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科学课堂动态生成的实践
2012-08-15邓敬东吴炳亲
◆邓敬东 吴炳亲
(杭州市翠苑中学)
新课程下科学课堂动态生成的实践
◆邓敬东 吴炳亲
(杭州市翠苑中学)
动态生成的科学课堂,是课堂教学改革要努力达到的境界。学生是课堂的生命主体,应构建一种自由民主、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在愉悦的环境中体现出教师的主导性,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敢想、敢说、敢做,积极主动而毫无拘束地参与课堂的学习活动,使每一位学生在课堂上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并充分表现自己。如何让学生的生命力在课堂上得到彰显,如何引导学生走向生活,让自然课堂充满生命活力而生机勃勃呢?
一、由“课堂”向“学堂”转变,建立师生学习共同体,凸现学生动态生成的主体地位和作用
建构主义理论告诉我们,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生成自己的经验、解释、假设。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运用适当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学生只有做到“想学习”,学生才会在自身需要的推动下,主动建构知识,促进自身素质的提高。
1.创建民主和谐的课堂,为“动态生成”提供环境
当学生背着书包踏入学校时,他们已具备了一定的生活基础知识和生活经验,这是他们学习的宝贵资源。创设生活化的课堂环境,使课堂环境温馨、舒适、富有生活气息,让学生在无拘无束、轻松愉快的生活场景中自由地交流思想、表达情感。
在愉悦的环境中体现出教师的主导性,学生的主体性,学生在课堂上才有表现的机会,有表现的欲望,有实现自我学习的价值体现。
2.让学生参与备课、上课,促进动态生成
我们教师在备课过程中,更多时候思考的是如何落实好双基和知识点,如何采用好的方法去吸引学生,如何帮助学生克服重点和难点。往往忽视了学生到底在想什么,需要什么,特别是对学生能为我们的教学提供怎样的帮助。而这正是新课程改革最为关注的焦点。如果没有学生的参与,动态生成的课堂一定不能很好实现。
在学习《简单机械》这一节内容时,我们首先把要学习的知识点在课堂上加以整理。比如,功和功率,杠杆,滑轮,滑轮组,斜面,能的守衡定律等,然后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特点,自由挑选需要准备的课题,把几个同学组成一个学习共同体。对不同的共同体分别进行指导,要求他们从生产生活的实例入手,讲清概念的规律内涵和外延,准备好相应的例题和练习,根据不同学生的分工,进行准备,然后送到老师这里进行审核,补充,再准备。再在课堂上让学生上课,有时一节课有几个同学上去讲,这时老师反而成了学生,遇到“小老师”不能解答的问题或没有讲到的知识,老师再进行补充和说明。一段时间过后,很多学生自己都不相信自己的能力,原来上课是这么简单而又充满了乐趣,原来我也可以成为老师。
在实际教学中,很多课都是学生来备课和上课的,《遗传和变异》《地球、宇宙与空间科学》《物态变化》等许多,学生不但能备课,而且上得很精彩。我还大胆让学生出每一节的测试练习,都收到了很好的实效。
3.巧设疑难,诱导课堂的动态生成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趣味性、探索性、启发性、开放性的问题,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思维兴趣,诱发学生的探索意识,能引导学生主动质疑,从而激励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多向性。
[水不能灭火吗?]
在人们日常概念中,水能灭火,因此水中不会出现燃烧现象。在探究燃烧条件的教学中,可以创设这样的实验情境:把白磷放在温水(温度约在50℃),再用导管通入氧气,学生能观察到白磷剧烈地燃烧了,通过实验引发学生认知心理上的矛盾与冲突,加深对燃烧的条件认识。
二、以小实验、小制作为载体,为动态生成提供丰富的资源
实验教学的目的和作用,是为学生提供感性认识和直接经验,是学生对科学事实获得具体的明确的认识,让学生深刻地理解科学概念和规律是怎样在实验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并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及科学的研究方法。它是科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更为课堂的动态生成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资源。
1.变验证性实验为探究性实验,变老师演示实验为学生动手实验
在研究大气压一节内容的时候,首先让学生准备好底部钻有三个小孔的空矿泉水瓶,然后在课堂上让大家用该瓶去装水。“底部有孔的瓶子怎么能装水呢?”学习的欲望马上调动起来,为动态生成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
放手让学生做实验,适当引导。如在做《制备CuSO4晶体的实验》时,有的同学发现其他组配制的CuSO4溶液是蓝色的,而自己组的是黄绿色的。正对这种情况,向全班提出问题:“这是什么原因呢?”课堂气氛顿时高涨,激起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课后,抽取几组制备CuSO4晶体比较好的实验组,进一步指导形成更大的CuSO4晶体,并且把蓝色有规则形状的Cu-SO4晶体在班级中呈现给全体学生观看,既加深了对结晶概念理解,又激起了学生学习自然的兴趣。
2.巧用“失败”的实验,创设问题情境
在《空气》这一节的教学中,有一个活动:“探究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存在及含量”。教材中是用大针筒把空气压入石灰水中,观察石灰水是否变浑浊及变浑浊的快慢。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分小组进行探究。结果各小组汇报探究情况时,均回答石灰水和未通入时一样没有什么变化。学生们议论纷纷,教室里顿时显得有些乱。我不慌不忙地走上讲台,说:“请安静下来,现在我们来探究一下,澄清石灰水为什么没有变浑浊?”先让学生思考、讨论并提出猜想。学生提出了“广口瓶中盛的可能不是澄清石灰水”“可能空气中没有二氧化碳”“可能我们通入的空气太少”等三种猜测。前两种猜测,学生很快就用事实和实验推翻了。对第三种猜测,我先提出问题“有什么办法可以多通入空气呢?”有学生提出用打气筒,于是我拿出事先准备好的打气筒给学生,让学生进行实验。不一会儿,澄清石灰水就变浑浊了,水到渠成地达到了教学目的。
生成性教学资源的产生可遇而不可求,教师既不能急于求成,也不能守株待兔,而应该以期待性的运作,促进教学资源的生成。
3.让学生利用身边的材料制作小实验
在学完“细胞结构”内容后,我让学生利用豆腐、葡萄、草莓等不同的材料制作细胞的模型;在学完“星空”的内容后,我让学生用橡皮泥、泡沐等材料制作星空图;在学完等高线后,我让学生用线制作等高线模型;在学完地球仪后,我让学生利用各种球体制作出不同的地球仪模型等。
这些丰富多彩的小制作,不但成为科学课堂动态生成的重要资源,更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动脑的能力。
4.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为动态生成提供技术支持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新的辅助实验教学设备的出现,在继承传统的实验手段的基础上,融入现代的教学手段,可以大大地提高科学实验教学的效果和效率。在课堂上穿插现成的录像、幻灯片等材料,唤醒学生的学习动机。蛔虫是常见传染病,当学生观看了蛔虫的录像资料后,学生纷纷讨论,对蛔虫的强大的生殖功能,蛔虫卵顽强生命力惊讶不已,加深了对传染病的传染性、流行性的认识,增强了探究传染病的兴趣。
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综合学科,因此在科学的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和学生一道,挖掘各种实验资源,让他成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因素,为动态课堂的生成提供帮助。让“意外”“麻烦”不再麻烦,成为有价值的教学资源,使课堂教学更精彩。
三、将课堂延伸到实际生活,将动态生成的课堂引向纵深
工农业生产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个个事例,可以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引导学生走入知识的海洋。例如,喝药的吸管为什么是凸凹不平的,而喝饮料的吸管却是光滑的?自动门开关的原理是什么?等等。让学生观察意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唤起学生的注意,引起学生思考。如大气压强──“瓶吞鸡蛋”实验,让学生在课前回家完成这个实验,然后请成功的同学在课堂上进行表演。
在学习“杠杆”知识以前,让学生观察生活中那些用具是杠杆,并要求学生制作完成杆秤。在学习DNA模型时,让学生动手制作DNA模型结构,从而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满足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好奇心。
又如,在学习富营养化污染时,课前请学生利用双休日的时间观察,拍摄余杭塘河的水质,上课时请学生进行调查结果的汇报,“我们学校旁边的余杭塘河的水往往黑色、臭气冲天,这是为什么?”学生踊跃发言,共同讨论得出富营养化污染的原因、现象、后果。如在学习土壤污染时,请学生到环卫站进行采访调查,写出调查报告,分析不同种类垃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等。
在学习透镜知识,提出“许多同学戴了眼镜,请摸一摸,镜片有什么特点?你知道它有什么作用吗?”“老奶奶戴的眼镜与我们的有何不同?哪一个能引燃纸片?”“现在的隐型眼镜是什么镜?”
这些同学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产生迫切地想了解事物本质的求知欲,为动态课堂的生成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让学生在说、写、练、观察、实验和实践的活动中,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鼓励和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兴趣。
四、赏识评价,为“动态生成”推波助澜
师生积极的情感和态度,是促进课堂生成的重要因素。教师应以一颗宽厚慈爱的心去亲近每一个学生,发掘他们的闪光点,抓住他们的好奇心,激发他们学习科学的兴趣。有些学生记不住抽象的知识点,但动手能力很强,喜欢制作模型,请他们在班级上谈谈制作模型的原理。有些同学喜欢体育运动,乒乓球打得很好,足球踢得特棒,请他们谈谈“你是如何打出弧线球的?”
课堂的生命主体是如此的鲜活,教学资源无处不在,教师应大胆进行课堂教学改革,使学生和自己共同成为课堂的组织者、参与者、合作者,使课堂真正变为学生学习的天堂。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科学(7-9年级)课程标准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2]杭州市教科所.课堂教学民主优秀案例选.2004.
[3]贾群生.回归生活的中小学教育评价.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