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口服5%GS液在新生儿咽下综合征的临床总结

2012-08-15叶陵霞

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2期
关键词:液组咽下母婴

侯 菊 叶陵霞

(铜陵市有色职工总医院,安徽 铜陵 244000)

口服5%GS液在新生儿咽下综合征的临床总结

侯 菊 叶陵霞

(铜陵市有色职工总医院,安徽 铜陵 244000)

目的:探讨口服5%GS液在治疗新生儿咽下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选取两组咽下综合征的新生儿,比较两组咽下综合征的新生儿的转归情况。结果:口服5%GS液组的32例经两次口服5%GS液后,均可正常母乳喂养,无1例再呕吐。讨论:口服5%GS液治疗新生儿咽下综合征,减少胃黏膜的刺激,补充新生儿的能量需求,减少护理工作量,密切护患关系,避免了母婴分离,其效果优于洗胃,无任何并发症。

新生儿;咽下综合征;洗胃;5%GS液

新生儿咽下综合征是指在胎儿娩出过程中,婴儿因吞入羊水量过多,或吞入胎粪及已被感染的羊水,或吞入含较多母血的羊水,刺激胃黏膜,导致胃酸及消化液分泌增加,进而引起以呕吐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1]。呕吐可导致新生儿进食减少,出现低血糖反应,或再度窒息、新生儿吸入性肺炎。临床通常采用洗胃的方法,但新生儿洗胃是一种侵袭性操作,其技术性较高、难度也较大,且有一定的危险性,如果操作不当,容易失败,反复插入,会给患儿造成不必要的痛苦,增加家长的心理负担,严重者可引起新生儿窒息等严重后果[2]。本院产科于2010年1月至今在我院阴道分娩中出现咽下综合征的新生儿,给予喂服5%GS液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查阅母婴同室的交班报告本,根据产妇的姓名,查阅住院号,调取2008年1月以后新生儿出现新生儿咽下综合征病案共65例,2008年1月-2009年12月的33例新生儿为洗胃组采用洗胃方法,2010年1月-2011年12月的32例的新生儿为口服5%GS液组,采用口服5%GS液,两组新生儿出生时1min内Apgar评分8-10分,5min时Apgar评分为10分,出生后予以正确的母乳喂养指导,哺乳后取侧卧位,生后6-24h,有不同程度的呕吐影响进食,体温正常,口服5%GS液组有5例新生儿呕吐咖啡色胃内容物,12例呕吐黄色粘液,15例呕吐黄色粘液并伴有奶块 ;洗胃组有4例呕吐咖啡色胃内容物,14例呕吐黄色粘液,15例呕吐黄色粘液并伴有奶块,两组新生儿在Apgar评分、孕周和新生儿体重方面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洗胃组的新生儿由儿科护士到产科新生儿治疗室对33例咽下综合征的新生儿进行洗胃后,送回母婴同室的婴儿床内,并要求禁食4-6h后,开始喂母乳。口服5%GS液组的32例新生儿在母亲身旁采用口服5%GS液,取5%GS液5-20ml于清洁带有刻度的不锈钢容器内,放入热水内加热,并进行保温处理。用小勺取少量5%GS液在手腕上试温,约37℃为宜,抱起新生儿,小毛巾垫于颌下,新生儿头略高于胸部,略偏向一侧,用小勺给新生儿喂糖水,直至新生儿不吃为止,并轻拍新生儿的背部,然后左侧卧位于婴儿床上,严密观察口服5%GS液后新生儿呕吐情况,避免新生儿吸入造成不良后果。计算5%GS液的用量和估计呕吐量。2h后再喂5%GS液一次,观察2h无呕吐后开始喂母乳。

2.结果

洗胃组33例新生儿中,因家属不能接受禁食,主动要求转儿科静脉补液的2例,新生儿喂母乳后仍有呕吐乳汁现象2例,给予口服少量5%GS液两次后,无呕吐改喂母乳。1例新生儿出现低血糖反应,转儿科进行静脉补液治疗,共3例新生儿转儿科治疗。

口服5%GS液组32例新生儿中,2例在喂服5%GS液的过程中呕吐一次,3例在喂服5%GS液的30-60min内呕吐胃内容物,比较5例新生儿呕吐和摄入量,其中1例新生儿呕吐量多于5%GS液的摄入量,4新生儿呕吐量少于5%GS液的摄入量,2h后继续喂5%GS液,观察2h未见呕吐,开始喂母乳。其余新生儿喂两次5%GS液均未见呕吐,开始正常母乳喂养,无1例新生儿窒息或低血糖转儿科治疗。

3.讨论

3.1 新生儿口服5%GS液治疗新生儿咽下综合征,减少对胃黏膜的刺激,补充新生儿的能量需求。

由于新生儿在分娩过程中吞入的母体血液,或羊水中的有形成分刺激胃黏膜,再加上新生儿的喷门松弛,幽门痉挛的生理特点,造成内容物在胃内滞留,刺激胃酸的分泌,使胃出现逆蠕动导致呕吐,通过口服5%GS液使胃内容物浓度变淡,减少对胃黏膜的刺激,5例新生儿喂服5%GS液出现呕吐,可能是经稀释后胃内容物的浓度仍然很高,胃壁的刺激仍然存在,或因胃内容物较多,胃壁张力较大造成呕吐。但新生儿呕吐的结果和新生儿的洗胃目的一致,也是减少原有胃内容物对胃壁的刺激,其余27例新生儿未出现呕吐,说明经5%GS液稀释的胃内容物已进入肠道,不再刺激胃黏膜。

由于新生儿能量代谢旺盛,能量物质如糖原、脂肪的储存不足,容易出现低血糖[3]。5%GS液是不经消化可直接被吸收的能量液,暂时满足新生儿的能量需要,减少新生儿因洗胃禁食导致低血糖反应的发生。

3.2 新生儿口服5%GS液治疗新生儿咽下综合征,减少护理工作量,密切护患关系,更适合人性化护理。

新生儿洗胃技术是一项侵袭性操作,增加新生儿的痛苦和家属的心理负担,稍有不慎,造成新生儿胃黏膜的二次损伤,增加感染机会,增加护理人员的工作量,还可引起母婴分离,产妇出现高急性应激障碍的危险,产生焦虑和抑郁情绪,导致泌乳减少,甚或出现产后出血[4]。新生儿口服5%GS液是通过母婴同室的护理人员在产妇床旁给新生儿喂5%GS液,在喂养过程中,可以向产妇及其家属介绍新生儿呕吐的原因,口服5%GS液的好处和目的,若再次出现呕吐如何处理,以缓解产妇及其家属对新生儿的过分担忧,密切了护患关系,避免了母婴分离。而且新生儿口服5%GS液是一种自然地进食方式,无任何痛苦或不适,更适合人性化护理。

3.3 新生儿口服5%GS液治疗新生儿咽下综合征的效果优于新生儿洗胃。

通过本研究资料显示,洗胃组共有3例新生儿转儿科静脉补液,2例新生儿喂母乳后仍有轻度呕吐,给予口服少量5%GS液两次后,无呕吐才进行母乳喂养。口服5%GS液组新生儿共有5例新生儿出现呕吐。比较5例新生儿呕吐和摄入量,其中1例新生儿呕吐量多于5%GS液的摄入量,4新生儿呕吐量少于5%GS液的摄入量,说明摄入的部分5%GS液已进入肠道,将被吸收,补充新生儿的生理能量需求,无1例新生儿窒息或低血糖转儿科治疗。新生儿口服5%GS液治疗新生儿咽下综合征,其效果优于洗胃技术,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1]金汉珍,黄德珉,官希吉.实用新生儿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492.

[2]宋国丽,张学会,赵菊芬,等.洗胃法在治疗新生儿呕吐中的临床应用[J].全科护理,2009,(30):2774.

[3]肖娟.新生儿洗胃可有效预防新生儿吞咽羊水所致的呕吐[J].东南国防医药,2007,9(4):292.

[4]吴冰.心理护理干预对母婴分离产妇负性情绪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刊,2011,38(10):114-115.

R722 < class="emphasis_bold">文献标识码:A

A

1671-752X(2012)02-0031-02

2012-02-14

侯菊(1974-),女,安徽无为人,铜陵市有色职工总医院妇产科主管护师,主要从事妇产科护理工作。

夏万夫)

猜你喜欢

液组咽下母婴
咽下肚的泡泡糖
咽下肚的泡泡糖
咽下
轻比重液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行单侧股骨头置换术中的应用及睡眠质量比较
点亮婴儿房,母婴灯具搜集
圈里事儿
喜忧参半的母婴产品“海淘热”
尿布师:只卖纸尿裤的母婴电商
两种不同超滤置换液在患儿大容量零平衡超滤中的比较
不同含漱液控制菌斑和消除牙龈炎症效果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