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作性睡病二例报告
2012-08-15杨志娟王新平于德林
杨志娟 王新平 王 毅 于德林
1 病例报告
例1 男,33岁。主因间断“瞌睡”发作11年,加重1年,于2010年4月28日来诊。患者于11年前间断出现不明原因“瞌睡”,每2周~1个月发作1次,每次发作2~60 s,于交谈及驾车或乘车过程中发作数次,因发作不频繁未予重视,未就诊,后间断发作数年,1年前发作较以往频繁,每周发作数次,发作时间数秒钟至数分钟,一般不超过10 min,常于驾车途中发作,严重影响工作及生活。遂辗转就诊多家医院,给予扩血管药物,改善脑代谢药物治疗无效,服用抗癫 日药物1年亦无明显缓解。遂收入我院治疗。既往体健,无吸烟,偶饮酒,量少,无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有磺胺过敏史,无食物过敏史,无毒物接触史,无家族遗传性疾病史。患者自发病以来饮食尚可,睡眠欠佳,体质量无明显减轻。体格检查:生命体征平稳,神志清楚,言语流畅,发育正常,营养良好;心肺腹查体未见异常;颅神经未见明显阳性体征;无四肢瘫,颈部无抵抗,病理反射未引出。行白天过度嗜睡检查,即多次小睡潜伏期试验(MSLT)。夜间多导睡眠图(PSG)监测示平均睡眠潜伏期缩短(≤8 min),经过充足的睡眠(≥6 h)后,次日试验可见≥2次睡眠始发快速眼动期(SOREMPs)。查血清人类白细胞抗原分型(HLA-DR2)呈阳性。查血常规、生化、免疫、脑脊液常规生化、头颅MRI均未见异常,脑电图轻度异常。颅多普勒(TCD)示右侧椎动脉流速稍慢。临床诊断:发作性睡病。给予哌甲酯18 mg,每日1次口服治疗,1个月后症状明显改善,后坚持服药,效果良好。
例2 男,52岁。主因间断“瞌睡”发作15年,近半个月偶有头痛,于2011年1月6日来诊。患者于15年前间断出现谈话及用餐中抑制不住的睡眠,每次发作时间5~30 min,睡眠后精神恢复,无意识及记忆障碍,15年间反复发作数十次,发作间期不等,曾发生过多次猝倒,猝倒发生前后意识均清楚,事后能回忆整个事件经过。患者曾有醒来后全身无力,意识清楚,尚可自行睁眼,但活动讲话均不能,每次持续5~20 min,缓解后恢复正常。于外院查头颅MRI未见明确异常,头颅CT及脑电图(EEG)未见异常表现,未行特殊治疗,病情无改变。近半个月偶有头痛。既往高血压病史20年,规律用药治疗,血压控制良好。无家族遗传史,无外伤史。查体:基本生命体征平稳,心、肺、腹未见异常,语言流利,颅神经查体未见异常,无四肢瘫,颈软,病理征未引出。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血糖、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甲状腺功能检查均在正常范围,血压138/80 mm Hg(1 mm Hg=0.133 kPa),心肺腹无异常体征,无神经科定位体征。查头CT示右基底节及左半卵圆中心软化灶。行夜间PSG监测示平均睡眠潜伏期缩短(≤8 min),经过充足的睡眠(≥6 h)后,次日试验可见≥2次SOREMPs。诊断:发作性睡病;陈旧脑梗死;高血压3级(极高危型)。予阿司匹林100 mg、氨氯地平(络活喜)5 mg及哌甲酯18 mg每日1次治疗。患者60 d后复查其症状明显好转。
2 讨论
发作性睡病是一种日间出现的不可抗拒的短暂性睡眠发作,儿童早期至50岁均可发病,15岁及36岁为2个发病年龄高峰[1]。其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与遗传关系密切,30%有家族史,遗传方式可能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2]。欧洲和美洲的学者证实,大多数白种人发作性睡病患者为人白细胞抗原(HLA)-DR2、DQW1、DQW2 阳性[3]。
白天发作性嗜睡、猝倒、睡眠瘫痪及入睡前幻觉是该病临床表现的4个主要症状。正常人偶尔也会出现睡前幻觉,但是此幻觉一般比较短暂且内容单调,而发作性睡病患者的幻觉为复杂而生动的梦样体验,昼夜均可出现。入睡前幻觉并非每例患者均发生。该病诊断一般依据有典型发病史,可通过夜间PSG监测及随后的多次MSLT等辅助诊断。脑脊液中食欲素≤110 ng/L或低于正常值的1/3,可作为发作性睡病的补充诊断标准。本文2例患者均有典型临床表现且PSG阳性,诊断明确。本病的治疗包括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即尽量维持规律、充足的夜间睡眠;白天可有计划地安排短时间睡眠,特别是午睡以减少困顿,尽管非药物治疗可改善嗜睡症状,但不少患者或症状较重者仍需进行药物辅助治疗,常用药物有莫达非尼、哌甲酯、苯丙胺、苯异妥英、氯苯咪嗪、丙米嗪、氟西汀等。本文2例患者使用哌甲酯治疗,效果明显。哌甲酯是治疗儿童多动综合征的主要药物。1959年开始用于治疗发作性睡病。目前该药是世界上处方量最大的药物之一[4]。目前对发作性睡病的治疗均为对症治疗,随着对该病神经生物学机制认识的深入,将来的治疗焦点主要集中在新型兴奋药和抗猝倒药物的开发及内分泌治疗,更有前景的治疗将基于目前对伴有猝到的发作性睡病的病理生理认识,包括食欲素治疗和免疫治疗[5]。
[1]Billiard M.Narcolepsy:current treatment options and future appruaches[J].Neumpsychiatr Dis Treat,2008,4(3):557-566.
[2]赵保民.小儿发作性睡病24例临床分析[J].当代医学,2009,15(2):84-85.
[3]Hor H,Kutalik Z,Dauvilliers Y,et al.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 identifies new HLA class Ⅱ haplotypes strongly protective against narcolepsy[J].Nat Gener,2010,42(10):786-789.
[4]高莹卉,韩芳.发作性睡病[J].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008,6(8):174-178.
[5]Nishino S,Okuro M.Emerging treatments for narcolepsy and its related disorders[J].Expert Opin Emerg Drugs,2010,15(1):139-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