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修订需多方建言
2012-08-15师容,商照聪,万强
探讨一:包装标识及生产工艺
参会嘉宾:目前BB肥包装袋净含量有一个25公斤的要求。我认为在保证含量的情况下,没有必要限制哪些包装形式。如果绑成吨包搬运比较难,但是绑成一个袋的就有点浪费。我觉得市场规定中应该设定60公斤、35公斤、70公斤的需求。
商照聪解读:关于包装重量的问题,这个标准是2004年定的、2006年发布,当时市场特别混乱, 8公斤的、9公斤的很乱的都出来了,因此当初设定平均每袋不低于25公斤,出发点是保护企业,也是工业化生产正常的要求。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可能生产这一千袋中,可能有一袋是24.88公斤,有一袋就超过了25公斤,但是加在一起,平均已超过25公斤,这个是保护企业,也是保护农民。但是包装的形式,比如说多少公斤一袋的产品,可以根据客户需求稍加改变。但是现在一般要求正负1%,规格企业可以根据市场的需求自己定,总体要求还是要规范市场。
参会嘉宾:关于包装上的元素,也是在市场中遇到的比较实际的问题。有些产品采用螯合技术,有些微量元素是以颗粒形式加进去,有的是以包裹的形式加进去,甚至有些产品很难加以检测其实际的肥效与功能。能否在标准方面或技术方面引进一些规范和帮助?
商照聪解读:目前市场对于螯合的概念有很多只停留在泛化的层面上。目前可以对其进行检测,但是干扰非常多,很难实现。例如对于水溶性肥料来讲,更需要搭配全面的营养;但是对于常规性肥料来讲,也可不搭配全面营养。螯合的问题,很难通过标准来限定。
探讨二:BB肥产品服务方式
万强:掺混肥料的应用与服务是密不可分的。美盛公司推广掺混肥料,往往是以客户的需求为出发点,包括对经销商、零售商、农民在农技方面的宣传、培训及信息服务;另外,自建测土配方实验室,提供农化方面的服务等内容。
商照聪解读:在制定标准方面,今年我们已经立项在做掺混肥料的服务规范标准,针对移动式的配备站。另外还在着手拟定产品服务规范的标准。一个好的产品分给不同的人用也会出现不同的效果,我们应该把施肥的观念做细,告诉农民到底怎么用。
行业有这样一个案例:一个企业专门创立了电话服务中心,采用了现在的多媒体技术,然后通过驻点的农艺师带农民去上课,变得很专业。然后他会反映给总部,总部给专家,把疑问汇总以后,专门做一个讲座,当地的农民都可以看得见。结合未来的服务规范,有几个要求,一是企业至少要有一到两个农化服务师,另外一个方面,要有测土的一些设备和能力。
探讨三:BB肥产品指标设定
万强:在市场监管中,执法部门对标准的通用性与BB肥产品的特性需更专业的检测,如正确地取样、分样、化验和结果。根据我们的经验,掺混肥料更重要的是如何和后面的服务接轨,比如说怎么去服务市场,怎么去测土配方,换句话说,就是卖肥料还是卖配方。
关于BB肥标准细节,掺混肥料每一个颗粒都是单一原料,是靠科技手段进行相互的物理挤压,使其堆在一起是不会分离的。但是当颗粒大小超过一定的偏差,就会出现分层问题,我们建议对BB肥原料进行控制,即对产品的粒度指标进行控制,且建议提高粒度指数。
参会嘉宾:关于产品的粒度,我认为有三个方面。首先是现在所用基础原材料密度不一样,我对大颗粒尿素企业三个企业的产品进行了比较,只有一个企业达到60%,剩下的企业都在50%以下;其次,BB肥产品不适合远距离去运输,大概200公里、100公里是可以的,基本上不造成密度的分离现象,也没有多大的差别;另外,大颗粒尿素跟小颗粒尿素掺混使用,可以起到舒缓的作用,做到一次性施肥。
商照聪解读:原来我们的粒度标准跨度较大,这是根据产品需要定位的。但是由于各个企业生产工艺不同,产品的规整度很差。为了便于行业的统一管理,今后我们要通过标准硬筛,例如规定两毫米到三毫米的尿素、两到三毫米的氯化钾,这样会非常均匀。将来执法部门也相对轻松一些。
参会嘉宾:我建议设立区域的单项指标与总量指标相结合的方式,可以简化登记制度跟生产许可制度结合起来,有利于推广配方施肥。
商照聪解读:我认为简化登记制度与生产许可制度,最终难以保证市场规范。如果企业缺乏监管,他们就可能是根据市场价格波动来配方,而不是根据作物需要来配方。掺混肥料是有筛选,需要有技术去做的,另外配方比较灵活,要适合作物的需要,这都是有技术需要的,所以更应把农化服务放在重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