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历史课堂教学
2012-08-15胡秀红
◆胡秀红
(河北省秦皇岛市卢龙县卢龙镇中学)
浅谈初中历史课堂教学
◆胡秀红
(河北省秦皇岛市卢龙县卢龙镇中学)
从古至今,所有的科学发展都是基于当时历史条件所产生的,因此,学好历史是学好其他学科的重要前提。同时,它也是增强民族责任感的必修课。随着社会的发展,想要了解社会现状并使得社会得以更好地发展,对人才的培养就不仅局限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上,更多的还需要具备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这就使得历史教学的重要地位得到确立。然而,对于国家及社会如此重视的一门学科,在现实中却出现了被轻视局面,甚至可以说是受到了冷落。
一、用巧妙的导语来激起学生兴趣
由于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那么就必须使学生自主的积极参与到课堂中,这就要求教师需用巧妙地导语激起学生兴趣。比如说可以在讲课之前对接下去要讲的内容制造些悬念,使学生们对内容感到新奇,从而主动融入课堂进行学习。有了好的开头还不够,教师通过指导学生自主搜集有关课堂资料,可以是当时的史实,也可以是与现实有关的新闻时事等,并对其表示肯定和赞许,不仅会使得学生的成就感得到满足,还能激起其他同学不服输的情绪,这样也调动起学生的积极参与意识。如此不仅能将历史融入到现实中,减少学生在心理上对历史的距离感,也培养了学生主动参与意识,增强教学效果。
二、将单一的教学形式多样化
现在普遍的教学形式依然是一支粉笔加一本教案,除了讲述、谈话就是讲解,然而这根本无法展示出历史那生动、有趣的一面,激起不了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因此,将教学形式多样化就不得不被提倡。比如说,简单的可以进行就历史人物或者历史事件进行辩论赛,事物都具有两面性,通过学生自主准备辩论资料和进行辩论的同时,可以使学生对历史抱以认真、理性态度去面对,事后还可以让同学们自由发表各自的观点和看法。还有就是可以让学生对历史故事进行情景演示,教师在一旁充当旁白的作用,比如说在讲述“文成公主入吐蕃”这一教学内容时,便可以由一首民谣引起同学的遐想,并将他们分成小组对其进行搜集资料自行编排剧本进行演示,在表演完后可以让同学们就文成公主入藏的史实发表对当时的名族政策的看法。
三、学生是课堂讨论的主体,教师是主导
在进行课堂讨论时,教师充当的应该是引路人的主导位置,学生才是进行讨论的主体。教师要善于启发和诱导学生的思维,根据课堂氛围的不同从而适时的进行适当引导,当课堂陷入沉默的时候教师要能够打破沉默,拨开话题,启发学生思维就其内容发表看法;当讨论进入高潮时,尤其是学生因观点不同而出现争论时,教师要紧扣主题,因势利导的将讨论引向纵深,最后就大家的观点做好总结。教师的总结直接关乎到学生今后的学习态度,所以教师不但要表扬发言质量较高的同学,对积极性高和进步大的同学也应进行鼓励。鼓励学生对教材中所讲到的传统观念提出大胆质疑也是必要的,只有发散学生的思维,才能使学生探索出前人所未揭示出的规律,对于这样的质疑,其不免会出现不妥的地方,除了会有不成熟结论出现外,甚至会出现学生走入“误区”的现象,即便如此,教师也要积极地肯定学生的创新思维,但还是需要引导学生找出不足,分析各种原因,从而走出“误区”,使得教学变得圆满,使学生对历史的认识有质的突破。比如说在讲到繁盛一时的隋唐时,学生们可以就隋炀帝这个人物所统治的隋唐进行评价,可以说,在面对隋炀帝这么个在历史上有争议的人物,学生一定是充满兴趣,尤其是在扬州至今还流传着大量关于隋炀帝的传说与故事,这个在扬州被杀以及安葬在扬州的隋炀帝可以说是与扬州有着不解之缘。比如说,在学生对隋炀帝这个人的评价时联系他所统治时期社会的经济发展,那就不免会有学生将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与现在进行比较,对此,教师应根据当时的社会条件及时代背景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对其有本质的了解。接着,教师还应当实事求是的介绍目前社会的经济发展现状,启发学生畅谈在改革开放这20年来我国所发生的巨大改变、取得的巨大成就以及当前经济所能持续稳定发展的良好趋势。从而,使学生对我国目前的经济状况有更好的认识和了解,对未来的展望也能有初步的认识。
四、以行之有效的课外活动增强教学效果
为了弥补课堂内容、空间及时间等局限条件的不足,开展行之有效的课外活动也是增强教学效果的必要手段。历史课程的课外活动可以是对历史人物的书面评述、实地参观历史遗迹或历史人物的碑刻、小组编制手抄报等。比如说对历史人物的书面评述,可以每周由学生自行选定一到两个自己感兴趣的历史人物,通过收集资料对其了解,从而写出对其简单的合理评价,这样一方面不仅能够使学生在锻炼对知识的运用整合能力也能及时巩固对课内知识的了解;另一方面还能够使学生在扩大知识面的同时提高学生在资料收集、运用及整理方面的能力。教师还应就自己的观点与学生进行交流,并将优秀的作品进行展览,供学生们共同交流学习,还可以将其集结成册。在周末或者节假日的时候,在征得学生同意的情况下,可以组织学生去博物馆等地进行参观学习,并在参观的时候回顾历史知识并激发学生对其进行思考,加深学生对历史的了解的同时还能极大的激发学生对历史学习的求知欲,使学生的历史知识能够在现实中学以致用,得到全面发展。在每学期的课程学习完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们所感兴趣的三四个重点人物让学生们利用课余时间编制成手抄报,在这样不限定制作形式的情况下,能够使学生的想象力和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也能使学生在深入掌握教材内容的同时加深对人物的认识。
五、发散学生思维,创设不同情境
在多数学生眼中,历史课是用来睡觉、聊天、看小说、发呆等随心所欲的自由课堂,这就越发显示出历史课程的枯燥乏味。当出现这些状况的时候,大部分教师除了对学生严厉呵责就是不闻不问,然而这对于教学是完全没有帮助的。为了体现出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应该让学生有事做,使他们能够主动学习并对教学内容有话可说。发散学生思维,创设不同的情景对于解决这个问题就是个不错的方式,比如说可以让话多的同学上讲台就课堂内容进行几分钟的简短演讲,这不仅锻炼了学生对历史的评述能力,还使其思绪能够重返课堂,最关键的是对其他学生也起到了提醒及威慑的作用。
总而言之,教师在历史教学中应当发掘其生动有趣的一面,对典型的人物或实践尽可能以合理、生动而又恰到好处的形式传达给学生,在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和热情的同时,注重发散学生自己的思维,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