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文化是革命发展的助推器
2012-08-15刘宗胜李世源
刘宗胜,李世源
(国防科技大学 人文学院社会科学系,湖南 长沙 410021)
革命文化是革命发展的助推器
刘宗胜,李世源
(国防科技大学 人文学院社会科学系,湖南 长沙 410021)
文化是推动社会发展的软实力,也是加速革命进程的动力。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发展者,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大力开展根据地文化建设,发展先进的革命文化,推动了革命发展进程。
革命文化;中国共产党;根据地;文化建设;人民军队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具有高度文化自觉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历来重视文化建设,使文化工作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运用文化引领前进方向,凝聚奋斗力量,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以思想文化新觉醒、理论创造新成果、文化建设新成就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向前发展,是中国共产党在文化建设中的宝贵经验。文化是推动社会发展的软实力,也是加速革命进程的动力。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中国共产党不仅建立根据地,开展政权建设,为人民民主政权的创建积累了宝贵经验,也大力开展根据地文化建设,发展先进的革命文化,推动革命发展进程。本文拟通过分析党在土地革命战争和抗日战争时期在各根据地及人民军队中所开展的文化工作,说明革命文化对革命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根据地文化以政治为轴心,以服务战争为宗旨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毛泽东指出,革命文化对于人民大众,是革命的有力武器。革命文化,在革命前是革命的思想准备;在革命中是革命总战线中的一条必要和重要的战线。掌握一定的文化知识是革命根据地军民建设各项事业的基本前提,文化建设是根据地政权建设的重要环节,但为战争服务是它的突出特色。“在目前(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引者注)……苏区文化教育不应是和平的建设事业,恰恰相反,文化教育应成为战争动员中一个不可少的力量”[1]12,因此一切文化活动无不直接或间接地为党的政治工作和革命战争服务。以共产主义的精神教育广大的劳苦大众,使文化教育为革命战争与阶级斗争服务,是苏区文化教育建设总方针的重要方面,各苏区、各级苏维埃政府都自觉加以贯彻。1934年1月湘赣省教育部颁布《俱乐部列宁室的组织与工作纲要》,规定俱乐部的任务为:提高群众的文化和政治水平,启发群众的阶级觉悟,动员群众加入革命战争;根据每一个战斗环境进行阶级教育和政治、战争动员,充分提高工农群众的战斗情绪。为培养苏区革命的新一代,苏区党和政府提出用共产主义的文化教育做斗争的工具,同时用斗争做文化教育的工具,斗争和教育绝对不可分离。在教学内容上,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和军事知识的传授,语文课的内容结合革命斗争实际,以歌颂共产党和红军、拥护土地革命和苏维埃、反对白军等为主要内容;体育课主要讲授军事知识,传授列队、放哨和打野仗等军事技能。
抗战时期,中共中央在《关于发展文化运动的指示》中,要求各抗日根据地的党组织和军队要对全部宣传事业、教育事业与出版事业作有组织的计划与推行,用以普及与提高党内外干部的理论水平及政治水平,普及与提高抗日军民的政治水平,要使各根据地干部、军队与人民的理论、政治及文化水平高于与广于全国各地……要把运输文化粮食看得比运输被服弹药还重要。晋察冀边区军政民代表大会通过的《文化教育决议案》更鲜明地强调文化建设要为军事斗争服务这一方针。这个决议案规定的文化教育的基本目的是:发挥高度的民族精神,加强抗战力量;培养健全的军事政治干部,领导抗战;造就专门技术人才,建立抗战时期各项事业;培养热烈的新青年,扩大民族革命的基础势力;提高一般民众的文化水准,并增进他们的健康。因此,提高人民的政治觉悟,为革命战争培养更多的人才,动员广大工农群众加入于革命斗争行列以争取战争胜利,巩固和发展根据地政权,是根据地文化建设的重要使命。
培养造就大批领导革命斗争的干部和各种专门人才,是根据地文化教育建设中心任务的重要方面。为培养党和苏维埃的工作干部,中国共产党在瑞金创办苏维埃党校——马克思共产主义学校,成立苏维埃大学,毛泽东任校长,设立土地、国民经济、财政、工农检察、教育、内务、劳动、司法等8个班。为培养军事干部和专门军事人才,苏区先后建立了各级各类红军学校:红军大学、红军第一步兵学校、红军特科学校、游击队干部学校和红军教导团等,以充实和扩大红军队伍和地方武装的领导力量。红军大学不仅设立指挥、政治和参谋等系,还成立由军以上干部成员组成的高级班,学员们不仅要学习射击刺杀技术、战斗条例、基本战术等军事知识,还要学习党的建设、红军政治工作等内容。为培养教育工作的干部和师资,苏区建立了初级列宁师范学校、高级列宁师范学校以及小学教员培训班等。
抗战时期,由于党、军队和政府的干部及工作人员的紧缺,抗日根据地形成了我国教育体制中具有特殊意义的独创结构——干部教育重于社会教育的体制。为了适应根据地发展和抗战的需要,中国共产党开办许多高、中级干部学校和干部训练班,陕甘宁边区在抗战开始后先后设立了马列学院、中央党校、抗日军政大学、中央研究院、军事学校、延安大学等13所高等学校,这为解决干部紧缺问题作出了突出贡献。中央研究院培养党的高级理论干部,中央党校培养地委以上的高中级干部和军队团以上的政治工作干部,军事学院培养团以上的高中级军事工作干部,其他学校也培养政治文化等人才。同时,陕甘宁边区还将边区的中等学校和完小(高级班)改为干部性质的学校,大大加强干部的教育培养。成千上万军事、政治、文化、经济干部的成长,不仅满足了抗战时期军队和地方武装的需求,还为全国解放以及新中国的建设发展奠定了干部基础。
二、根据地文化工作直接为革命和战争服务
同整个革命任务、革命战争相联系,围绕中心工作而调适,把有助于解决实际问题放在突出位置,是根据地文化建设的重要特点。在革命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和根据地政权时刻关注时局的进展与政权的巩固。文化工作作为政权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必然要服从政治需要。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为了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加紧战争动员,苏区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查田运动。为了配合这一中心工作,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教育人民委员会发出训令,“我们应该在文化教育工作中用一切有效办法,来帮助查田运动的顺利进行。我们应该加紧文化教育工作,来提高广大工农群众的政治文化水平,发动广大群众参加查田运动,为彻底解决土地问题而斗争”[2]53,并提出用各种群众会议、晚会、化妆演讲、农村小报和墙报等形式宣传查田运动,使之真正成为群众的运动。根据毛泽东提供的“查田运动”材料,苏区文艺工作者创作了多幕话剧《战斗的夏天》,这是一个内容精湛、形象生动、影响力强大的剧目,不仅发动了群众,而且记入许多老同志的回忆录中。
为革命战争与阶级斗争服务,是苏区文化工作的明确要求。苏区文化建设将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改造旧社会、建立新社会的思想纳入各种教育之中。赣西南、闽西地区的人们在苏区建立之前用山歌倾吐心中的苦水,表达高尚的爱情,在苏区建立之后,用山歌歌颂共产党、歌颂红军,抒发奔放的革命热情,鼓励亲人参军参战。新闻报刊是为革命战争与阶级斗争摇旗呐喊的阵地,它讴歌英雄,鼓舞斗志。文学艺术既是苏区人民生活和斗争的生动记录,又是动员人民的战斗号角,既诠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又说服和鼓动青壮年参军,支援前线。医疗卫生和体育运动为革命战争提供有利保障。各种医院的建立和卫生运动的开展,增强了苏区军民的身体健康,满足了频繁的革命战争的需要。体育运动以军事体育项目为主,走军事体育的道路,是苏区体育的鲜明特征。苏区文化工作在革命战争中发挥了巨大的威力,“大会一开,革命起来;传单一发,敌人害怕;标语一帖,白军后撤;口号一喊,敌特破胆;新戏一演,扩红一团;红歌一唱,斗志昂扬”[3]111。1931年12月,为慰问宁都起义的国民党第二十六军将士,苏区文艺工作者创作了话剧《为谁牺牲》。《为谁牺牲》宣传了中国共产党和工农红军的性质宗旨,启发了广大士兵的阶级觉悟,使他们懂得了自己是在为谁牺牲和为谁打仗。演出落幕后,“打倒蒋介石!”“打倒国民党反动派!”“红军万岁!”等响亮的口号声迸发开来,响遍全场,声震夜空。“一霎时,会场像烧开锅的水,沸腾起来了,口号声此起彼伏,与近旁的松林里的松涛声相呼应,汇成了惊人的怒吼”[3]111。
在抗战时期,文化工作为根据地的中心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抗日根据地社会教育的目标不仅是扫除文盲,改造旧的思维方式和习惯,更要提高人民的抗战热情。为此,各地开办了诸如识字班、演讲班和技术训练班等各种层次的培训班。识字班的目的不仅在于培养群众亟需具备的基本阅读能力,更在进行如何与日本人战斗,如何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如何支持抗战等抗争训练。演讲班采用“反法西斯课本”、“减租减息课本”、“扩军拥属课本”、“生产课本”,围绕类似问题进行宣传和教育,在战斗激烈的地区,宣传教育的主题通常是“断绝对敌供应”、“粮战”以及“肃清汉奸”等。技术班则主要教农民如何制造地雷和其他武器。
三、人民军队是根据地文化建设的典范
人民军队不仅用枪杆子开辟根据地、缔造政权,还将宣传工作作为自己的重要工作。为配合革命战争和鼓舞军队指战员的士气,红军开展了系列文化宣传活动,被埃德加·斯诺誉为“在共产主义运动中,没有比红军剧社更有力的宣传武器了,也没有更巧妙的武器了”[4]99的苏区戏剧运动就肇始于红军部队。红军占领一个地方以后,红军剧社大力传播革命思想,消除人民的疑虑,争取人民的信任,使他们对红军纲领有个基本的了解。红军战士在战火纷飞的间歇中创作的《红军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歌》等大量作品在百姓中广为传唱。红军对文化宣传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和文化机构的建立更加促进了地方政府文化宣传工作。针对文化宣传工作被忽视的状况,《古田会议决议》郑重宣布:红军宣传的任务,就是扩大政治影响,争取广大群众。只有实现这个任务,才可以实现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建立政权、消灭反动势力、促进革命高潮等红军的总任务。所以,红军的宣传工作是红军的第一个重大工作。若忽视了这个工作,就是放弃了红军的重要任务,实际上就等于帮助统治阶级削弱红军的势力。这引发了红军指战员对文化工作的反思,他们认为文艺工作就是部队政治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就是必须要有而不是可有可无的一种部队工作形式和生活形式。《古田会议决议》规定:文化宣传机构以支队为单位,军及纵队直属队各成一单位,每单位组织一个中队,队长队副各一人,宣传员十六人,挑夫一人,公差二人;各支队宣传队,由支队政治委员指挥,宣传费用,由政治部发给,须使之够用,宣传员由地方政府选派或从红军战士优秀分子中挑选。部队对文化工作的重视,推动了地方政府文化宣传工作的开展,古田会议精神逐步扩展到地方,几乎各个省苏维埃政府召开的工农兵代表大会都对文化工作做出了决议。各地文化宣传工作也注意到了组织机构的建立。《闽西特委各县宣传科第一次联席会议决议案》就文化建设问题提出了俱乐部要有系统组织的建议,并对俱乐部和剧团的组织机构做出了明确规定。
抗战时期,为建立抗日民主政权,人民军队更加注重采用生动活泼的文化艺术形式宣传动员民众。多样的政治动员形式是宣传动员活动取得良好效果的基础,人民军队有三种政治动员的方式:
一是以工作组为主的组织型动员。八路军、新四军开赴前线后,从师团政治机关、司令部及排长以上副职和连队活跃分子中,抽出大批干部组织强有力的工作团,并将工作团分成若干队、组,散布于各师活动范围内之人口稠密而较安全地区,进行政治动员工作。在华北,以八路军派出的工作团为基点,各地战地动员委员会不久就普遍建立起来,在每个县、区、村都掀起了动员的热潮。
二是以报刊杂志为主的新闻媒体型动员。报刊杂志是发布党的方针、政策、主张和政府的法律、条规的工具,是政治动员的重要媒介。人民军队有“拿起笔杆,配合枪杆”的传统,抗战时期人民军队的报刊杂志更是雨后春笋般地创办起来。八路军在华北各地出版的报纸数量达四五十种,每种每期发行量五百到一千份不等(铅印的则更多些),有的隔日刊,有的三日刊,也有五日或周刊的。这些报刊杂志数量多,发行广,起到了前所未有的宣传、鼓动和组织作用。此外人民军队还以各种小传单、告民众书、宣言以及布告、标语和宣传画的形式进行动员。
三是以戏剧、歌曲、诗画等为主的文学艺术型动员。戏剧以其对现实生活的生动反映赢得了人民的喜爱,因而也是各抗日根据地进行政治动员的重要形式。军队政治部门组建了艺术水平较高且具有一定规模的专业剧团,他们通过戏剧揭露日本法西斯的野蛮残暴,展现中国人民遭受的灾难耻辱,歌颂抗日将士的英雄事迹,以艺术的形式真实地再现抗日战争,引起人们思想上的巨大共鸣,产生了良好的动员效果。
[1] 苏区教育资料选编(1929―1934年)[G].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1.
[2] 中央苏区革命文化史料汇编[G].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4.
[3] 叶春.文化建设与苏区文化传统[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9.
[4] [美]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9.〔责任编辑 叶厚隽〕
The Revolutionary Culture: A Propeller of Revolutionary Development
LIU Zong-sheng,LI Shi-yuan
(National Defens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iversity,Changsha Hunan 410074,China)
Culture is a soft power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as well as the pushing power to accelerate the process of revolutionary process.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is the active advocator of Chinese advanced culture. In the long-term revolutionary struggle,it vigorously carries out cultural construction in the base areas,develops the advanced revolutionary culture to enlighten the masses of class consciousness and pushs revolution development process.
revolution cultur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revolutionary bases; culture construction; PLA
D23
A
1006−5261(2012)04−0054−03
2012-03-26
刘宗胜(1973―),男,湖南靖州人,副教授,博士;李世源(1968―),男,湖南邵阳人,讲师,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