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板桥画竹对作文的启示
2012-08-15余兰兰
余兰兰
郑板桥(1693-1765),名燮,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清代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历史上大名鼎鼎的“扬州八怪”之一。徐悲鸿曾这样评价他:“郑板桥是中国近三百年来最卓绝的人物之一,其思想奇、文奇、书画尤奇。观其诗文书画,不但想见高致,而其寓仁慈于奇妙,尤为古今天才之难得者。”(题郑板桥 《竹石图》)郑板桥的诗、书、画世称“三绝”,其书画自成一体,历来受人称道。郑板桥善画花卉木石,尤精竹、兰,一生画竹最多,几十年坚持不懈,成就十分突出。在创作方法上,郑板桥提出了著名的三段论:
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总之,意在笔先者,定则也;趣在法外者,化机也。独画云乎哉!(板桥《题画竹》)
一、眼中之竹:发现美——观察生活,丰富积累。
“眼中之竹”,是画家凭借自己的眼力所观察到的竹的各种自然物象,也即客观物象给画家留下的印象。这是一个主观观察客观、主体发现美的认识过程。竹,是郑板桥最熟悉、最亲切的终身之友。在他的住宅旁种着许多翠竹,民间曾有“板桥无竹不入居”的传说。他爱竹、种竹、画竹,朝夕与竹相伴,无时无刻不在细心观察竹在不同季节、不同时辰、不同环境里的不同色泽和形态。春雨绵绵,亦或冬雪飘飘;晨光微微,亦或薄暮冥冥。正是源于平日里点点滴滴的细心观察,郑板桥才能那么熟悉竹的摇曳多姿与秀风清骨,才能为他的画笔提供源源不断的鲜活素材。
这“眼中之竹”对于作文而言,就是一个观察生活、积累写作素材的准备过程。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其实并不缺乏写作的素材。在我们的身边,处处都有爱和美的存在,时时都有让人感动的人和事。为什么有的人能发现,有的人却视而不见呢?原因就在于他是否拥有一双善于观察和发现真善美的眼睛。正如法国著名雕塑艺术家罗丹所说的:“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眼睛不明亮,心灵又怎么会充实?为什么有的学生害怕写作文、提起笔来往往无话可说?其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他们不会观察,缺少积累。“心中无物”,自然无从下笔。
例如,我有个大学一年级的学生,写了一篇记游作文《我的温泉之旅》,文中的景物描写细腻传神,让人读后感觉如同身临其境:
城镇虽小,但小的有韵味,只有细细品味,才能体会。清亮亮的天,白云淡淡的。树是繁茂的,抵挡了一切燥热。走在路上,竟有淡淡的清香。这里有着极其淳朴的民风,人们从事着自己的小生意,沿路摆个小摊子,卖卖水果,卖卖自家的蔬菜。这边几个修鞋匠,那边几个早点铺,井井有序,不纷不扰。幽深的巷子里,绿绿的青苔,传统的民居,不时传来阵阵饭香,还有诱人的烤鸭味。母亲唤着孩子,孩子顽皮又乖巧,惹人喜爱。温馨祥和的氛围,让人心神俱宁。在这里,总会寻到一丝轻轻的风。风,少了城市的喧嚣与混沌。来了这里,竟有一种归家的感觉。
如果不是亲自去游览,如果不是游览时细心观察,又怎么能发现那温泉小镇的宁静与美好?又怎么能将这宁静与美好充分展现于笔端?
还有个大学一年级的学生,写了一篇表现父爱的作文,题为《父亲的背》,文中有一段描写父亲在雨天背他们兄弟俩的细节:
父亲弯下腰,低头,等待我趴上去。我撑着雨伞趴在父亲的背上,父亲双手微托着我的大腿,吃力的走在早已被雨水浸塌的田埂上。雨点越来越大,只听见雨滴拍打着雨伞的声音,只听见父亲脚下的淤泥吸着父亲双脚的声音,只听见父亲喘着粗气的声音,这声音有些不顺畅又格外刺耳,深深刺痛了我的心灵。我蓦然发现,父亲的黑发已经失去当年的光泽,他那粗糙而有些泛黄的脸,也不再鲜亮。不变的是他的背,还是那么温暖,还是那么宽阔,还像以前一样给我安全感。一路艰辛,父亲终于把我送到了田埂的那边,轻轻地把我放下来。父亲笑着说:“你还没有你弟弟重,你太瘦了,读书把身体给拖垮了。”说完,他拿着伞转身上去了。当时的我心情有些沉重,双眼噙满了泪水。
如果这个学生平时在生活中没有细心观察自己的父亲,又如何能在作文中描写出这样细腻感人的情景?
3.发作时间多变:瘙痒往往为阵发性,白天轻,夜晚重,睡前脱衣卧床时最甚,季节变化或气候干燥炎热时症状加重。
中国有句俗语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只要你学会用充满欣赏的眼睛与去观察生活,用充满爱的心灵去拥抱生活,热爱生活,就一定能够不断发现生活的真、善、美,为写作积累丰富的素材。“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丰富多彩的生活,正是作文取之不尽的素材之源。“眼中之竹”,是郑板桥画竹的第一步。而观察生活,丰富积累,正是写好作文的第一步。
二、胸中之竹:品味美——感悟生活,精心提炼。
“胸中之竹”,则是在自然物象的基础上,经画家感悟提炼而成的、游动于画家心中的竹的审美意象雏形,是主观与客观的交融,是物象与心灵的碰撞。这里,融入了画家独特的情思感受乃至艺术构思。竹子是人们常见之物,可许多人对竹熟视无睹。而郑板桥不仅种竹、看竹,更从心底里爱竹、悟竹。“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郑板桥把自然之竹人格化了,他把竹当作自己亲密的生活伴侣和人生知己。他的墨竹图,无论是新老之竹、晴雨之竹,还是水乡之竹、山岩之竹,都有各自独特的风姿和生命,皆是郑板桥人格情趣的物化。郑板桥因爱而画,有悟而绘,所以才能达到人竹相辉,“一枝一叶总关情”。
这“胸中之竹”对于作文而言,就是一个感悟生活、提炼写作素材的酝酿过程。对于多姿多彩的生活,仅有仔细观察是不够的,还要学会认真思考,深切体验。没有感悟的观察,只会是熟视无睹。只有用心感悟了,才会懂得爱与美的珍贵。只有被生活感动了,才能将自己的感动诉诸笔端,从而感动他人。平时积累的写作素材固然要丰富,但在写作一篇具体的作文时,又需要围绕主题精心提炼,有取有舍,而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作文固然是对生活的真实表现、对情感的真实表达,但毕竟不是照相机和留声机式的再现。
例如,要写一篇表现亲情的作文,会有很多可写的素材。上面提到的那篇作文《父亲的背》,这个作者就很善于感悟、取舍和提炼。文中写到的并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而是清明雨天发生的一件小事。作者仅仅只是抓住“父亲的背”来描写和表现。他不仅观察注意到了生活中的细节,而且还能用心感受到其中渗透的深深父爱。在作文结尾还有一段感人至深的话,道出了这个学生对父爱的独特感悟:
一直以来,我自认为已经长大成人,我不再需要父亲的背来背我了。其实不然,我没有理解到我一直未曾离开过父亲的背。这么多年来父亲没再背我,却未曾把我放下。我的人生是父亲用他的背帮我撑过来的,是父亲的背,开启了我的生活,开辟了我的未来。父亲的背,是我人生的大船,无论是风还是雨,无论是浪还是涌,他都不离不弃的载着我求索。
这样的小事,在其他人身上也许也曾发生过。有的人也能观察到,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用心去感悟。相比之下,许多人对父母的关爱习以为常甚至淡漠麻木,不能够为自己的父亲母亲写上一篇真情洋溢的作文。试想,心中若无感动,又怎能以文章去感动他人?
再如上面提到的那篇作文《我的温泉之旅》,对于那样一个不出名的简朴小镇,有的游览者也许不屑一顾,不能用心感受、领悟到它的独特之美。而那个作者却能用一颗充满欣赏与爱的心灵去发现和品味小镇的韵味——淳朴、宁静、温馨、祥和,甚至还找到了家的感觉。同样的事物,如果是不同的眼睛、不同的心灵去面对,得到的感受肯定是不一样的。例如,宋代大文学家、大书画家苏轼在他的《超然台记》一文中写道:
余自钱塘移守胶西,释舟楫之安,而服车马之劳;去雕墙之美,而蔽采椽之居;背湖山之观,而适桑麻之野。始至之日,岁比不登,盗贼满野,狱讼充斥;而斋厨索然,日食杞菊,人固疑余之不乐也。处之期年,而貌加丰,发之白者,日以反黑。余既乐其风俗之淳,而其吏民亦安予之拙也……乐哉游乎!
从有着“人间天堂”美誉的杭州,调任至穷山恶水的密州,人们都以为苏轼会烦恼不堪,可是苏轼却能与民同乐。原因何在?就在于苏轼能用乐观宽广的眼光去欣赏世界,能用热情旷达的心灵去拥抱生活。正如他在文章开头所说的:“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伟丽者也。”即使是后来被贬到蛮荒偏远的岭南,苏轼也依然能获得“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快乐。
由“眼中之竹”到“胸中之竹”,这是一个由外到内、由泛到精的过程。有感悟,有思考,作文才会有情感,有思想。只要我们用心去感受,爱与美无处不在,感动无处不在。将真善美储存在心中,将感动与领悟积淀于心中,又何愁提笔作文无事可写?无话可说?鲁迅曾说:“静观默察,烂熟于心,然后凝神结想,一挥而就。”至真至深的生活体验与丰沛精细的酝酿构思,正是作文成功的重要一步。
三、手中之竹:表现美——描写生活,妙笔生花。
“手中之竹”,则是“胸中之竹”发之于笔端、形之于纸上的艺术形象,是主观与客观水乳交融的最终呈现。这是一个由抽象到具体、由朦胧到清晰的艺术生产过程。将朦胧的“胸中之竹”物化凝定下来,成为可供观赏的具体画面形象,这是艺术创造的最后一步,它对画家的艺术技巧和表现手法提出了要求。郑板桥几十年所画之竹,千姿百态,栩栩如生,其妙无穷,传达出至真至美的生命意象。这不仅源于他对竹的细心观察,对竹的用心品味,还源于他对竹的倾心表现。正所谓“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
“胸中之竹”,既可以“待境而生”(有成竹),也可以“写意”而生(无成竹)。对于画竹,郑板桥还提出了“意在笔先”、“趣在法外”的创作理念。郑板桥曾说:“文与可画竹,胸有成竹;郑板桥画竹,胸无成竹。浓淡疏密,短长肥瘦,随手写去,自尔成局,其神理具足也。”(板桥《题画竹》)因为“意在笔先”、“趣在法外”,所以胸中虽无成竹,也能“信手拈来都是竹,乱叶交枝戛寒玉”。而之所以能有这种境界,其实是源于画家心中丰富的审美积累和深厚的艺术素养,以及出神入化的技巧手法。
这“手中之竹”对于作文而言,就是一个描写生活、形成真情美文的创作过程。这是写好作文的最后一步。我们观察生活发现了美,感悟生活品味了美,最后还要善于描写生活表现美。如果说“眼中之竹”、“胸中之竹”说的是作文内容方面,那么“手中之竹”说的就是作文形式方面了,也就是文章的表现技巧。有的学生,也懂观察,也知感悟,可是仍然写不出理想的作文。为什么呢?跟前面所说的“心中无物”、无从下笔相比,这种问题其实就是“心中有物”,不善表达。不善表达的情况是多方面的,有的学生是不会创新,老生常谈。有的学生是不会处理材料,详略不当。有的学生是不会行文布局,构思不佳。有的学生是驾驭语言的能力不强,语言不简洁流畅、不生动优美,缺乏表现力。还有其他一些情况,此不赘述。要把对生活的观察和感悟完美地表现出来,做到“心手相应”、“妙笔生花”,需要一个不断提高和升华的过程。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就要求我们平时多阅读、多借鉴、多揣摩、多练笔。
郑板桥画竹,由“眼中之竹”到“胸中之竹”再到“手中之竹”,这是一个完整而递进的创作过程。对于作文,由观察生活发现美,到感悟生活感受美,再到描写生活表现美,这也是一个完整而递进的创作过程。这三个阶段,既有先有后、各自不同,又互相联系,融为一体。北宋著名画家文与可画的竹子逼真传神、远近闻名,也是源于他对竹子日积月累地观察、感受,然后精心创作。无论春夏秋冬,阴晴风雨,始终如一。写作,也需要这种精神和做法。只有不断丰富生活积累,加深生活体验,并且提高表现技巧,才能水到渠成、一气呵成、下笔如有神。此外,写作亦如郑板桥画竹所特别强调的,要表现“真性情”、“真意气”。只有真情美文,才具有永恒的生命力与感染力。