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族主义思想的露骨表现——浅析莱辛“太空小说”中的土著人形象
2012-08-15陶淑琴
陶淑琴
(1. 贵州财经大学 文化传播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3;2. 北京师范大学 文学院,北京 100875)
种族主义思想的露骨表现
——浅析莱辛“太空小说”中的土著人形象
陶淑琴1,2
(1. 贵州财经大学 文化传播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3;2. 北京师范大学 文学院,北京 100875)
“太空小说”是英国著名女作家多丽丝·莱辛最重要的文学创作之一,塑造了一系列的土著人形象。这些土著种族的价值也有高下之分,其中,高级土著是患了种族退化病的文明民族后裔,低级土著则是原始的、野蛮的、落后的生番,而更加没有价值的则是那些注定没有发展前途的种族。对土著的丑化处理,完全暴露了莱辛的种族主义思想和殖民主义思想。
多丽丝·莱辛;太空小说;老人星;天狼星;土著;种族主义;殖民主义
英国当代著名女作家多丽丝·莱辛(1919― ),自 1950年出版处女作《野草在歌唱》,一直笔耕不辍,2000年后还时有新作问世。2007年,莱辛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获奖原因是“因其将自己的怀疑,激情以及幻想投入在对分裂的文明的审视上”。1980年代前后,莱辛创作了5部系列太空小说《关于:沦为殖民地的5号行星——什卡斯塔》、《三四五区间的联姻》、《天狼星试验》、《八号行星代表履职记》、《伏令王国中多愁善感的使者们》。在《什卡斯塔》序言中,作家声称自己创造了一个新世界,在此新世界中,“行星的命运都很渺小,更不用提个人的命运了,在以伟大的银河系帝国间的竞争和互动为表现的宇宙进化过程中,它们的命运仅仅是其中的一些方面”[1]1。《什卡斯塔》和《天狼星实验》叙述了宇宙中两大殖民帝国的殖民扩张及殖民统治,殖民者都是正面的形象。除此之外,作家还塑造了大量被殖民者任意处置的土著人形象。作者塑造这些土著人形象时,沿袭了西方几个世纪以来对东方的歧视与偏见,混合了殖民者的傲慢与种族主义者的无知,暴露了作家内心深处的殖民主义思想和种族主义意识。
一、高级土著:种族退化症患者
殖民地原生的土著民族可能是由于种族退化病而逐渐衰落的观点,得到了大多数西方人类学家的赞同。西方著名人类学家泰勒曾对此做出过明确的肯定:“一方面,高级民族的状态是从低级状态进化来的;另一方面,由于进化而达到的文化,可能由于退化的结果而丧失。”[2]27他还进一步论证说:“文明的停滞和衰退大概是民族生活中的常见的和突出的现象。某些国家科学、艺术和制度的衰退,某时曾比邻近民族中先进的民族落后了,邻近民族超过了它,它的整个社会沦入粗野和贫困——所有这些现象,历史上是常见的。在讨论文化的低级阶段和比较高级阶段的关系的时候,最主要的是形成了下面的著名概念,即文明的退化远能影响文化。”[2]30
莱辛在《什卡斯塔》中提到一种畸形人种——巨人,这是比较高级的土著人种。追根溯源,这些土著并不是真正的土著,而是老人星从其他星球移民来的人种。在来到什卡斯塔之前,他们已经拥有了一定的文明。然而,来到了殖民地什卡斯塔后,他们却患上了“种族退化病”。莱辛在作品中不止一处提到土著人患了种族退化病。他们不仅在身体上生理上出现了返祖现象,而且在心理上智力上也出现了退化现象:“他们已经了解这些技术上千年了,但是现在,就在几个月前却完全忘记了。”[1]7这种结果产生的原因有二,一是什卡斯塔人不再认真严格地遵从其宗主国老人星的教导,二是什卡斯塔人自身的劣根性使然。种族退化论和种族多元发生论都是为了同样的目的:这样,把黑人或有色人种当作物品而不是当作人来对待就有了意识形态的基础。退化论的基本观点是,哈姆的后裔,还有《圣经》上所说的其他人们,从圣经地带移走,向东、向南走去,他们的文明发生了退化,走向野蛮,甚至比这更加低下,这是因为他们没有接受耶稣或者是因为他们移民到低劣的环境中去,或者是由于其他原因。如野蛮是从文明生活的退化说[3]51。退化论在欧洲的人类学领域甚至是知识界都有相当大的市场,许多专家学者及普通的知识分子相信这一学说。韦伯对这一问题的思考同样具有典型意义:他认为中国的儒家学说具有窒息作用,中国的城市是“不自由的”,而且中国不存在一个真正的资产阶级,中国的土地所有制不是私有制,中国的官僚机构和中国的帝国国家是“不合理的”,阻碍社会发展等[3]141。“退化似乎在低级文化中比在高级文化中表现得更加强烈。野蛮民族和蒙昧部族在知识缺乏、物资器具缺乏的情况下,显然特别容易受到退化的影响”[2]34。在莱辛的小说中,也把那些古老的文明当作退化的文明:
在所有的古老的和早已经建立的殖民地行星上,住着几百万人们……他们太软弱太衰弱,除了最轻松的工作外,什么也干不了,他们甚至慢慢渴望体力劳动,因为相信这会对他们有益——但是他们,当为他们提供了这样的劳动机会时,又不能胜任。[4]48
殖民地人民曾经与老人星人民一样达到高度的发展阶段,但是他们现在患了种族退化病,因而无论是外形上,还是智力上,都比老人星人低了不止一个档次:“他们原本是身材高大,身体强健的种族,但是一千年的罗汉达生活已经使他们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身高只有原来的三分之一,身体倒还结实。他们的肤色是深棕色或黑色,皮肤特别健康,散发着诱人的光泽。没有体毛,头发稀少。”[1]17从这外表的描述,我们不难想象莱辛是在描述非洲人。然而下面这段话中,充满了明显的歧视性和侮辱性言语:“一个长着蓬松的长毛的生物正在我身上弯腰对着我。它的大小和本土人差不多,但是长着浓密的毛发,我马上理解了,他是一个本土人的后代……过了一会儿,我们可以交流了。他已经处于说话的初始阶段,发出大量和猪叫声和狗吠声一样的声音。”[1]64−65他们如此落后,因此老人星对他们的统治是合理且合情的,因为,没有老人星的指导,他们什么好事也干不出,只会做坏事。在莱辛的笔下,殖民主义的得胜是因为老人星高尚和殖民地人民低劣。已经有西方学者指出,类似的叙述是有意识的策略——“为了要使神圣的永罚合理化”[5]346。斯皮瓦克曾尖刻地指出,诸如此类的表述策略,只是提供了认识的或意识形态的暴力,并起到了为更加赤裸裸、更加残暴的占领行为摇旗呐喊的作用[6]89。无论使用了何种具体的贬低殖民地人民的叙述策略,但相同的殖民主义心理是可以看出的。
关于文明的退化,许多欧洲人做了大量的论述。比较有名的是泰勒的论述:“由于游荡到边远地区和停止采用文化习惯或对它不再感到需要,因而下降到蒙昧时期生活的文明人的事例,是较为确实的退化的证据。这种情况,有时发生在那种处在各种不同文化水平上的人群的混合过程中。”[2]33泰勒的这一论断,又被莱辛通过自己想象性的虚构作品再现出来,并以此对这一论断进行了固定与加强。正是这些已经退化的殖民地人民使老人星的殖民行动具有了合法性,且在一定程度上拉高了老人星人民的道德高度。正如所有殖民主义作品都会把殖民地人民当作“他者”来描述一样,莱辛也同样把殖民地人民当作“他者”进行叙事。“他者”在其间除了证明殖民者的高尚以及殖民行动的无私外,没有其他意义。他们只是一团在殖民者主角表演的背景上最模糊但又不可或缺的影子。
二、低级土著:原始、野蛮、落后
在莱辛的笔下,殖民地人民的形象塑造是大有深意的:要么是一些半人半兽的原始人和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原始人,他们生活简朴,安于现状,容易忍受殖民者的统治;要么就是懒惰的、卑劣的明显不具有发展潜力的现代人,他们总是容易受到邪恶力量的诱惑,偏离殖民者为他们设定的发展道路。总而言之,他们与以英国人为代表的具有高度文明的殖民者有明显的差别,这些殖民者不远万里来到殖民地,怀着无私的国际热情,倾其所有帮助殖民地的发展,他们无私,大度,“……承担责任,为被统治者服务,使他们对帝国俯首贴耳”[7]165。对于莱辛笔下的殖民者与被殖民者,读者一眼就能发现这两大群体谁代表着先进,谁代表着落后。
但是被殖民者之间的区别同样巨大:其中一类能够心甘情愿地谦虚地接受殖民者的教育与统治,不久,他们也走上了发展的道路,这就是上面提到的高级土著;而另一类则愚顽不化,邪恶成性,总是无法理解殖民者的好意与帮助,当然,他们注定是没有前途的种类,在人类文明发展的道路上,他们被越拉越远,最后终至被开除了人类籍。莱辛笔下的这样两种区别明显的被殖民者,也是欧洲有关东方的想象的最集中表现:
基督教完成了对东方内部主要是区域的划分:近东和远东,熟悉的东方和新异的东方。因此人们头脑中交替出现这样两个东方:一个熟悉的“旧世界”,人们回到这里如同回归伊甸园或天堂,其目的是为旧世界建立一个新的版本;一个全新的地方,人们到这里如同哥伦布到达美洲新大陆,其目的是为了建立一个“新世界”。[8]73
莱辛在“太空小说”中描述了和原始人差不多的本土人,他们没有理解能力,甚至不能真正地说话,只能发出一些如猪狗等动物发出的呜咽声,他们的一切行动都是凭直觉出发,“他很孤独,我能看出来。但是或许他并不知道自己感到很孤独?有象他一样的其他人吗?……在很远的地方,就是大海了。他知道海吗?但是他不理解我向他解释的任何东西”[1]69。他们连自己的情绪也不理解,不懂得如孤独等心理体验,也不知道辽阔的外部世界。尽管这些土著人是善良、乐于助人的,对老人星的使者耶和尔提供了宝贵的无私的帮助,在关键时刻冒着生命危险把耶和尔从危险处境中救了出来,然而他们没有真正的理性,身心发展都处于野蛮人阶段。类似的土著形象经常在欧洲人的笔下出现。在欧洲列强对外殖民的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游记和传奇文学,这些文学作品中经常会出现殖民地人民,其中有一类殖民地人民被他们好奇而又轻蔑地称为“高贵的野蛮人”。事实上,在西方文化氛围中,提到殖民地人民,必须突出的特征之一正是其“原始”状态。正如阿克曼在为弗雷泽所作传记中指出的,诸如“野蛮人头脑”是“文明人头脑”的原始形式之类的观念从维多利亚中期开始就风行欧洲。泰勒、史密斯、兰、弗雷泽等早期的人类学家毫无顾忌地把殖民地人民划入低于欧洲人的“原始人”范畴,而且通过把他们说成是无理性的、野蛮的、印度的、野兽般的等来表达带有贬低性的评价[6]88。莱辛的作品同样表达了这样的种族主义偏见。
社会达尔文主义在殖民主义的文本实践中成了一个种族评价序列。巨人族是老人星为了发展殖民地而从其他殖民地移民来的,而土著人是本地固有的。这样的殖民地并不是太空小说里的虚构,而是地球上的现实。在合适的地方,莱辛会把巨人族表现得更文明一些,原因是:“巨人族的心理——或者更准确地、更实事求是地说,巨人心理——已经和我们老人星心理体系融为一体,起初是部分地,试探地,但是持续地敏锐地融合。”[1]21然而这样的区别正表现了莱辛的种族主义思想。莱辛在小说中不止一处暗示了巨人族的白人种族性,暗示了土著人是有色人种:“这儿的土著人在体型上与圆城人一样,但是他们是黄皮肤,黑头发”[1]50,“土著身材矮小,深色头发,健壮有力。移民的基因发展趋向于身材高大,白肤金发,蓝色眼睛或灰色眼睛”[1]102。莱辛坚持殖民的理由是为了殖民地的发展:“巨人族存在的理由,他们的功能,他们的作用,是为了土著人的发展。”[1]38在西方(欧洲)有关土著人的描述中,土著人的形象要么作为一种对西方主体的优势性的确认而存在,要么作为一种自证其罪的低劣者而存在。无论对土著形象的刻画出现什么样的差异,其刻画标准都是以欧洲白人作为“人的典范”。在欧洲白人作参照系的情况下,这些土著人,根据与欧洲白人的相似程度,被赋予了不同的文明等级。“这些文本理所当然把‘欧洲’视为人的规范,并据此提供我们关于人的描述和/或规定”[9]16。
三、没有发展前途的土著
从19世纪初开始,欧洲人类学家的人种学研究为殖民活动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持,人类学研究的成果表明,各个人种具有显著的文明差异,主要是因为低级人种发展不充分。泰勒说:“有种理论说,非洲人的心智很快就停止发展,永远停留在小孩子阶段。”[10]252为了支持这种理论,一些欧洲人类学家千方百计论证,如有的学者就相信非洲人的心智之所以不能发展成熟,是因为他们过度的性需求,使他们不能度过青春期[10]253。但是,欧洲人类学家宣称,非欧洲人通过学习也可以成年,发展到具有理性。他们坚称,非欧洲人学习文明的唯一途径是殖民,因而,此时大多数历史和教科书中出现了“殖民教导”这一概念[3]116。“亚洲人与非洲人都是孩子,对他们态度强硬是为他们好。这是一个很普遍的看法”[10]169。
莱辛在太空小说中塑造的土著人形象,正好与西方人类学家的结论高度一致。在莱辛的笔下,土著人种是没有发展前途的人种。他们要么永远达不到殖民者的文明高度,即使有殖民者的援助与教导;要么是注定要灭绝的种族,无论殖民者采用什么办法也无法改变他们的灭绝命运。前一种人种主要指那些心智幼稚的殖民地土著,后一种主要指矮人种族。在《天狼星实验》中,天狼星和老人星的使者四处奔波,指导殖民地人民进行生产生活是一个重要的情节线索。在莱辛的笔下,殖民地人民是没有知识,没有创造力,没有理性的人种,他们野蛮、不开化,处于人类智力发展的初始阶段:
有毛的无毛的,毛长的毛短的,都穿着兽皮,他们的长发披在后背上,前胸裸露着,皮肤黑色的和皮肤棕色的,脸扁平的和脸上长着猪嘴的,眉毛浓厚的和没有眉毛的,下巴突出的和无下巴的,无发的裸露的,裸露的但是用树叶或几小片兽皮围着腰部的,运动缓慢的和迅速的,容易学习的和除了野蛮的工作什么也不会的……[4]51
这些进化程度不一的殖民地原住民,当然需要早已经科技发达的殖民者进行一些必不可少的“殖民教导”,否则,他们就不能进步。同时,对殖民地落后物种进行开化教育,也给殖民者带来了特别的自豪感:“在罗汉达的这个完全成功的实验——它教会如此多的不同的物种成为好的灵活的移民,他们正使我们如此感激,肯定了我们对自己殖民地服务的自信”[4]51。教导殖民地人民是一件双赢的事业,是值得殖民者努力的,尽管土著人永远也达不到殖民者期望的高度:
我们非常清楚地知道,我们正在教养的这些动物中,没有一个会发展得非常好,超越他们现在的状态多少……[4]51
这些就是殖民帝国天狼星对殖民地人民进行的教导。莱辛曾经坦承,艾姆比恩第二的思考在相当程度上就是她的思考,这就说明了,艾姆比恩第二对殖民地人民的看法,其实代表了作者莱辛自己的意见和认识:这些殖民地人民在智力和能力上的发展永远也达不到殖民者的高度。欧洲人如果认为殖民活动是正当的、合理的、自然的、必需的,那么一般情况下,他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种族主义者。所有的种族主义思想和理论,最终都是为殖民活动服务的。只有经过种族主义理论的论证,证明了那些非欧洲人都是低欧洲人一等(甚至几等),他们没有理智,不能自己管理自己,也不能进行自我创新和发展,因而需要欧洲人对他们进行“殖民教导”,这样,才真正地为欧洲人的殖民活动找到了理论根据。
泰勒在其代表作《原始文化》中指出,有关巨人或矮人的神话,跟实际生活中存在的土著部落或敌对部落有关。特别是有关矮人的神话中,总是把这些矮人归结为某个反叛上帝的人种或被打败了的土著民族,而且在这一类神话中,用矮人来影射东方的鞑靼人,按泰勒的看法,虽有故意贬低的意思,但从大体上来说,还是符合西方人与东方人在身材上的区别的[2]314。莱辛在小说中也描述了必将灭绝的矮人种族,他们身材矮小,善于做与冶炼有关的工作:
这些“小人”的身高可以不足一拤,最高也不过四拤。他们有多种类型,从矮胖的,结实的,身体非常有力的类型,到纤细的,精致的,美丽的类型,——甚至从老人星的标准来看也是如此。以前他们非常喜欢住在地下的洞穴中,地坑里,以及各种地下场所,有时候甚至离地表非常远,甚至到了这样的程度,他们可能很少看到地表面……[1]93−94
许多与殖民意识相关的种族主义理论都是在20世纪中期以前就已经形成,并且取得了显著的地位。随着国际间交流变得更容易,知识的传播更快捷、更容易,一些对非欧洲地区或非欧洲人的无端偏见也在慢慢地修正了。然而,情况有时也是相反的:“游历并不一定使人心胸开阔和接受新思想:帝国的自身状况很容易在各方面产生偏执、民族主义、种族主义,或者是对于舒适生活和熟悉事物的过分依赖。拥有这样一个庞大的帝国,经常会促使英国人增加他们的优越感,让他们认为他们优于那些与他们交往的人们。”[7]178
莱辛说《什卡斯塔》中说:“一个妇女正在创作一个传说,这个传说可能帮助其他人更清楚地看清一种环境或一种激情。”[1]207这是她对自己作品价值的预期,同时也隐晦地表明了她认为自己的作品表达的思想是正义的、合乎人类福祉的。但是与她本人意愿相反的是,她的小说不过是为萨义德虽然值得商榷但仍有其合理性的断言提供了又一个明确的例证:“因此有理由认为:每一个欧洲人,不管他会对东方发表什么看法,最终都几乎是一个种族主义者,一个帝国主义者,一个彻头彻尾的民族中心主义者。”[8]260
莱辛的科幻小说,以幻想的形式再现了英国几个世纪的殖民史,其中从殖民者立场出发对殖民地人民、土著人民的各种丑化描写,充分暴露了作者的种族主义思想,同时也是对殖民美梦的一次文学式实现。“审美行为本身就是意识形态的,而审美或叙事形式的生产将被看作是自身独立的意识形态行为,其功能就是为不可解决的社会矛盾发明想象的或形式的‘解决办法’。”[11]67−68无论莱辛多少次在公开场合表明自己对种族主义的憎恶或对殖民地人民苦难的同情,但是从其系列太空小说的各种细节来分析,她的思想意识深处还保持着浓浓的殖民帝国梦想,与此相联的是她对种族主义思想的紧抓不放,在文学创作中则表现为对土著人种的极端歧视与丑化。“莱辛赋予老人星以智慧和权力,她把整个系列小说当作一个新殖民主义文档来记录,通过科学的实验和科学的进步,描绘了帝国的先进”[12]55。
莱辛的作品中具有特别深厚的殖民主义思想,与她自己的种族身份、国籍身份有着莫大的关系。她的种族主义思想之所以如此根深蒂固,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她曾经作为一名欧洲白人殖民者生活在殖民地。这段经历必然包含了白人(殖民者)通常能够享有的众多不合理利益,这些利益除非在殖民地,在其他任何地方都是不可想象的。无庸讳言,“多丽丝·莱辛的出身背景对她的小说创作有重大的影响”[13]4,因此她的作品中显现出如此明显如此浓烈的种族主义思想,就不足为奇了。“作为一个作家,殖民经验——殖民隐喻——是她身份中的核心成份”[14]11。但是,作为读者,特别是作为第三世界的读者,我们必须认清这类作品中的殖民主义思想和种族主义思想。不管作家头上的光环多么闪亮,我们也不能盲目地接受其作品中表达出来的思想,必须对其作品进行认真的分析。因此,认真细致地清理出莱辛作品中的种族主义思想和殖民主义思想,不仅不是多余之举,还是必要之举。
[1] Doris Lessing.Re: colonized planet 5: Shikasta[M].New York:Alfred A. Knopf,Inc.,1979.
[2] [英]爱德华·泰勒.原始文化[M].连树声,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 [美]J. M. 布劳特.殖民者的世界模式——地理传播主义和欧洲中心主义史观[M].谭荣根,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4] Doris Lessing.The Sirian experiments: the report by Ambient II, of the five[M].New York:Alfred A. Knopf,Inc.,1980.
[5] [法]保罗·利科.解释的冲突——解释学文集[M].莫伟民,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6] [英]艾勒克·博埃默.殖民与后殖民文学[M].盛宁,等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
[7] [英]P. J. 马歇尔.剑桥插图大英帝国史[M].樊新志,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4.
[8] [美]爱德华. W. 萨义德.东方学[M].王宇根,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
[9] [美]佳亚特里·查克瑞芙里·斯皮瓦克.后殖民理性批判——迈向消逝当下的历史[M].张君玫,译.台北:群学出版有限公司,2005.
[10] [英]维克托·基尔南.人类的主人——欧洲帝国时期对其他文化的态度[M].陈正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11] [美]弗雷德里克·詹姆逊.政治无意识[M].王逢振,陈永国,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12] Mary Gough McCormack Carolyn.“A new frontier”: the novels of Doris Lessing and the sciences of complexity[D].Columbia: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1998.
[13] Ruth Whittaker.Doris Lessing[M].New York:ST. Martin’s Press,1988.
[14] Lorna Sage.Doris Lessing[M].London,New York:Methuen & Co. Ltd.,1983.
The Obvious Representation of Racism——On the Natives-Images in Lessing’s “Space Fictions”
TAO Shu-qin1,2
(1. Guizhou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Guiyang Guizhou 550003, China;
2.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5, China)
“Space Fictions” wrote by English famous writer Doris Lessing, describes a series of native-images. These natives’values are different. The high-level natives are the descendants of cultured race and they suffered Degenerative Disease. The low-level natives are savage and uncultured race. The lowest-level natives have not future of development, they are the unpromising race. The disfigurations of natives show the writer’s colonialism.
Doris Lessing; Space Fictions; Canopus; Sirius; native; racialism; colonialism
I106.4
A
1006−5261(2012)04−0091−04
2012-02-28
陶淑琴(1974―),女,侗族,贵州松桃人,副教授,博士。
〔责任编辑 赵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