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物流企业对中小企业实施物流金融服务的探究

2012-08-15江财经学院东方学院登辉

中国商论 2012年17期
关键词:金融服务融资物流

浙 江财经学院东方学院 万 登辉

中小企业是一国经济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活跃一国经济的重要因素。中小企业的发展能有效推动社会经济的增长,增加国家财政收入,为人民生活提供多种便利,因此,它们是支撑国家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然而,我国中小企业长期遭遇融资困难的问题。

1 我国中小企业面临的融资困境

来自中国统计局的数据显示:我国全部企业中,中小企业所占比例达到99%,在企业创造的GDP总额中,由中小企业创造的占到60%,中小企业解决了75%的城镇就业,出口比例为60%等,但是在企业所使用的金融资源方面,中小企业所占的比例不到20%。融资困难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最大“瓶颈”。经过分析,导致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原因包括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

1.1 造成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外部原因

造成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外部原因主要来自中小企业所处的社会环境,具体为来自社会制度、国家政策以及其他三个方面因素的影响。

1.1.1 来自社会制度方面的原因

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起步的时间比较晚,许多运行机制存在一定的问题。在融资市场上,针对中小企业直接进入资本市场融资,我国金融监管当局制定了一系列严格的申请和审查手续。而在债券市场中,绝大部分中小企业由于自身的规模、财务制度等原因,根本无法通过发行企业债券的形式实现融资的目的。

1.1.2 来自政府方面的原因

我国政府对大型企业尤其是国家重点企业给予了很多的扶持和优惠政策,而中小企业大多是自力更生。因此,在融资方面,银行倾向于选择有政府作为后盾的大型企业,而中小型企业缺乏政府政策的支撑,获得银行提供贷款的几率很小。另外,我国政府对于民间借贷业务管制非常严格,导致中小企业融资空间更加狭小。

1.1.3 来自其他方面的原因

银行作为融资业务的主要参与方之一,与需要融资的企业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的现象。这种信息不对称主要表现为:银行不了解需融资企业的具体运营状况、经营效益以及还贷能力,所以在提供贷款的过程中,大多数银行会选择大型企业,而中小企业相对较难获得银行所提供的贷款。

1.2 造成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内部原因

1.2.1 中小企业传统融资空间狭小,融资渠道太少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传统的融资渠道主要有两条:一是处在创业初期的中小企业的融资方式,主要是通过利用所有者权益、企业利润结转的留存收益以及号召企业职工集资的方式来达到企业融资的目的;二是引进风险投资和向银行申请贷款等这一类外源性的融资方式。但是通过之前的分析,我们知道这一类外源性的融资方式在企业实际经营过程中成功的几率不高。另外一种外源性的融资方式是民间借贷,这种方式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企业对经营资金的需求,但是出于稳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原因,国家对民间借贷方式有着严格的限制措施,加之民间借贷方式本身存在利率较高、融资期不稳定等缺点,这种融资方式并不能作为中小企业解决资金缺乏的长久方式。所以说,由于传统的融资空间相对狭小,融资渠道不足,传统的融资方式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现状。

1.2.2 缺乏第三方担保或有效的质押物

银行贷款给中小企业时,一般会要求中小企业提供信用良好的第三方担保人或者是有效的质押物。然而,通常情况下,第三方担保人会尽量避免为规模小、长期发展状况不明的中小企业充当担保人。企业能够用作质押物的流动资产本来就稀少,所能提供的流动资产等还需经银行严格审核后才能确定是否可以充当融资的质押物,这些都导致了中小企业融资困难。

1.2.3 自身竞争力不足

银行尤其是商业银行出于自身盈利水平的考虑,发放贷款时会主要考虑那些运营稳定、还贷能力较强的大型企业,以及国家重点支撑项目的企业。一旦遇到市场动荡或金融危机等情况,能够获得贷款的中小企业就更加屈指可数了。

2 物流企业介入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2.1 必要性

物流企业发展物流金融业务能有效地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

第一,物流企业发展物流金融业务能有效地解决融资过程中出现的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这是因为物流金融服务能够便利地将企业的动产转化成质押物,这样一来,银行在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时,不需要费时费力地去了解企业所有的信息。同时,物流企业作为第三方合作企业,能够有效分散部分融资风险。另外,由于物流企业与部分中小企业存在着长期的合作,掌握着比银行更多的企业信息,银行可以利用物流企业的这方面优势,有选择地向中小企业提供贷款,降低风险和相关成本。

第二,物流金融融资模式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物流金融业务中所涉及的许多服务环节,如仓储、运输、结算等包含在物流企业的传统业务中,所以,从成本角度来看,物流金融融资模式不仅能减缓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还能相应的减少融资成本,节约企业资源。

2.2 可行性

第一,来自市场的需求。物流企业参与中小企业融资,发展物流金融服务,属于一种创新的金融服务,在中国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来自中国统计局的数据表明,我国中小企业普遍面临着融资困境。物流企业实施的金融服务:一方面,能够为中小型企业提供一条融资渠道;另一方面,银行等金融机构能够依靠物流企业的信息系统和监管职能,有效降低贷款风险。因此,这一融资模式能够得到广大的中小企业和金融机构的欢迎。

第二,国家法律的保障。2007年颁布的《物权法》中明确规定,企业的存货可以作为质押物。国家以法律的形式扩大了企业可用作担保的物品的范围,实质上是在逐步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存货能够充当质押物,不仅扩大了担保物的范围,而且能够盘活企业暂时不用的物资,以及保管这些物资的资金,有利于企业优化其资源配置。

第三,物流业的成熟和金融市场的健全,有利于物流金融服务的进一步发展。经过近20年的发展,我国物流行业已经逐渐成熟,传统的物流业务已经具备一定的规模。同时,金融市场的相对稳定发展。这些都为我国物流行业发展物流金融服务奠定了稳定的基础,有利于物流金融服务的进一步发展。

3 物流企业提供物流金融服务的主要模式

根据国内相关学者的研究,我国物流企业提供的物流金融服务的主要模式有四种,分别是:

3.1 代客结算

这种融资方式是现代物流金融服务最原始的形式,常见的代客户收款及代客户付款都属于代客结算方式。以代客户付款为例,通过物流企业预先垫付货款,可以减轻购货方流动资金不足的问题,所以称代客结算是一种金融服务之一。另外,买方和卖方通过物流企业进行交易,能相对增加双方的相互信任,降低货物买卖风险。

3.2 存货质押融资模式

存货质押模式即人们所说的物流保理模式,这里的存货一般为信用证。该模式是指银行等金融机构,利用机构信誉为进口商开具信用证,进口商凭借信用证与国外企业开展业务往来。实质上,进口商与国外企业凭借信用证开展业务类似于分期付款,属于融资方式的一种。物流企业在这种融资模式中充当着“保理商”的角色。

3.3 仓单质押融资模式

该模式是一种以所有权作为抵押基础而形成的融资模式。即中小企业以企业的原材料、在产品或产成品等作为质押物,抵押给提供物流金融服务的物流企业,物流企业在收到质押物后向合作银行开具仓单,银行凭仓单将贷款发放给企业的一种模式。在参单质押融资模式,物流企业可以看作中小企业向银行申请贷款的“担保人”之一,又可以看作监管员,为银行监管质押物。中小企业、银行以及物流企业处在一种共赢的局势中。

3.4 融通仓模式

融通仓是一种将货物运输、信息以及资金纳入一个综合管理体系中的新型业务。它实际上是简化仓单质押模式的一些流程后,所形成的一种融资模式的创新。该模式并不会削弱物流企业在整个业务过程中的重要性;相反,融通仓的出现,为企业和银行提供了一个更为广阔的博弈平台。它已经成为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方式之一。

4 物流企业对中小企业实施物流金融服务所存在的风险及解决措施

4.1 物流企业对中小企业实施物流金融服务所存在的风险

物流金融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参与这一业务过程的银行、融资企业和物流企业都只是在逐步摸索。物流企业对中小企业实施物流金融服务,虽然扩大了自身的经营范围,增加了企业利润,但是物流企业所面临的风险也相应的加大了。物流企业所面临的风险主要有:因质押物的对其价格波动或者审查不仔细所带来的风险;因融资企业破产或经营不善造成款项无法偿还;因法律或国家政策方面的漏洞所带来的风险;最后因物流企业内部结构以及管理不善造成的风险。

4.2 解决措施

4.2.1 应对来自质押物的风险的相关措施

应对来自质押物的风险具体措施有:在选择质押物时,要考虑价格、市场需求、流动性等方面的意思,尽量选择容易变现且容易保持的物品。同时,应该就质押物在每个具体阶段的所有权问题签订明确的合同,避免出现所有权不明的情况。在质押物审核入仓前,质检员一定要严格按照企业的规定,仔细、完整地对所有货物进行检查,确认无误后才能允许货物入仓。

4.2.2 应对来自融资企业的风险的相关措施

物流企业作为联系银行和融资企业的纽带,对减少来自融资企业方面的风险负有重大责任,因此,若有中小型企业向合作银行申请贷款,物流企业应对该企业的商誉、历史偿债记录等进行全面的调查,对于过往有不良记录的企业,物流公司应该建议银行不予合作;对于通过贷款资质审核的企业,物流企业应该与企业就质押物签订相关的承诺书,以此降低融资风险;物流企业在开展传统的业务时,可以建立客户档案,利用客户档案的信息为开展物流金融业务服务,化解融资过程中银行与融资企业信息不对称的情况。

4.2.3 应对物流企业自身结构不合理等内部原因带来的风险的措施

物流企业应该制定出严格的审核规范和操作守则,实现管理的规范化、有序化,同时合理地调整企业组织结构,优化部门职能,减少因企业自身的原因造成的融资风险;对于质押物的监管,物流企业应该建立专人专职制定、定期检查制度以及完善信息库系统,以便减少操作风险。另外,物流企业应该注重专业人才的培养和选拔,定期对企业员工进行培训。

我国物流金融市场前景广阔,作为一种创新型的融资方式,为广大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了一个有利的渠道,能有效解决我国中小企业面临的融资困境;一方面,物流金融业务是现代物流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有利“武器”;另一方面,它极大地降低了银行面临的信贷风险。所以说,物流金融开创了一种中小企业、银行以及物流企业共赢的融资模式。

[1]罗振林.第三方物流企业金融服务创新[J].物流技术,2004(6).

[2]郭涛.中小企业融资的新渠道[J].经济师,2005(6).

[3]陈李宏,彭芳春.供应链金融一中小企业融资新途径[J].湖北社会科学,2008(6).

[4]俞兆云.中小企业供应链融资模式探讨[J].商场现代化,2008(6).

[5]梅强,谭中明等.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理论、模式及政策[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

猜你喜欢

金融服务融资物流
融资统计(5月24日~5月30日)
融资统计(5月17日~5月23日)
“三农”和普惠金融服务再上新台阶
让金融服务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
协力推进金融服务乡村振兴
融资
融资
前海自贸区:金融服务实体
本刊重点关注的物流展会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