:其气之盛衰,以至其死,可得闻乎?岐伯曰:人生十岁,五脏始定,血气已通,其气在下,故好走;二十岁,血气始盛肌肉方长,故好趋。三十岁,五脏大定,肌肉坚固,血脉盛满,故好步;四十岁,五脏六腑十二经脉,皆大盛以平定,腠理始疏,荥货颓落,发颇斑白,平盛不摇,故好坐;五十岁,肝气始衰,肝叶始薄,胆汁始减,目始不明;六十岁,心气始衰,若忧悲,血气懈惰,故好卧;七十岁,脾气虚,皮肤枯;八十岁,肺气衰,魄离,故言善误;九十岁,肾气焦,四脏经脉空虚;百岁,五脏皆虚,神气皆去,形骸独居而终矣。”[1]
我们的祖先对自己的生存环境及生态平衡的认识,最早起源于《黄帝内经》[6]。在生态和谐的视角下,用古典国学的眼光来看现代人生活的谬误,就会发现现代人所有的不和谐都是源自“逆时而为”。比如说人长到10岁的时候,五脏发育到一定的健全程度,血气的运行畅通,生气在下,所以喜动而好走,小孩子是“气足”就特别喜欢跑。而现代人无视孩子在这个时期的重要特征,典型的“逆时而为”反而把孩子们关到家里学习,做到所谓的“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给孩子们报各种辅导班,布置大量的作业和任务。这样不让孩子们充盈的血气得到释放,结果出现的是学习效果不好,血气凝滞对孩子们的身体、大脑和视力发育都非常不利。现在最突出的现象就是小学班级中视力正常的孩子越来越少。这样大量的“近视眼”公民,将来投入到社会中,其工作能力和潜力都受到了严重制约,又如何做所谓的接班人呢;再说青年的“逆时而为”,以所谓的“学而优则仕”为奋斗目标,让自己处心积虑地“向上爬”,以现在热卖的“厚黑学”为行为指南,却不知道严重违背了中医经典对人类心灵发育规律的指导,试想——一个每天都痛苦扭曲的心灵又怎么能生活得和谐快乐呢,又怎么可能真正做到对其它生物物种的和谐共存呢?
三、“子午流注”的顺时法则
《子午流注》是在《黄帝内经》的理论基础上建立的。《灵枢·岁露篇》记载:“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素问·六微旨大论》说:“天气始于甲,地气始于子,子甲相合,命曰岁立,谨候其时,气可与期。”《灵枢·卫气行》中载:“岁有十二月,日有十二辰,子午为经,卯酉为纬。”《素问·八正神明篇》云:“凡刺之道,必候日月星辰,四时八正之气,气定乃刺之。”[7]《子午流注》吸取了《黄帝内经》的统一整体观学说,认为疾病的形成,一方面是由于内在的因素,另一方面则与客观的外界环境有关。所以要清除疾病,就需要从内在因素和客观环境入手。内在因素和客观环境因素是互相影响发生作用而发生变化,所以便把人的内在因素和客观外在的因素关联在一起了。
《子午流注》运用天干、地支代表日、时、阴、阳、五行与人体的脏腑、经脉、气脉相结合,“浑束为一”而构成一种有系统、有规律的针刺法则。以十二经中的66个五喻穴为基础,结合天干地支五行生克,并随日时的变易推论十二经气血运行中的盛衰、开阖情况,作为取穴的科学依据。从而推导出时间对客观事物存在的作用定律。也就是说:一切事物得时则生旺,失时则败灭,其生旺败灭之程度与得时失时之强度成正比[8]。《子午流注》曰:一日之中,气血周流各经脉盛衰的时间,以十二经的66个五喻穴为主,规定了每一日时和经穴的开阖,及针治最适当的时机。经穴在开时,气血当盛,如潮汐上涨,阖时气血衰退,如潮汐下退,并从阴经转入阳经再从阳经转入阴经。气血在周身循环着,先后盛衰不同,相互交错地流注着,这就是《子午流注》的哲学思想及统一整体观。
现代人对于人类过度开发掠夺资源造成生态恶果问题,都能认识和领悟到,但是对于该如何修正自己的行为,却是一再模糊和暧昧,要么一味谴责,要么避重就轻,只分析结果不探讨如何修正。而生态美学在学理的深层逻辑上并不能圆融地解释实践美学与后实践美学缺位之后留下的美学问题。[9]那么,后浪漫主义生态美学借助“子午流注”法则,提出这样的观点——人类要想解决目前人与自然不和谐的问题,就必须顺应自然作为人类生存法则,而不是以自然主人的身份,对生物发展做任意的指挥和扭曲。尊重其它生命物种的前提是必须关照自己的生命是否得到有效的尊重,关注自己的生命质量是否扭曲,然后再思考和顺应其它物种的发展。因此,《黄帝内经》的重要思想“顺时而为”是检测我们自身发展是否健康、生命质量是否合格的标准和尺度。我们每一个人,不论学识如何,不论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只要懂得“顺时而为”的道理,都可以用来检测和修正自身的缺失和错误,也都可以因此来感悟“和谐”的真谛。
四、顺时而为
《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论》云:“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浮沉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1]这段经文说明了四时阴阳的变化关系和万物的生死变化。顺者无病,逆者病害。所以古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本,与万物浮沉生长于不息之门。这种论点蕴含着万物与自然界保持一致的概念,“天人一体”的精神,这就符合了客观世界的本来面目。
后浪漫主义生态美学在目前自然灾害频发的社会现实下,关注的是“民生”问题中的生存。即人与自身、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根源是什么?现代人所有的重心只是放在“道、法、术、器”层面的最底层“器”上。如果生命生存之道就已经错了,那么拥有多大的房子、多豪华的车子,多么先进的现代科技又能怎样延续生命,又能如何实现生命质量呢?因此,借助文化佛性,重现国学光辉,在《黄帝内经》生态哲学观中,重新领悟人类生生不息的发展、生存之道,顺其自然,顺其四季,顺应环境、顺应社会,甚至顺应人身的规律发展,才能实现所谓的“天人合一”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下面将从人自身发展的顺序规律,借助《子午流注》的健康意义,指导人类在顺应自然、顺应四季的基础上,还要顺应“一个人”的规律,而且这种理念还需要不断“念兹在兹”,必须时刻铭记在心的,付诸行动的。
(一)无我意识阶段
“无我”是针对儒家学说中审人角度提出的个人青年发展时期的生存纲领。在这段时期,把自己个人吃苦受累以及利益放到最低,遵循儒家美学的第一要义,即把如何做人作为重点培养目标,忘却个体,发展“为仁之道”,从而实现“无我”的青年发展观。
按照孔子的伦理美学,“亲亲,仁也”(《孟子(尽心上》,“仁之实,事亲是也“(《孟子(离娄上》,依照“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原理,就可以达到“泛爱而亲仁”(《论语((学而》)、“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论语(颜渊》)的博爱的道德境界。这种推己及人的情爱方式,即是儒家的“为仁之道”,也是疗治青年发展时期与环境不和谐心理疾病的最佳方式和时机。
《黄帝内经》中讲述人从10岁到20岁,血气开始旺盛,肌肉开始生长,适宜快步行走,身体进入一种稳定上扬的阶段,故而是学习的良好时机;人生20岁到30岁阶段,五脏已发育成熟,肌肉变得强健有力,血气向肌肉充盈,故而能大踏步行走,身体进入稳定发展阶段,家庭和事业也在这时期得到建立和稳定。因此,在人的青年时期,血气壮盛,肌肉坚固,行动敏捷,此时不仅要遵循春生、夏长、秋实、冬藏四季的养生原则,同时在个人发展过程中,更要认清自身的上扬发展方向,遵循儒家修养人格、学业的发展之道,顺应环境的人际关系特征;在和谐的环境中,稳步发展、不断努力提高和完善自己,就犹如在青年这条经络上,把握住青年经络活跃期,扎住要害或者要旨,取得自身发展的最大成效和业绩,为以后的稳步和谐生存奠定基础。
(二)无为意识阶段
道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哲学园地中一方十分活跃的学术领域。“无为”,是道家通过一种直接诉诸主体心灵的神秘直觉,即“涤除玄览”(《老子》第10章)来实现对真正的艺术之“道”的创造。人到中年时期,按照《子午流注》养生法则,要想保持人与环境、人与自身的和谐状态,就要努力使自己创造一种“力所能及的状态”,即面对别人发财升迁,面对各种矛盾冲突,做到“涤除玄览”的境界,实现一种人生处世态度的“无为”境界,而实际上是关注自身生命、生活质量的自知存在观。
所谓“涤除”,是洗垢除尘之意,即去尽一切功利私欲,努力实现“无己”、“无功”、“无名”的境界。在人生最辉煌阶段,在人生最鼎盛时期,尤其要注意涤除自己的欲望、思想中的贪念、恶念。杜绝任何扰乱自己生活规律的选择,拒绝违背养生理念的恶性生活、工作、思想状况,从而实现内心的清净自然祥和、荣辱不惊的淡然心态。
所谓“玄览”,是观于物而不滞于物的存在方式,其所以要观于物,是因为以道之虚无,而不得不借助于对物的观照;其所以不能滞于物,是因为以万物之有形,其美丑善恶都只有相对的意义,一旦滞之于物,便势必失之于道。因此,人在中年,应该通过有限的、可以感知的自然物(现象)的关照,去体验无限的,只可意会的“不滞于物”的自然之道,方能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环境和谐的平稳和谐的境界。
《黄帝内经》中讲述人生30到40岁,从行走的速度上,从小孩子的“气足”乱跑,到20岁的“趋”快步走,再到30岁的“步”即散步的步,似乎是一种速度上的下滑,但是有一种力量却是上扬——心智,人在此阶段,心智达到人生的最高阶段。因此,这段时期如果自己做伤害自己心智的事情,对于自己的身体与心智,自己与环境的和谐都是有极大危害的。人到40岁时后,五脏六腑和十二经脉达到顶峰稳定下来,肌肉转而开始松弛,面部光泽开始衰退,身体机能开始退化,故而好坐。如果这段时间,让自己的心智都在考虑职场厚黑学的事情,到处为自己的升迁、发财奔波,那就是对此段时间身体和心智最大的伤害,一些让身体不和谐的东西自然就长出来了。所以,此段时间应以“无为”为思想宗旨,以道法术器的层面来考虑自己的家庭事业和环境,自然能够在“无为”中实现“顺时而为”的。
需要说明的是“无为”在此阶段,作为对人生中年阶段的指引纲领,不是消极退缩,而是强调在顺应外界环境下的量力而行,不逼迫自己做自己做不到的事情,犹如不放纵自己吃下脾胃无法消化的食物一样。《子午流注》法则提出在这一时期养生的关键是把住“顺应自然发展的脉络”,开出的方子是“量力而行”;同时实现人在中年不同于青年志向高扬阶段的价值观转变,不再是对外在的功名、事业、富贵、荣华以及为了让他人折服而逼迫自己做扭曲变形的事情,也不要因为自己的人生选择,陷自己于水深火热的煎熬处境之中。与之相反,这段时期应是用“无为”的气度,来培养自己内在的才气、情调、天赋、秉性,以及由这些内气力量散发出来的自然而然的智慧、品貌、风度、神采,从而感受到一种最接近于“可为天下母”包容一切的无限精神本体的审美价值。
(三)无常意识阶段
无常是佛教教义。世界万有(一切事物和思维概念)都是生灭变化无常的。衡量一切学说是否符合佛陀教说的原则性标准,三法印之一。佛教把一切迁流的物质和心理现象都称作行,诸行无常的基本命题揭示一切存在的本性。看似平常的无常却蕴藏着无穷的力量和魅力,对世间万象的无常的认识,使得人们更加现实而辩证地对待一切事物,更加激发人的奋发、创新精神。[10]
《黄帝内经》中讲述人生50到60岁时候,肝气开始衰退,肝叶薄弱,胆汁也减少,所以两眼开始昏花。人到60,心气开始衰退,会经常忧愁悲伤,血气已衰,运行不利,形体惰懈,所以好卧。从中年到老年,人已经进入一个沉淀的时期,拥有更多的内省的经验,既没有童年之天真、少年之好奇,青年之偏激,也没有进入养老之沉湎于回忆的状态。此段时间,从和谐养生的角度来看,最佳的态势,应以佛教的“无常”为基准,世间的“有”与“无”,“色”与“空”,都只是存在内心深处的一念之中(万法云云,皆由心起)。从而实现一种宗教神秘主义的直觉——顿悟,在一瞬间超越现象世界(色)和人类知识(信),直接把握到神理佛性。
禅宗之所以能够与青年发展期儒家强调伦理节制性和社会功利性形成的上升高扬阶段,和中年道家强调顺应时势,内敛自修不滞于物沉稳前进阶段形成互补结构,是因为当禅宗作为一种人生态度进入一个生命生活全部发展中时,特别是进入中国特有知识群体意识心理之中时,它就由宗教变成了美学。因此,人至老年,思想步入禅宗,领悟“顿悟”的境界,领悟人生、世界“无常”难以预料和把握的事实,放下对于“物”、“形”的“执迷”,不再固执坚持什么样的主张,学会破自己思想中的各种“执”,达到如江河入海时的回归之宁静、恬一。
五、结语
中医学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数千年来,它以独特而完整的理论体系、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卓越的临床疗效自立于世界医学之林,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它不仅在历史上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巨大贡献,而且至今仍然是我国人民防治疾病、维护健康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同时对世界医学的发展产生着深远的影响。[11]而当前现代人生活节奏快,社会压力大,身心失调的状况日益突出。虽然养生保健的文章、书刊层出不穷,但是对于有效实践这些养生方法还是存在很大困难,各种疾病仍在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身心健康,影响人们的生存质量。所以我们急需找到能够将养生行为融入社会生活中的良好方法。[12]
后浪漫主义生态美学通过重读经典呼唤新文化复兴观点并不是崭新的或者说独一无二的,复兴的也不仅仅固执守着往古的积淀,而是要客观认识到——中华文化的复兴不同于西方的文艺复兴,它是在全球化条件下进行的,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13]因此,在生态美学视角下,后浪漫主义生态美学对人类从向外到向内转变实质的领悟中,提倡借助中国国学思想来解决当前种种不和谐现象内在的问题。通过对中国国学经典的重读,对《黄帝内经》国学中医哲学的复兴,来审视自身和谐的质量,继而审视现今人类发展的偏失;通过站在中国传统哲学的基础上,引领国人学会对自己审视,给自己把脉,内省自身的问题,从而做到修正和完善。也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上,才能实现真正意义的敬畏生命,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1]谢华.精编黄帝内经[M].呼伦贝尔: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05.
[2]郭珊.文化复兴不等于否定现在,也不是重复历史[N].南方日报,2010-07-12.
[3]当前传统文化复兴现象分析[J].科学社会主义,2011,(1).
[4]冬去春来:后浪漫主义生态美学——后浪漫主义生态美学[J].时代文学,2009,(7).
[5]申咏秋.《黄帝内经》医学人文精神研究[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07.
[6]张炎清.《黄帝内经》中的环境理论与对策浅析[J].水文地质工程,1992,(4).
[7]马峰.从《黄帝内经》、《子午流注》的哲学思想到现代科学[J].科技人才市场,1995,(5).
[8]胡成莲.《子午流注》针法(验案)简介[J].青海科技.2000,(2).
[9]罗卫平.国内生态美学研究中存在的几个问题[J].湘潭大学学报,2005,(2).
[10]孙晓柳.日本人的无常观[J].江西蓝天学院学报,2008,(1).
[11]薛阳.武术与中国传统医学[J].阴山学刊,2009,(1).
[12]申瑞华.《四书》修身思想对促进《黄帝内经》养生实践的意义研究[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
[13]杨金海.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华文化复兴[J].贵州社会科学,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