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德育渗透

2012-08-15◆傅

中国校外教育 2012年11期
关键词:远大理想立志高尚

◆傅 芹

(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龙苴中学)

浅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德育渗透

◆傅 芹

(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龙苴中学)

国家要发展,社会要进步,全民族具有良好的道德素质是非常重要的。教育工作者绝不能忽视对学生的德育教育。语文教师更应该在教书的同时充分实施德育渗透,真正承担起教书育人的责任,为祖国培养德才兼备的有用人才。

毛泽东主席曾经指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也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优秀文化、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爱国主义精神。这就说明我们的教学不仅仅是教知识,更重要的是育人品,最终目的是使学生成为德才兼备的建设性人才。

面对与时俱进的发展步伐与商品经济带来的冲击,培养德才兼备人才是教育战线的首要任务。所以,我们在教书的同时应务必把育人视为重中之重,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感情的陶冶,道德品质的培育,使其提高社会主义觉悟,具有明辨是非的能力,继承前人的优良传统,养成克己为人、与人为善、诚实守信、廉洁奉公的良好习惯,奠定爱国爱民的思想基础,树立为国为民自强不息、勇于奉献的高远志向。

一、在介绍作家作品时进行德育渗透

如在刚接触《史记》中的文章时,通过高度赞扬司马迁忍受宫刑之辱,立志完成一部规模宏伟的纪传体文学巨著,为后人留下不可多得的记载3000多年历史的重要文献的崇高品德,从而渗透为人要有远大理想、坚强意志的思想,不论在何时何地何种情形下都要为实现自己的远大志向而不懈努力。在学习《屈原列传》时,就以屈原的所处背景和“怀瑾握瑜”的志洁行廉,刚正不阿的高尚品质与“虽放流,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返,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的伟大人格和爱国主义精神的高度评价来渗透是非、美丑观念与出污泥而不染的美德,进而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与爱国主义思想。在学习毛泽东词《沁园春·长沙》时,结合作品中“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词句,分析作者立志拯救中华民族的宽广胸怀和远大理想,潜移默化地渗透为人要树雄心、立大志、争取成为国家的栋染之材的思想,从而激励学生自信、自强、勇于为中华再度崛起,更加振兴而专心读书、勇敢拼搏。

二、在分析文章中重要情节时进行德育渗透

如学习《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诗句的分析,赞扬作者与当时腐朽的恶势力势不两立,决不妥协的反抗精神和豪迈气概,从而渗透做人要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为人气节,激励学生要具备善于明辨是非,勇于同恶势力进行斗争的道德情操。在学习《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时,就分析“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这充分体现作者推己及人、忧国忧民、救世济人高贵品质的诗句时,剖析作者的伟大胸怀,逐步渗透人处世间,要心存众生,胸有国民的思想,使学生具备“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尚胸怀。在对《廉颇蔺相如列传》一文“将相和”部分进行分析时,通过褒扬蔺相如顾大局、识整体,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的高尚品德和廉颇勇于认错达到精诚团结的优良品质,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公平竞争与精诚合作,自信自强与见贤思齐,追求功名与奉献进取等问题,结合现实,进一步理解众志成城对战胜困难的重要作用,从而加强凝聚力,巩固爱国主义思想意识。

三、在总结作品中人物形象时进行德育渗透

如学习《指南录》后序,抓住文天祥九死一生而忠贞不渝的爱国情怀进行分析总结其形象,热情歌颂文天祥为国家、为民族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不畏艰险,克服重重困难,一心报效国家、报效民族的高贵品质,激发学生加深爱国爱民的思想,从内心深处奠定为国家、为民族不畏艰险、勇闯难关的思想基础。学习《梅花岭记》一文,总结史可法形象时,突出对史可法史义不屈与城共存亡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高尚的民族气节的赞扬与对民族败类洪承畴丑恶行为的批判,并引出岳飞等为国为民名垂青史,秦桧等卖国求荣遗臭万年的史实,进一步激励学生牢固爱国主义情怀,使其在内心深处扎根为国为民随时准备贡献自己一切的思想意识。

四、在作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

要有计划地通过作文教学渗透德育思想,逐步增强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生活、拼搏进取的思想意识,树立远大理想。如在指导学生习作写景状物散文时,可通过对《雨中登泰山》《长江三峡》等描绘、赞扬祖国大好河山和悠久文化的优秀作品的介绍分析,指导学生描写可爱家乡的壮丽景色,赞叹优美的建筑、精妙的工艺。再通过讲评潜移默化地培养同学们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珍视文物、敬重劳动人民的思想,使其从内心产生能生活在我们这花园般的国家里的自豪感,从而激发其酷爱生活的热情与努力进取的勇气。在指导学生习作理想前途的文章时,引导学生了解些关于立志而成材的人物事例。如就鲁迅、周恩来等立志拯救中华的思想与行为加以引导,就童第周、徐悲鸿等立志为祖国争光的民族傲骨加以点拨,指导学生写出爱国立志成材的文章,并通过讲评渗透:作为一个新时代的青年一定要有远大抱负,要有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意识,要为加快社会主义建设步伐蓄积力量,随时准备为人类的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五、在指导课外阅读中进行德育渗透

结合现实情况与学生的思想动态,选取积极向上,对学生有一定德育教育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学习。如在商品经济大潮冲击下,部分学生产生向钱看、看眼前,对学习没兴趣,凡事从个人利益出发的思想。这时可选取“三个代表”和“八荣八耻”的基本内容指导学生学习,领会精神实质,使同学们认识到个人利益离不开富国强民,而国富民强又取决于先进的科学技术、先进的生产力,只有国富民强,广大人民群众才能得到共同利益,从而激起学生树立远大理想,端正学习态度,潜心钻研、克服各种困难,为富国强民而努力拼搏。在学生学习成绩下降、失意而缺乏自信时,可选些关于自强不息、勇克难关、逆境成材的人物事迹进行启发教育。如华罗庚、张海迪、保尔、史铁生等的成长过程,培养学生自信自强、拼搏进取的思想意识,使他们振作精神,不畏艰险,从低谷崛起,勇往直前。

六、用自身操行进行德育教育

语文教学随时可以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但要收到良好效果,教师的言传身带是不能忽视的。在教学中注重言教,在日常生活中更要注重身教。如果教育者日常举止行为与课堂所言的不同,学生就不会从内心接受你所传授的道理,因此教师应在做好言教的同时特别注重自身操行的影响,要严格遵照师德规范,热爱学生,严于律己,积极工作,在各方面为学生树立好的榜样,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先做到,不许学生为的,自己坚决不为,忠实守信、奉公守法、廉洁尽职,以自身行为促使学生养成良好习惯,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

语文教学是实施德育渗透的一块沃土,可以利用它有效地渗透进步思想。只要语文教师有深厚的基本功,热情的工作态度,高尚的道德情操,强烈的责任心与使命感,就一定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培养出德才兼备的建设性人才。让我们在语文教学这一领地上有效地渗透德育教育。

猜你喜欢

远大理想立志高尚
立志乡村振兴的筑梦人
姚立志绘画作品
感悟关怀厚望 立志跟党前进
在“四史”学习中涵养高尚师德
苏梦飞
习近平论远大理想
与许多高尚的人对话
Happiness through honorable actions
关于“吃” 的远大理想
为什么要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