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年画对陶瓷花鸟画的影响
2012-08-15王兰君
王兰君
(王兰君陶瓷 景德镇市 333000)
中国画分山水、人物、花鸟三大科,花鸟画独占一科,在中国绘画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千百年来,深受人民大从的喜爱。从花鸟的发展史上看,花鸟画自唐成为独立画科,经过历代画家长期艰苦的探索,留下了许多令人目不暇接的优美画卷;五代黄筌,黄居采笔下花鸟勾勒精细,形象逼真生动而富有真实的美感,五代徐熙,徐崇祠开创的“落墨花”,“没骨花”花鸟画,给人以清新谈雅,高洁的美感,被后人诚之“皇家富贵,徐熙野逸”。两宋以赵佶等为代表的工笔花鸟画,色彩华丽鲜艳,造型结构准确而具有浓厚的装饰味;元代以赵孟頫的墨竹,郑思肖的墨兰,王冕的墨梅,以墨代斑斓五色,受社会的大变革和精神心态巨变,思想上的消极影响,画面显得清淡,水墨味浓;明代以青藤、白阳为代表的水墨淋漓,笔意奔放的写意花鸟,独具笔情墨趣,清朱耷的花鸟画形象夸张,笔法简练,作品富有清寂,孤独和冷峻之美,清末任伯年以生动活泼的笔意,鲜活明丽的赋色描绘出一幅幅令人喜爱的花鸟画,给花鸟画的发展引入新的生机;清末民初画家吴昌硕以篆草书法笔意入画,其作品浑厚苍劲。现代著名画家齐白石,擅长花鸟虫鱼,笔墨雄健,造型朴质,吸取民间美术色彩强烈的特色,促使文人画与民间美术的融合,大大促进了花鸟画的发展。
陶瓷的花鸟画一直就在借鉴异彩绘呈的中国画传统花鸟画,给陶瓷装饰带来了丰厚的营养,花鸟画在瓷器装饰中得到了充分的施展,如宋代磁州窑瓷器上的花鸟画,写意花卉生动传神,不逊文人画家手笔;这种文人画的写意形式在景德镇的青花瓷画上,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在元明清三朝,民窑继承了宋代“墨花”和“逸笔”的手法,进一步把画法简化为“简笔”瓷画,这是瓷画中的大写意派,其中含有抽象化的艺术手法。另一面是官窑,在“凌綃之寿不如纸幅,纸幅之寿不如瓷品”的风尚中,有清宫内务府御用画师设计的,御器厂所绘的贡瓷,参古今之式,运以新意,备储巧妙于彩绘人物,山水、花鸟,尤各极其胜,莫不与当时名人纸画相表里,款识,书法,题词也尽取纸画作风,据唐英自撰的《陶成纪事碑记》记载,贡瓷“其画、染……规抚名家,名有原本”。花鸟多据蒋廷锡,邹一桂;粉彩开光则从郎世宁法而出。雍正花卉纯属仿恽寿平画法形成一派,设骨之妙可以仿徐熙,草虫尤奕奕有神,所以在工笔瓷器花鸟画中,有“始于康熙,精于雍正,盛于乾隆”之说。尽管工笔花鸟纸画在清末走向衰落而写意的文人画走向成熟,但粉彩瓷上的花鸟画却因为“艺术与商品”并重的传统观念和粉彩工艺的特色,仍占据陶瓷绘画装饰题材之首位。尤其是景德镇的“珠山八友”,继承了中国画的优良传统,把国画的表现技法与陶瓷装饰结合起来,对景德镇的瓷器装饰艺术的发展起了不可低估的促进作用。就粉彩花鸟画来说,尤以刘雨岑,程意亭为代表。刘雨岑的粉彩工笔花鸟画师法任伯年,其代表《雄鸡图》颇具任氏之笔势墨意,画法用勾勒填彩法,勾线如铁划银勾,赋彩浓淡并用,造成强烈的视觉效果,雄鸡的处理更是富有装饰性,虽无高古清逸之趣,却显得通俗平易,又能收致雅俗共赏的艺术效果,他还首创了“水点技法”对陶瓷的装饰技法中又添新葩。
在当代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张松茂的花鸟画中,他师法自法,坚持写生,造型精准,技法精深容装饰为一体,尤其是象征吉祥喜庆的牡丹花,是他反复描摹的对象,在他的笔下,国色天香的牡丹花厚实盈满,婀娜多姿,清丽秀逸,妙笔天成。大型粉彩瓷板画《紫归牡怀图》,作为江西省政府1997年香港回归是赠送香港特区政府的指定礼品,倾注了张松茂的心血和浓烈的情感,画面气势恢弘,布局严谨,英霞灿烂,国色煌煌,笔墨精妙,艳丽而明朗,呈现一派繁荣昌盛,喜气洋洋的景象,有深化了“海外游子盼统一,子归母怀共繁荣”的主题内涵,他在瓷艺大家中拥有牡丹大王的美誉,名符其实,在他笔下的梅花高雅,清纯,灵动,明快,多彩多姿;青花釉里红《梅花》,只画有一株梅花,那横逸盘升的枝条,盘枝错节,苍劲虬劲,布满了整个瓶面。不知是树缠牢了瓶,还是瓶凝固了树,于是在动态的生长与静态的凝固的对峙中,人们再次感受到了一种超手寻常的气势。这种气势正是由昂扬的活力构成的,点点团团,深深浅浅的花,与横逸盘升的老干新枝,在传统的釉里红与青花地装点下和谐地融合,清新爽目,韵味无穷。张松茂重视物象细节形态的真实性,从物象到心象,再由心象到图象心理反应过程,由于画家的精神,情感,心理作用与文化酿造,形与神,形与趣的关系生发了变化。作者内心情绪的波动,从而塑造出新的艺术形象和全新的图式,所以他的花鸟画远不同古人,近又别于同行,进行着大胆的变革和创新。
在一座座艺术高峰面前,我们看到,陶瓷艺术家们在不断的探索发展,接纳世界艺术的精华,创作出的陶瓷花鸟画,或者对传统作深层的发掘,赋予新的生命,或者横向借鉴其它艺术,别开生面,或者发挥写实主义极致,形神兼备;或者泼墨大写,妙趣横生,或者吸收民间美术返璞归真,或者夸张变形,意出象外;即使是传统题材,也被注入现代意识,切入现代人生,寻找新的艺术语言,走出了一条条真正的创新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