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阳光——在“黄玉峰语文教育”研讨会上的发言
2012-08-15黄玉峰
黄玉峰
此时此刻,我想起了巴尔蒙特的诗句:
“为了看看阳光,我——来到世上。”
我感谢阳光!
我感谢今天到会的和今天没到会的嘉宾、同行、朋友和领导;
我感谢我的学生;
我感谢复旦附中的领导和老师们;
我感谢为这次活动花了时间和精力的,我认识和不认识的工友!
我说过,我不是一个学者,我只是一名普通教师,我只是一个教育的学习者,实践者!
有人问,你教了四十五年书,为什么不感到厌倦,不感到单调?我只能说,不为什么,我喜欢!
四十五年前,那天——北风如刀,我背着行李到天马山脚下报到,两天以后,我迎着阳光,步行12小时回到上海。一路上,我想,既然投胎了教育,我这一生总要为教育做点什么!这“一想”似乎还在眼前!但已经是四十五年过去了!
四十五年来,我走过了曲折的道路,因为学养不够,我走得很艰难,我做得很不够。但,我思考着、探索着。
四十五年来,我越来越感到教师是天底下最阳光的职业;
我越来越感到教师的心里要装着学生;我们不但要关心孩子的今天,更要关心他们的明天和后天;
我越来越感到我们要尊重每个生命的个体,教育要让学生追求诗意的人生;
我越来越感到教师所做的,不过是常识,语文教育应该——归真返璞,坚守常识;
我越来越感到教师不是演员,教师的人文素养比业务更重要;教师要有人格力量,去影响学生;教,是为了不教;
我越来越感到学校不应该是名利场,教育者应该是一个思想者、学习者、实践者、写作者;教师应该有自己的学术追求!有自己的学术专长!
我越来越感到教育不能急功近利,教育的一个特征,是“慢”;
我越来越感到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让学生活得像个人;
我越来越感到教师要在学生的心中播下善良的种子,懂得博爱,懂得人情!养成他们的独立思考的能力,具有独立的精神,自由的思想;
四十五年来,我越来越感到教师的心中要有阳光;教师决不能放弃理想!教育不仅要让“人民满意”,更要对“民族负责”!
如今,大家都看到,应试教育已经走得很远很远了,已经走进了一个黑洞,我们的孩子们正在黑洞里苦苦挣扎,改良教育是我们每个教师的责任!
末了,我想起了一位老教师在《致青年教师》那本书里说的几句话。他说:
我经常憧憬这样的图景:在早晨的阳光中,孩子们哼着歌向学校走去,有时停下来看看太阳;学生能经常向教师提出问题,课堂上经常能有愉快的笑声;中午,他们能吃上一份由政府提供的、全国城乡统一标准的营养餐;学生能保有自己的爱好;下午四点起,他们在球场上奔跑叫喊,或者在图书馆查阅资料,在实验室研究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晚上,做完作业后,捧起一本诗集,轻声地读给妈妈听……
这是一个梦想,这是一种境界。上海有很多好学校,复旦附中是其中的一所;上海有很多好教师,复旦附中也有一批。我愿大家共同努力,为实现这样一个图景,一个梦想,一种境界而贡献自我!
我再次谢谢大家!
谢谢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