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微格化教学』破解生产型实训教学难题
2012-08-15四川彭传章张建如
四川 彭传章 张建如
随着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我校的办学模式改革、专业设置与管理、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专业设备建设、教学改革与创新、教学质量与效益均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技能操作规范性要求较高的实践课程的教学方法改革一直是困扰我校课程改革的难题。
难点之一是我校的专业实训实作车间面积近600平方米,工位多且分散,不便于集中讲解与指导;难点之二在于学生人数多,教师的示范操作可视范围小,很多学生根本看不到教师的操作动作,更不要说观察清楚了;难点之三在于教师编制的原因,学校不可能按照一对一的模式配备足够的实训指导教师进行现场指导。难点之四在于项目的过程性评价难以开展。
实施微格教学模式可以实现“项目技能教学序列化,项目技能训练微型化,技能动作操作规范化,记录过程声像化,动作纠错定格化,观摩评价及时化”。“微”,是微型、片断及小步的意思,就是将技能训练项目按照加工流程细分为若干小块;“格”取自“格物致知”,是推究、探讨及变革的意思,又可理解为定格,它还限制着“微”的量级标准(即每“格”都要限制在可观察、可操作、可描述、可控制的最小范围内)。微格教学就是把复杂的技能训练过程分解为许多容易掌握的单一项目,对每个单一项目借助先进音像设备、信息技术,对学生进行操作技能规范化培训的微型、小步教学。从而可以化整为零、化难为易,突出了教学重点,有效地解决了教学难点,对教学更容易进行形成性评价。
我校接触省级课改试点校平台,借鉴国内外职业教育成功案例,在钳工实训车间安装摄像机和投影机,努力探索技能操作规范性要求较高学科的实践教学方法改革,尝试在机械加工技术专业的钳工课教学中采用微格化教学法,力图破解这一难题。通过近一年的教学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效。
首先我们组织机械加工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全体人员认真研读专业目录对应的专业岗位群,通过对大量用工企业岗位职业能力要求的深入调研分析,进一步细化专业岗位能力,形成专业岗位技能教学序列。
然后根据细化后的专业岗位能力表,按照项目教学要求将相对独立的专业岗位能力细化为微型技能训练项目。组织行业、企业、出版社、专业骨干教师组成的项目实施工作组编写序列微型项目实训教材,实现项目技能训练微型化。
根据微型化的项目实训教材组织专业教师在微格化车间做现场教学,全体教师观摩指导。声像资料的自由控制与定格,实现了对教师的技能操作动作纠错定格化、规范化。在取得共识后制作成序列微型视频教学文件,形成多媒体教学资源共享。记录过程声像化一方面有利于教师课后对教学实况进行反复回顾,认真反思教学细节,利于课后分析、纠错,最大限度的提高了教学效能。另一方面也实现了观摩评价及时化,利于教师间进行实时现场交流,共同提高。
每个项目进行前由专业课教师先根据多媒体教学资源在多媒体教室组织教学,给学生一个理性认识。然后组织学生到微格化车间由技能指导教师做现场教学,教师讲解与示范的整个过程通过大屏幕清晰的传递出来,让每个学生都能观察清楚。学生若有疑问可现场与教师进行交流,教师的反复讲解与示范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学生在微格化车间作生产型实训时,摄像监控设备全程记录学生的生产过程。师傅、实训指导教师一方面现场巡回指导,另一方面通过微格化监控设备做实时指点,对技能操作动作规范的学生及时给予肯定,对技能操作动作欠规范的学生及时给予纠正,使学生技能动作纠错及时化。项目完成后,组织师生对项目完成情况做评价交流,教师接触视频资料的回放对操作动作做定格化点评,利用学生自尊心强的特点,对于督促学生养成规范性操作动作起着监督作用,有利于学生规范性操作技能的形成。另一方面也为教师日后的教学留下了难得的素材。同时通过网络,还可实现远距离视频教学,便于与兄弟学校,甚至国外中职学校的实时交流。
微格化教学法在钳工课教学中取得的成功,促进了我校信息化教学平台的建设和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开发,进一步坚定了我校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的决心,实现了我校专业师资教学水平的整体跨越,构建了校校间教学资源的共享平台。我们将坚定不移的继续探索和总结微格化教学的经验,在学校所有专业技能课的教学中进行推广,与更多的兄弟学校进行交流与合作,共建共享微格化教学平台,推动中等职业教学改革向纵深挺进,探索出一条独具特色的教改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