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先进文化以促进党对高校意识形态的领导
2012-08-15杨彩云
杨彩云
(河南大学 文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1)
弘扬先进文化以促进党对高校意识形态的领导
杨彩云
(河南大学 文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1)
在当前的社会语境中,党对高校意识形态的领导面临着价值观多元化和信息传播多样化的挑战,因而在高校加强先进文化建设对于促进党对高校意识形态的领导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不仅决定了高校的文化定位,也对高校师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养成有着深远影响。在高校中开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要内容的先进文化建设,必须改变传统的意识形态输出模式,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大力弘扬主旋律文化。
先进文化;意识形态;高校;价值
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指出:“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牢牢把握党对学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导权,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加强校园文化建设。”[1]笔者认为,把握党对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导权是十分重要的,在当前的社会语境和文化环境下,我们面临许多新的意识形态领域的风险和挑战,高度重视和切实做好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工作,弘扬先进文化,是一项新的课题。
一、党对高校意识形态领导所面临的问题
当今世界各种思想文化互相碰撞,对于我国这样一个正处在经济、社会、思想观念深刻变动中的国家来说,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文化观的矛盾和冲突日益彰显,这在青年一代中尤为明显。高校作为思想文化传播的公共领域,无论是学者还是学生都表现出打破传统思想束缚,在学术创新中凸显个性的意识。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在活跃学术气氛、增进文化交流的同时,高校意识形态领域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因素,这给党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影响力和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带来了新的问题。
(一) 价值观多元化的风险
一个政党在意识形态领域是否具有影响力和控制力,其核心就在于是否能够让人民群众认同并践行主流价值观。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成为党在意识形态领域着力提倡并号召全国人民努力践行的价值体系,同时也应该成为高校的主流价值体系。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海外新儒学、新文化保守主义的回潮,后现代、后殖民主义文化对第三世界的输出,以中国传统伦理教化为主的儒家价值体系以及西方形形色色的资本主义主流价值观在我国也流传开来。由于学术氛围趋于自由,思想观念领域开放程度较高,多重价值观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碰撞更为明显。对于中国传统伦理教化的价值体系,我们可以取其精华,并使其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爱国主义精神之中,但也要去其糟粕,对其中反人性、反现代的成分予以批判,使之更好地为先进文化建设服务。当前国内意识形态领域最主要的冲突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各种资本主义价值观念之间的对立和冲突。因而如何在新的历史形势下进一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使之牢牢居于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核心地位,是时代赋予我们的新课题,它关系到党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领导地位的稳固问题。
(二) 信息传播方式多样化的影响
20世纪80年代中前期,由于信息传播手段单一,高校师生所能占有的信息量十分有限,主流意识形态教育面临的挑战相对较小,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受到的阻力也相对较小。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尤其是近些年网络普及之后,多元化的信息传播渠道使得高校师生大量接触到各类非主流意识形态的思想观念,这对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造成了一定冲击。
如今,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开放程度不断提高,各种价值观念和带有潜在意识形态倾向的信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一部分青年学生,一些颓废荒淫的信息也腐蚀着学生的灵魂。因而如何提高高校师生特别是大学生的甄别能力,加强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感,使他们始终保持高度的意识形态警惕性,自觉抵制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思想腐蚀,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当务之急。
(三) 社会发展过程中负面现象的冲击
腐败、贫富悬殊、暴力执法、官民关系紧张、“好人恶果”、社会资源占有不均等以及各种不公平社会现象,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传播方式的进步受到越来越多的人、越来越高程度的关注。这些现象的出现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直接相悖,对主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形成严重冲击。它们的出现使一部分对社会发展进程了解不充分、对社会主义优越性认识不明确、对实现共产主义的意志不坚定的人开始怀疑甚至否定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再加上有一些反对势力利用这些负面现象从中作梗,故意破坏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国的和平崛起,致使社会上出现一些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舆论和现象。这些舆论和现象也直接冲击高校师生的价值观的形成和党对高校意识形态的领导。并且,目前这些舆论在高校也能找到滋生的温床,高校大学生就业难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而学生家庭所占据社会资源的不同加剧了就业中的不平等、不公平现象,容易使价值观不太稳定的大学生对社会认识出现偏激,对社会主义主流价值体系产生怀疑,对党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失去信心。因而如何避免社会负面现象的出现,并积极引导高校师生全面合理地面对社会负面现象,是弘扬先进文化,促进党对高校意识形态领导不可回避的问题。
二、先进文化建设在党对高校意识形态领导中的作用
文化在上层建筑领域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有学者指出,“文化的性质,归根到底决定于它所反映和服务的经济和政治的性质。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是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和政治决定的文化,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2]。发展和传承先进文化是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一个高校营造出怎样的文化氛围对于党在高校的意识形态领域的影响力和领导权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一) 先进文化对高校定位、发展的重要作用
近年来,高校的硬件设施建设不断完善,但文化建设相对落后。其实,文化软实力对于高校的定位、发展更为重要。胡锦涛指出:“高等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并要求我们“掌握前人积累的文化成果,扬弃旧义,创立新知”[3]。一所高校如果文化底蕴深厚,先进文化会对工作和学习在其中的广大师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中国共产党代表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高校文化建设应该自觉吸收党关于文化的最新理论成果,鼓励全体师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只有这样,高校才能承担起培养人才、科研创新、服务社会和文化传承的历史使命,才能沿着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不断发展,使培养的人才真正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 先进文化对高校师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影响
由于文化开放程度不断加深,高校的主体——大学生面对多重价值选择,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或者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悖的思想对他们造成一定的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下,发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中心内容的先进文化,“在校园树立热爱祖国、决心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贡献自己全部力量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培育自强不息、不怕任何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共同意志和奋斗精神,形成与时俱进、昂扬向上、勇于创新的共同追求和开拓意识”[4],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此,2006年教育部下发文件强调“高校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对于推进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5]。之后,高校各种主题鲜明的晚会、大学生学术节、艺术节不断举行,校园社团文化建设受到重视,这些对于丰富高校师生的文化生活起到了有益的推动作用,对于他们人生观、价值观的影响也日益突出。因此,笔者认为如何在校园文化活动中体现并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而进一步使高校师生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意志和决心,是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
三、弘扬先进文化,推动高校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是在社会人文环境和大文化背景下,在学校这一特定社会空间内,师生依据学校的特殊条件,在从事课内外的各项活动中所创造的精神财富以及承载这些精神财富的规章制度、组织活动和物质形态”[6]504。改进校园文化建设,使校园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高校师生,增强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感,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 改变意识形态教育模式
有学者指出:“在市场化、信息化、消费化的时代背景下,大学思政课堂上原有的那种机械的、灌输式的教育方式显然已经不适合时代的需求。”[7]校园文化活动本身是对学生进行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思想阵地,但是传统的文化教育模式已然与现实语境相脱离,因此在校园文化活动中“使德育内容的形态从平面走向立体,从静态变为动态,从现时空趋向超时空,把文字、声音、图像融为一体,既符合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接受,也有利于学生进行自我选择和自我教育”[8]。在当前,我们必须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手段,使高校的校园文化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让全体师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个性禀赋和兴趣爱好选择不同的活动并参与其中,通过实践学习和领悟真理,了解和接受先进文化。
(二) 提高主旋律文化在校园文化活动中的作用
毛泽东指出:“凡是要推翻一个政权,总要先造成舆论,总要先做意识形态方面的工作,革命的阶级是这样,反革命的阶级也是这样。”[9]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高校文化建设缺失使得各种思想泛滥,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在高校蔓延并最终引起了许多问题,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值得注意的教训。基于此,笔者认为在未来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有必要加强社团管理,加强组织领导。因为“任何积极健康的内容都要通过一定的形式来表现,同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也需要通过校园文化的载体来表现”[10],所以高校的一切活动既要突出趣味性、艺术性、学术性,又要富有思想性,真正地唱响“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伟大祖国好、各族人民好的时代主旋律”[11]。
(三) 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净化校园文化环境
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是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高校必须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全面净化校园文化环境,从宣传、舆论导向上抓重点,为弘扬先进文化,促进党对高校意识形态的领导提供良好环境。
高校要通过广播、校报等多种途径,利用专家讲座、社团活动、论文征集、主题演讲等形式广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和要求,使广大师生人人皆知党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流价值取向,要特别注重加强对大学生的信仰教育、法纪教育和艰苦奋斗的教育,在青年学生中加大党员发展力度,把学生中的先进分子吸收到党的队伍中来,从而造就一批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学生党员队伍。
以河南大学为例,近年来河南大学举办的迎新生文艺演出、毕业文艺演出、跨年晚会、各种艺术展览、红色经典戏剧演出主题鲜明,形式多样,吸引了不少师生;一些社团举办的活动如文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举办的主题讨论、征文比赛、时政沙龙等调动了师生关心国事、学习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热情。2009年4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习近平莅临河南大学视察时亲自参加了该社团主办的“知行合一,报效祖国”主题研讨会,并给予了高度评价。
总而言之,只有使各种形式的校园文化建设切实起到促进意识形态教育的作用,从而更为广泛、有效、深入地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真正加强高校师生的认同感和党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凝聚力,使高校在党的领导下沿着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不断发展。
[1] 胡锦涛.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0-09-09.
[2] 田心铭.和谐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J].中国高教研究,2007(11).
[3] 胡锦涛.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上的讲话[J].中国高等教育,2011(9).
[4] 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Z].教社政〔2004〕16号,2004-12-13.
[5] 教育部思政司关于 2006年推进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有关工作的通知[Z].教思政司函〔2006〕6号,2006-04-17.
[6] 陈秉公.21世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理论体系[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2000.
[7] 刘杨.将红色经典引入大学生理想教育[J].黑龙江史志,2009(16).
[8] 葛喜平.高校德育过程实效性低的理性分析与对策研究[J].学术交流,2004(9).
[9] 毛泽东.1962年9月在中共八届十中全会上的讲话[J].红旗,1967(1).
[10] 袁应柏.高校校园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12).
[11] 李长春.在“双百”人物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9-09-15.
G641
A
1006−5261(2012)04−0065−03
2012-03-15
2011年河南省社会科学联合会、河南省经济学团体联合会调研课题(SKL-2011-19)
杨彩云(1966―),女,河南扶沟人,副教授。
〔责任编辑 叶厚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