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立课程视角 坚持语文本体——谈初中语文教学的问题及改进
2012-08-15杨高旺
杨高旺
[作者通联:河北大城县教育局教研室]
一、当前初中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盲人摸象
在 《1978~2005语文教育研究大系·中学教学卷》的前言里,王荣生和郑桂华两位老师这样写道:
语文教学的主要问题,是教师不知道教什么、不知道如何去教,是学生不知道学什么、不知道如何来学,是观课评教的人不知道评什么、不知道如何评课才算妥当。
真是一语中的!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一现象呢?
笔者认为,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相当一部分语文教师甚或部分语文教育研究者看不清语文教学的本体问题,看不到语文与世界、语文与文化、语文与生命、语文与存在之间的连接;弄不清“语文”是什么与“语文”不是什么,看不到语文课程内容、语文教材内容与语文教学内容的区别与联系,找不着语文教材的“语文性”,在“教什么”即教学内容的问题上还存在很多的盲区;对“言语教学论”、“语感论”、“言语生命动力学”等语文课程理论前沿的东西还相当漠视……一句话,还不能从“课程”建设与实施这个更高层次追问语文课程改革,反思语文教育,以获得对语文教育本质、特性和规律的重新认识,实现语文教学思路与秩序的新建构。
如果我们把语文教学比喻为一只大象,那么,我们今天有很多的语文教师就像摸象盲人——如果,我们的教师不能从宏观上对语文教育,对语文教学有一个整体性的认识,不能从课程实施的角度对教材内容重新设计,不能按照母语学习的规律去实施教学——那么,我们在教学中就往往会犯“盲人摸象”的错误。甚至,会在课改的大潮中失去“主体性”,盲从于形形色色的“教学法”,随波逐流而不能自主。
(二)缘木求鱼
其实,语文教学前面应该加个定语——“汉”,应该是“汉语文教学”,但是,这个“汉”字,却常被我们有意无意地忽略了。我们很多老师在教学中,不顾及母语教育的特点,事倍功半。
笔者参加过一次“同课异构”活动,两位老师执教李森祥的《台阶》。其中一个教学细节引起了笔者的思考。第一位老师在整体感知、全面理解之后,进行了主题升华,利用多媒体播放了《父亲》等歌曲,并让学生唱歌抒怀,升华情感;第二位老师紧紧抓住文本,品味语言,深入品读,并让学生结合文意拟写一副对联送给“父亲”。
对这个案例,笔者认为,我们很多教师是要向第二位教师学习的。这节课既训练了学生的言语表达,又对学生进行了人文教育。语文课不只是人文课,用王尚文先生的话讲,就是“人文原在语文中”,“人文何处寻,言语形式中”。
笔者还曾听过一位语文界前辈的做法,他在让学生回答问题时,要求须用对偶句。显然,这是受古代私塾教育的影响。但是,我觉得,这位前辈的做法是深谙汉语文教学之“道”的。
语文教学要坚持汉语教学的民族化。而汉语教学的民族化,说到底就是母语化和汉语化。母语学习不同于外语学习,其规律是“习得”而非“学得”,是熏陶感悟而非机械灌输,是言语实践而非烦琐练习。至于汉语化特点,潘新和先生认为:
汉语化教学还体现了对传统语文教学有益的观念和有效的经验的继承,如重“诗教”的人文教育、审美教育,重“学问”“明理”的知识教育、认知教育,“修辞立其诚”“文质彬彬”“辞达而已矣”的言语追求,“质疑法”“驳难法”“评点法”“批注法”“钩玄提要法”等阅读法。这些,对今天的语文教育仍有实践价值,都可以在当代视野下加以审视、改造和重构。
汉语“教”和“学”,要继承几千年来语文教育好的传统,根据汉语特殊的表现规律进行教学。离开这个前提,去追求语文课的“有效”、“高效”,只能是缘木求鱼,南辕北辙。
(三)买椟还珠
1996年,王尚文先生就提出:言语形式是语文学科教学内容的“纲”,其他都是“目”,如果以目为纲,纲自不举,目亦难张。只有紧紧抓住言语形式这个教学内容的纲,才能真正对上使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这个“号”。
2006年,李海林先生又说:不管我们如何理解语文和语文课,语文课的主要矛盾是人与语言的关系,我想,这是没有疑义的。语文课就是建立在以人与语言的矛盾关系为核心的、并由这一主要矛盾决定的一系列矛盾关系的基础之上的。可以说,因为有了人与语言的矛盾关系,所以才有了语文课,没有人与语言的关系,就没有语文课……
如果借用“买椟还珠”这个成语的话,笔者认为,语文教材的“陈述”出来的“信息”是“椟”,而“如何陈述”的“言语智慧”才是价值连城的“椟”中之“珠”。遗憾的是,我们很多教师在处理教材的时候,却往往得“意”而忘“言”,买“椟”而还“珠”。
举例说明:
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老舍《济南的冬天》)
我常坐老王的三轮。他蹬,我坐,一路上我们说着闲话。
老王只有一只眼,另一只是“田螺眼”,瞎的。(杨绛《老王》)
家乡的端午,很多风俗和外地一样。系百索子。五色的丝线拧成小绳,系在手腕上。丝线是掉色的,洗脸时沾了水,手腕上就印得红一道绿一道的。做香角子。丝线缠成小粽子,里头装了香面,一个一个串起来,挂在帐钩上。贴五毒。红纸剪成五毒,贴在门槛上。贴符。这符是城隍庙送来的。(汪曾祺《端午的鸭蛋》)
上面这几段话,表面的意思都不难理解。很多教师在执教时大都是概括文章内容,往往从文本的表层“滑”过去,得“意”而忘“言”。语文“知识”的价值被不恰当地放大,文本言语本身却不断边缘化。单是杨绛先生的一句“他蹬,我坐,一路上我们说着闲话。”就蕴藏着多少人性的内涵和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的笔法。作者个性化或者说陌生化的言语表达“技巧”甚至“智慧”,不正是需要我们带着学生一起品味、推敲、鉴赏的吗?
再举个例子:庄子的《惠子相梁》。有的执教者将文章的主旨归结为“面对名利要淡而视之,做人要坦诚,不能有小人之心”。这样的分析就没有抓住文本的“语文核心价值”。教师用书上说“这则故事辛辣地讥讽了醉心于功名富贵者的嘴脸,表现了庄子对功名利禄的态度。”我想,这也只是文本价值的一个方面,淡泊名利的思想,非庄子独有,老子有,孔子也有,关键是表达方式的独特。我觉得,我们在设计教学时应该抓住这篇文章以寓言故事的形式表达思想的特点,引导学生透过其游戏的笔调,感受庄子丰富而有趣、健康而人性的心态。
二、解决当前初中语文教学问题的建议
(一)从课程视角观照语文教学
目前语文教学低效的一个主要原因是老师不研究课程标准,多是抓住教材不放,抓住教参不放,不能从更宽广的课程视角设计教学、生成教学,不能着眼于“课程内容教材化、教材内容教学化”。
一个缺乏课程论的视域和立场的教师,就很难明白“语文课是做什么事的”,就不知道语文教学“走哪一条路”、“走向哪里”,就可能造成 “语文教育的自我放逐”,致使语文教学走向“异化”和“泛化”。
从本质上讲,语文课程是一种文化建构的过程。母语教育,其目的绝不只是为了让学生仅仅掌握一套符号系统,而是继承与弘扬民族文化,用民族文化熏陶、滋养民族精神,培养人格健康、品质高尚、善于沟通的人。
因此,作为语文教师,作为语文课程的实施者和建设者,“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教书;出乎其外,故能育人。程翔老师提出“母语教育:构建和谐的文化人格”的命题,是很有见地的。
从课程视角观照语文教学,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读一些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方面的著作,王尚文的 《语感论》、王荣生的《语文科课程论基础》、李海林的《言语教学论》、韩雪屏的《语文教育的心理学原理》、潘新和的《语文:表现与存在》等,都可以帮助语文教师突破固有的思维习惯,从更高远处、更根本处反思语文教育,构建出更具生命力的语文课程。
(二)从学科特点改进语文教学
我认为教育的本质就是“立人”,这是整个教育的中心,是需要各个学科共同完成的。语文教育的任务,是要通过“立言”来“立人”。(钱理群《“立人”教育与阅读经典》)
钱理群老师这番话,应该成为语文教学坚持的大原则。
笔者在教学视导时,往往看到一些老师的语文课,不讲原则,率性而为:教学《愚公移山》,不引领着学生在语言上咬文嚼字,却大肆讨论“移山与搬家”;教学《背影》,机械归纳文中出现了几次背影、流了几次泪;教学《端午的鸭蛋》,丢开“淡而有味”的言语表达,去凸显端午节的文化意义;教学《致女儿的信》,则撇开言语形式,直奔主题,大谈“爱情观”……语文课堂教学种种“泛语文”、“非语文”的现象,都在检验着语文课程的品质,拷问着语文学科的尊严。
陈日亮先生对这种现象也有过批评:
尤其在当今“人文性”被剥离做成虎皮大旗而大加张扬的形势下,我们不少教师也就十分乐意而且习惯于“直奔”思想内容,视语言形式如不存在,至多只在文本表面平滑熟烂地“过一下”。语文教学的整体走势是工笔式微,写意大兴。久之,教师的语感退化了,“咬”劲没有了,也“嚼”不出什么味道了;学生对语文的兴趣越来越淡寡。
语文教学,特别是阅读教学,教师一定要坚持学科特点,“带领学生从课文中走个来回”,挖掘和享受语言背后的生命意义、审美价值和文化精神,从而开掘学生的言语潜能、张扬学生的言语个性、提升学生的言语表现力。
(三)从生命意识提升语文教学
钱梦龙老师的《死海不死》有一处教学细节:
当一个学生正确解释出“死”的含义,是盐分高人不下沉后,多数老师评价学生“好”、“完全正确”,就不错了。而钱先生的课是这样的:
师:“你以前有没有看过这篇课文?(生摇头)那你怎么能回答得这样正确?”
生3:我在地理课上学到过。
师:啊,真好!地理课上学到的知识,用到了语文课上,这叫知识的“迁移”。(板书:迁移)
郑桂华老师的评议是:
这在钱先生的课堂里,是两句普普通通的对话。可是,它的效果会不普通。试想,如果你是那位表现好的学生,你会得到多么大的肯定,你对学习的兴趣将有多大的提高呀;如果你是当时班里的其他学生,你对什么叫“迁移”的印象是多么深刻,你对多读书、有学问是多么向往啊;如果你是一个听课的教师,你对课堂教学境界,是不是有了新的理解?
新课程改革的一个最基本的理念,就是保障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权”。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尊重学生记忆知识的权利,还要充分尊重学生提问、深思的权利,想象、创造的权利,表达自己观点的权利,分享教育资源的权利,等等。语文学习的过程不仅要让学生的语文能力获得发展,而且还要实现其生命视界的不断开阔,精神世界的不断超越,人格修养的不断完善。
作为语文学科,既要坚持语文本体,还要坚持学生主体。文本与人本的和谐交融,才支撑起语文教学斑斓广阔的创造天地。
[作者通联:河北大城县教育局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