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经济下企业市场营销工作的发展与应对分析
2012-08-15陕西职业技术学院财经学院王静
陕西职业技术学院财经学院 王静
1 我国的低碳经济分析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演进,经济水平的提升成为过去我们衡量人类社会是否进步的重要标准。与经济增长相伴随的是,能源的广泛开发,自然环境的破坏、珍稀动植物数量的急剧减少,这些都是经济增长的同时人类社会对于生存环境带来的负面效应。
全球气候变暖威胁到了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依赖化石能源的经济发展方式以及石化能源的稀缺性,导致各国对其能源安全的担忧。低碳经济是指以最少的温室气体和二氧化碳排放为限,实现整个经济社会投入产出的最大化和最优化。随着全球人口数量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人类对传统化石能源的消耗逐渐增多,在创造发达的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导致了日益严重的气候变暖、环境污染和能源危机等问题。在此背景下,“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应运而生,其宗旨在于实现包括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在内的社会再生产全过程的经济活动低碳化和能源消费生态化,构筑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发展体系,促进生态环境、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企业作为社会的重要经济主体和促进经济增长模式向“低碳经济”转型的关键,理应在降低能源消耗和保护环境等方面承担更多的责任,实现采购、生产和销售等经营环节的“绿色化”。 低碳经济的发展,已经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社会环境保护问题,它对今后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方式、生活方式的选择都会产生直接深远的影响。把握低碳经济的本质,寻找低碳经济模式下企业最佳的生存发展方式已经成为企业制定企业营销战略的重要依据。
2 低碳经济对企业市场营销工作带来的冲击和影响
低碳经济是一种抽象经济意识、经济形态的统称,这种经济模式中最显著的特点就是重视“绿色”和“低碳”。在低碳经济的思想意识指引下,企业的市场营销工作面临着不同方面、不同程度的挑战,低碳经济对企业的市场营销工作所带来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2.1 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
从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市场经济体制以来,市场经济环境对企业的影响已经日趋重要,特别是当前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企业的发展不仅要受到国内经济环境的影响,而且受到国际经济环境、金融局势影响越来越深。我国的低碳经济意识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对于已经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社会发展进入稳定缓慢时期的资本主义国家而言,他们在重视自身国民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对整个人类的生存环境进行着重新的考量,重视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双赢成为一种新的价值取向。在这种价值取向的引导下,产品是否节能、工程项目是否环保,开始成为国际贸易中的新型标准。我国重新入市的艰难旅程,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我国落后的经济发展模式不能符合国际社会提出的关于生态环境、低碳经济的标准和要求。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虽然是受到这种外部环境的冲击和逼迫,但是这也使得我们落后的低碳意识被唤醒。能源结构的调整、产业结构的优化是我国近些年在低碳经济理念下做出的重要调整和改变。这种宏观环境带来的经济活动价值取向的转变,对于中国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是有利的,也是我们的民族企业增强国际竞争力的必经阶段。
2.2 行业竞争的加剧
竞争是市场经济的显著特征,市场经济的准入机制具有极大的随意性,这就使得参与市场竞争的门槛降低,行业趋同化成为当前市场竞争的重要特征。当前市场上不同的行业、不同的领域所参与的竞争者在数量上都是客观的,国内市场的有限性使得扩大国际市场成为这部分企业发展壮大的必然选择。国际贸易壁垒是国际贸易保护中最常见的措施,当前低碳标准已经成为外国市场限制中国产品准入的重要原因。我国的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通常受到诸多限制,无论是质量安全、环保标准等成为限制的重要理由。与此同时,外国产品进入中国市场则显得轻松许多,这就导致了本国的产品走不出国门,外国产品蜂拥而至的场面。对于一些缺乏竞争力的中小企业而言,在这种市场环境里谋得生存和发展是极为艰难的,低碳经济理念的推出,加剧了中小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压力,行业竞争加剧已经成为中小企业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问题。
2.3 消费者需求的变化
低碳经济的理念,不仅影响了政府和生产者,而且对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和消费需求也起到了影响。产品的同质化现象越来越严重,这就使得消费者在购买一些使用性明确的商品时有了越来越多的选择。对于使用价值相同或者相差无几的产品,消费者在进行购买时就会考虑其他超越使用价值之上的因素。特别是在当前全球变暖、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下,越来越多的知识分子开始关注和关心生态问题,在政府低碳经济、地毯消费理念的引导下,重视生态环境保护成为他们的一种生活价值。这部分群体是当前中国社会最有能力的消费群体,他们消费意识、消费价值的转变对市场、对社会会产生直接的影响。这部分消费群体在进行商品的选择时,会综合考量产品的使用价值、是否环保、是否可循环等一些与地毯经济相关的问题。消费者价值需求和价值理念的这种变化,直接带来生产者价值取向的变化,这种连锁反应对中国低碳经济的发展前景是有益的。
2.4 国家法制化的要求
2011年“两会”的召开,正式宣布中国已经建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法律体系。这意味着中国社会的发展,法制化建设已经成为一项重要工作原则和工作目标。我国在申请重新入市时,为了迎合国际环境的需要,对国内的有关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的法律做了诸多的调整,这些调整的方向无一不是提高中国现行的环境保护的标准。这种迫于外界压力式的法律进步在中国社会有一个很长的缓冲适应期,无论是法律的普及还是具体措施的执行,我们都可以看出在过去几年中虽然环境保护工作略有成果,但是整体的进步并不明显。造成这种局面的重要原因就在于法律本身是具有滞后性的,只有当某种现象成为一种需要普遍规制、公民的意识觉醒意识到这一问题时法律才会产生。中国的环境保护、低碳经济相关的法律,与国际社会相比虽然具有滞后性,但是这种法律制定进步的根本原因不在于国内民意识的觉醒,而是由于外界压力的胁迫,这是我们的环境保护、低碳经济相关的法律没有取得成果的重要原因。在今后的中国社会,法制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就是将与低碳经济相关的法律法规不断完善,对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低碳经济意识进行更深层次的普及。
3 低碳经济下企业市场营销工作的应对
低碳经济的发展对不同市场参与主体带来的影响程度和影响效果是不同的,对于企业而言,在低碳经济的大环境下,需要做出的调整和改变也是多方面的。
3.1 绿色营销理念
营销理念是企业发展壮大的基本思想和基本的理念性指导,它是企业制定各种战略规划发展的重要依据和重要原则。在低碳经济的背景下,绿色营销理念成为企业进行理念创新的首选,所谓绿色营销理念,就是指企业在传统的营销思想、营销方针的背景下,必须融入环保意识和环保理念。这种绿色营销理念带来的不仅仅是营销思想、营销模式的转变,而且对产品的设计、质量上有一个全新的要求。绿色营销理念的确定,不仅仅是企业高层的事情,而是应该将这种理念传递给企业的每一个员工,与企业文化紧密相连,将绿色营销演变成企业的价值观,使企业在实现自身经济增长目标的同时,也肩负起企业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
3.2 低碳产品策略
低碳产品,是企业低碳经济之路的首要选择。当然这种低碳产品并不等同于放弃对能耗产品的开发,而是指在同等、同性质的产品中,尽量实现产品的低碳化。要实现产品的低碳化,必须要有技术层面的支持,例如选择低污染的原材料、可再生资源、新型的清洁能源,这些都是低碳产品的应有之意。低碳节能是一种理念,除了需要高新技术的支持以外,它需要企业真正的将低碳工作落实到各个不同的细节工作上,例如当前诸多产品制造商为了使产品引人注意将外包装设计的复杂花哨,并且在同等使用价值的前提下提升产品的价格,这种做法就是与低碳经济的理念相违背的。英国等几个国家在哥本哈根会议后开始筹划产品生产的“碳标签”制度,所谓碳标签就是要求产品在生产包装销售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必须在产品上标明。产品必须进行碳足迹验证,承担减排任务,否则将拿不到跨国公司的订单。这个规定对于拥有国际业务的公司而言无疑是一记重磅炸弹,尽管我们国内还没有全面推行碳标签制度,但是碳标签势必会成为一种产品的新标准。
3.3 高效营销渠道
低碳分销渠道作业系统设计包括:渠道长度的选择、宽度的选择、中间商的选择以及产品物流系统的选择。渠道长度设计尽可能要扁平化,以减少长渠道可能带来的运输、存储的能源消耗及运输过程中运输工具碳排放的污染。渠道扁平化可以使用的方式有:建立直销渠道,通过直销的方式减少产品在销售过程经历的环节,减少经历不同环节时所需要的包装,运输的浪费;利用互联网进行分销,受过良好教育的互联网用户为企业开展网上低碳分销提供了可能。中间商的选择要尽可能选择那些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中间商。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中间商能够自觉开展低碳分销活动,创造和维持自己环境保护者的形象,以此吸引客户,增强竞争力。在产品物流系统的设计中,首先考虑的是运输如何实现低碳化。运输低碳化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运输工具的选择要低碳化,降低碳的排放量;运输方式的选择,可以组合各种运输工具,从发货方到收货方始终保持单元货物状态而进行系统化运输,这样可以减少总行程,实现高效的配送效率,降低了碳排量;可以实行集约化配送,也就是对一定区域内的配送对象共同配送货物。其次考虑的运输过程中的包装,包装要尽可能的多次利用,以减少不必要的浪费。最后就是考虑库存,仓库的布局要合理,以减少运输过程中的浪费。
3.4 持续技术创新
技术始终是促进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对于低碳经济而言,它的实现也必须借助于技术的支持和辅助。低碳技术的进步是多方面的。对于企业的发展而言,实现低碳经济下企业的发展利用技术进步降低生产成本是首要的选择。其次通过技术的进步对产品的设计进行调整和完善,使产品处于不断进步的状态之中,既能够增强消费者的消费信心,也能够促业企业自身长远的进步。只有持续的技术创新才会给企业带来持续向前的动力。
[1]杨富贵.绿色营销中的分销渠道建设问题[J].企业活力,2007(4).
[2]朱元双.低碳经济背景下企业低碳营销探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0(15).
[3]王雷.低碳是方向也是竞争力[N].经济日报,2010-08-17.
[4]孟庆春,丁雪,赵炳新.基于系统视角的企业绿色营销研究[J].现代科学管理,2009(6).
[5]胡芳,王育宝.我国企业构建绿色营销体系的障碍因素分析[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