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分层教学

2012-08-15孟海峰

中国校外教育 2012年17期
关键词:口诀自学分层

◆孟海峰

(山东省滕州市洪绪镇苗庄小学)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分层教学

◆孟海峰

(山东省滕州市洪绪镇苗庄小学)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的数学教学必须关注每一个有差异的个体,最大限度地开启每一个学生的智慧潜能。根据多元智力理论,实施分层教学,打造高效课堂,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教学方式。在对分层教学的初步探索中,我将从学生主体分层、教学目标分层、教学方法分层、学生指导分层、作业分层等几个方面,阐述自己对小学数学分层教学的几点体会。

一、学生主体分层

实施分层教学,首先教师必须要通过查阅学生档案、测验、平时观察、家访等各种途径,充分认识每位学生个体间的差异,综合考虑每位学生原有的水平、学习能力、学习态度等,掌握全班学生的基本情况,将学生按一定的比例分为A、B、C三个不同层次。各层次学生人数的比例一般以1:2:1为好。为防止分层带来的不利因素的影响,在做好学生工作的基础上,召开家长会,向家长讲清分层是一种手段,让差等生有更多的指导机会,培养优等生的自学能力,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素质才是目的,以取得家长的理解、支持。以发展的眼光,公正的态度客观地划分学生的层次,是实施分层教学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分层

这是分层教学的关键之处。目标分层就是将原来统得过死的单一性教学目标改为因人而异的弹性目标:基础性目标、综合性目标、发展性目标。对A层同学要求注重公式定理的推导、来源及深化;对B层同学要求掌握基本原理、概念及运算;对C层同学要求熟记公式,并进行简单运算。一般说;低层次学生学习从基础性目标开始,完成之后进行综合性目标,最后是发展性目标(如有困难可以不做)。实际教学中,允许学生自我选择与目标相适应的学习内容、测评方式,鼓励学生向更高层次的学习需求迈进。

例如,在教学“10的认识”一课时,我制定了教学目标。C层:结合10的数数,通过看一看、数一数、摆一摆、填一填,学会数10以内的数,会认读,写10以内的数,知道10的组成,能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B层:通过想一想,说一说等实践活动,经历认识的过程,感受理解10的组成,能正确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对10的概念获得全面认识和掌握。A层:通过探索和发现10的组成,激发学生探究从10的一组组成想到另一组的组成,使学生初步体会思考方法的多样化,在实践中培养数学思维能力。

三、教学方法分层

分层教学的实施关键是落实在课堂上,在教学中我改变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采用“分层互动”式教学结构,并且因课而异,灵活设计教学过程,既有面向全体学生的互动、生生互动、组际互动,又有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个体独立探究、小组合作学习、教师辅助学习,保证一节课内既有统一的讲解、答疑、矫正、小结,也有分层的教学、自学、合作学,还有分层的练习和个别指导,使学生的学习始终处于最佳兴奋点,把转化学困生、培养优生的任务真正落实。根据A、B、C层学生的不同特点,选择不同的方法,A层以“启发——研究——讨论——自学”为主要方法;B层则采用“启发——研究——讨论——讲解”为主要方法;C层采用“低起点、多反馈”的方法。

授课前我让学生自学完成预习案上的习题并对疑难问题进行标示。授课时,前十分钟让学生自学探究案的新授内容,完成后,小组对学:小声交流并相互批改预习案和探究案的练习;接下来进行小组群学:A层学生领导小组成员解决疑难问题。B层的同学由A层的同学进行辅导,C层的同学也由A、B层的同学进行辅导,发挥兵教兵、兵练兵的教育作用。同时,小组分配代表准备展演和点评。老师巡视了解他们自学的情况。接下来用十分钟学生展示作业、精彩点评、质疑和补充知识点,必要时老师要及时引导点拨。最后十分钟,进行知识检测和总结反刍知识点。教师则给A、B、C的学生分别布置一些开放性的、难易不同的练习题和基础练习、根据练习情况,给以相应的指导。小结自己的收获和取得的成绩,或介绍数学学习过程中形成的经验、方法、情感体验,或提出学习过程中的疑惑,或对教师提出教学方面的建议、要求。这样教师就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信息,重新调整学生的组次,以激励学习态度好,进步明显的学生和警醒自觉程度低、学习退步的学生,让他们感觉到只有通过努力,才能得到提高,得到别人的认可。

四、作业分层

数学作业是一项常规工作,如果对作业内容统一要求,有很大的弊病。作业难度稍大,学困生完成起来有困难,导致经常拖沓作业,容易失去对学习的信心;而题目难度过小,对优等生来讲,花费了时间和精力收获却很小,作业的价值不大。因此我采用分层次布置作业的方法,将每天的作业分为必做题及少量的选做题两部分,选做题通常有一定难度,后进生可以不必做这些题目,但是他们必须去选择另外一些抄写概念或者公式的作业以巩固基本知识,由于适度降低了对他们的要求,减少了后进生的心理压力,大大调动了他们写作业的积极性,现在每天的课堂作业都能按时完成,学生们各取所需,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满足感,充分发挥了作业的实际作用。如我在教学《7的乘法口诀》时把作业设计成一个“自助餐”,改变了以往的命令式、强制式,让学生有一个较为宽松的作业氛围,使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都能较好地参与作业,培养数学能力。

A必做题

1.星星餐:写出每道题的积及相应的口诀。

4×7=( ) 7×6=( )

口诀:( ) 口诀:( )

5×7=( ) 7×3=( )

口诀:( ) 口诀:( )

2.月亮餐:填上合适的数。

( )×7=42 7×( )=35

( )×4=28 7×( )=49

B选做题

太阳餐:想一想,能填几?

7×5+7=7×( )

7×7-7=7×( )

以上练习,不同层次的学生按不同的要求完成。基础差的学生和基础中等的学生要求完成A层的两道题目,学有余力的学生则选择A层中的两道题目和B层的一道题目。作业分层布置,既能调动学有余力那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能兼顾到中下生,体现了新课标的教学理念。这样各层次的学生都能在作业过程中梳理、完善自己的思路,发展、开拓自己的思维。既保证“面向全体”,又兼顾“提优”和“辅差”,有利于全面提高作业质量。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有利于素质教育在数学教学中落到实处。

猜你喜欢

口诀自学分层
高中分层走班教学模式探究
基于先学后教 培养自学力
教学与自学
口诀与加法
有趣的分层现象
对“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的认识和思考
沈尹默:如何自学书法,才能少走弯路?
口诀中的规律
怎样熟记口诀
雨林的分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