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嫘祖故里研究中的几个地名问题

2012-08-15余全有

天中学刊 2012年4期
关键词:嫘祖西平蜀山

余全有

(黄淮学院 天中历史文化研究所,河南 驻马店 463000)

关于嫘祖故里研究中的几个地名问题

余全有

(黄淮学院 天中历史文化研究所,河南 驻马店 463000)

在关于嫘祖故里的争论中,出现了“江水”、“若水”、“方雷氏”、“蜀山氏”等几个地名,搞清楚这些地名的方位十分关键。但是,关于这些地名的方位问题,争论自古至今从未停止。经研究可以认定,江水即汝水入淮处,若水即为汝水,方雷氏即今遂平境内西北隅与今西平出山交界处,蜀山即今西平县出山。

嫘祖故里;西平;江水;若水;方雷氏;蜀山氏

嫘祖不仅是黄帝正妃,而且被奉为蚕神、行神,是一位广受尊崇的伟大女性。作为中华民族的女性始祖,其故里一直是人们争论的话题。在嫘祖故里研究中,涉及“江水”、“若水”、“方雷氏”、“蜀山氏”等几个直接关系到嫘祖故里认定的重要地名,关于这些地名的方位也存在明显分歧,笔者在此进一步加以探讨,以期对嫘祖故里研究有所裨益。

一、“江水”与“若水”

《史记》对黄帝与嫘祖的婚姻情况记载十分简单:“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于西陵之女,是为嫘祖。嫘祖为黄帝正妃,生二子,其后皆有天下:其一曰玄嚣,是为青阳,青阳降居江水;其二曰昌意,降居若水。昌意娶蜀山氏女,曰昌仆,生高阳,高阳有圣德焉。”[1]10除“江水”之外,《史记》还有江氏、江国的记载,《秦本纪》有“其后分封,以国为姓,有……黄氏、江氏……”[1]221《陈杞世家》有“江、黄、胡、沈之属”的记载[1]1586,《十二诸侯年表》和《楚世家》均有“穆王三年,灭江”的记载[1]1699。而且楚成王还有宠姬江芈。关于青阳所降居之“江水”到底在哪里,历史上早已出现分歧。《史记索引》有:“江水、若水皆在蜀。《水经》曰:‘水出旄牛徼外,东南至故关为若水,南过邛都,又东北至朱提县为泸江水’,是蜀有此二水也”[1]11。《史记正义》对江水出现不同解释:“《括地志》云:‘安阳故城在豫州新息县西南八十里’。应劭云:‘古江国也’。《地理志》亦云:‘安阳,古江国也’。”[1]11可见,在对《史记·五帝本纪》的注释中,已经出现严重分歧:一种观点认为“江水”和“若水”均在今四川境内,而另一种观点认为“江水”应在今河南省东南部的息县、正阳一带。关于若水,也有很多著作引用了《史记索引》的说法:“若水:即今之鸦砻江。《汉书·地理志》:若水出旄牛徼外,南至大筰入绳。《水经注》:若水出旄牛徼外,东南至故关为若水。《山海经》曰:南海之内,黑水之间,有木名若木,若水出焉。黄帝子昌意降居此水,娶蜀山氏女。生颛顼于若水之野。”[2]663

钱穆认为:“汉志汝南郡安阳,应劭曰:‘古江国’,故城在今正阳县西南。《水经注》有青陂水入淮,在今息县北。或‘青阳’之名本此。又《大戴·帝系篇》作:‘青阳降居泜水’,名沙河,今河南鲁山、叶县、舞阳境,其下流入汝。或汝亦得江称也。”[3]52−53钱穆还认为:“左僖二十五年:‘秦、晋伐鄀,过析隈’,注:‘鄀在商密,秦、楚界上小国。析,楚邑,一名白羽,今南乡析县。一析邑因析水为名。析水与丹水合,若水非丹即析,地因水名曰鄀,犹丰、鄗之例。鄀于汉为丹水县,县有顺阳乡,哀帝以封孔光’。《水经·均水注》:‘均水南经顺阳县西,汉哀帝更为博山县,明帝复曰顺阳。应劭曰:“县在顺水之阳”。今于是县,则无闻于顺水矣’。考《易传》:‘若,顺也’。‘顺阳盖犹若阳,顺水即若水’。《楚世家》:‘楚之先祖出自帝颛顼高阳。高阳,黄帝之孙,昌意之子’。楚之先居丹阳,正此丹、析之间,则昌意居若水在丹、析明矣。又汉武时有若阳侯,汉表注在平氏。平氏,今桐柏县西。盖其地本亦有名若之水。古山川地名,往往随民族而迁徙,故同名,实多可以从此推求古民族迁徙之迹象。后人不明此意,说古史地名者,每好偏举一偏远者为主。故昌意降若水,必在西蜀,黄帝战于涿鹿,必在察哈尔。如是则古史尽成飘忽无可捉摸之神话矣。”[3]54

显然,钱穆不认同江水、若水远在四川的说法,而且对此说进行了反驳。他认为江水就是汝水,而若水就是析水或丹水。郑杰祥则认为:“江”是“鸿”的通假或简化,而“若水”即洧水,说是“古代洧水又称作弱水和若水,三者实为一水”,“黄帝之子昌意降居的若水,实当在黄帝族聚居的新郑附近的洧水沿岸”[4]139。笔者虽赞同钱、郑二位先生关于江水与若水不可能远在四川的观点,但对他们所认定的江水与若水均不能苟同。笔者认为,“江水”应为汝水入淮之处,而“若水”即为汝水。直到目前,“江”也并非长江专称,而据《释名·释水》,“江”之本义为“公也,诸水流入其中所公共也”。正是古人所说的“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很明显,“江”就是汇入了许多支流的大河。而距西平东南100多公里的今正阳境内有一古江国,它的国名正是来源于这里是汝水汇入淮河的地方。古代以所临近的山水命名者比比皆是,所以,古江国出现在这里绝非巧合,而是遵循了当时的命名习惯,应劭和《括地志》将江国的存在作为江水所在的重要证据也绝非信口开河。另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证据,《史记·五宗世家》索引引崔浩语:“黄帝之子累祖,好远游而死于道,因以为行神。”[1]2095以往,人们将嫘祖死于道之“道”解释为道路之“道”,即死在远游的路上。笔者认为这个“道”并不是道路的“道”,而是古道国之“道”。“道,国也”[5]2295,“故城在今河南确山县东北二十里。《左传·僖公五年》:江、黄、道、柏方睦于齐。《杜注》:道国在阳安县南。《元和志》:道城。在确山县东北二十里。今为故城镇”[2]1067。古道国遗址在今驻马店市区东南隅称为“古城”的地方,是从江国到轩辕之丘必经之地。也就是说,嫘祖是死在了黄帝居住地与儿子居住地中间的道国。在当时自然条件恶劣、交通与通讯落后的情况下,作为黄帝正妃这样重要的角色,她的出游一定是有目的的,不会是随意游山玩水,她一定是死在了看望儿子的路上。

关于昌意所降居的若水,笔者认为就是汝水。笔者之所以这样认为,一是“若”与“汝”只是一声之转,按照古人的书写习惯是完全可以互通的,这样的例子在古文中俯拾皆是,这里不再一一列举。二是“若”与“汝”在字义上是可以互通的。如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解释“若”时道:“又假借为如也,然也,乃也,汝也,又兼及之词。”[6]43《辞源》在解释“若”时道:“代词,汝,你。《庄子·至乐》:‘若果养乎?予果欢乎?’《史记·魏豹传》:‘能下之,吾以万户封若’。”[7]2630而《辞源》在解释“汝”时道:“你。《书·舜典》:‘汝陟帝位’。《史记·五帝本纪》作‘汝登帝位’。”[7]1726《中华大字典》在解释“若”时则说:“汝也。《国语·晋语》:‘命曰三日,若宿而至’。”[5]1837而《小尔雅今注》引用了韦昭的解释:“若,汝也”,并认为,“若上古音为日母铎部,与汝相近,为同源词”[8]55。可见,从古到今的学者均认为,“若”与“汝”都作第二人称代词使用,在字义上是相通的,它们也是同源词,所以,太史公所说的“若水”系指汝水无疑。从情理上讲,黄帝部落的活动范围在中原,也不可能将其儿子降居到一个交通困难,而且在当时还根本不了解甚至还未耳闻的地方去。

汝河分南北,“一曰北汝河。出河南嵩县西南天息山。东北流经伊阳、临汝,又经东南经郏县、襄城,与沙河(即古溵水)合,遂称沙河。东流历郾城、西华、商水合于颍。一曰南汝河。上游曰沙河,出河南泌阳县北黄山,东北流经遂平。又东南流受汝河故道水为南汝河。经汝南、新蔡与洪河(即古澺水)合。东南由息县入于淮。按《汉书·地理志》:‘高陵山,汝水出,东南至新蔡入淮’。《水经》:‘汝水出天息山,入于淮’。是南北汝古本一河。今上蔡县西之汝河故道,即旧汝水所经也。《清一统志》:‘元末因汝水泛溢为蔡害,于舞阳遏断故汝,遂以潕水及西平县西诸山之水为汝水上源。县志谓汝源出舞阳县黑龙泉,下入八里河,东至西平县合水镇北,与云庄诸山水合流,东经西平城北,又至城东十余里分为二。一东南出会流堰河,入汝阳县界。一北出会周家泊水,东入上蔡县界。明嘉靖中西平水断,汝水止上承遂平灈瀙诸水,流绕府而东下,又非云庄旧流。盖汝源凡三易矣。’自汝水故道全失,俗所称为汝河者,俱非复旧时水道。或以潕澺(今洪河)为汝水,或以灈瀙(今沙河)为汝水,其说不一。《清会典》以出嵩县天息山入颍者为北汝河,出泌阳县黄山入淮者为南汝河,今从之”[2]322−323。北汝河在西平境内今名洪河,在《水经》中称为潕水。源于方城,经叶县、舞阳入西平,又从西平流出入上蔡、汝南至新蔡,与南汝河汇合后,至正阳汇入淮河。南汝河又称沙河,古称瀙水,源于泌阳,经遂平、汝南、平舆,至新蔡与北汝河汇合后从正阳入淮河。西平正处于南北汝河的环抱之中,距南北汝河均很近。显然,西陵国和轩辕之丘距汝水都不太远,黄帝将其儿子降居于此是合乎常情的。《中国帝王后妃大辞典》载:“帝颛顼(高阳氏),黄帝之孙,昌意之子,母为浊山氏之女昌仆(一名女枢)。相传生于若水(今河南汝水,一说为今雅砻江),居于帝丘(今河南濮阳东南)……死后葬颛顼陵(今河南内黄梁庄乡三杨庄西,一说在今河南清丰县)。”[9]1−2作者直接将若水注为河南汝水,而将雅砻江作为存疑,同时,明确指出昌意之子居于帝丘,葬于颛顼陵。《魏书》也记载:“昔黄帝有子二十五人,或内列诸华,或外分荒服。昌意少子受封北土,有大鲜卑山,因以为号。其后世为君长,统幽都以北广漠之野,畜牧迁徙,射猎为业。”[10]5其父如果居于四川,为何又将其子送回中原或漠北?为什么父母、子女均在北方,而只有昌意远居于四川呢?这显然解释不通。

二、“方雷氏”与“蜀山氏”的地望

《史记·五帝本纪》索引曰:“黄帝立四妃,象后妃四星。皇甫谧云:‘元妃西陵氏女,曰累祖,生昌意。次妃方雷氏女,曰女节,生青阳。次妃彤鱼氏女,生夷鼓,一名苍林。次妃嫫母,班在三人之下’。”[1]10《史记·五帝本纪》正义引《华阳国志》和《十三州志》:“蜀之先肇于人皇之际。黄帝为子昌意娶蜀山氏,后子孙因封焉。帝颛顼高阳氏,黄帝之孙,昌意之子,母曰昌仆,亦谓之女枢。”[1]11“昌意生高阳,是为帝颛顼,母浊山氏之子,名昌仆。”[11]4“浊山氏。即蜀山氏也。”[12]84《世本》只说昌意娶蜀山氏之女,可蜀山到底在哪里并未明指,东晋时期常璩撰写《华阳国志》及北魏阚骃撰写《十三州志》时将蜀山附会到四川,而唐代张守节为《史记》作注时不加考证而予以沿用,以致造成长期的讹误。与居住于今新郑的黄帝不可能娶远在四川的女子为妃一样,降居于汝水的昌意也不可能娶远在四川的女子为妻,之所以造成长达千年的误解,笔者认为就是人们对“蜀山”的误解所造成的。笔者认为,所谓“蜀山”实为“觸山”,“蜀”是“觸”之省。古文中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就是常将“汝”省为“女”。而且在古代,“蜀”与“觸”的读音也基本相同,所以,以“蜀”代“觸”是很自然的事。“觸”是“触”的繁体,现在的标准读音是 chù,而在西平及周边地区的许多人至今仍将“触”和“浊”读为与“烛”同样的音调,一些史籍中将“蜀山”写作“浊山”更说明所谓的“蜀山”,“蜀”字只是一个同音字的省笔,而不是“蜀”字本身。即“浊”是与“觸”以同音互通,而“蜀”则是“觸”之省笔。而今在西平县境内,距西陵国遗址很近的地方有一座山名为出山,笔者认为,“出”正是“觸”字的声转。所谓“蜀山”就是今西平境内的出山,这里不仅距西陵很近,而且距新郑及汝水都很近。同时,在西平出山有座山峰名蜘蛛山,当地民间传说,此地是嫘祖观察蜘蛛织网而受到启发的地方。笔者认为,“觸山”之名的来源很可能与蜘蛛山的“蛛”字有关,可能是由“蛛山”衍生出来的。此外,远古国家实为部落,故有“黄帝方制九州,列为万国”之说[13]1,其范围不会很大,而出山与西陵氏国、方雷氏国旧址相距仅数公里或十几公里,蜀山氏极可能与西陵氏、方雷氏同属雷姓部落联盟。作为远古部落,相互通婚距离较近更符合实情,而且作为母亲,嫘祖为儿子选择家乡的女子为妻也合乎情理,作为黄帝部落,为进一步巩固与雷姓部落的联盟关系,在下一辈中继续与雷姓通婚也合乎常理。

“西陵氏姓方雷,故《晋语》云:青阳,方雷氏之甥也,累通作雷。《大戴礼》作嫘祖,《汉书》人表作絫祖”[12]83。《史记·五帝本纪》索引中又说:“次妃方雷氏女,曰女节,生青阳”。西陵氏也姓方雷,那么西陵氏就是方雷氏部落联盟中的一个部落,即方雷氏的一个分支。同时还有一位方雷氏女子嫁给黄帝为妃。同姓女子嫁一个丈夫在古代并不罕见。笔者认为,嫘祖因姓雷本应为“雷”祖,而“嫘”祖应该是为强调她为女性始祖而出现的。在古代,女子出嫁后一般以其姓称之,如《春秋》、《左传》中的“文姜”、“齐姜”“少姜”“哀姜”即为此类。女节称为方雷氏,则是为了区别于嫘祖,但仍明确告知人们她的姓也是“雷”,而前加“方”是告诉人们她与西陵氏来自不同的雷姓部落。正如郑樵所言:“凡复姓者,所以明族也。一字足以明此,不足以明彼,故益一字,然后见分族之义。”[14]7郑樵认为姓氏出现多个字,就是为了清楚地标识出同一姓氏中的不同支派。女节是雷姓部落联盟出嫁给黄帝的另一位女子,而雷姓两位女子分别为正妃和次妃,可见雷姓部落联盟与黄帝部落有重要的联盟关系,这种联盟不是以血统而是以婚姻维系的。方雷氏与西陵氏都是雷姓部落发展而来,都是雷姓部落联盟的重要成员,因地域不同而称为方雷氏和西陵氏,但二者相距应该相近。“方”可能是一个雷姓部落居住地的名称,而“雷”则是整个雷姓部落联盟的总称。“方”,“郑樵注引《风俗通》云:‘方雷氏之后’。方雷氏,黄帝次妃女节,其后或简而为方氏”[15]155。也就是说,方姓是居住于“方”的雷姓后裔,因为他

们姓雷而居于方而称“方雷氏”,后简称为“方”了。“方雷,历史罕见复姓。《姓氏考略》收载。其注云:‘黄帝妃西陵氏女名方雷之后’。据此,《姓氏词典》亦云:‘系黄帝妃西陵氏名方雷的后代’。《中国姓氏大全》亦称:‘为黄帝元妃西陵氏方雷的后代’”[15]155。这里指出了方雷氏与西陵氏的关系,却将方雷氏与西陵氏混为一谈。方雷氏与西陵氏同为雷姓,都是从雷姓分化出来的。那么“方”又在何处呢?我们可以从“防”和“房”两姓的解释中去找答案,“防,《姓氏考略》注其源:其引《路史》云:‘防,丹朱后’”[15]156。“房,郑《通志》、清《通志》亦收载。……郑樵注云:‘祁姓,舜封尧子丹朱于房,今蔡州遂平故吴房是也。以楚后封吴王夫概于此,故谓之吴房。丹朱生陵,后世国绝,子孙以国为氏’”[15]156。很明显,在尧之前,今遂平西北隅与西平出山交界处有一个房国,而在古代,“方”、“防”、“房”、“鲂”“放”等都是通用的。舜之所以将尧的儿子丹朱分封于房,很可能是因为这是尧的祖居之地,而尧名放勋,“放”很有可能是他祖居地“方”的标识,“方”又因雷姓部落一个分支在此居住而曾被称为方雷氏之国,所以这里就是原方雷氏居住区。其东北不远处,就是远古“蜀山”和“西陵国”所在地。作为两个同姓部落,相距几十里应该是比较合乎事实的。

综上,与嫘祖有关的地名均在今西平附近。同时,西平周边地区的考古发掘也说明一些问题。“根据考古工作者历年来对西平县所在的驻马店地区仰韶文化遗址的调查,确认……共20余处。面积一般在4~8万平方米之间,文化层厚2~5米……采集的陶片多为夹砂红陶。生产工具有石斧、石锛、红陶纺轮等。生活用具多为鼎、罐、盆、碗等”[16]162。如遂平县杨台寺仰韶文化遗址东西长320米,南北宽250米,面积约8万平方米,文化层厚2~5米,能识别的陶器有鼎、钵、碗、澄滤器,另有石斧、石盏、石链等。遂平县唐岗仰韶文化遗址东西长288米,南北宽180米,面积51840平方米,发现有石斧、石凿、石钵、石刀、石链等石器,陶器有杯、罐、碗、豆、鬲、鼎、澄滤器和纺轮。在遂平马台寺仰韶文化遗址中也出现了纺轮等工具[17]468−469。在叶县、舞阳县等仰韶文化遗址中也发现陶纺轮,可见在西平周边有大量与黄帝同时代的文化遗址分布,说明当时的西陵氏国并非孤立存在,而这进一步印证了嫘祖所在部落西陵氏之国存在的真实性。

周边仰韶文化遗址中出现相当数量的纺轮,说明早在仰韶文化时期,这里是纺织技术比较成熟的地区,这又印证了嫘祖在此发明并传播、推广缫丝纺织技术的事实。周边众多与黄帝同时代的文化遗址,也印证了“方雷氏”、“蜀山氏”等部落存在于附近的可能性。同时,周边地区的仰韶文化遗址涵盖史籍所载“江水”、“若水”、“江国”、“道国”等区域,进一步证明嫘祖的重要活动区域就在中原,而不是有些人所附会的四川等地区。在这些文化遗址中,以西平董桥西陵国遗址规模最大,说明在众多同时代的氏族部落中,西陵氏势力最大,实力最强,很可能是周围众多部落的盟主,与当时的黄帝部落实力地位相当。而女节所在的方雷氏可能只是雷姓部落联盟中一个普通的部落或氏族。同出于雷姓部落联盟,出身于方雷氏的女节屈居于嫘祖之后而做了次妃,真正的原因就是嫘祖所在的西陵氏在实力上强盛于女节所在的方雷氏,这也符合古代政治联姻的习惯。这些足以使我们相信:嫘祖故里就在河南西平。

[1] 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63.

[2] 臧励酥,等.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3] 钱穆.史记地名考[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4] 郑杰祥.嫘祖故里探论[J].寻根,2008(3).

[5] 陆费逵,欧阳溥存,等.中华大字典[M].北京:中华书局,1978.

[6] [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7] 辞源[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8] 杨琳.小尔雅今注[M].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0.

[9] 秦进才.中国帝王后妃大辞典[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

[10] 二十五史·魏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11] [清]秦嘉谟,等辑.世本八种[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7.

[12] [清]张澍集补注本.世本八种[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7.

[13] [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M].北京:中华书局,2005.

[14] [宋]郑樵.通志二十略[M].北京:中华书局,1995.

[15] 窦学田.中华古今姓氏大辞典[M].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1997.

[16] 卫斯.嫘祖故里“西陵”历史地望考——兼论“嫘祖文化圈”内的考古发现[J].农业考古,2007(1).

[17] 遂平县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遂平县志[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

K221

A

1006−5261(2012)04−0105−04

2012-06-12

余全有(1965―),男,河南遂平人,副教授。

〔责任编辑 朱占青〕

猜你喜欢

嫘祖西平蜀山
嫘祖养蚕
川游记之蜀山传
嫘祖和你聊保护隐私
篁岭晒秋
张西平
扎西平措
嫘祖养蚕的故事
暑期户外科普活动
A Discussion on the Counteraction Tendency of Rural Students in English Learning
嫘祖缫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